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通关2000题:全解析(上册)
- 懒人医考教研组
- 6字
- 2024-06-14 15:31:52
试题
中医学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
一、A1型题
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容为
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E.以上均是
2.异病同治的实质是
A.证同治同
B.证异治同
C.证同治异
D.病异治同
E.病同治同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症的是
A.口渴
B.恶寒
C.感冒
D.舌红
E.咳嗽
4.“元气一元论”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是
A.谷气
B.精气
C.元气
D.云气
E.精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是
A.精气
B.地气
C.天气
D.阴阳
E.阳气
6.“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自和
E.阴阳转化
7.六淫邪气分阴阳,其中属阳的是
A.火、燥
B.寒、湿
C.风、火
D.暑、湿
E.风、湿
8.“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是
A.阴虚
B.阴盛
C.阳虚
D.阳盛
E.阴阳两虚
9.根据五行关系确定的治法中,抑木扶土法的原理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制化
D.五行相乘
E.五行相侮
10.下列关于四时季节的选项中,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特性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11.五行关系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指的是
A.木生土
B.木克土
C.木侮土
D.木乘土
E.木疏土
12.下列选项中既属于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的是
A.筋
B.骨
C.髓
D.脑
E.胆
13.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藏神和血液运行
B.受盛和传化水谷
C.化生和贮藏精气
D.运化和调节血量
E.疏泄和防止出血
14.五脏中,封藏之本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5.下述与血液化赤有关的脏腑是
A.肾
B.心
C.小肠
D.膀胱
E.胃
16.五脏关系中主要体现在气血方面的两脏是
A.心与肾
B.心与肺
C.肺与脾
D.脾与肾
E.肺与肾
17.“其体合筋”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8.“肺为水之上源”指的是
A.肺气宣发,布散津液
B.蒸腾气化水液
C.转输气血津液
D.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E.作为津液输布运行的通道
19.五脏中,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的是
A.肝的功能
B.心的功能
C.脾的功能
D.肺的功能
E.肾的功能
20.下列选项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和宣散作用的是
A.肾精
B.肾气
C.肾阴
D.肾阳
E.肾血
21.“浊气归心,淫精于脉”中“浊气”的运化主要靠哪一个脏腑
A.心
B.肺
C.脾
D.肾
E.大肠
22.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
A.脾主运化水液
B.脾主统摄血液
C.脾气主升
D.脾主运化水谷
E.脾喜燥恶湿
23.体现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肺与肾
C.肾与肝
D.肝与脾
E.脾与心
2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胃有“太仓”之称
B.胃有“水谷之海”之称
C.脾有“五脏六腑之海”之称
D.小肠者,受盛之官
E.大肠者,传导之官
25.“中焦如沤”指的是
A.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
B.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
C.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
D.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
E.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
26.“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指的是
A.肝
B.胃
C.胆
D.脾
E.三焦
27.下列选项中,具有主津作用的是
A.大肠
B.胃
C.小肠
D.三焦
E.脾
28.根据“五神脏”理论,脾藏的是
A.神
B.魄
C.魂
D.意
E.志
29.“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所指的是
A.女子二七
B.女子七七
C.女子四七
D.女子五七
E.女子六七
30.与女子胞关系最紧密的是
A.冲脉
B.肝经
C.脾经
D.肾经
E.阴脉
31.脑主司感觉运动,主要依赖于
A.脑髓充养
B.营血充养
C.肾精充养
D.肝血充养
E.脾精充养
32.与血生成无关的脏腑是
A.心
B.肺
C.肝
D.脾胃
E.肾
33.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所化生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34.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A.脉外
B.三焦
C.心脉
D.胸腔
E.全身
35.气的功能中,有防止精液妄加排泄的是
A.推动
B.温煦
C.凉润
D.防御
E.固摄
36.下列何种气具有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生理活动的功能
A.宗气
B.元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37.与宗气盛衰有关的因素包括
A.心与肺的功能活动
B.肝与肾的功能活动
C.肺与肾的功能活动
D.肺与脾的功能活动
E.肝与脾的功能活动
38.下列属于营气的分布特点的是
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
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C.与血同行,环周不休
D.行于脉外,布散全身
E.通过三焦,流行全身
39.所谓“气化”指的是
A.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B.气的温煦作用使水化成气
C.气能化水,水又能化成气
D.气能生血,血又能生气
E.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
40.“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化津
C.气能摄血
D.津能载气
E.津血同源
41.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
A.精
B.气
C.血
D.津液
E.神
42.下列选项中,属于精的功能的是
A.濡养脏腑
B.化血
C.化气
D.化神
E.以上皆是
43.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44.内踝上8寸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A.足少阳胆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厥阴肝经
45.可用“离、入、出、合”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是
A.十五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
D.十二经脉
E.奇经八脉
46.经筋的生理功能是
A.主蓄积渗灌气血
B.主联络机体内外
C.主运行气血津液
D.主束骨而利机关
E.主经气的感应传导
47.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
A.胸背部分出
B.头面部分出
C.四肢肘膝以下分出
D.四肢肘膝以上分出
E.四肢末端分出
48.经络的生理机能不包括
A.沟通联系作用
B.运输渗灌作用
C.营养支配作用
D.感应传导作用
E.调节作用
49.下列选项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经脉是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维脉
50.主司下肢运动的经脉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阴阳脉
E.阴阳维脉
51.主胞胎的经脉是
A.冲脉
B.带脉
C.督脉
D.任脉
E.阴维脉
52.“一源而三歧”所指的奇经是
A.冲、任、带脉
B.任、督、带脉
C.冲、任、督脉
D.督、冲、带脉
E.冲、任、脉
53.关于十二经络的走向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手三阳经从头走足
B.足三阳经从足走头
C.手三阳经从胸走手
D.手三阴经从手走头
E.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54.下列经脉既至目外眦后,又至目内眦的是
A.手少阳三焦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太阳膀胱经
55.手三阳经在躯干部的分布是
A.胸部
B.腹部
C.背部
D.肩胛部
E.体侧
56.足阳明胃经分布在
A.下肢内侧前缘
B.下肢外侧前缘
C.下肢内侧后缘
D.下肢外侧中线
E.下肢外侧后缘
57.手足三阳经交于
A.手
B.足
C.头面
D.腹
E.胸
58.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
A.手少阴心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59.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称为
A.病势
B.从化
C.质势
D.趋向性
E.可测性
60.(助理不考)决定体质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精气血津液
B.精神状态
C.脏腑经络
D.奇恒之腑
E.神明之府
61.体质的构成正确的是
A.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个人因素
B.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机体状态
C.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个人因素
D.形态结构、心理机能、后天因素
E.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
62.下列关于体质的特点错误的是
A.先天遗传性
B.差异多样性
C.不稳定性
D.群类趋同性
E.后天可调性
63.长期高温环境作业者多燥热,反映了六淫致病特点中的哪一项
A.季节性
B.地域性
C.相兼性
D.转化性
E.外感性
64.风邪伤人,见抽搐、颈项强直,体现了
A.风性轻扬开泄
B.风邪易袭阳位
C.风性主动
D.风为百病之长
E.风性善行数变
65.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热邪
B.风邪
C.寒邪
D.暑邪
E.燥邪
66.火邪的致病特点不包括
A.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B.火热易伤津耗气
C.火热易生风动血
D.火热易扰心神
E.火性干涩,易伤肺卫
6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疫疠之邪的致病特点
A.发病急、病情重
B.传染性强
C.流行性强
D.症状相似
E.易阻滞气机
68.思虑过度对气机的影响是
A.气乱
B.气陷
C.气结
D.气上
E.气收
69.七情内伤致病,均会损伤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70.痰浊为病,随气上逆易致
A.流注经络,气机阻滞
B.停滞胃腑,失于和降
C.蒙蔽清窍,扰乱心神
D.阻滞肺气,失于宣降
E.留滞脏腑,升降失常
71.下列选项中,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
A.出血量多
B.出血不畅
C.出血夹有血块
D.出血伴有疼痛
E.出血量少
72.多食酸,则
A.脉凝泣而变色
B.皮槁而毛拔
C.筋急而爪枯
D.肉胝而唇揭
E.骨痛而发落
73.主要决定发病倾向的因素是
A.环境
B.体质
C.精神状态
D.阴阳
E.脏腑
74.情志剧变的发病类型多为
A.伏而后发
B.感邪即发
C.继发
D.徐发
E.复发
75.感邪后缓慢发病的发病类型是
A.徐发
B.合病
C.复发
D.感邪即发
E.伏而后发
76.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A.阴阳失调
B.正气不足
C.邪气
D.正邪交争
E.邪气损正
77.小儿食积而致疳积,其发病类型是
A.伏而后发
B.徐发
C.复发
D.合病
E.继发
78.下列邪正盛衰的变化中,使疾病遗留后遗症的是
A.邪正相持
B.正虚邪恋
C.邪盛正衰
D.邪去正虚
E.正盛邪退
79.下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原文,属于“阴阳转化”病机的是
A.阴胜则寒
B.阳杀阴藏
C.重阴必阳
D.阴胜则阳病
E.阳长阴消
80.阳偏衰常见于
A.肝、心、肾
B.脾、肺、肝
C.肺、心、肾
D.肝、脾、肾
E.脾、心、肾
81.阴损及阳指的是
A.阴虚不能制约阳气
B.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C.阴虚阳无以化生,阳亦亏虚
D.阴盛伤阳,阳气受损
E.以上均非
82.阴盛格阳属于
A.阳偏衰
B.阴偏衰
C.阳损及阴
D.真热假寒
E.真寒假热
83.“大实有羸状”所指的证候性质是
A.真实假虚证
B.实中夹虚证
C.由实转虚证
D.真虚假实证
E.虚实错杂证
84.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障碍以及早衰的病理变化为
A.气血两虚
B.精血不足
C.气不摄血
D.气随血脱
E.精气两虚
85.下列脏腑中,津伤化燥多发生在
A.心、肺、胃
B.肝、脾、肾
C.肝、肾、大肠
D.脾、胃、大肠
E.肺、胃、大肠
86.“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
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
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
C.痰湿内阻,从阴化寒
D.脾肾阳虚,阴寒内盛
E.恣食生冷,寒伤中阳
87.下列脏腑中易发生气逆的是
A.肺、胃、肾
B.心、胃、肝
C.肝、胃、肾
D.肺、胃、肝
E.肝、肺、肾
88.下列病理变化中,不属于气机失调的是
A.气脱
B.气滞
C.气逆
D.气闭
E.气虚
89.产后大出血,继则冷汗淋漓,甚则晕厥。其病机是
A.气滞血瘀
B.气不摄血
C.气随血脱
D.气血两虚
E.气血失和
90.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理变化称为
A.津枯血燥
B.水停气阻
C.津亏血瘀
D.血瘀水停
E.气随津脱
9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内生五邪”
A.风气内动
B.寒邪直中
C.湿浊内生
D.津伤化燥
E.火热内生
92.六经由表入里传变的次序是
A.太阴→阳明→厥阴→太阳→少阴→少阳
B.太阴→少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
C.太阴→太阳→少阴→阳明→厥阴→少阳
D.太阳→太阴→阳明→少阴→少阳→厥阴
E.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93.下列属于既病防变的是
A.调摄精神
B.锻炼身体
C.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D.药物预防
E.先安未受邪之地
94.下列疾病中,符合“急则治其标”的是
A.频繁呕吐
B.脾虚泄泻
C.阳虚外寒
D.阴虚内热
E.气血两亏
95.虚人感受外邪,应采用的是
A.治标
B.治本
C.反治
D.标本兼治
E.先治本后治标
96.塞因塞用适用于
A.食滞腹泻
B.肠热便结
C.热结旁流
D.瘀血闭经
E.脾虚腹胀
97.下列治则中,属于正治的是
A.热因热用
B.以通治通
C.热者寒之
D.用热远热
E.以补开塞
98.下列治则中,属于反治的是
A.寒者热之
B.以寒治寒
C.以寒治热
D.以热治寒
E.热者寒之
99.下列治则中,“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
A.扶正祛邪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时制宜
E.未病先防
100.养生方法不包括
A.适应自然,避其邪气
B.调摄精神,内养真气
C.饮食有节,谨和五味
D.动静结合,有益养生
E.和于术数,适当调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