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清时期

明代医学在宋、金、元时期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古籍考释增多。明代一些医家受到丹溪学派和刘完素学派学术思想的影响,以薛己为代表的温补学派,强调脾胃阳气对生命同等重要,善用温阳药。张景岳等人通过对三焦病因病机、脏腑学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三焦形质学说,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代医学理论与实践有了全面而深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综合性的著作。这些著作继承了前人的成就,包含了重要的古籍内容,以及医师自身的研究和临床经验,临床知识丰富多样。此时,一种新的咳嗽定义已经出现:嗽是有痰而有声。赵献可撰《医贯》,主要围绕“命门”进行说理。但他在《医贯·先天要论·咳嗽论》中提出“咳谓无痰而有声,嗽是有痰而有声”,认为痰出必有声,不可截然断之。

随着脉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医家探索出其他脏腑脉亦主咳嗽。张太素著《订正太素脉秘诀》,其中论脉之本不离《内经》《难经》《伤寒论》《脉经》《脉诀》等书,有裨于医家之处亦复不少。《订正太素脉秘诀》“肺部沉”“脾部迟”“肺部迟”“肺部数”“寸部脉沉”主病里均有咳嗽,发展了之前的右寸脉主咳嗽的理论。《濒湖脉学》是李时珍总结《内经》《脉经》等诸书精华,结合自己的经验撰写而成。其中“数(阳)”“滑(阳中阴)”“紧(阳)”的脉象中含咳嗽。

明代医家进一步挖掘咳嗽的病因病机,取得了较大成果。王肯堂在《医镜·咳嗽》中有云:“咳为在肺,嗽为在脾;合而言之,总归于心。是何也?盖肺主气,声之所从出也:脾主受,痰之所由藏也;心主热,火之所由生也。”“肺与脾,迭相为用,而又互相为害者也。”《慎斋遗书·咳嗽》中认为肺气不足影响肝脾强弱而发为咳嗽:“咳嗽骨节痛,不能走履,此肺气不足,不能制肝,肝邪炽而风痰横溢也。肝主筋,筋伤故运动不舒;肝克脾,脾伤故湿不化而成病;且肝主风,肝盛则风溢而痰横矣。故肺气不足,乃病之本;肝脾之强弱,乃病之标。”治法“用四君子以补脾肺之不足,加陈皮以疏肝气之有余,用以醒脾消痰,是正治之法也”。刘全德在《考证病源》中对七十四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及其治法方药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其中《考证病源·咳嗽者肺气之不清》对历代咳嗽病因“肺气不清”条做了系统的摘录和论述。《松厓医径》为程玠所撰的综合性医书,其在《松厓医径·咳嗽》中云:“咳嗽者,须分春夏秋冬,并阴虚火动劳嗽风痰治之。”并载有“秘传加味二陈汤”,认为各种咳嗽可以二陈汤不同加味而治之。明代医家汪机编撰的《运气易览》载有“天行咳嗽”,并用益元散姜葱汤调服治疗夏秋久雨时的天行咳嗽头痛。龚居中的《痰火点雪》注重痰火病因,在其《痰火点雪·痰火咳嗽》中有“若内伤之咳,痰火则甚于清晨,法当清痰降火。火浮于肺,为咳则甚于黄昏,治在清金”。故以“清金壮水伐木”为治疗大法,“痰火咳嗽”的治疗方药也以祛痰降火为重。

在治疗原则上,赵献可《医贯·先天要论·咳嗽论》中有“故咳嗽者,必责之肺,而治之之法,不在于肺,而在于脾,不专在脾,而反归重于肾。盖脾者,肺之母,肾者,肺之子,故虚则补其母,虚则补其子也”。方论、病案吸取前人补脾补肾之法。周慎斋著《慎斋遗书》,首重脉理,亦偏重内伤虚损之疾。《慎斋遗书·咳嗽》中提出的治咳大略为“盖肺属金,金受火烁,则煎熬津液而成痰,宜清其火,火息则痰消;寒则肺不下降,肺液壅而成痰,宜温其肾,水暖则肺金下降之令行而痰消”。王纶撰《明医杂著》,把丹溪、东垣的学术经验相结合,并注入本人的心得体会和临证经验。《明医杂著·咳嗽》载:“治法须分新久虚实。新病风寒则散之,火热则清之,痰涎则化之,湿热则泻之;久病便属虚属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兼郁则开郁。滋之、润之、敛之、降之,则治虚之法也。”《万氏家传保命歌括·咳嗽》中有歌诀“咳嗽何分声与痰,只将四气作蹄筌,春风夏暑秋多湿,冬月违和总受寒”。其认为,治嗽大法应以辨肺脉为主,参见证治,“浮则初从发散议,沉实消详清利行,濡弱属虚宜补益”,并列三法之方剂。其中还有“咳嗽连绵肺已虚,补脾滋肾莫踌躇”之说,强调补益脾肾。汪机所撰《医学原理·咳嗽门》中有“咳嗽之症大法,要分肺虚、肺实为主。虚则补正气,实则泻邪气”,以此为咳嗽治疗之纲,以此处方用药。

除此之外,明代医学飞速全面发展,医家基于明代以前的基础,撰写出大量的综合性医书或丛书,一方面总结前世医家的精华,另一方面融入己见。下列明代主要和重要的综合性著作,以及其中有关咳嗽的章节或文献情况。

虞抟所撰《医学正传》,是对医学中的一些问题的辨析,以申明前人“言不尽意之义”。论述临床各科常见病证,以证分门,从论证、次脉法、方治全面论述。广泛参考各流派的思想,结合自己家传和个人学术经验进行探讨。书中汇集了《内经》《医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经典,以及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戴原礼等医家有关咳嗽的医论方药。

王肯堂所撰的《证治准绳》又名《六科证治准绳》或《六科准绳》。全书以阐述临床各科证治为主,是临床治疗学中的一部巨著,包括杂病8卷,类方8卷,伤寒8卷,疡医6卷,幼科9卷,女科5卷,各详专条。《证治准绳》收罗广博,编辑严谨,持论平正,以“列证最详,论治最精”而著称,是当时流传最广的医学著作之一。

《古今医鉴》由龚信纂辑,龚廷贤续编,王肯堂订补。书中所搜集的文献上自《内经》《难经》,下至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等诸家学说,并结合己见论述病证,所收的方剂疗效颇为广泛。《古今医鉴·咳嗽》对咳嗽从脉、证、治、方四大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万病回春》,龚廷贤撰,为综合性医书,并含专门论述咳嗽的章节“咳嗽”。

《丹台玉案》,孙文胤撰,为综合性医书,其中有专门论述咳嗽的章节“咳嗽门”。

《明医指掌》,皇甫中撰注,王肯堂修订,邵从臬校正,为综合性医书。书中每证先列歌括、论述,再记脉法,并附成方,有颇多可借鉴之处。其中的“咳嗽证”从歌、论、脉、方四大方面论述咳嗽。

《简明医彀》,孙志宏撰,为综合性医书,以介绍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为主,并附有成方、验方、医论等。其中有专篇“咳嗽”。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戴原礼撰,分《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两部,书中病因、病机、症状、治则、治法及治验、处方翔实。其中有专篇“嗽证”。

《玉机微义》,徐彦纯撰,刘宗厚续增,全书以内科杂病为主,方论按证完备。其中有专篇“咳嗽门”。

《景岳全书》是记录张景岳毕生治病经验和学术成果的综合性著作,其对咳嗽的经验论述主要在“杂证谟·咳嗽”一篇中。书中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辨证、内外妇儿各科临床、治法方剂、本草药性等内容囊括在内,全面而精详。书中更是首创“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方药八阵分类新法,自创的“新方八阵”载方186首,是景岳将一生之临床心得、处方体会、用药特长熔于一炉之作。诚如其所言:“此其中有心得焉,有经验焉,有补古之未备焉。”书中对咳嗽的经验论述主要在“杂证谟·咳嗽”,分别从“经义”“论证”“外感嗽证治”“内伤嗽证治”“辨古”“述古”“灸法”“咳嗽论列方”“论外备用方”几方面阐发。

楼英编撰的《医学纲目》以阴阳脏腑分病为纲,根据病症的证候特点,将内外科疾病归结为不同的脏腑部。楼英在“咳嗽”一篇中将咳嗽归为肺大肠部,纲目清晰。

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在中医类书中影响深远,书中有专篇“咳嗽”。作者深通《内经》,临床经验丰富,故撰此书以益后世。其中医论介绍医学的源流,指导学医门径;图说部分为依据《内经》所列述的人体骨度部位及脏腑、生理等。病机分析以《内经》理论为纲,选方大多切于实用,在中医的门径类书中卓有影响。书中关于咳嗽的论述主要在“咳嗽”“伤寒·咳嗽”两篇中。卷九之中以“有声无痰曰咳,肺由火烁,有痰无声曰嗽,脾受湿侵,有痰有声曰咳嗽”为病机总纲,从“分条治咳法”“脉候”“医案”展开论述,医论多依《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等理论而发,博采诸家。

孙一奎撰《赤水玄珠》,作者广辑《内经》及其后170余种医著,结合己见。书中的“咳嗽门”内容十分丰富。

《医学入门》,李梴编著,涉及经络、脏腑、诊法、针灸、本草、六气为病、疾病用药、食治、内外妇儿诸科证治和急救方等多个方面。正文为歌赋,以注补充阐述。书中收载各家之说,并附以己见。其中有“通用古方诗括·咳嗽”篇。李梴在《医学入门·咳嗽》中将咳嗽按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提出“外因四气随时令”“内伤火郁劳食情”,这种外感、内伤分类大法被后世医家所接受而沿用,指导临床至今。虽然《医学入门》中为首次提出此论,但之前很多对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也都是基于外感、内伤。早在《素问·咳论》中就已从内、外两个方面认识咳嗽的病因,外为“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皮毛感受邪气入于肺经,“阴阳应象大论”“至真要大论”等篇中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对咳嗽产生影响的论述;内则“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并有五脏六腑咳。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指出致咳的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其外因亦为外感六淫等邪气,内为五脏六腑虚损致咳等,将其中七情所伤致咳归为不内外因。后世有医家认为“五脏咳不已”与“不内外因之咳”分类界限并不明确,如房劳伤肾、饥饱伤脾、疲劳伤肝、劳神伤心等所引起的咳嗽,皆是五脏受损伴见咳嗽。

《苍生司命》,虞抟辑,综合性医书。书中总论药性、经络、脉学、内景图解等,后八卷以介绍内科杂病为主,有论有方。其中有专篇“咳嗽”和“咳嗽·咳嗽方”。

《云林神彀》,龚廷贤著,内容多为临床各科病证证治,以歌诀的方式编写,论述简略。

《医学六要》,张三锡纂,为医学丛书。作者认为医学要旨有六个方面,即诊法、经络、病机、药性、治法、运气,此为“六要”。作者采辑历代医著与六要有关内容分别予以汇编。其中有专篇“治法汇·咳嗽”。

在明·吴又可“戾气”学说和历代温病学的基础上,清代的温病学发展逐渐成熟,形成了温病学派,并由叶天士、吴鞠通等医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学说,形成了温病学派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在清末,西医学传入中国,传统医学受到较大冲击,很多进步的医家开始探索中西汇通之路,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与中医科学化的思潮,为中医的生存、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医方集解》,汪昂著,医方著作,共3卷。本书包括作者精心编纂的700多首方剂,分为21类。除了列出每一方的名称、标志、构图和加减之外,每一方还引用各种教义来阐明每一方的含义。书后附有急救所用的“急救良方”以及养生参考的“勿药元诠”。全书内容丰富,文字简单通俗,流传广泛,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方剂专著。《医方集解》按方剂的治疗方法分类,与咳嗽有关的文献主要在“补养之剂”“理血之剂”“泻火之剂”“除痰之剂”,分别载有治疗虚证咳嗽、血证咳嗽、肝热咳嗽、痰湿咳嗽的方剂,如补肺汤、咳血方、顺气消食化痰丸、清肺饮、当归龙荟丸等。

《成方切用》以治法分门,所以其治疗咳嗽的文献在不同的治法章节中,如“补养门”(三才封髓丹、补肺汤等治疗肺虚咳嗽)、“润燥门”(琼玉膏治疗干咳嗽)、“除痰门”(顺气消食化痰丸治疗五更咳嗽)、“除痰门”(六安煎治疗风寒痰滞咳嗽)。

《金匮翼》,尤怡著,全书共8卷,为尤氏补充其所著《金匮心典》而作,故称《金匮翼》。书中详细论述了内科杂病,共48门,每门先总论、后分述证候和治法,最后附按语。各证的表里虚实之辨、补泻温凉之用,简明清晰,对中医临床内科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其中对咳嗽的论述主要在“咳嗽”篇中,其咳嗽统论分冷嗽、热嗽、郁热嗽、饮气嗽、食积咳嗽、燥咳、虚寒咳、肾咳、咳嗽失音,其方多出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严氏济生方》《备急千金要方》《普济本事方》中,并有其他经方论述,辨证清晰。

《医学心悟》,程国彭撰,是一部综合性医书,为临床医学门径书。全书共5卷:第一卷总结了四诊八纲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的理论、法则及其临床运用;第二卷阐述《伤寒论》的理论和证治;第三至五卷分述内、外、妇产、五官等科主要病证的辨证论治,每证分别记述病原、病状、诊断和治法。全书语言精练,分类清楚,论述简明,选方实用,并有自拟经验效方,在临床医学门径书中有很大影响。其中关于咳嗽的理法方药主要在“伤寒兼证·咳嗽”“咳嗽”两篇,论述清晰,重点介绍了咳嗽方“止嗽散”,论述其在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各种情况中的不同加减变化。

《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中医医案专著,其原撰者为清代名医叶天士,后由其门人华岫云等辑录整理而成。全书共10卷,卷一至卷八以内科杂病医案为主,兼收外科以及五官科医案,卷九至卷十分别为妇科和儿科医案。全书序列89门,述证86种,每门以病证为目,列其经治医案,言简意赅,论述中肯,对于学术多有感悟。每门结尾都附有论述该门证治大要的附论一篇,是由叶氏门人分别执笔撰写而成的。《临证指南医案》充分反映了叶天士辨证精细、立法妥当、处方中肯、用药灵活的特点,书中的治案大多符合临床实用,其中有关温热病医案的载述成为后世医家编写温病专著的蓝本。书中“咳嗽”篇列有咳嗽病案一百余篇,辨证清晰,用药灵活,分析详细。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全体总论》《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五脏所恶》认为嗽为“膻膈间气不得利”“寒伤胸膈,停饮痹痛”,并引申原文,论述咳嗽的原因。

《血证论》,唐宗海著,成书于1884年。作者深得《内经》、仲景书之旨,在此基础上,“用治血证,十愈八九”,著成“理足方效”的《血证论》,论证用药颇有独到之处,弥补了此前血证理论和临床辨治的空白。其关于咳嗽的论述在“咳嗽”一篇中,论述了“痰血作咳”“冲(脉)气咳逆”“血家咳嗽”等,提出“失血家,十有九咳”之说,认为“血者火化之阴汁,津者气化之水液,二者本相济相养。水不济火则血伤,血不养气则水竭。水竭则津不润肺,血伤则火来克金”。其重视血在咳嗽病机中的作用,突出了其血证思想的特点。

《医学衷中参西录》亦称《衷中参西录》,共30卷,近代张锡纯著。1918~1934年首次出版。本书结合中西医理论和作者的医学经验来阐述医学理论,有相当多的独到见解,并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方剂。修订版分为五个部分:处方、药物、医学理论、医学方言和病案。名“衷中参西”,其意在初步尝试沟通中西医学。《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载有咳嗽医案和医话,并有咳嗽方载于“治伤寒方”“治肺病方”“治痰饮方”“治喘息方”“治阴虚劳热方”之中,治阴虚劳热方中并含珠玉二宝粥、水晶桃、薯渍粥等食疗方,其方解论述的语言已具有现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