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沙线上的美丽中国:强政府与强社会双强协同治理模式的28县(旗、市)历时考察
- 杨立华 黄河等
- 14532字
- 2024-06-28 17:05:37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中卫市[20]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东邻吴忠市,南与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邻;地理位置在东经104°17′~106°10′、北纬36°06′~37°50′,东西长约130千米,南北宽约180千米,截至2010年市域总面积17441.6平方千米[21]。据宁夏统计局数据,2007年中卫的户籍人口为104.59万人[22];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中卫市常住人口为1067336人(约106.7万人)[23],比上年略有增长。
中卫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南部地貌多属黄土丘陵沟壑,北部为低山与沙漠,平均海拔1225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4],日照充足,昼夜温差极大,年均降水量397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1973毫米[25]。中卫市的西、北两面被腾格里大沙漠包围,处在宁夏、甘肃、内蒙古三省区交会处,中卫市是黄河中上游第一个自流灌溉市。
中卫中部的卫宁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此外,中卫市官方网站的宣传语称其为“世界枸杞之都”“中国硒砂瓜之乡”。[26]中卫市的沙漠沙坡头旅游景区位于宁夏中卫市城西16千米处,集沙、山、河、园于一体,是宁夏乃至西北较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属国家首批AAAAA级沙漠旅游景区,被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获得了“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的称号[27]。
著名的包兰铁路在中卫和甘塘间穿过腾格里沙漠,于20世纪50年代在沙漠中筑成,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铁路穿沙,靠的是优秀的治沙、固沙技术,而且这些优秀的技术获得了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另据市政府官方网站的统计[28],目前中卫市西北部168万亩沙区已治理利用面积达到83.2万亩,实施封山(沙)育林面积达到60万亩。
7月18-19日 赶往中卫,被美震撼
在民勤调研,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全,这是我将其作为调研第一站的重要原因。另外,这样安排可以为其他地方的调研积累经验。但即使如此费尽心思,后续调研能否顺利展开,我心中也实在没底。完成了民勤的调研后,我又在老家待了几天,除了略作休养,也为了在家多陪陪老妈。即使回到老家,这种休养和陪伴时光也成为奢望:一来必须完成此行的调研任务,二来必须按时赶回北京办理签证等手续,三来必须按时赶回美国上学。4天之后,我又开始了第二波--民勤以外县域的调研。
经过反复查看地图和考虑,我决定第二波调研从宁夏中卫开始。这样再一路往西,依次调研甘肃的景泰、临泽、金塔、瓜州和敦煌等几个县(市)。路线虽然规划妥当,但真正要实施又有意外迎来。第一个意外不是好消息。虽然从直线距离看,从民勤到中卫不算太远,但乘坐大巴车要转好多趟,非常不方便。如此,还不如先到兰州,再乘坐火车去中卫。第二个意外是好消息。就在这段时间,我从初中一直到高中的老同学唐从国也从兰州回到了老家。听闻我的调研,他决定提前离开老家,开车将我送到兰州。更让我感激的是,他舍弃陪伴家人的时间,决定陪我一同去调研几个县。
7月18日清晨,我早早起床,吃过了老妈和嫂子做的拉面之后,就坐上了唐从国的车,赶往兰州。我们老家的习俗是:有人要出远门,就一定要吃拉面,意思是要把人“拉住”,希望亲人能早早地、平平安安地回家。
车上有他7岁大的女儿,一路上有孩子的叽叽喳喳,似乎路途也不再漫长。到了兰州,在他家住了一夜后,7月19日我们就赶紧坐火车往中卫出发了。
快到中卫的时候,透过车窗能够看到,铁路沿线两边也有着像民勤一样的荒滩。但是,与民勤不同的是,这些荒滩上种满了各种沙生植物,长得也比民勤的更有亮色,更为青翠,一片郁郁葱葱的样子,远望就像是一条宽宽的绿带(见图1-3)。也许是因为相对民勤来说,中卫的水资源本就较为丰富吧!在宽宽的绿带远处,时而看到略带苍翠、连绵起伏的远山,时而看到一堆堆连绵起伏的光秃秃的沙丘,时而同时看到沙丘和远山。随着列车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荒滩、绿带、沙丘、山脉等构成的壮美奇观和真实画卷。由于荒滩和沙丘的连绵不绝,在这壮美中,不时又让人产生一种说不出的苍凉感;同时,由于荒滩的遍处绿化、沙丘的圆融低缓、山脉的起伏连绵,以及绿带、沙丘带和山脉的亲密相依,又使人在已有的壮美和苍凉中,感到了令人怦然心动的柔美和亲切。这种情感太复杂了,壮美、苍凉、柔美和亲切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大概只有穿越这片沙漠绿洲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
这还远没有结束,随着列车前行,铁路两边又有沙丘出现。可是,这些沙丘不再是光秃秃的,上面布满了随着沙丘形状和走势错落有致的草方格。这些草方格整齐划一,使人不得不对中卫人民勤劳而精致的治沙杰作油然生敬。最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草方格之后是另外一幅图画。这幅图画将连绵的荒滩绿带、弯曲回环的黄河水、水边明晃晃的金色沙丘汇集到一起,再将绿滩、河水和沙丘之外的山岳等绝美景观融合。看到这幅画卷,之前的那种壮美和亲切相互激荡的感情变得更加强烈,又叠加了千万种情绪混合成新的情感。这种情感让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看来,人们经常称中卫为“沙漠之都”,不仅是因为它的治沙成就,更是因为它的景色之美、之丰富。
图1-3 赶往中卫途中景色
资料来源:笔者摄于2007年。
美好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中列车已经到站,我们匆匆忙忙下了车。由于天色已晚,我们也顾不得再欣赏车站和站外景色,就赶快到华名大酒店安顿下来。酒店看起来还不错,最起码干净整洁。当然,在来之前,我也七拐八拐,尽可能地通过各种关系事先做了一点联系和安排。还有些不能提前联系的,就只能随机应变,临时应对了。当然,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调研都不得不随时准备随机应变。
7月20日 中卫特有的“压砂西瓜”
7月20日上午,我们从酒店打车出发,在中卫市农牧林业局一位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中国科学院旱区寒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实验研究站。在这里,我们采访了一位助理研究员A。
现在基本上是“人进沙退”的情况,以前中卫在大概20世纪70年代,或者八九十年代还得过“全国治沙先进县”称号。将来出现“人退沙进”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靠近黄河,灌溉水源充足,而且包兰铁路有人工植被观测场,面积将近10万平方米,方便观察研究沙漠治理情况。从1956年开始,形成了草方格,加上人工补灌,上面有了结皮。站区1千米处还有水分平衡厂,面积将近1万平方米,专门在降雨以后,建设人工植被,主要是柠条等很小的植物。
该研究所属于科研机构,关于专家学者参与中卫沙漠化治理的情况,A介绍道:
地方上对我们比较支持,大的、知名的教授我们都请过,县长经常出面请,我们这边和地方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以前我们站上搞荒漠化培训班,有很多农民参加。培训班连续搞了四期,1998年、1999年在中卫,2000年在银川,2001年还在中卫。再就是提供一些苗木。在沙漠化治理工作中,研究所自己的造林任务也比较重,所以当地的造林治沙研究所基本不参与其中,但有些时候当地农民叫(我们),我们也过去指导。经常下去治沙造林,如沙地葡萄栽种等。
据A介绍,研究所的总面积有1600亩,其中铁路北有600多亩。此外,还有荒漠植被观测场,面积有50万平方米。与研究所类似的研究机构还有实验站和固沙林场,隶属于兰州铁路局,科技成果两家共享。
我们搞研究,他们搞实施。我们成果出来,让他们去推广,推广主要通过会议邀请。治沙面积最大的还是治沙林场,从迎水桥到甘塘,主要是铁路,这个面积可就大了……治沙是个多学科交叉的问题,各种知识都需要,最主要的是植物、水、大气、气候、土壤这些方面的。这些方面的专家我们都有,他们经常合作课题,有学术交流。研究所在这里搞了一个观测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一直到现在都有观测研究,实现了连续研究。其中,有农业综合观测场、水分平衡场、养分循环场、与以色列合作的节水灌溉项目、与日本合作的绿色苹果园项目。当地农民熟悉我们,经常来这里请教治沙栽树的问题。过去在治沙时学者与农民都是有沟通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本《岸在远方》的书,专门讲沙坡头,里面就提到和农民共同探讨治沙。陈舜尧写的《沙都散记》,也主要写治沙,好像是1988年写的。
A称研究所的资料室都有这些书,可惜资料室工作人员不在,我们无缘得见。依据常理,过度的农业开发会加剧土地的沙化。中卫的设施农业比较发达,但没有出现毁林开农场的现象,A介绍道:
在治沙方面,整个中卫城区包括中宁和海原的造林、“压砂西瓜”累计有100万亩。中卫属于山区,靠天吃饭,没有水源,只能靠降雨。在不超过15度的坡上,铺15~20厘米厚的土壤,然后把西瓜子种到土壤里,由于这些特殊的生长环境,就长出了中卫特有的“压砂西瓜”。“压砂西瓜”这个技术是中卫自己总结出来的,过去技术比较粗糙,过去叫“苦死爷爷,老子享受”,能用15年左右,15年以后就不能用了。现在技术有所改进。
中卫的“压砂西瓜”现在全国知名,东方网称其为“石头缝里长出的大西瓜”[29]。此外,对于中卫设施农业,A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设施农业主要就是大棚,过去叫“日光温室”,最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是从山东引进来的。第一代(是)生态温棚,后面养殖、前面种蔬菜。后来(发现)效益不好,(现在)主要种蔬菜,主要包括西红柿、黄瓜、辣椒和菌类。销路走西藏、新疆、青海和甘肃等大西北地区。另外,还种杂果、杏子、山桃等,在中卫发展最高有400多亩,现在永宁县比较多,所以叫“墙里开花墙外香”。现在没有人抓,没有人扶持,就不行了。
访谈结束后,我们也乘机对实验研究站进行了参观,拍摄了不少试验研究站内部墙壁上展出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在试验站门口进行了合影留念。
治沙得花钱,钱从哪里来
7月20日下午2点刚过,仍是在中卫市农牧林业局同志的陪同下,我们驱车来到了中卫的沙坡头植物园,一位铁路治沙工程师S接受了我们的访谈。S 50多岁,很健谈。
中卫的沙化主要是(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我们正好是缺口。(这里)北边没有屏障,而银川有贺兰山(作为)屏障,我们是丰富的沙源地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我们的治沙原来是由铁路管理,我们归银川铁路分局管,是一个独立单位。2005年撤销了铁路分局,成了工务段,银川工务段压缩,防沙资金很少,现在有90个人。现在给到基层站段的生产费用少了,再分到防沙上就更少了。经过50多年治理,(治沙)相当有成效,短期内不会影响铁路安全,所以投入就少了,现在有钱先往钢轨上投。
治沙就得花钱,铁路企业讲究经济效益,治沙周期长、收益少,企业性质决定了不能给太多的钱。当年新中国刚成立,(虽然)国家穷,(但是)国家重视。1950年成立中卫卫宁防沙林场,目的是保护中卫平原。1956年修建铁路,改名“中卫固沙林场”,直属于宁夏林业厅。当年,还把治沙站从兰州沙漠研究所搬到这个地方,首先建立气象站。当时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从迎水桥到孟家湾,主要任务就是清沙,1千米1个人。要不清沙,火车就翻了,得24小时监测。当时国家重视,林业部组织防沙治沙的勘测大队,队长是林业部的专家,直接到了这里。野外勘测后,当时中科院、林业部、铁道部的联合专家组制定方案。好多专家都是林业部的在这里任职,在现场组织实施。当时的防沙任务非常重,各部委都非常重视,投入费用非常到位,治理了很多年,才能有现在这个程度。
1958年,铁路正式开通,还是归宁夏林业局管,但是经过两家协商,主要服务铁路。当时大部分投资是(给)兰州铁路局(的),人员管理为宁夏林业局。最后认为人事管理也不如交给兰州铁路局,1972年就移交给了兰州铁路局。
现在固沙林场一共6.4万多亩,南边300米、北侧500米的宽度。从中卫到甘塘是63~70千米,这条路线都是固沙林场搞的,都是我们搞的。治沙肯定得先有领导重视、国家重视。现在为什么铁路不重视了,因为已经治理好了,即使不投入,三五年内也不会影响铁路安全,构不成威胁。领导换得也勤,无法实现长远考虑。以前我们是独立的,专门的任务就是琢磨治沙,现在不行了!现在机构改了。领导怎么干还得和站段长商量。
以前来中卫治沙的人非常多。1985年,从国家到地方的专家都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竺可桢就来到这儿,写出了《向沙漠进军》。此外,刘慎谔、李鸣岗等治沙专家也来过这里。现在就很少了,这几年可以说没了。当年,这些专家直接就是来这个地方工作,好多年才回去。李鸣岗一直在治沙站工作到退休。这些人为包兰铁路的畅通无阻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的方案设计都是他们亲自参与的。
我们和政府之间的沟通过去可能比较多,因为以前归地方政府管。现在沟通少,虽然有网络,但我们基本对外面一无所知。我们订杂志、报纸很少,杂志一本两本,给了200元,想多订不行,在铁路行业我们只能通过网络了解一下国内外的情况。我们和当地农民沟通也少。现在这里治沙最大的是美利纸业,光林场就有11个。栽树比较漂亮,成活率高,还成立了专门的林业研究所。
S的言谈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不过这对于本地防沙来说也许是个好消息。看来美利纸业的造林在这里赫赫有名,明天我们得去专程拜访。
从沙坡头植物园出来,由于时间已经较晚,陪同的中卫市农牧林业局的同志也有别的事情,我们就坐车回酒店了。
此时,雨过天晴,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气象万千。近处是排排绿树掩映下的公路、铁路、飞速而过的汽车、缓缓开动的火车和零星的建筑;其后是弯弯的黄河,黄河的中间有一座绿岛,好像一幅有前后尾巴的、略带点扁的太极图;再之后是略带点绿色点缀的、绸带一样的金黄色沙丘;最后是连绵的、带点灰绿色的山脉,在远处和天上的白云相接,蔚为壮观!
7月21日 为何企业造林成活率高
7月21日一早,仍是在中卫市农牧林业局同志的陪同下,我们驱车赶往中冶美利造纸工业园区,该园区的“林纸一体化工程”曾得到胡锦涛同志的肯定。上午9点多,我们来到了中冶美利林业建设公司第六林业试验部,访谈了一位工程师G。在G看来,中卫沙漠化的原因有多种:
第一个是历史位置的原因,中卫处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是沙漠边缘;第二个是人为原因,第一带林网因天牛危害造成大面积的砍伐。20世纪80年代中卫获得“全国造林先进县”称号,但从1981年开始出现天牛危害,整个80年代(天牛)非常猖獗……政府方面的不足是,政府造林成活率比较低,虽然每年都造林,但存活的不多。主要在管护上,在整个管理方面还不到位。
对于目前中卫沙漠化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G认为主要是水源不足。
当地用了好多方法,有植树造林,再就是种草,都搞了,但主要还是水量不够,降水量不足,造成治理沙漠过程中林木成活率比较低。就企业来说,成活率比较高的原因,首先是追求经济效益,如果成活率低,树成长不够,就没有经济效益;其次才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造林)初衷不是后者,只是无形中有了后者。政府造林有政府造林的弊端,不像企业造林目的比较明确,责任分明。此外,在技术投入上,政府也有专门的技术人才,我们企业也有专门的技术人才,这就是说在技术人员的管理上,企业比政府管理得好。企业有专门的林业公司、管理机构,直接从事治沙造林,没有中间管理环节。相比之下,政府中间环节太多,造成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服务不到位。企业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投入比较大,肥料、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投入都比较高。像政府造林最终还是农民造林,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就有些不足,这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G接待过不少前来治沙的专家学者,他们主要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有的来自林业研究所,等等,对于这些林业专家在中卫沙漠治理中发挥的作用,G颇为肯定。
(就治沙来说)很多专家学者既是技术人员,也是管理人员。在从事技术的过程中进行管理,在从事管理的过程中指导技术,是双重身份。搞林业比搞治沙要简单,治沙是综合性,林业只是治沙的一种方式。林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像农业一样,重在管护。再一个就是投入,技术和生产资金投入,对林业是最重要的。我们和宁夏林业科技研究所有个基地;北京林业大学和我们有合作,他们搞一些树种;我们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有合作。跟林业科技研究所的(合作成果)还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就是全国治沙先进个人,我们这个地方是全国速生林标准化示范区。
G认为企业治沙、造林的负担太重,如果没有社会和政府支持,是负担不起的。
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企业治沙、企业造林,现在的力度还非常不够。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如果政府让企业来做,会比自己搞效益好。但是政府的管理体制限制了企业的一些自主性,对企业来说,种草种树,要给政府打报告,打报告后也才能砍伐,否则政府不允许,尽管是我们自己种的树,但政府还在管,不能自己想采伐就采伐。林业的问题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体制问题。如何将造林资金很好地利用起来,这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整体而言,企业造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明显,G称:
这是非常明显的,解决了很多下岗职工或者农民的就业问题。再就是我们栽了很多树,外面来参观学习,也有社会效益。2003年曾庆红同志来了、2007年胡锦涛同志来了,说是来看企业,实际上是来看治沙,他们对我们的植树造林评价非常高。
访谈结束后,已经11点多,我们又对中冶美利造纸工业园区进行了参观。看到在企业的努力下,生态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大大的、横着的红色宣传牌,右边的上方用白色大字写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视察中冶美利造纸工业园区林纸一体化工程时指出……”;下方则用红色的大字写着:“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在字的左边是一张当时胡锦涛同志视察的照片。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和车辆的限制,我们不能深入园区造林典型地段进行参观,因为不仅路途遥远,而且非常难走,需要越野车才行,但陪同的同志还是热情地用手指着远方,告诉了我们大概的方位。同时,他也指出,这里面其实有个矛盾,就是:企业要造纸,就要讲求效率效益,所以他们种的树多是速生杨;这在事实上就长期而言,并不特别有利于生态保护。
喷灌要比滴灌多
为了尽可能多地调研,我们又继续驱车前往赛金塘林场,在路上我们与司机师傅S进行了简单的交谈。
这里早年虫害很严重,虫害主要是天牛,导致树木死亡,引起沙漠面积扩大。2007年以后情况有所好转,主要因为植树造林。中卫现在主要栽种杨木,乡下的村上、田边都栽树。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在万亩果园栽过树。村民也都会自发地栽树防止沙尘暴。过去沙尘暴多,现在有树,沙尘暴明显少了。生在这个地方的老百姓都知道如何栽树,现在的学生也栽树。
终于赶到林场,林场工作人员的介绍却很简要:
1988年,中卫南部山区的人民搬迁过来,在万亩林场附近成立了乡政府。林场的灌水是黄河自引灌溉,将沙丘推平,然后种水稻,逐年种水稻,上面就会累积一层厚淤泥。这里的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和水稻,相对而言,中卫以水稻种植为主。从2007年开始,小麦(种植)面积开始逐渐变大。由于黄河的水压下降,很多水稻田改种为旱田。现在,中卫一方面搞设施农业,另一方面搞节水灌溉。节水灌溉措施比较多,有滴灌,也有喷灌。喷灌相对比较多,因为滴灌的条件要求较高。例如,滴灌设备必须多年使用,而且本地的黄河水必须先澄清才可使用滴灌。简单来说,滴灌的投入虽然不多,但是使用起来比较麻烦。例如,林业局[30]栽果树用的喷灌,每一组喷管的幅度在16米(直径),喷灌的孔眼比较大,而且有沉淀池,所以堵塞问题比起滴灌就很轻了。喷灌的落差一般在50米左右,虽然有时压力不足,但可以用柴油机加压泵,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访谈结束后,我们匆匆用完午饭,就继续开始了下面的行程。
在中卫调查走到阿拉善左旗
下午1点多,由于走错了路,我们发现已经到了阿拉善左旗腾格里苏木,在一处沙丘旁,我们遇到了一位蒙古族女牧民正在自己的房子周边劳作。房子的四周除了零星的树木和一些长着草的洼地、土坡外,到处是沙丘,可见生存环境之恶劣。所谓“机不可失”,调研中遇到的任何个体都可能为我们多提供一些信息和分析的视角,所以我决定停下来和她聊聊。
对方知晓我们的来意后,也愿意跟我们聊。她告诉我们,家中共4人,有1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孩。家里养了300只羊,年收入1万元左右。家庭收入除了放羊,还打算种点蔬菜,现在吃粮全靠买。她自称曾考上了西北民族学院外语系,但是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没有去上学,可见其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于本地的沙化问题,她提供的信息较为全面。
(这里)风沙太大,太干旱。风沙大、干旱是问题,但管理也是问题。(这里每年)大风吹倒树,再过10年,可能倒完了。我一共种植了1万亩以上,(林地)可以种植草药。(现在)苏木政府确实不错,政府对治沙没有补贴,最多是提供苗木。(这里)缺水,苏木政府也组织治沙。年年靠自己治沙,年年扩展。年年种一两千亩的树苗,包括梭梭、花柴等。今年(2007年)(种得)少一些,也有一两万株。(这里)人人都有治沙,但最重要的是管护问题。
(治沙只能)搞绿化,再没有别的办法,水是最大的问题。在我小的时候,这个地方全部是芦苇,好得很,但是现在都成了沙漠。(指向不远处)这沙丘一年内(向前)移动了5米,你看还有棵树被刮倒了。前些天我对儿子说,如果不管护,再过10年可能就全部被刮倒了。我自己搞了绿化,在我的林子里,草和树都长得很好,沙丘也被治理住了,每年都向里面扩展。
不难看出,这位牧民对于沙化的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自己也在积极搞绿化。
(我们治沙)没有专家指导,我是第一位,都是自己搞的。(我)从杂志上学习植树种草,效果还可以,一两年栽活就好了。就我们当地来说,(专家)没有多大作用,实际行动太差。林业单位有,(但是)护理不完善,(也)没有技术人员下来;(我们)去问,也可能给回答,但是没有技术好的人员。林业技术人员也有,但是技术都不行。(我们)最需要技术。(现在)我们自己摸索。我小的时候,这个地方到处是绿绿的,但是现在到处是黄沙,今年(2007年)相对好一些。
我自己摸索种些(树木),对牲畜也有一定的好处。我自己的羊不进到林子里去,要放到草原上去。但是自己的(草原)用围栏,照样有其他人进去。(这些人)都是周边的,林业上抓住要劝说,再就是要修护护栏网。如果我们看到了,都是自己人,生活困难,赶出去就行了。现在禁牧,虽然有两免一补,但是(孩子上到)高中以上就有问题了,花费比较高。现在学生回家也得打工,比如端盘子、砸硝石等,过去是没有的。
对于治沙技术人员,她所了解的并不多。
林业上有治沙站,一共三四个人,协会什么的,还没有听过,也许内部有吧。治沙站上也下来人,看看羊圈,再就是罚款。我为人家植树很多,但是我占用了一点土地来修羊圈,他们就要罚款。现在还没有罚款,但是我们听他们的话音,好像是要准备罚款的,还说占用1平方米多少钱。苏木政府的阳光产业、星火计划等开展得不错。这边的围栏,都是我自己搞的。沙丘两年内前进了5米左右,不围护羊圈就被埋了。我以前从硝场拉电,但是后来被断了,现在用太阳能发电。(如果)重新(从硝场)拉电,他们得有利润,收费比较高。我现在正式的电从9月20日到现在都没了,也向苏木政府反映过,但是也没有最好的办法。
由于这位蒙古族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于我的访谈,既有意愿也有能力畅聊。交谈中,她反复强调自己儿时环境好而现在环境差,强调造林后管护跟不上会被全部刮倒,强调沙丘一年内前进了5米。作为普通民众,能够体验到沙化的严重很正常,但是能细致观察沙丘的移动距离,说明她有着特别细心的观察。由此看来,她对于人工造林会被风沙刮倒的忧虑,肯定不是“杞人忧天”。
外来专家与本地专家各有优劣
7月21日下午大概5点50分,我们回到了中卫市里,到了入住的大酒店后,我又乘机对中卫市农牧林业局的一位林业工程师兼科长L进行了访谈。知晓我们的来意后,他和我们聊了很多。L认为,中卫治沙在全国来说是有名气的。中卫的沙坡头模式多次受到国家林业局、联合国的表彰奖励,国家领导人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沙化原因)第一个是气候干旱。(连续)五年大旱,造成很多地方植被退化。第二个是人为的过度开发,植被跟不上。大户和企业等开发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投入跟不上,导致有些土地沙化。一开始大面积开垦后地开了,种植跟不上,包括水电(也)解决不了,导致了很多问题。很多地方荒了,导致植被退化。在中卫这个(情况)不是很严重,外围沙区有,整体上不恶化。整体上“人进沙退”,局部植被退化。(现在中卫)最主要的是资金问题,因为这几年靠美利纸业(解决资金),以前每年都是小打小闹。有了钱,治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再下来(第三个)就是水的问题。水的问题不解决,搞绿化、搞种植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正常的靠天然降雨,天然的可以搞些封育,开发就得靠水。
沙漠化和沙尘暴问题要想被更好地治理和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是政策方面要无偿划拨(土地)。政府要重视,需要企业介入防沙治沙相关行业。一般情况下,林业部门搞治沙,力量有些薄弱,通过企业参与,可以加大投资,同时,也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
对于参与中卫治沙的研究人员,L认为非常多。
(我)经常接待他们,基本上都是治沙研究站的或者是固沙林场的,宁夏的专家也都来。正式的科研单位派往这个地方的专家也多,尤其是在20世纪50-70年代比较多,(当时)从国家、宁夏到中卫都比较重视治沙。进入80年代以后,已经有了一些非常成功的经验。(虽然)来这里的专家搞调查的多,但是搞实在的、住下来的比较少。
(专家的)专业背景有专门搞沙漠研究的,如搞综合性方面的、气候环境方面的、防沙治沙方面的,还有搞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专家)有北京来的、兰州来的、南京来的。国外的大概日本专家来得多,还有澳大利亚的、德国的、泰国的。相对来说,日本专家来的,我知道的有五六次。(专家的)部门以国内的中科院比较多,再就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基本上就这些。国外的部门就不清楚了,(他们)都是通过区、厅等来的,通过业务部门陪同来的,开展调研和调查等。(专家来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两天,来看一些地方,收集一些资料就走了,(现在)没有长期住下来的。在五六十年代,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常驻的比较多。(当时)在1957年(来的)苏(联)专家和中科院的专家等,在这个地方待了很多年。(还有的专家)带着国家的课题来这个地方,大面积推广之后就走了。
L认为外来专家和本地专家有各自的优劣势。
(外来专家的)优点是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本地专家和长期住在这个地方的专家直接从事实施,从理论深层次上不如外来专家,但(外来专家在)实际操作方面不如本地专家。(外来专家的)缺点是偏重理论,对实际问题不太了解,有些观点适合地方,有些不行。前些天有个德国专家到南山台子,到封山育林区。(这些地区)通过国家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通过封育生态很好。他说外围是不是搞些乔木,乔灌结合。但是我说没有水,不实际,在这个特定的地方,不能实施。人家从宏观上有些想法,但实际操作起来不是这么回事。
社会的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有些时候理论不怎么样,沙漠治理不能搞“一刀切”,各个时段不一样。我们在沙漠区栽枣树,常规在每年4月25日到5月10日之间栽种,但是这种方法在沙漠区成活率非常低,常规性技术的成活率连40%~50%都达不到。我们现在探讨,栽种时间推迟到6月到7月,苗木通过营养袋培育,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在苗圃生根发芽,长到5~10厘米再栽种,成活率达到90%~95%。这个方法是我们自己在治沙(过程)中探索的,包括很多区上的专家都不相信,认为不可能。(所以治沙)没有多年的探索是不行的。再就是沙区的农民,在治沙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与他们的职业有关系,(他们)离不开沙漠,经常和沙漠打交道,开荒种地,农民有一定的经验。(不过)只有在沙区的农民(才有这个经验),不在沙区的不知道。
中卫治沙这些人基本还是包括进去了。像石述柱这样的人物,过去也有一两个。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例如资金投入,导致企业或者大户负债累累。(有的)在北部开发沙漠,办猪场、养羊等,厂子倒闭后背了一身债务。(有个)韦永贵搞综合性的,1995年以后总共治理面积3000多亩,有羊、猪、牛、林场等综合性(治理),投资了1000多万元,最后好多没有办成。再就是效益很低,自身投资有一些,最后导致都失败了。(这些典型)在过去,在国家、区、市各级的林业局都受到表彰奖励,但是现在都倒闭了。
对于这些专家在中卫治沙中发挥的作用,L有自己的看法。
不管是搞什么的专家,总体上意识是好的,目标都是一致的,这个不能否认。但是和实践能不能符合,是另外一回事。就治沙成就来说,学者的贡献能够占到30%,有些适合,有些不适合。只有劳动者,只有实际操作的人才知道如何干,才能取得实际效益。在干的过程中(他们)不断探索,如何省钱、省工他们最有体会。20世纪50-70年代,那个时代的外来专家贡献比较大,起码占到40%~50%。(虽然)好多是地方性推广的,但是离不了他们,而现在我们基本上自己做。80年代也和现在差不多,大家都是来看看。
现在民众的观点和土知识可以说基本上能得到专家的重视。有些专家来,农民谈一些观点,他们也很惊奇,认为很有见地。如果双方遇到矛盾问题,不一定专家的(方法)就好,要看哪种实际情况好。人家农民毕竟干着,人家有成功的方法和经验。
对于中卫治沙中的各类组织,L也介绍了相关情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方面的贡献比较大,后期最大的贡献还是企业;80年代以前还是技术人员比较重要,因为他们提供了技术支持。组织的优点,一是资金雄厚,二是技术力量雄厚,三是具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企业)在资金投入方面、人才方面都比地方上好。例如,美利集团,资金多、人才多,技术力量也很雄厚。就像美利治沙从2000年开始,它们的贡献能占到60%~70%,沙漠治理规模比地方政府组织的规模要大。
L还就中卫治沙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我认为)中卫的治沙经验是要遵循地方的自然规律,有些地方适合人工造林就搞人工造林,有些地方适合封育就搞封育,有些可开发的可以引水治理……这是遵循大的规律,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该干什么干什么。中卫治沙的其他成功经验包括:首先要扎草方格,固定表面流动沙丘;其次就是通过黄河水来引水治沙,这是最快的,灌溉形成泥土,效果非常好。
对于治沙,L最后谈了自己的感受,概括一下就是治沙很辛苦,必须有吃苦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在他看来,保护和开发要同时进行,该保护的要先保护起来,第一位是保护,第二位才是开发。但很多时候,这种理念大家都很清楚,却难以实施下去。现实中最可怕的是,没有治理只有破坏,相对好一些的才是一边治理一边破坏,更好一点的是一边治理一边不破坏。这样看来,能够一边治理一边保护,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和公众的保护意识,还需要政府的组织和公众的参与,更需要二者的积极互动,协同参与,并约束违规者。
7月22日 压沙成为农民的收入来源
7月22日的路程很长,一方面要结束中卫的调研,另一方面要赶往下一站--甘肃省景泰县。但是,没想到路途中也有惊喜。我们途经中卫迎水镇与阿拉善左旗边境公路段的压沙地时,看到很多农民正在旁边的沙丘压沙。我立即决定停车,想一边就地参观,一边进行访谈。正在压沙的一共有五位农民,两男三女。他们有人抱着麦草铺条,有人拿着铁锹埋压,显然是在用麦草草方格的形式压沙。在他们身后则是明晃晃的、一望无际的连绵沙丘,我一边参观,一边站着和他们聊了起来(见图1-4)。
一位正在压沙的农民N一边干活,一边接受了我的访谈。
(沙化的原因是)条件不好,水少、风大,尤其是春天。我们(正在)给公路压沙,每个格子5分,一天挣50~60元。现在正是压沙的时候,麦子割了,麦秆有了,春天和冬天没有材料来压沙。(压沙用的)麦秆由公路段提供。治沙最好有了雨水,长上东西后就把沙压住了。我们主要是出来打工,自己家那里没有啥(收入),我们打这个工已经两三年了。(公路)收费站没有太多的资金,(再)往里治代价太大。我们村子里来(这里)治沙的有十几人,我们整个村子有几千人。治沙很苦,夏天天气热,(手)起泡。我们打工的,划得来划不来都得做。治沙也有技术人员,我们给他们干活。现在干得多了,不用指导了。这个地方治沙有几十年了,自从有了公路就开始了。
图1-4 中卫的农民压沙
资料来源:笔者摄于2007年。
既然治沙能够成为压沙打工者的收入来源,是不是也多少说明公路收费站的收费还真的是“羊毛用在羊身上了”!中卫的治沙因为当年的穿沙铁路而知名,看来该地的交通部门一直奋战在治沙的前沿。
离开了压沙地,我们继续前行,到中卫与阿拉善左旗接壤处的吊坡梁子,遇到了一位农民M。
这里风大,沙子多,自然条件恶劣,我们家后面有沙漠,主要是美利公司在治理。我们的田里没有沙漠。沙坡头有专门治沙的(治沙技术员),我和他们之间没有接触。我知道胡锦涛同志来了,主要是看治沙。曾庆红同志也来了,是在四五年以前。我是第一次来治沙,以前没有,我们只是来干活的。专家来了都在沙坡头。(治沙时)一个方格子5分(钱),根据沙坝的大小、柴草的远近等,价格也不同。技术人员自己不干,让农民干。(对于我们)不给钱就不会干,少了也不干。人家工作人员让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干活就得要钱,没钱不行。
两地访谈的农民都将压沙工作作为一项收入来源,说明防沙治沙不仅仅是一项公益事业,不是只有在政府的组织下才可以取得成果。就中卫的治沙来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通过经济激励,也能够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其中。
中卫市的反思:水利条件好,社会参与强
中卫的调研在马不停蹄地赶路中结束。相比民勤,中卫的专家学者参与防沙治沙更多,很多技术也能与当地实践相结合。但这种行程节奏,对于各方参与防沙治沙的具体情况难以深入了解。不过从出租车司机的眼中,还是能够看到中卫治沙长期坚持的成果,值得反思、学习和推广。
中卫市受访总人数勉强为民勤县受访总人数的1/3,但从访谈收获来看,并不逊于民勤县。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在中卫市遇到的受访者大都强调本地区沙化治理的成就。这里还采用分析民勤的访谈资料时使用的分析框架,对于访谈结果进行分析。为了保证访谈结果的可比性,这里排除了提供信息较少的偶遇者,也暂时不考虑在阿拉善左旗遇到的那位女牧民,毕竟她是左旗人,在行政上并不隶属于中卫。虽然我们说压沙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不能分中卫和左旗,但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和一致起见,我还是决定将与她的访谈放在前面进行汇报,在此处的总结不把她计算在内。
对于中卫市沙化治理的成就,从自然因素来看,受访者强调了靠近黄河,水源较为充足这一优势。可以说,这是中卫治沙能够成功的决定性条件。但是,只有地理条件上的优越性,没有人为的努力也是不行的。所以受访者也强调了国家重视、投入很大等因素。出租车司机在谈及植树造林的作用时,也回忆了儿时的沙尘漫天和现在的治理效果。所以,中卫治沙的成功,是当地人在充分利用有利自然条件基础上共同努力的结果(见表1-3)。
表1-3 中卫市沙化成因及治理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访谈整理。
由表1-3可知,对于中卫沙化的原因,受访者强调自然因素要多于人为因素。例如,铁路工程师既强调了治理成就中国家的重视,也分析了沙化的地理环境原因。出租车司机既强调了植树造林带来的明显效果,也谈及了曾经虫害严重导致的沙化。与民勤县类似,受访者强调了气候干旱和地处沙漠边缘对沙化形成的影响,同时也强调了大面积砍伐和过度开发的后果。
对比民勤与中卫,如果简化分析,可以说,两地有着“一样的沙”和“不一样的水”。所谓“一样的沙”,指的是民勤和中卫都需要面对沙化问题。相对而言,民勤的沙化可能更严重,受访者对此的焦虑和无奈也更多;相反,中卫的沙化治理成效明显,受访者多专注于分析对比一些措施和技术的优劣。或者说,民勤受访者更多是对现状的指责和对未来的忧虑;中卫受访者更多是对现行政策和技术的反思。所谓“不一样的水”,是说民勤和中卫的水资源条件确实非常不一样,民勤极端缺水,中卫则得黄河之利,相对不怎么缺水。同时,两地受访者对于水因素的关注也有着明显的反差:民勤受访者对降水、流水和调水等方面都有着颇为深入的介绍和分析;但中卫的受访者很少强调水的因素。
为何会有这种反差?大概是因为中卫不太缺水,所以受访者不太关注水这项因素。仅有赛金塘林场的工作人员对于喷灌和滴灌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这也是在讨论利用水的具体技术。如此来看,似乎以河西走廊沿线地区为主的地方,要么和民勤一样沙多水少,要么和中卫一样沙多水多,但只有具备中卫这样的水利条件,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治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