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取舍(上)

听完朱高煦的一番讲述,郑和大致明白了朱高煦如何被困在了兴化城。

眼下来看,兴化城对燕军并无敌意,同样对朝廷也毫无敬意,似乎这马知县并不想选边站队,至于人家内心是怎么想的,郑和还猜不透。

眼下最当紧的是赶紧带人离开这里,这兴化城是留着还是派兵夺取,还需要燕王殿下定夺。

——————————

兴化城县衙二堂,马喆正在与身边的一位青衣文士在手谈。

马喆棋艺一般,青衣文士执黑在棋盘上已经形成了一条大龙,执白的马喆将手中的棋子丢进陶罐中,拍拍手笑道:“看来我就不适合下这围棋,与文远兄下棋纯属是找虐。”

青衣文士手上将棋盘上的棋子一颗颗捡拾回陶罐,直到将棋盘收拾干净才抬头直视马喆笑道:“主公何必在意这棋盘上的胜负,主公的棋盘应该是天下。”

“文远兄又来了,你我相识已经十年了吧!那时文远兄不过弱冠之年,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

当时我正站在大海边凝望着无边的大海,想着大海尽头在哪里,那里有没有良田、美酒、广厦、华服!

而你以为我要想不开要跳海自杀,趁我不备之时,一把牢牢将我抱住。口里还不停地指责:‘小小年纪学什么不好,偏偏学人家自戕,你对得起生你养你的父母吗?’

我莫名其妙地挣扎着,跟你说我才十二岁,大好的韶华还没开始,怎么会自杀。

你才将我放下来,还夸张地说不管你是不是真的自戕,我也算救了你一命,你得请我喝酒。

我心里清楚,你并不相信我说的话,是想用这种方式转移我的注意力,让我放弃轻生的念头。

那时兴化的海边除了煮盐的盐户之外,根本没有一家像样的酒馆,你我二人随便找了一个小酒馆,要了几个小菜,一壶黄酒。

我想跟你喝一杯,你却夺过酒杯说我还年少不能饮酒,一壶黄酒全便宜你了。”

青衣文士抬头望着马喆幽幽说道:“能与主公在少年时相识,是时明此生最大的福气。

虽然时明比主公大八岁,但主公之胸怀、气度,文韬武略远胜时明,时明能追随在主公身边,此生足矣。

不过时明还是不能理解,以主公如今之能力,趁着如今天下未定之时,完全有能力与燕王和朝廷争一争这天下,可主公却始终固守着兴化一地,四处收留因战争造成的流民。

这些年主公挽救的流民不下百万,东番岛上的流民哪一个不在家中为主公供奉着长生牌位。”

“文远兄!先不说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要死多少人,如果打下天下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切牺牲也值得,可我们能做到吗?”

“做总比不做要强吧!我们心怀天下百姓,做的再差也比现在的朝廷要强吧?”

“文远!你太小看天下的英雄了,朱洪武能从乞丐问鼎天下,那是千年难出的大英雄,即使我当了皇帝又能比朱洪武强多少。

朱洪武大开杀戒,依然挡不住士人之贪婪,如今地方上士人的势力越来越大,地方官若是不与地方士绅合作,想要在地方上站稳脚跟困难重重。

若与地方士绅合作,那么谁的利益又会受损,苦的又是谁?

那些读书人皓首穷经地读书真的是为了学问吗?你真以为他们喜欢读《四书五经》、《朱子集注》吗?他们读这些书是因为朝廷的科举要考这些。

至于为什么要考这些书,是因为这些书的内容利于统治,与统治者的利益高度一致。

儒家讲尊卑,有了尊卑就有了阶级,有了阶级就有了差距。

你在什么阶级就过什么日子,让你无法抱怨生活,无法抱怨天下的不公。

读这些书对治理天下有没有用,有多大的作用,并不是统治者优先所考虑的。

统治者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统治的稳定,任何人坐上皇帝的宝座,都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世世代代统治下去。

他们会想办法去掉一切威胁他们统治的因素,哪怕这些因素于国于民有大好处。

这就是人治的最大缺陷,在没有开启民智,摆脱人治之前,无论是谁坐上皇帝的位置,都无法改变这一结果。”

“所以主公认为开启民智,脱离人治,走向法治就能完美解决这些缺陷吗?”

“想要摆脱人治谈何容易,只要人还有私心,就不可能摆脱人治,只能说用法治尽量约束人的私利。

而法治的成本太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无法实现,毕竟律法制定的再好,也需要人去执行,只要是人执法就会带入人之好恶。

法治的路径是对的,只有尽可能的减少人对律法的影响,天下才会越来越好。”

宋时明叹息一声道:“主公选择的这条路太过艰辛,恐怕没有哪个统治者能容得下你。不管燕王与朝廷最后谁能赢,都不会允许你这样的一个有可能掀翻他们统治的势力存在。

那些士绅在明白了你的思想后,更是会视你为洪水猛兽。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毁灭你、抹黑你、让你在青史上遗臭万年。”

“我在选择燎原为表字的时候就跟你说过,我愿做一点可以燎原的星火,哪怕最后身死魂灭,只要在人世间留下一点点能够传承下去的火种,就没有白来这个世上一遭。

至少在现在你宋文远是完全和我站在一起的,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志同道合者。

再说我们这些年做了多少预留的准备,一旦在中原待不下去,我们随时可以登船出海,东番岛上的百万移民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况且我们短期内的做法,是有利于皇家的,富国强兵对于一个有作为的君主来说是很难拒绝的诱惑。兴化城立在这里就是一个标杆,我们就这么大大方方地让他们去看、去学。

他们看不懂、不愿学就会自动站在我们的对立面,是我们未来的敌人,如果他们愿意学,愿意做出改变,潜移默化间,他们就会渐渐认同我们,就算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也不会成为我们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