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筑里的中国智慧:真材实料
- 李华东著 田野绘
- 514字
- 2024-05-24 18:09:58
用有生命的材料,盖有生命的房子
不管是大树、竹子、茅草,还是其他植物,中国古代建筑所用的建材,基本上都是由大自然中的阳光、土壤和空气共同“制成”的。
木材的一生,几乎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消极的影响。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不仅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所需要的氧气,还为人们带来阴凉、产出果实、美化环境。树木成材后被砍伐下来,还会被人们精心加工成房屋、家具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多年以后,如果因不堪使用而被废弃,它们燃烧后化成的灰烬也能让土地变得更肥沃,让新一代的树木更好地生长。
和没有生命的冰冷石头、砖块相比,木材给人的感觉更加温暖、更加亲切。
除了实际用途,中国古人还很重视木材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对传统的中国人而言,房屋不光是用来住的,也是心灵的安顿之所。为了追求这一点,中国人赋予了建造房屋的木材许多美德,把对自然的认知、对生命的解读,以及对自我的要求和期盼,都融入每天生活的房屋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树,代表了君子气质;姿态挺拔的杉树,象征着刚健正直的品德;硕果累累的银杏树,则有健康长寿和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
这些以实用为外衣、以文化为内核的木材,不仅充实和提升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文化内涵,更促进了人与房屋的相互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