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风儿甚是喧嚣。
它们肆意穿梭在雒阳城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带着某种急切而又不可言喻的信息。
不知怎的,明明正当盛夏,阳光炽热,万物蓬勃,却刮起了这般不合时宜的风,它带着几分凉意,几分躁动,与这炎炎夏日的氛围格格不入。
雒阳城内,街道两旁的树叶被吹得沙沙作响,商铺的招牌轻轻摇曳,行人们的衣袂随风起舞,就连姑娘们的裙摆...
“好白......”
袁绍由衷地发出感叹。
你千万不要误会他的意思,他不是指侍女的丰腴的翘臀,也不是指那两双亭亭玉立的玉腿,更不是指站在他面前侍女胸口位置那抹呼之欲出的雪白。
他是指天。
天上的云朵,好白。
至于云朵为什么这么白,就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他现在所要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前往文会。
还没到文会的开始时间,庭院的门口就已经站了不少的人了。
他们三五成群凑成一堆,讨论着学(八)术(卦)。
袁绍看到了不少熟面孔,也看到了不少的生面孔,还有...老面孔。
是的,他没想到一些老登也过来参加他这个小登举办的文会了。
这让他大感意外。
是的,他说的就是杨彪这个老登。
杨彪,弘农杨氏,大名鼎鼎的杨修之父。
杨彪的父亲杨赐于去年二月出任司空,弘农杨氏也因此从去年二月从三世三公家族晋升为了四世三公家族。
依循地位而论,身为第五代传人的杨彪,其对应之人应为袁基。
弘农杨氏历来秉持单脉传承之规,而今杨彪已届三十二岁之龄,去年七月,自其父杨赐卸任司空之职后,他即被擢升为品秩高达两千石的京兆尹。
因此,从这一层面审视,相较于仍在朝堂中历练的袁基,杨彪的当前身份略显尊贵一筹。
只是...杨彪为什么会来?
对了,袁绍一拍旁边贾诩的大腿,猛然想到,今日好像是休沐。
汉朝实行五日一休沐的制度,这里的“休沐”指休息,沐浴。
古人奉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坏”,往往从出生就开始蓄发,待到成年,头发盘起,挽成髻才能日常生活工作。
所以,洗头、洗澡也变成了一件繁琐的事情,而沐浴之日也自然就衍变成了休息日。
尤其是在东汉后期,时任司隶校尉的元礼公(李膺)还对官员们的休假情况进行了检查,不允许加班情况的发生,导致“诸黄门常侍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
如果休沐的理由不够充分的话,不足以让杨彪屈尊来到文会,那再加上...弘农杨氏是以《尚书》传家的呢?
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杨彪的高祖(杨震),受《欧阳尚书》于桓郁。
也是从那时起,弘农杨氏凭借着《尚书》的传承权晋升为了阀阅之家,正式开启了他们崛起的道路。
所以有关于《尚书》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莫过于天大的事。
尤其是他们作为今文尚书的既得利益者,看到古文尚书的即将崛起,不说用点绊子,但起码做到知己知彼也是应该的。
而杨彪的父亲杨赐贵为前任三公,而杨彪的儿子杨修到现在还没有出生,所以杨家过来的,有且只有杨彪一人了。
所以由此看来,杨彪的到来似乎也成为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想通这层关系之后,袁绍远远地向杨彪打着招呼,示意着。
而杨彪也早早就注意到了缓缓朝这边走来的袁绍。
事实上,他想不注意都很难。
他所站着的位置,视野极其开阔。
即使最近的士人集体,离着他也有几丈远的距离,他就像瘟疫,其他人唯恐避之不及。
毕竟,一般的士人没人敢和弘农杨氏、两千石的朝廷大佬讨论八卦。
所以,以杨彪的身份和地位来说,与其说是他被所有人孤立了,不如说是他孤立了在场所有人。
在袁绍没来之前,他正百无聊赖地看着庭院的大门,想着尧、舜、禹、商汤、文王所代表的“二帝三王”圣王体系,想着明刑弼教的思想,想着今天文会的主菜诸如此类的高深问题。
恰在此时,他看到了本场文会中,唯二一个能够与他直接对话的人物,袁绍在向他走来。
他的嘴角也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淡笑,心中暗自思量:袁绍此人,虽出身名门,却无半点骄奢之气,倒是个能谈得来的。
于是杨彪微微颔首,算是回应,随后便站在原地,静待袁绍走近。
袁绍走到杨彪近前,先是行了一礼,随后开口笑道:“文先兄,多日不见,风采依旧啊。今日此会,能得与您共叙,实乃幸事。”
杨彪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戏谑:“本初,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气?倒是你,现在可不得了咯。”
袁绍闻言,哈哈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自嘲与谦逊:“杨公此言差矣,我袁绍何德何能,敢言‘不得了’?倒是杨公,德高望重,才是我辈应当仰望之人。”
“这话,你倒是应该说给他,他兴许喜欢听。”杨彪边说边微微侧身,用手指了指远处人群中正高声谈论的一名士人。
只见他身穿一袭华服,身姿挺拔,衣袂随风飘飘,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气质。
“他是...”袁绍微眯着眼睛,有些迟疑地反问道,“荀旉?”
杨彪点了点头。
“他怎么来了?”袁绍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