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卷四)
- 张奇文等主编
- 3080字
- 2024-07-03 16:05:34
潜心临床
中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检验其医学水平的深浅,不仅在于对学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临床的疗效。我反对那些“口中宏论滔滔,而于治病一无良策”的学风。读书和临证是须臾不可分离的,只读书不临床,所读之书何用?只临床不读书,临床不会有提高,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每当把所读的理论知识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治病,并取得满意疗效的时候,这是我内心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40余年来,或执教,或兼职管理,我从未脱离临床。一位哲人说:“只要井打得深,地下水是相通的”。我主张刚毕业的医科院校的学生应该先做几年全科医生,然后由博返约,再选择某一专科深入钻研;如果一开始就做专科医生,不仅知识面狭窄,而且不可能做得很好。
我在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工作以前曾经参加10年临床,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工作之后,边教学,边临床,从未间断每周2~4次的专科门诊。近30年来我主要从事脾胃疾病和心身疾病的治疗和研究,通过长期的潜心临床,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病人的需要,就是医生选择主攻的目标。我之所以选择脾胃病作为自己临床研究的重点,是因为根据调研发现,在临床上脾胃病的发生率高,几乎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不同程度患有或曾经患有胃病或肠病。根据我的经验,中医治疗脾胃病疗效确凿,独具特色。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就诊的患者中约有十分之六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因郁致病,或因病致郁,而其与胃肠病的关系更为密切。临床证实,具有焦虑、紧张、忧郁、恐惧、恼怒、情绪不稳定等神经质个性特征的人,是溃疡病、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易患人群。我带领博士研究生对510例确诊为胃肠病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进行了流行病调研,结果有200例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情绪症状,胃肠病变的程度与情志因素呈显著性相关。中医古代文献中有“脾主思”的记载,与临床实际颇为契合。
心理因素是引发脾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治疗脾胃病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应取心身同治,即心理疏导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我认为,心理疏导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倾听,耐心听完病者的陈述;二是顺从,一方面肯定患者想法的某些合理成分,同时纠正其思想认识的误区和偏差;三是保证,让病人相信自己,只要病者与医生配合,病情是可以逐步治愈和恢复的。医生还应做到三点:让患者知道他的病是如何引起的;这个病只要积极治疗是可以减轻或完全康复的;要求病者配合做到的是哪几条。再加上辨证施治,因人制宜,制方用药,持之以恒。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疗效显著,深受病者欢迎。裘老曾经说过:“心理治疗,既是一个医疗技术问题,更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我认为,一个临床医生不掌握一些心理治疗的知识和技术,不是一个称职的医生。
我在临床上发现,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多,我总结该病有八大诱发因素,即:饮食过饱,长期便秘,情绪刺激,嗜食辛辣甘酸食物,偏食煎烤炙煿加工的食物,体位因素,药物刺激,季节气候。上述因素的长期作用,既可引发胃食管反流病,又常可诱发加重病情。治疗该病,首先要避免上述致病诱发因素的刺激。中药治疗我主张以清代医家吴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为准绳,调节脾胃升降为原则,以疏肝健脾、降逆和胃、清热调中、理气化瘀、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等方法,灵活施治,对大多数病者均取得很好的疗效。
过去认为萎缩性胃炎发展至肠腺化生者,其病理变化难以逆转。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上述胃黏膜的病理变化用中医药治疗可以逆转。我的经验是,以《黄帝内经》“治痿者独取阳明”的理论为指导,着重治阳明胃经。“痿”者,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肢体功能痿废不用;而“萎”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变薄,固有腺体萎缩、减少,出现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功能表现为排空迟缓、消化不良等。辨证属脾胃气血虚惫,脾失运化。故治疗以健脾养血活血,佐以理气散结等方法,只要持之以恒,耐心调治,大多数病者不仅能改善症状,而且也可使病理变化(萎缩、肠化)改善或消失。临床坚持以中医理念指导辨证论治,适度“衷中参西”和强调心身同治为特色。在理论上西为中用,在治疗上只中不西;尤其重视把心理(情志)治疗置于首位,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认定这是一条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正确道路。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重要的特色。辨证辨什么?我认为重点有二:一是审症求因,二是辨别体质。中医所讲的病或证,实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体质的综合反应。在辨明病或证的基础上,治疗就是祛除病因、改善体质。中医的疗效应该是祛邪、改善体质、改善临床症状三部分的总和。
我现在治疗的病人中属于老年病者较多,根据临床观察,对老年人的体质我提出有两大特点:一是老年人多肾虚血瘀;二是老年人肝常有余,肾常不足。所以治疗老年病应该把握调肝肾和理气血。调肝肾实际就是调阴阳。元代医家朱丹溪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阳有余主要指肝阳上亢,阴不足主要指肾水不足,《内经》所谓“年六十……下虚上实”,“下虚”即肾虚,“上实”即肝阳上亢的症状。气血和畅是健康长寿的关键,故治疗老年病必须调气和血。
临床上对于疑难杂病,古代有“怪病莫忘治痰”之说,今人又有“久病治瘀”之论。我认为这两条经验都很好,但我的经验是“顽病不妨治风”。所谓顽病,指病机错杂,病程迁延,久治少效,证情反复的病证,治疗比较棘手。我从“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等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探索,总结出阴虚生风、阳化内风、血虚生风、蕴热生风、液枯生风、肝逆动风、脾虚生风、蕴毒生风、瘀结蕴风、痰阻生风等十一种病机,说明在疑难杂病病程中,风的形成具有广泛的病理基础。在治疗过程中,在辨证的基础上,佐以各种祛风药,往往能出奇制胜。如采用补脾益肾祛风法治疗慢性肾病中顽固性蛋白尿,采用祛风清咽止咳法治疗喉源性久咳,用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面神经炎和中风后遗症,用化痰行瘀平肝祛风法治疗癫痫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为此,我认为祛风方药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近年来,在中医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中医“西化”和“重药轻医”的倾向,一些年轻中医不太钻研中医学术,热心于学习西医。我的观点是应该保持中医本色,在这个基础上“衷中参西”。我认为“不衷中就不是真正的中医,不参西就不能适应21世纪的医学发展”。我把“衷中”理解为忠诚于中医,这是基础,而“参西”体现了“西为中用”的思想,“西化”“废医存药”必然导致中医的衰亡。面对部分青年对学习中医缺乏信心时,我说:“热爱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在我们的社会里,只有没有出息的人,没有没有出息的行业。”“当前是我国发展中医最好的时期,关键是当国家和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接受社会的选拔,人民需要真正有技术的中医。”只有热爱中医,才能潜心去学习研究中医,才有可能有所作为。中医学不是哪个人说消灭就可以消灭得了的,但若中医自己不在中医学术发展、临床疗效上狠下功夫,恐怕消灭中医的不是别人而是中医自己。
2005年我有幸被上海市卫生局、人事局评为“上海市名中医”,当上海中医药报记者采访我时,我说“不做名医做明医”。“名医”,虚名难当;而做“明医”也不易。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说:“精于医者曰明医,善于医者曰良医,寿君保相曰国医,粗工昧理曰庸医,击鼓舞趋,祈禳疾病曰巫医。”所谓“明医”,就是明理之医。“理”就是事物的义理、法则和规律。追求科学的真理,做个明白事理的中医,是我终生的心愿。
夫人生有限,而医学无涯。正如裘师所说:“如此人天藏秘奥,世犹多病愧称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人活着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体现人生价值,以增加生命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