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虚-瘀-痰-毒”理论与动脉粥样硬化

一、动脉粥样硬化与“虚”

“虚”是AS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AS的发病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年事已高,脏器虚损,人体机能下降,邪气乘虚而入。AS“虚”的方面主要是气阴两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脉道不利;阴虚则生内热,虚火灼津,津液更亏,脉道愈涩。现代研究表明,气虚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功能不足,各种炎性因子、过氧化物等病理产物蓄积于内皮,促进内皮斑块的形成[4]。阴虚患者的血浆中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的标记物,如ET、SOD、NO等变化较为明显,血管内皮稳态失衡,可加速AS的进展[5]。临床研究显示,益气养阴类的中药材如西洋参、太子参、红景天、黄精等,以及益气养阴类的中药成方,如生脉散,能够通过调节血脂、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浆黏度值从而改善患者的血管弹性功能[6]。病理观察也显示,益气养阴中药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减少血管内膜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形成,从而明显减小粥样斑块面积[7]

二、动脉粥样硬化与“瘀”

“瘀”是AS最常见的病机。《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瘀”是在“虚”的基础上而来的。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足则血行通畅,气虚则血行迟缓,气虚日久,则血行不利,瘀血内生。瘀血与AS的形成关系密切,从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开始,脂质浸入,血小板黏附聚集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平滑肌细胞增殖,动脉壁弹性纤维破坏,最终引发动脉管腔狭窄[8],这些病理改变均可归属于中医“瘀血”范畴。有学者对近5年与AS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分析得出AS涉及的证候要素共有9种,血瘀占比最高为74.13%,其次为痰浊占比62.92%[9]。在临证中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气虚血瘀证和心血瘀阻证为主,临床表现为患者的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胸部刺痛且位置固定,运用活血化瘀法往往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三、动脉粥样硬化与“痰”

“痰”是AS的重要证素。一方面,现在的人们饮食失调,肥甘厚味摄入过多,久之酿生痰浊;另一方面,人体正气亏虚,精血津液代谢失常,不归正化,形成痰浊。《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称之为“脂人”“膏人”,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形体肥胖、肢体麻木、眩晕、痰涎壅盛、舌苔厚腻、脉弦滑。高脂血症是AS的危险因素之一,AS的初始阶段为脂质代谢失常。西医学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脂质代谢物蓄积归属于中医“痰浊”的范畴。在AS脂纹期阶段,泡沫细胞堆积于动脉内膜处形成的黄色条纹是中医痰浊的表现。一项观察体检人群血脂水平与血管狭窄程度的试验研究显示[10],血脂水平与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成正相关,对血脂水平的控制可以延缓罹患AS的年龄。临床中应用化痰祛瘀中药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动物实验证明化痰祛瘀中药有降脂、调节细胞因子等抗AS的作用。

四、动脉粥样硬化与“毒”

“毒”是AS晚期及急性期的重要病因病机。毒邪可分为外毒和内毒。外毒主要指四时不正之气或气候环境骤然变化之异气;内毒泛指体内各种病理性产物蓄积日久、顽固不化而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致病因素。毒邪具有暴戾、秽浊、深痼、缠绵易成遗患等特点,因此毒邪是AS稳定期向急性期转变的重要证素及关键诱因。毒邪胶结愈深,耗气伤血,损伤脉络,是AS病位深、病情重、病势缠绵难愈的原因所在,在不良的心脑血管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现代研究多认为病原微生物感染、黏附分子表达、氧化应激损伤、不稳定斑块破裂等与中医的“毒”密切相关。西医学已通过血管内超声技术证实辨证为“瘀毒”证的AS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内斑块较其他证型的AS患者更加不稳定,表现为冠状动脉斑块的面积、负荷以及脂质池面积明显高于其他证型[11]。部分研究也认为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与体内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有关,而体内炎症水平与毒邪存在关联。临床上,对于AS晚期稳定易损斑块,在西医基础的治疗上加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往往能取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