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2.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3.HE 苏木精 碱性 紫蓝 伊红 酸性 粉红

4.取材 固定 脱水 包埋 透明 切片 脱蜡 染色

5.冰冻切片 脂类成分 酶活性

6.黑白 电子密度高 电子密度低

7.0.2μm 0.1nm

8.抗原-抗体 抗体 抗原 生物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胶体金

9.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细胞系 细胞株 体外

10.人工 两个 两个 双核 多核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C。解释: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与其相关功能。

2.D。解释:通常两点间的距离小于0.2μm,光镜则无法辨认。

3.E。解释:苏木精为碱性染料,而伊红为酸性染料。

4.A。解释:又称HE染色。

5.C。解释:过厚的切片电子不易穿透而无法获取清晰图像。

6.E。解释:以6μm为常用。

7.D。解释:固定是光、电镜切片标本制作的共性之处。

8.C。解释:细胞核内含大量核酸所致。

9.D。解释:最大程度实现细胞在体内、外生存条件一致。

10.B。解释:固定剂常对酶的活性、脂类的溶解影响较大,冰冻切片因无须固定故可最大程度保留酶的活性和脂类成分。

11.C。解释:通常被碱性染料亲和后应呈紫蓝色。

12.D。解释:用硝酸银、氯化金等重金属盐显示细胞和组织的某些结构,使金属微粒具亲和性,附着在结构表面而成。

13.A。解释:因核酸的磷酸基团带负电荷,能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苏木精)结合而呈紫蓝色。

14.A。解释:因核酸的磷酸基团带负电荷,能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苏木精)结合而呈紫蓝色。

15.B。解释:用硝酸银对组织结构进行染色,还原剂的加入使硝酸银的棕黑色呈现出来。

16.A。解释:采用带有标记人工合成已知碱基序列的核酸片段(探针)与待测的核酸进行杂交并显示的原理。

17.C。解释:对活细胞进行观察研究。

18.E。解释:属超微结构水平的形态观察。

19.B。解释:组织化学技术PAS反应可显示组织细胞中的糖类物质。

20.D。解释:常适用于药物在体内代谢分布的示踪。

(二)多选题

21.B、D。解释:石蜡切片需固定,而固定会导致组织细胞内脂类物质的溶解。

22.C、E。解释:组织硬度增加后便于切片标本的制作。

23.A、B、C、D、E。

24.A、B、C、D、E。

25.A、C、D。解释:网状组织、淋巴组织均属结缔组织范畴。

26.A、B、C、D。解释:体外培养的细胞生长不受昼夜光线或照明强度的影响。

27.A、B、C、D、E。解释:通过组织化学相应的染色方法可显示糖类、脂类、酶和核酸。

三、是非题

正确:4、5

错误:

1.解释:应选用倒置显微镜。

2.解释:适用于观察细胞表面立体超微结构。

3.解释:应选用液氮保存。

6.解释:最常用的切片标本制作法为石蜡切片法。

7.解释:主要显示组织细胞内的多糖物质。

四、名词解释

1.组织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类型。

2.带有标记物的已知碱基序列的核酸片段(DNA或RNA)称为核酸探针。

3.组织细胞中的糖胺多糖类物质用甲苯胺蓝等碱性染色试剂染色后呈紫红色的现象称异染性。

4.组织细胞中与碱性染色剂亲和力强的结构成分具有嗜碱性。

5.是将组织细胞内某一已知的化学物质,经化学或物理方法,使其成为有色物并沉淀,便于光镜或电镜下定性、定位和定量观察的一种技术方法。

6.是指将体外培养扩增的正常组织细胞吸附于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被机体吸收的生物材料上形成复合物,再将复合物植入机体病损的组织、器官相应部位,达到修复或重建组织器官的目的。

五、简答题

1.答: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发育及发生机制的科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是互相联系的两门独立学科。

组织学分为基本组织学和器官系统学两大部分,组织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人体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类型。四种组织以不同的数量和方式组合形成器官;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构成系统。

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卵裂、植入、胚层的形成与分化、胚胎与母体的关系、胎盘胎膜和先天畸形等。组织学和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医学生通过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学习及对组织切片观察能力的培养,系统掌握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发生规律,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打下必备的形态学基础。

2.答:组织工程技术的实施须有四个前提条件:①种子细胞:即分裂、增殖旺盛的细胞,如人胚干细胞。②细胞间质:可以是生物性材料,如牛胶原,或是无毒、可被机体吸收的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如聚乙醇酸。③构建复合物:在体外让种子细胞在细胞间质上进行三维培养,并形成所需形状的复合物。④将复合物移植到机体所需的部位。

六、论述题

答:标本制作过程包括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脱蜡、染色和封片等几个主要步骤。

(1)取材:从机体取下所需新鲜组织器官的过程称取材,厚度不超过0.5cm为宜。

(2)固定:为防止取材后的组织器官蛋白质分解、自溶,并保持细胞在活体时的形态结构,需经固定剂固定。常用的固定剂有甲醛、乙醇、丙酮等。

(3)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器官经各级不同浓度乙醇逐渐脱除水分的过程。

(4)透明:使用二甲苯、苯、氯仿等透明剂对组织器官进行浸泡,以置换出其中的乙醇。

(5)包埋:为便于将组织器官切制成薄片,常用石蜡、火棉胶、树脂等包埋剂对其进行包埋。

(6)切片:采用组织切片机切制厚度为5~10μm的组织薄片,并裱贴在载玻片上。

(7)脱蜡:组织切片标本经二甲苯脱去其中的石蜡成分,便于染色。

(8)染色:染色的目的是让组织细胞的不同成分结构形成色差(反差),便于光镜下观察。HE染色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通常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细胞核被苏木精着色呈紫蓝色,细胞质被伊红着色呈粉红色。

(9)封片:染色后的组织切片滴加树胶用盖玻片封固,便于保存和观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王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