“臣,接旨谢恩!”
虽然满是不解,可穆雲也不敢耽搁,连忙接下圣旨,并谢恩。
毕竟,皇帝的圣旨都已经下来了,哪还有你拒绝的余地?
拒绝,那就是抗旨,那就是找死!
穆雲恭恭敬敬地从夏守忠手上接过圣旨,又让人赶紧供起来。
与此同时,穆叁已经抬着一个盘子递过来,直接把夏守忠看呆了。
他分明看到,在那盘子上,赫然是一张面值一百两的银票,还不止一张。
“多谢夏公公!”
看到穆雲递过来的银票,夏守忠伸手一撮,便知道这是五百两银子。
以往传旨的时候,家家都会给些好处,少则几十两,多则一二百。
这一次,东平王府直接送上五百两银子,很显然有结交之意。
夏守忠淡淡一笑,说道:“世子爷客气。”
穆雲却在趁机问道:“夏公公,我前些日子上了一道离京返乡的奏章,可为何?”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我是准备离京返乡,怎么还当上大官了?
收了钱,夏守忠还是很客气的,只见他很是平淡地说道。
“世子爷,这是圣上看重于你啊!”
穆雲诚惶诚恐地说道:“对于陛下的厚爱,我是铭记于心的。
只是,不瞒你说,在下年幼识浅,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官?”
听到穆雲如此直白,夏守忠也是微微一笑,却见他说道。
“世子爷,奴才和您一见如故,说句不生分的话,这世间再没有比当官更简单的事。
至于说官场的规矩,这衙门之中自有吏员,您也可以寻找幕僚。”
对此,穆雲倒是也不陌生,毕竟他看到过贾政身边的幕僚。
该不会真有人意外,就凭贾政那点本事,真能够当个合格的官员?
一方面,人家工部长官看在贾家的面子上,很少给贾政安排实事。
另一方面,贾政身边也有不少的幕僚,可以帮助他处理公务。
“至于说年轻,世子爷又何必担心,您和普通人毕竟是不一样的。
如今,楚王殿下管理着刑部、魏王殿下管理着户部,吴王殿下也管理着工部。”
夏守忠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白,穆雲,毕竟不是一般的读书人。
其实,这从诏书上就可以看出来。
通常,官员的调动其实是内阁和吏部协商,然后定下结果。
当然,一些比较重要的位置,自然还是要由皇帝做决定的。
只不过,最终依旧是吏部出具调令。
极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皇帝出具诏书,安排一名官员的职位。
皇帝下诏,本就显示了事情的不寻常。
更不要说,穆雲更是从没有官身,一跃成为朝廷的三品大员。
甚至可以这么说,如今的他,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朝局。
正常情况下,在大汉朝这个封建制度逐步完善的朝代,是不可能如此的。
只是,穆雲的情况毕竟不一样。
就如同刚才夏守忠所说的那样,几位成年亲王都已经在掌管六部。
这和当初太上皇的手段有些相似,以皇子掌管六部,加强对文官的监督。
当然,更重要的是锻炼皇子执政的能力,从而挑选出更适合的皇位继承者。
另一方面,自然是为了让诸位皇子有事干,不至于整天盯着太子之位。
太子是国本,可是对于皇帝来说,太子那就是分享皇权的对手。
哪怕太上皇已经证明了,这样的手段固然可以锻炼皇子,却也有后遗症。
加剧朝廷的内耗,破坏施政能力。
皇子之间的党争,那是更加恐怖的,远远超过官员之间的党争。
哪怕有前车之鉴,崇明帝仍然如此做。
原因也很简单,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作为皇帝,崇明帝这么做,能够在更高的层次掌控朝局,寻求平衡。
皇子之间互相争斗克制,他坐在裁判的位置上,自然是稳坐钓鱼台。
皇子之间的党派,却又能很好地克制官员党争,相互形成犬牙交错之势。
齐党和浙党,以及其他党派的竞争没有进入白热化,便是这个原因。
可能这两位都是齐党的官员,可是另一面,一位是楚党,一位是魏党。
穆雲的身份,自然没法和几位皇子相比,可他这不是也没执掌六部?
只是都察院的副都御史而已。
“世子爷,随老奴入宫谢恩吧!”
短暂的交流之后,夏守忠回归正题,接了恩旨,自然要入宫谢恩。
“夏公公稍待,且容在下更衣!”
穆雲身上穿着的,自然是东平王府世子的标准服饰。
只不过,如今他成为副都御史,自然要身着官袍前去谢恩。
同时,也表达了一个隐晦的态度,如今他是都察院的副都御史,而非王府世子。
说白了,他不希望以勋贵的身份出现,以免掺和到文武之争中。
当然,这话也就是说说,人在朝堂,有时候就是身不由己。
片刻之后,穆雲身着三品绯袍,胸前是孔雀图案,很有威严。
登上东平王府的马车,穆雲邀请夏守忠一同上车,又闲聊了几句。
他也算是明白,崇明帝不打算让他离开京城,至少短时间内如此!
既然如此,他就要做好待在京城的准备,结交一些人脉很有必要。
尤其是内宫的太监,比如说戴权,再比如说夏守忠。
他结交的目的只是为了避免被小人中伤,能够更快获取讯息。
他可不打算再结交其他的太监,不需要整出不必要的麻烦。
结交戴权和夏守忠,不用说也知道,太上皇和崇明帝都会知道。
这算得上光明正大的结交。
可若是再结交其他的内监,那可就有了窥探宫闱的嫌疑,自惹麻烦。
穆雲有意结交,再加上舍得花钱,夏守忠自然也乐得相交。
当然,真正的交往,穆雲自然不会出面,夏守忠也不会出面。
穆雲安排了穆叁,夏守忠则是交代了跟随他出宫的一个小太监,小玄子。
夏守忠的干儿子,看起来年纪不大,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
太监没有子嗣,在宫中最爱干的事,除了贪钱,便是收干儿子。
希望的自然是,在他们百年之后,能有人为他们收敛尸骨。
只可惜,往往是曾经的干儿子踩着干爹上位,然后一脚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