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妨从哲学的角度阐释。在宇宙框架下,所有的事物都是无所住的,所有的法也都是没有定数的。那么我们在这里讨论天注定的理论,还有什么意义吗?有的,我们接下来的讨论会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认识我们自己。
自从我们步入社会,前十几二十年的教育经历成功的让我们的思维方式都颠倒了过来,我们看待这个世界上任何的事物的方式都是反的。这其中的原因,在“我们看到的世界为什么是颠倒的”一篇文字中有详细的分析和阐释。颠倒的思维方式第一位要问的是:快给我说,我该怎样做才能成功。我们所谓的成功,就是明天,最迟下个月,我就要成为远近闻名的成功人士,到时候我比你们任何人都强,那些欺负过我的人,你们都给我小心点儿。当半年过去了,我们还没有挣到下半年的房租的时候,就开始怀疑那个告诉你成功学秘籍的人的可靠性了。你于是在一个不知道星期几的下午,溜达到街角公园,哪里坐着一位白发老婆婆,叫住你说:小伙子,我看你今年有一步官运。你摸了摸兜里明天吃饭的一百块钱,径直走了过去。
我们很多人都在一遍遍的重复上面的故事,不同之处在于不同人的故事有着不同的版本,但却有着相同的本质。我们通过所学和思考,在脑子里面产生的智慧不止一次的告诉我们,世事无常,应无所住。但是我们也知道,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由规律决定的事物的发展方向还取决于当下所有支撑这件事情的条件。我们还了解到,人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发展的推动力或者条件到底有多少,到底哪个条件在这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你也许称这样的事情为不可知论,而我却要称这样的事情为不可知中的可知。因为我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条件的,而事物的发展取决于条件的变化导致的矛盾的变化。我们往往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支撑条件到底有多少,但是却可以了解到这件事情的支撑条件中没有什么。而当没有这样的条件时,这件事情是绝不可能朝着有这个条件的那个方向发展的,这是可知的。我们在关注一件事情的发展时,不要只考虑结果,要更多的关注条件。
再回到天注定的问题上。一个人当他立志要做一件事情,特别是他还给这件事情的做成限定了一个时间。那么他能否有可能做成这件事情,从他起心动念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当他无论如何都不太可能有较高的概率获得某些条件的支撑的时候,这件事情的发展方向就会是事与愿违的。而当我们具有让这件事情可能走向我们预想的结果的条件的时候,它会自然而然的向前走,不是因为我们想它就成或者我们不想它就不成的。每件事都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出生在印度偏远山区的一家贫苦人家的小孩,大概率没有孟买高种姓家的小孩这辈子生活的好。这叫天注定。并不是宿命论,是贫苦人家的小孩在印度目前的社会结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条件下,贫苦人家小孩大概率会贫苦一辈子,而孟买高种姓家的小孩大概率会比绝大多数印度人都过得好。很多人在成功或者落魄的时候,会很自豪或者悲壮的对别人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实际上,之于成功的人,你说他贪天之功也不为过,因为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他的成功,是条件具备了的因果不虚;之于那落魄之人,那句话也不过是为他打气罢了,不信你看,当下个月的房租交还没有着落的时候,月底那几天他就会有些心律不齐了。不要动不动就试图和天叫板,那是徒劳和无明的表现。我们冲不破的那“天”实际上是条件和规律的综合体,规律就在那里,条件在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就在那里,它们综合起来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我们要从其中洞察出这样的一个方向,只有朝着这个方向走才是正确的,这个方向你可以称作是“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能做出的努力,就是在不变的规律面前,观察那些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诸多条件,并利用这些条件的变化,微调我们的方向,这些我们做出的微调,可以让我们沿着这条路走的更高、更远,这种根据你洞察出的条件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你可以称作是“运”。
自此,我们再也不需要将“认命”作为一个消极的词汇来使用了。那是对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条件决定结果的因果论的准确把握。每个人都有其自身不同的条件,好好利用这些条件,去做那些我们该做、能做的事,这样,每个人的一生都将是不平凡的、充满意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