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灵植理论

张玄黎心里不禁一个咯噔。

再联想到这青纵山暗藏的灵脉以及宗门长辈多年前在此地布的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块垒逐渐郁结于心。

“事到如今还是不要自己吓自己了。”

张玄黎苦笑两声,收拾心情望向旁边的天青须。

自从离开地底灵脉的支援,天青须搬运灵气的速度肉眼可见地慢了下来。

好在其进阶的趋势并没有中断。

只要还活着,成为中阶灵草不过是时间长短问题。

这自然是催熟秘法的功劳。

催熟秘法本来是为了保证灵植稳定成熟,才将灵植从根须到茎叶全方位包裹。

没想到这个手段意外保住了种植环境的下限。

要不是瘴气巧妙包裹住所有根须,他也不能那么轻松地刨土而出。

他小心翼翼地将天青须放置在仓库灵韵法阵中心,顿时整个阵法的九成灵气都涌了过去。

“这样就能暂时放着不管了。”

张玄黎的自信并非无中生有。

这几个月他一直坚持下地,结合两世知识构建理论框架。

而今天他亲眼看到这天青须后,更是确信自己的方向没错,大为振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诚不我欺。”

在他看来,一二阶灵草的日常培育与世俗农作物并无区别。

不管日后炼成丹药有什么奇妙功能,至少在土里时就和凡俗植物一样。

它们同样需要水、阳光、空气、养分。

无论是灵植夫法术还是瘴气诸法,最后都要回归到植物本身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但是三阶灵植不同。

张玄黎凝视着眼前的天青须,神色复杂。

当初在书上看到三阶及以上灵植的描写后,他脑子里立刻蹦出一个疑问。

那些生长在山洞甚至地下的灵草是怎么进行光合作用的?

他可以理解这些灵草因为生长位置偏僻所以被修士发现采摘的几率低,所以时间一长便出现了突变植株。

但问题在于它们是怎么活下来,并且越活越好的?

他回忆了片刻峡谷的光照条件,好像也不比那些地下山洞好多少。

他刚刚也用神识仔细探查过天青须,与他这几个月频繁接触的各种野生灵草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别。

因此腐生或者寄生的可能性也随之排除。

只能说天青须的确不需要阳光,它只要有灵气便能成长。

“而且三阶灵植搬运灵气的现象也很有趣。”

张玄黎这几个月为了照顾聚灵草、落英花每天都要浇水。

这的确是为光合作用提供素材,但更多还是保持植物的蒸腾作用正常运转。

若没有充分的蒸腾作用,不但矿物质和水分不能顺利搬运,就是土壤中的灵蕴也不能及时吸收。

最后只会拖慢成熟时间,降低灵草品质。

“但是天青须不需要,或者说蒸腾作用少的不合理了。”

他沉吟一阵,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枚下品灵石,以真气激活后直接埋入土中。

天青须顿时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根茎拼命地搬运其中灵气!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灵石内的灵气便被吸得七七八八。

而他则是一直运气于目紧盯着天青须。

果然,没有丝毫蒸腾作用的迹象。

它就是这样稀疏平常地大口大口汲取了灵气。

这一修仙界习以为常的现象,对于张玄黎这个穿越者却有一种直击灵魂的冲击。

“这三阶灵植只是看着像凡俗植物,实际上完全是两种生物!”

这个结论乍听起来有些荒谬,却是逻辑推导后的唯一结果。

如果他想继续找证据想必还能找到许多,但这两点已经足够了。

不难想象,如果张玄黎把这么一番长篇大论讲给好友刘晨听,肯定会得到一句反问:

“你的逻辑是很完善,但就算不是同种生物又如何?不还是一样汲取灵气培育灵草?”

一样?

差别大着呢!

修仙界众人渴求长生是人尽皆知的事。

然而活百年的是长生者,活千年万年的也是长生者。

就算是那些生前高喊“寿与天齐”的狂妄修士,当他们耗尽阳寿时也不免化作一个冷冰冰的数字。

没有人会拒绝让这个数字变大一些。

所以这个世界才会出现那么多灵植大师,有那么多培植灵草的经验之谈。

用有限的修行资源(比如灵石)换取尽可能长的阳寿,是这个世界公认的正道。

也正是这个出发点决定了后世灵植夫必然循着前人的传统行事。

因为经由前人经验总结而出的路线必然是效率最高的……

“这是想当然的先入为主!”

张玄黎越想越是兴奋,胸中几乎有熊熊火焰在燃烧!

“因为你只知道这条路线,所以只能在这条路线上择优而选。”

“但如果有另一条更省力、更短的路呢?”

思维固化的人是察觉不到自己的局限的。

在这个世界,哪怕是那些可以培育出高阶灵草的传奇人物,对于灵草培育依然有很多离谱的认知。

比如他们经常会借用一些莫名其妙的玄学来解释自己是怎么成功培育的,白白浪费后人的精力和时间。

又或者是用一些过于繁琐的过程掩盖住其中真正有意义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成本。

对此,张玄黎绝非持有居高临下的傲慢,但也谈不上什么尊重。

既然大家评判灵植夫能力的标准是如何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培育出尽可能优质的灵草。

那么更高效的操作就永远不会错。

事实上灵植夫也一直是修仙界最实际的一批人。

附近谁家的培育技术厉害,马上就会有大批人前去取经,或者旁观其种田。

技术好坏的概念也许是抽象的,但赚到手的灵石却十分实在。

只不过大部分灵植夫受时代所限制,缺乏对灵植的系统认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三阶以上灵草不需要光合作用,那么还坚持种在阳光下干嘛?

这种通过逻辑推导而出的结果,远比笨拙地重复前人经验更加好用。

回想起峡谷入口那块真正意义上的灵田宝地,张玄黎心中是愈发的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