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又称布伦特兰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又称《布伦特兰报告》,Brundtland Report)中提出了可持续增长的概念:

“大自然虽然是极其富有而又慷慨的,但是它也是脆弱的,是精细地平衡的。自然界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界限(阈值),如果越过这些界限,则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就受到危险。今天,我们已经接近许多这样的界限;我们必须重视危及地球上生命生存的危险性。此外,资源使用的变化速度,要求我们立即去预防和阻止意想不到的后果。”

该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同时,它还指出:

——“现在所需要的是一个经济增长的新世纪——增长是强有力的并且与此同时也应是社会和环境上持续性的。”

——“我们的科学技术至少向我们提供了更深刻和更好地认识自然系统的潜力。我们有力量使人类事务同自然规律相协调,并在此过程中繁荣昌盛。”

——“……世界各国……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根据可持续性原则加以确定。解释可以不一,但必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上的共同认识出发。”

WCED做出的上述可持续发展定义是迄今被世界广泛认同的概念。自提出之后,在接下来的半个多世纪里,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把它作为全球发展议题,开展了全球性的讨论、达成了共识,并形成了从概念到方案直至全球发展议程和目标。

通过全球的共识和协议,可持续发展成为各个国家及其首脑对发展的承诺,可持续发展也事实上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发展要追求的目标、要采取的战略和行动。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在审视人类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在伦理信念和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提出的,即认为人类不应该以牺牲其子孙后代的生存能力为代价,同时相信人类也有理性能力应对全球在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个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概念。它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的观点出发,指出人类应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的紧迫性和使全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尊严,拥有相同的发展机会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所表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伦理性和科学性的双重内涵:

伦理性指可持续发展表达人类“应该”,也即负有实现共同的“目标”的“责任”[1]。而且,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定义了如何考虑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的范围和为此应当承担责任的边界。这就是说,考虑人类经济活动和行为影响的空间范围时,不应局限于当地,而应延伸到相关的其他地区、全国直至全球;考虑人类经济活动和行为影响的时间范围时,不应局限于当代人,而应延伸到未来的子孙后代。

科学性指可持续发展表达人类有能力通过“科学方案”“构建变革的过程”,即变革的路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案和变革过程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领域,而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它只与环境或环境保护有关。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领域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矛盾,应始终处于一个平衡统一的整体性关系之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发展的影响,数字化、智能化可以发挥巨大的潜力。这表明,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战略方案除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外,还必须考虑技术发展和人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