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经济学原理:市场、博弈和策略行为(原书第2版)
- (美)查尔斯·A.霍尔特
- 10734字
- 2024-06-06 19:14:18
CHAPTER 2
第2章
价格发现与设限
如果买卖双方可以像在交易所一样,公开地进行沟通,那么,价格和数量是可预测且有效率的。此时,结果与理论预测的偏差往往相对较小,微小的偏差或许来自不完全信息。
教师须知:开始本章之前,应该先进行一次课堂实验。如果在前一章已经通过扑克牌开展了交易所市场实验,本章可以选用Veconlab网站“市场”(market)列表下的集合竞价市场(call market)程序。此程序允许教师在每一轮结束(按下停止按钮)后,从线上修改实验局设置(价格上限、价格下限、税、需求变动、交流等)。此外,程序还能快速地计算每轮结果并以图形的形式展示(从教师“admin”界面获得)。
2.1 交易所市场
Chamberlin(1948)开展了第一个市场实验,他令学生们扮演买家和卖家,就交易价格相互进行谈判。该实验的目的是阐明现实与完全竞争的传统理论之间存在系统性的偏差。但讽刺的是,如今这种实验最主要的用途是去寻找有效率的竞争市场所必需的条件。
在他的实验中,每一名卖家拿到一张有数字的纸牌,代表其“成本”。例如,一名卖家的成本可能是2美元,另一名则可能是8美元。卖家收益源于售价与自身成本之差。因此,成本为2美元的低成本卖家需要寻找高于2美元的售价,成本为8美元的高成本卖家则需要寻找高于8美元的售价。达不成交易则卖家无须支付成本,即,产品交易采用“定制”形式。卖家不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因为届时收益为负。类似地,买家卡片上的数字代表“价值”。以一名价值为10美元的买家为例,若能通过谈判以低于自身价值的价格成交,其收益即为10美元减去成交价格。而如果有买家的价值较低,比如4美元,自然会拒绝所有成交价格高于4美元的交易,因为以高于自身价值的价格购买产品收益为负。
市场中包含若干组买家和卖家,他们可以相互进行谈判,谈判既可以是双方的,也可以是多方的。除市场的“结构性”要素(买卖双方的数量、价值和成本)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市场价格谈判的性质。市场制度(market institution)是关于交易规则的一套完整定义。以明码标价拍卖(posted-offer auction)为例:卖家报出一个价格目录,之后若买家想以公示的价格买入产品,则可联系卖家,且产品不允许打折。这种市场制度多应用于零售市场的实验室研究,特别是当市场中仅有少数人报价、多数人只能选择是否接受时,往往会形成这种一方报价、另一方回应的不对称制度。令人数少的一方报价可以减少信息成本,且这一方可能会掌握市场势力(market power),以“要么接受/要么放弃”(take-it-or-leave-it)的方式制定市场价格。相比之下,Chamberlin所使用的市场制度是对称的,也相对缺少结构性;他令买家和卖家混合在一起进行双边或小组谈判,就如同交易所中的期货合约交易员。有时候,Chamberlin会在交易发生时公布成交价格,这就像现实中大宗农产品交易所的市场管理人员会监控交易大厅,并用电子化的手段将合约价格迅速地向全世界公布。也有时候,Chamberlin不公布成交价格,这会导致交易谈判更加分散化。
假设市场结构如表2-1所示。买家包括价值为10美元和4美元的买家各4人。相似地,卖家则包括4名成本为2美元的卖家和4名成本为8美元的卖家。图2-1展示了此设置下开展的一次交易所市场课堂实验的结果。实验的参与人是弗吉尼亚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他们对中学经济学教学的新方法感兴趣,因此参加了实验。当一名卖家和买家就价格达成一致,他们将前往价格记录台汇报交易价格,并检验以确保成交价格居于卖家成本与买家价值之间。图中每一个点对应一笔交易,可见,实验第1轮(期)成交了5笔交易,第二轮成交6笔,后两轮各成交4笔。成交价格在前两轮相对离散,之后稳定在5~7美元。
表2-1 一个市场的例子 (单位:美元)
接下来,让我们考虑为何交易结果会向“每期4笔、成交价5美元到7美元”收敛。注意,每期最高交易量为8。例如,假设4名高价值(10美元)的买家与4名高成本(8美元)的卖家以9美元的价格成交,4名低价值(4美元)的买家与4名低成本(2美元)的卖家以3美元成交,这时全部卖家均售出产品,市场中的成交量为8,且所有卖家和买家各自获得1美元收益。但是,这种情形下的成交价格高度离散,一部分人的价格居于8~10美元,而另一部分人的价格则居于2~4美元。在图2-1中,成交价格在初期确实表现出类似的离散特征,一些高成本的产品以高价格成交,一些低成本的产品以低价格成交。而到了第3期,成交价格即已经收敛到5~7美元,高成本的卖家/低价值的买家无法再出售/购买产品获利。此时只有4单位低成本的产品售卖给4名高价值买家。
图2-1 以表2-1中实验设计开展的实验,所得的成交价格序列
离散度降低的原因显而易见。若成交价格为9美元,则全部8名卖家都愿意(甚至渴望)出售产品,但只有4名高价值的买家愿意购买。这便产生了(卖家间的)竞争状态,卖家可能会压低售价以卖出产品,进而使市场价格降低。反过来,假设最初的成交价格在3美元附近,如此之低的价格使得全部8名买家都愿意购买产品,但只有那4名低成本的卖家愿意出售,于是这4名卖家有能力在不失去交易机会的同时去提高价格。
最后考虑当价格居于4~8美元的情形。例如,当价格为6美元时,每一名低成本卖家赚取4(=6-2)美元,高价值买家也能得到4(=10-6)美元。加总可知,达成交易的这8人总共得到了32美元的收益。相比于价格离散情形,即每人获得1美元、16人总计16美元的收益,总收益显著提高。在此例中,减少价格离散度导致交易量缩减一半,总收益却翻倍。从总收益的角度来看,减少价格离散度对买家和卖家整体有利;但同时也将高成本的卖家和低价值的买家排除在交易外,导致他们的状况变糟。然而,排斥这些人的同时,经济效率却得到了提升。卖家成本高的原因在于使用资源的机会成本,这也意味着若将其所用资源转移给其他用途,可实现更高价值。此外,那些低价值买家也不愿支付高于此机会成本的价格。
如第1章所述,测度市场效率的一种方法是,将全部参与者的实际收益与可能实现的最大收益加以比较。简单计算就可证明,32美元即是此市场中所有交易组合能实现的最大收益。依据此法,图2-1中最后两轮的市场效率为100%,其中,全部4笔交易均来自高价值买家和低成本卖家。如果此时发生了第5笔交易(比如图2-1的第1期),由于第5单位产品的高成本(8美元)超过了低价值(4美元),总收益势必降低,降幅即为高成本与低价值的差值4美元,总收益将从32美元降至28美元。届时,市场效率为28美元/32美元=87.5%。而第2期的6笔交易,则更是降低效率至75%。
这个市场的运作可以用标准的供需图加以说明。首先考虑成本为2美元的卖家。此类卖家不愿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而在价格高于成本时愿意卖出(1单位)。因此,他们的个人供给函数在2美元处呈“台阶”状。于是,全部卖家的总供给在价格低于2美元时为0,但只要稍微高于2美元,则4名低成本的卖家立即愿意出售产品,总供给直接从0跃升至4。供给函数的另一台阶位于8美元的位置,只有高成本台阶往上,另外4名高成本卖家才愿意出售产品。市场的供给函数即如图2-2所示的实线,对应的两种价格各存在一个台阶。需求函数也可用类似方法构造。价格高于10美元,没有买家愿意购买产品。但当价格稍微低于10美元,需求直接跃升至4个单位。需求函数的另一台阶在4美元的位置,如图2-2中的虚线。低于4美元的需求线是垂直的,此时所有买家都愿意购买产品。供给和需求函数在4~8美元的价格区间重叠,成交量为4个单位。在这一区域的任何价格下,供给等于需求,市场结果达到竞争均衡。若价格低于此区间,便存在超额需求,驱使市场价格上升。若价格高于此区间,则存在超额供给,驱使市场价格下降。
图2-2 一个简单的市场设计
从图2-2中可以直观地看出,这种设计的最大总收益为32美元。假设每一名交易者的价格都为6美元。横坐标左侧起的第1个单位产品的(买家)价值为10美元,而买家为此支付的价格为6美元,因此,剩余的买家价值即为二者之差值4美元。后续第2、3、4个单位产品的剩余计算与此相同。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是这四名消费者的剩余之和,即16美元。注意,消费者剩余正是需求曲线之下、支付价格之上的这块区域。由于卖家赚取的是价格与成本的差值,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同样是16美元)则是生产曲线之上、支付价格之下的区域。总剩余(total surplus)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等于需求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二者相交处左侧)的整片区域。总剩余区域等于横轴的4个单位产品乘以垂直距离(10-2),为32。总剩余和每单位产品的交易价格无关。例如,若成交价格增高,消费者剩余将减少,反之生产者剩余将增加,但总剩余依旧为32美元。另外,增加第5个单位的交易将降低总剩余,这是因为其成本8美元高于价值4美元。
这类剩余计算并不局限于图2-2中具体的需求和供给函数。单位产品的剩余是其价值(需求曲线的高度)和成本(供给曲线的高度)之差。因此,需求和供给曲线之间,自二者相交处向左的区域便代表了可能的最大总剩余。即便需求和供给曲线相比图2-2有更多台阶,亦不改变此计算方法。
交易所市场交易:当成交价格公布,公共信息趋向于降低价格离散度,并将高成本卖家和低价值买家排斥在交易外。通过这种方式,市场参与者对价格进行调整,将使供给和需求数量相等,往往能够创造更高的总剩余。这体现于全体交易者的总收益,尽管总剩余最大化并不是任何一人的意图或目标。
图2-3中展示了一次课堂实验的结果,实验包括9名买家和9名卖家,市场结构采用了一个“台阶”更多的不对称设计。注意,需求曲线的左侧部分相对“平坦”,使得竞争价格区间(7~8美元)相对较高。在此区间内,消费者剩余远小于生产者剩余。右图中展示了此交易所市场中两期交易的结果,按照交易发生的顺序排布。最初的成交价格为5美元,居于最高价值和最低成本之间。之后,价格似乎由下而上地向竞争价格收敛,这可能是因为买家对越发不平等的收益分配的抗拒。两个交易期中,全部7名高价值买家和7名低成本卖家都达成了交易。同前一个例子一样,价格最终停留的区间将高成本卖家和低价值买家排除,市场效率在两期中均为100%。
图2-3 交易所市场实验的需求(虚线)、供给(实线)和成交价格(方点)
在图2-3中,不对称结构使起始价格难以落在均衡价格区间,这样设计是为了阐释价格调整的典型特征。两期之中,成交的第一个单位都是图2-3供需图左侧价值为10美元、成本为2美元的情况,且最初的成交价在5~7美元。而后,剩余的交易者则更接近竞争“边际”,更倾向于成为边际交易者。因为剩余的买家价值为9美元和4美元,卖家的成本为7美元和8美元。显然,成交价格一定会高于7美元,使价格趋近于我们对期末竞争价格的预测。初期卖掉产品的卖家一旦观察到期末更高的成交价格,便会在下一期中等待价格提高再出售。类似地,买家预期到价格在每一期都将上升,也会争取尽早地购买产品。这将会推动第二期的成交价格更早上涨。总结如下:
价格收敛:交易所市场中的价格收敛受到如下趋势的影响:更有利可图(highly prof itable)的单位(供需图左侧)倾向于更早成交,而剩下的那些“靠近边际”的交易者将在竞争价格附近展开谈判。由于预期到价格在每期末段上涨,价格离散度将在后续各期逐渐减弱。
2.2 弗农·史密斯的双向拍卖
前面讨论的课堂实验的谈判在教室中间区进行,其中,一些交易者选择两两成对、私下达成交易。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能够获知其他人的公开报价,这一过程降低了价格的离散程度。于是,教室中的谈判区域发挥了交易厅的功能。对一名高价值买家来说,支付10美元也好于不交易。但是,如果存在着要价更低的卖家,他可能就不愿意支付这么高的价格了。相似地,低成本的卖家观察到更高的出价之后,也可能会对低价格失去兴趣。就这样,关于先行价格的完善的市场信息将会降低价格的离散程度。高度离散的价格意味着高成本的卖家和低价值的买家能够卖出/买入产品,而更低的离散程度也就意味着这些“超边际”(extra-marginal)的交易者被排除在外。
Chamberlin的实验报告里提到,市场中实际达成的交易数量往往“远多于”完全竞争的预测值。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小组式的谈判可能导致了价格离散。为检验此猜想,他提取出了实验里用卡片代表的价值与成本,进而模拟(simulate)了分散化(decentralized)的交易过程。此模拟并不是由学生扮演交易者的实验室实验,而是运用数学方法,类似于如今的计算机模拟。
对于规模为2的组,Chamberlin将成本卡和价值卡打乱并随机两两抽选,若抽出的价值高于成本,则视作以二者的中间值“达成”一笔交易。相反,若未能达成交易,则将两张卡片重新放回牌堆,继续随机抽选过程。通过仅有4名买家与4名卖家的例子,有助于理解随机配对过程如何运作。如果配对的恰巧是2名高价值买家与2名低成本卖家,那么将总共只有这2笔交易达成。只有当高价值买家与高成本卖家配对、低价值买家与低成本卖家配对,全部4单位的产品才能交易。中间情形则是达成3笔交易,如以下价值/成本组合:10/2、10/8、4/2和4/8,字体加粗的三组能够交易成功。总结而言,本例中的随机匹配可能产生2、3、4笔交易,经过几次模拟会让人倾向于相信平均有3笔交易发生。
对于规模为两人以上的小组,Chamberlin打乱卡片后将其随机分组,然后根据需求和供给的交集计算每个小组竞争均衡下的成交量。表2-2中的4买家和4卖家的例子相当于一个8人小组,也就是说,8人小组竞争均衡的成交量为2。这论证了Chamberlin在模拟中发现的普遍结论,随着小组规模扩大,成交量逐渐下降。
表2-2 一个8名交易者的案例
需要注意模拟方法和由人来参与的实验室实验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的经验性规律(过剩的成交量)推动了理论模型的建立(子小组内的竞争均衡),而模拟又证明了此模型符合以上规律。通常而言,计算机模拟可应用于那些复杂且难以求解分析的模型,推断其具备何种特性。这类模型往往具有均衡外(out-of-equilibrium)行为和动态调整。在研究中也可倒置上述流程,先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预测,再借助由人参与的实验室实验加以检验。
上述模拟分析显示,随着市场信息的集中,所有的交易者了解“当前”的要价、出价和成交价,市场效率也逐渐提高。弗农·史密斯在哈佛大学曾参加过Chamberlin的一些实验,从中得到启发想要设计一种效率更高的交易制度。在亲自开展过一些课堂实验后,史密斯开始使用“双向拍卖”的交易制度。其中,买家出价、卖家要价,所有交易者只能看到当前尚未成交合约中的最高出价和最低要价,且买家可以随时给出更高的出价,卖家亦可随时给出更低的要价。采用这种方式,出价/要价的差距一般会逐渐缩小,直到有一方接受了对方的价格,即一名卖家接受了一名买家的出价,或一名买家接受了一名卖家的要价,从而完成一笔交易。因为这种交易机制中同时涵盖了买方(向上出价,类似于古董拍卖)与卖方(向下要价,类似于承包商互相削价),故称作双向拍卖(double auction)。当两个进程汇合时,即一名卖家接受了一名买家的出价,或一名买家接受了一名卖家的要价,交易便会发生。
表2-3展示了一个典型的双向拍卖的出价和要价序列:首先,买家2出价3.00美元,而卖家5要价8.00美元。而后,卖家6将要价降低到7.50美元,买家1先后出价4.00和4.50美元。这时,卖家7更新要价为6.00美元,买家2选择接受。
表2-3 谈判的价格序列
双向拍卖中的公共信息包括:出价/要价和历史成交价格。这些信息使参与交易的小组规模扩大,将降低价格的差异并增进市场效率。Smith(1962,1964)报告道,即便市场交易参与者人数相对较少(4~6人),且无他人的价值和成本信息,双向拍卖仍能够使市场效率达到90%以上。某种程度上,双向拍卖要比交易所市场更加集中化,后者并没有排除交易者私下进行双边谈判的可能。双向拍卖与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证券交易方式颇为相似,在那里由专人负责收集买卖双方的出价和要价,所有交易都通过行情显示系统(ticker tape)加以展示。总结如下:
双向拍卖交易:双向拍卖具有集中化性质,它提供了“当前价格”的清晰走势,这排除了高成本卖家和低价值买家,从而提高了市场配置效率。
除了集中公布全部出价、要价和成交价信息外,史密斯还在他早期的市场实验中引入了另一个关键特征:连续多期(period)或多交易日(trading day)的重复交易。图2-4清晰地展示出重复交易的影响,此图出自通过Veconlab网络界面开展的一场课堂实验。实验中共进行了4期交易,前两期的供给和需求曲线为左图中靠下的那两条灰色曲线;交易者的成本和价值随机生成,决定了供给和需求曲线“台阶”的位置。右图中竖线分割出了4期交易的成交价格序列。前两期中第2期的价格收敛到了竞争水平附近。一组来自较高区间的新随机抽取导致了第3期中需求和供给的上升转移。这种转变导致价格稳步上升,到最后会趋同到均衡。
图2-4 第2期后结构变化的双向拍卖实验中的需求、供给和成交价格
2.3 集合竞价市场的交易
想象在一场拍卖中,可供销售的商品数量固定为Q,买家在交易期内提交出价,最高的Q个出价暂时被接受,出清价格为被拒绝出价中的最高值。例如,如果Q=3时共有10、9、8、7、6这5个出价,那么,其中最高的3个将暂时被接受。直到市场正式关闭前,随时可以更改出价。一旦正式关闭,当时被接受的出价最终成交。假设市场关闭时的出价仍同上述情形,那么,出价最高的三位(出价为10、9、8)将购得一单位商品,且只需支付被拒绝的最高出价——7。由于得标者支付的出清价格相同,以上拍卖属于统一价格拍卖(uniform price auction)。注意,市场出清价格必然位于出价数列与垂线Q的交点。统一价格拍卖广泛地应用于固定数量的执照或排放许可的销售当中,例如由美国东北部九州管理的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RGGI);相似地,加利福尼亚/魁北克和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也采用了类似方式。这些我们将在后面有关多单位拍卖的章节中加以讨论。最初,实验经济学家设计和测试了此类拍卖,比较了不同拍卖形式下的市场效率和其他绩效指标,例如,中标者支付自己出价的出价即支付(pay-as-bid)拍卖形式。
集合竞价市场(call market)是一种简单的双边统一价格拍卖,临时的出价和要价分别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排序,构成了“显示”需求和供给数列,交点即为市场出清价格。例如,在表2-4的报价界面中,ID为1的买家报出了3个出价,在左列中由“(你的出价)”标明。对买家1而言,3个单位的商品的价值分别为11美元、6美元和5美元,他的出价则分别比价值少0.01美元。
表2-4 集合竞价市场的出价/要价记录
ID为1的买家仅需支付市场出清价格,此时为7.60美元,他的出价10.99美元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期末价格突增导致竞标失败。暂时被接受的出价显示为粗体(Veconlab界面中显示为绿色)。临时价格不能低于7.60美元,否则买方的价格将低于卖方。对于买家1而言,以7.60美元的价格购买商品,将在本期获得11-7.60=3.40美元的收益。买卖双方都有动机向靠近边际的方向移动,使该拍卖成为一种竞争机制。另外,若价格出现平局(tie)[1],则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决定。
图2-5展示了一个Veconlab中的集合竞价市场实验最初4轮的交易结果。市场中共有6名买家和6名卖家。每一名买家最多购买3个单位商品,价值按高、中、低递减。相似地,每名卖家最多生产3个单位商品,生产成本从低向高递增。每一轮中,每人分配到的价值或成本都是随机抽选的,虽然不同,但总需求和总供给保持恒定。买家价值和卖家成本都是均匀分布的,因此,需求和供给数列总体接近于线性,可以通过标准的福利损失三角计算理论剩余。
在图2-5中,每一轮中的圆点表示该轮成交的商品。左侧的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于12美元附近一段狭窄的价格区间,对应的成交量为12个单位。第一轮中,出清价格略高于12美元,成交量为10个单位,市场效率为90%(图中第一轮的正上方有标注);而到了第二轮,成交量提高到11个单位,市场效率也达到99%。
图2-5 Veconlab集合竞价市场的结果
这个集合竞价市场程序,允许管理者随时变更处理条件。在观测到价格收敛后,管理者在第3轮和第4轮中加入了强制的价格下限18美元。根据预测,价格会上升至恰好等于下限18美元,成交量减少一半至6个单位。买家中价值最高的6人将会购买商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价格下限带来的效率损失。事实上,效率损失幅度与预测结果高度一致,第3轮和第4轮的效率下降到了48%和49%。
在类似上述结果的汇报过后,同学们被问到为什么效率如此之低。他们的回答包括“有限理性”“过度自信”(overconf idence)以及其他各种心理偏向。另一个问题是:“当存在18美元的价格下限时,哪些卖家愿意出售商品?”他们的回答自然是全部卖家,且只有6名高价值买家愿意以如此高的价格购买。再下一个问题是,如果全部卖家愿意出售商品,那么其中哪6个卖家最终能如愿以偿呢?答案是,价格平局下,采用随机数抽取的方式决定各卖家。具体到实验中,低成本、高利润率的卖家急于降价,但价格下限约束阻碍了价格发挥卖家选择(seller selection)功能;最终,一些高成本的卖家也达成了交易,使市场效率受损。在这个对称设计中,若最终出售商品的是成本最低的6个卖家,那么,由一般教材中所介绍的福利损失三角,可知市场效率将达到75%(见本章练习题4)。相比于实际实验当中,限价下不完美的卖家选择,仅有50%的市场效率,而“标准”的预测结果要高出许多。正如将在后面章节中看到的,垄断造成的产出减少同样造成市场效率的损失,但由于垄断者不得不通过使用成本最低的产能单位来有效地组织生产,这些损失会得以缓解。总结如下:
价格控制(price control):一个有约束力的价格下限阻止了价格的运行,以排除高成本的卖家,这带来了严重的效率损失后果。这些效率损失比垄断造成的类似产量减少所造成的损失大得多,因为在垄断下,生产是有效组织的。
在不同情况下,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支持价格控制的施行,其中,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政治上的考虑。但是,实验却着重强调了价格控制对市场效率的负面影响。实验提供了“盒中窥物”(inside the box)的机会,且能够控制哪些单位得以售出;相比于现实中无法直接观测到成本的市场,实验中的市场运行过程也要简单许多。
2.4 扩展与进一步阅读
以Colander、Gaastra和Rothschild(2010)的观点为基础,Finely、Holt和Snow(2018)分析了价格控制实验中的效率损失。他们的思路是,存在价格下限时,通常率先使用低成本单位的边际成本曲线,将随着随机配给量在一个约束价格下限上向上移动。换句话说,一条随机配给边际成本(random-rationed marginal cost)曲线位于个体单位成本数列之上,更高的成本造成了实验中巨大的福利损失。
本章介绍的简单实验可以在许多方面做出变化,例如:提高买家的价值来提高需求,这将会使价格上升;增加卖家数量往往会使供给曲线向外移动,从而使价格下降。对买家征收每单位1美元的税(理论上)将使需求曲线向下移动1美元的距离。为了理解这一点,不妨假设一名买家的价值为10美元,但每购买一单位的商品须支付1美元的税,于是净价值下降至9美元。同理,需求曲线上的每个单位都将下移1美元。反之,如果对每名卖家征收每单位1美元的税,使成本以类似的方式增长1美元,供给曲线将会上移1美元。还有一些扩展将会在本书后续市场实验部分关于市场势力的章节中加以考虑。
在众多的市场制度中,Chamberlin的交易所市场(pit market)与交易所内的期货合约交易联系最为紧密,而史密斯的双向拍卖(double auction)更近似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集合竞价市场(call market)(价格由买卖双方的出价和要价序列的交集决定)有时会用于电子交易,在传统证券交易所中,也有以此方法来决定开盘价。明码标价拍卖(posted-offer auction)(卖家采用“要么接受/要么离开”的方式定价)则与卖家少、买家多的零售市场比较接近。Davis和Holt(1993,见第3章和第4章)通过详尽而有开创性的实验,对比分析了双向拍卖和明码标价市场交易。
不同的交易制度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范围,其实际结果与竞争预测并不完全匹配。然而,从市场效率的角度分析是有益的,市场效率通过实验获得的收益与最大收益之比衡量。但是,评估多个备选的许可证拍卖方案时,除了考虑效率也会兼顾其他因素,如卖家所分得的剩余收益。这可见于Holt等人(2007)的咨询报告,其中总结了用于RGGI的温室气体排放拍卖的各种实验。自2008年该计划启动以来,这类统一价格拍卖一直按季度进行。
本章所讨论的理论预测均源自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在竞争模型中,买卖双方只能作为价格接受者。当市场参与者发觉自己能够充当价格制定者,有能力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推动市场价格,那么,竞争模型的预测结果往往不佳,与实际结果存在较大差距。唯一的垄断卖家通常会将价格提高到竞争水平之上;而在集中程度足够高的市场中,少数卖家也能如垄断厂商一般行事。实验表明,市场势力的行使要比看上去困难,因为若一名卖家为了提价减少销量,这名卖家很可能会等待价格上涨后再出售,届时将导致价格再度回落。关于市场势力的运作方式,本书将在后续有关市场机制和市场势力的章节中专门讨论。
如何利用市场势力属于一种策略决策,相关理论模型属于博弈论(game theory)的范畴,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对相互关联的策略决策展开分析。理解“相互关联”的意义对此至关重要,因为一个企业的价格涨幅取决于它对其他企业价格涨幅的预期。此外,如果其他卖家并未提价,自己单方面提高价格将伴随风险,因此,风险态度亦可能在市场和拍卖中产生影响。在第3章到第7章,本书将回顾涉及风险与信息的各种个体决策实验及其结果,之后将在第8章展开对博弈论方面实验的讨论。
第2章习题
1.通过一副牌中的方块和黑桃(不包括A、K、Q、J)建立一个市场。方块牌决定需求,例如,一张方块10,表示一名买家的价值为10。类似地,黑桃牌决定供给。市场中共有9名买家与9名卖家,每人一张纸牌。
(a)画出供给和需求线,推导出竞争价格和对应的预期交易量。
(b)如果去掉黑桃3、黑桃4、黑桃5,预期结果将会有何变化?
2.(无须数学证明)为何课堂实验中的交易所市场的价格稳定于特定水平?人们在解释这一现象时,往往会联系到买家价值和卖家成本的均值。
(a)设计两种实验并画图(列出所有的买家价值和卖家成本),保证二者竞争价格的预测结果相同,但买家价值和卖家成本的均值不同。
(b)设计两种实验并画图(列出所有的买家价值和卖家成本),保证二者的买家价值和卖家成本的均值相同,但竞争价格的预测结果不同。
3.(无须数学证明)思考最近的实验经济学课程中提出的一种说法:“将所有买家的价值从低到高排序,找到其中位数;卖家成本亦然。市场价格即为两个中位数的均值。”如果令买家单位多于卖家单位,就可能出现成本中位数和价值中位数分别等于最低成本和最低价值的情况。按照这一思路设计一组供给与需求数列,使得预测的竞争价格明显高于基于中位数的预测值。
4.假设在图2-5中,18美元的价格下限是由一名掌握着所有商品的单一卖家所定。通过供给和需求的线性近似,证明此时的福利损失(三角形区域)仅为25%,而不是实验中的价格下限情形对应的50%。
[1]此处表示在出清价格上存在多个相等的出价/要价,使买卖中的某一方的数量高于对方。例如,表2-4中左侧的第5、6、7行,出价均为7.60美元,共有7个出价位于出清价格7.60美元以内,而同时只有5个要价位于出清价格以内,位于边界上的三名买家即为“平局”。——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