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文选释

(一)拘于时代,寒温未分

【原文】

近或有以温病热病谓非真伤寒者,在未达其义耳。

凡病温病热而因于外感者,皆本于寒,即今医家皆谓之为伤寒,理宜然也。近或有以温病热病谓非真伤寒者,在未达其义耳。(《景岳全书·伤寒典·伤寒总名》)

瘟疫本即伤寒,无非外邪之病,但染时气而病无少长率相似者,是即瘟疫之谓云云。(《景岳全书·杂证谟·瘟疫》)

【阐释】

景岳所处时代,对温热病病因、病机研究远未深入,先生虽各地历练,见识广泛,但终未超脱时代枷锁,认为“近或有以温病热病谓非真伤寒者,在未达其义耳”,说明当时已有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温热病非真伤寒,而景岳可能受其学派的影响颇深,崇温补,远寒凉,对刘河间、朱丹溪批判过头,置《内经》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伤于寒传为热,夫寒盛则生热也”于《伤寒典》篇首,片面地认为“凡病温病热而因于外感者,皆本于寒,即今医家皆谓之为伤寒”,把所有的外感病当成“伤寒”,而且认为温病暑病之作,都是由于冬时寒毒内藏,伏寒化热,至春发为温病,至春夏发为暑病,寒毒所化,总谓“伤寒”,把外感温暑病都包在伤寒名下。不知人伤于寒,机体为恒温热性载体,外界寒肃之气入皮侵肌,顿为人体温热的大环境所同化,故寒盛生热也,但如果外界炎炎暑热之气逼肤裂肉,火上浇油,使人体温热之气升腾酷烈,煎熬津液不休,这又如何能叫“总谓伤寒”。

景岳先生《杂证谟·瘟疫》认为“瘟疫本即伤寒,无非外邪之病,但染时气而病无少长率相似者,是即瘟疫之谓”,把伤寒和瘟疫混为一谈,这是大错,瘟疫为充斥于天地之间的一股非时疫疠之气,与伤寒之寒邪根本不同,绝非本即伤寒。天地间有日有月,有山有水,有男有女,上下高低尽不同,四季交替,有阴必有阳,有寒必有暑,有冬必有夏,有寒气必有热气,有伤寒必有温热,这是必然之理。景岳一生娴熟阴阳,执阴阳两纲而辨六变,在此却为时世所拘,寒温不分,千虑一失,殊为可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