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界之道

道家须弥境内:

仙鹤们在半空飞来飞去,朵朵白云自由飘荡。错落有致的山峰高耸入云,林间七彩羽鸟时而发出悦耳的鸡鸣,时而发出青翠的人语交流。山峰之间的土地上生长着名贵的药草,郁郁葱葱。

在这些山峰的最中间悬空漂浮着一座类似岛屿的山峰,峰顶直达呈圆形的七彩祥云,且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山峰脚下依山建筑着如宫殿式的楼宇。此时宫殿的中央席地而坐着三位体态各不相同的人,一人白发白衣青年模样,便是元始天尊;一人黑发青年,头戴金冠,紫金服饰,便是天界玉帝;一人黑发黑衣青年,但黑衣中散发着金光,头戴墨绿色玉冠,便是冥界冥皇。

玉帝道:人类进化已完成,此次的道统由吾三人协作,也是到我们按部就班的时刻了。

冥皇:不错,这盘棋该布局了。

元始天尊微笑道:两位道友所言甚是,是到了该封神的时刻了。

于是元始天尊的右手轻轻的一抬,面前就出现了一个光幕,显现出了他众多弟子,此刻的真是画面。

最后元始天尊的眼神落在了一位白发老者的身上,观其面相善中带柔,执着而无后劲,便把他点了出来。转眼元始天尊便来到了外殿,并招来了刚才的那位老者——姜子牙。告之让其下凡去助周武王姬发伐纣,并建立封神台封神。还鼓励他:“此次历练回来可脱去肉身,修的真身”。

姜子牙无喜无悲地领着“封神榜”辞别了元始天尊。元始天尊的眼神微微拉了一下后也消失在了原地。此时在外殿的拐角处露出了一位身着黑白相间服饰的鹤发中年男子,脸露出狡那之色--申公豹是也。

(一)姜子牙封神天界得凡世信仰

话说姜子牙前往西周去建设封神台了,可申公豹在元始天尊的须弥境内呆得是心不在焉。他只听到元始天尊讲道“封神之后可修的真身”而颇为心动。他与姜子牙是前后拜入师门的,在自己悟性俱佳的情况下修行术法超过了姜子牙已十倍不止,可师尊却不让自己去封神,而让不如自己的姜子牙去封神感到很是不服。

于是申公豹也找了个理由也下山去历练了。一开始申公豹找到一个机会与姜子牙斗法,在打斗时,他牵制住了姜子牙,并威胁姜子牙交出“封神榜”,想自己取而代之。可惜时运不济。让路过的南极仙翁给擒住带走交到了元始天尊府邸。

元始天尊告诉他:“每个人的修道契机不同,你去游历寻找自己的契机吧!”。可惜申公豹他还是不知悔改,他不悟啊。

当他游历了几处城镇看到凡间的喜怒哀乐堪是普通,走过几处山川,看到风景之秀丽也不过如此,都不及师父的须弥世界的十分之一时,想到“这凡间也啥契机可寻,浪费这些时间还不如多练习一门法术来的实用”。

当他正在边走边思考该去何处寻找契机时,来到了一处修炼洞府,看到猪精正在用力练习臂力时,突然眼睛一亮:他姜子牙只是帮助周武王攻打本就气数已尽的商纣王就能够修得真身也太轻松了吧。这样的好事既然让我知道了也许就是我的契机呢,我还是得给他找找麻烦,增加他的难度才好。

因此申公豹为结束了无聊的游山玩水生活而兴奋起来。他不断地忽悠这些同道中的精怪们去帮助商纣王与姜子牙敌对,直到把自己的小命也拼进去才幡然醒悟。术法再厉害也抵不上心性的历练。

接着姜子牙帮助周武王顺利地推翻了商朝建立了新的朝代周朝之后,他也顺利地完成了本次纪元的“封神”任务。到他凡寿尽时脱离肉身,修得真身回归到元始天尊处复命去也。

而且凡界之家家户户都供起了相应的神位,尤其“老天爷——玉皇大帝“更是每家必请。凡人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心中怀有敬畏,所以其行也善矣。

(二)老子降世——五千真言

在一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着一对农家中年夫妇,虽然并无子女,却也乐在其中。一天妇人去山上打柴,至中午时口干舌燥,心想要是有一解渴的果子多好。

抬起头来正准备往回走时,突然看到右手边拄着一青翠欲滴的小人形状的果子,便顺手摘了下来,正准备详细端详时,果子一闪就进了她的口中,并且入口即化。顿觉清凉无比,口齿生津,再无舌燥之感。

之后几天她也没有什么不适,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但从此之后她的同事就再也没有来过,她也认为是年龄大了,而且身体也很好,就再也没有想过这件事。

直到六年七十二个月之后,还是那一天,清晨,她突然感觉肚子疼痛难耐,继而开始变大到如同恰盆之时的大小时又开始阵疼。

一刻钟后就诞下了一个孩童,可是此孩童却是瞬间长至成人高大,并且白衣白发的白眉。

两位老人惊恐不已,欣喜能得一子,可此子看着却是比他俩还要年老,而且也不是正常生之,此时又不知所措。

且此子这时却开口讲话了:“吾乃道家真人李聃,感谢母亲孕育我六年得以转生,我会给你们养老送终,听完之后,老夫妇二人皆是喜极而泣,感叹连连好!好!我们也有子了......”

因李聃的字中有个耳字,所以村民记名时,直接读成了:“李耳”,也有人认为他生来就已是老态,又称他为“老子”也。

接着老子就开始了上山砍柴,下地耕田,闲暇时读书的生活,给老两口带来了不少欢乐,直至寿终。

之后老子就开始了宣讲他的道家说,并寻找可传授之弟子。

可是道家讲究“顺其自然,不与世争,清净无为...“的思想,很少能得到凡人的认可。所以多年游历下来,他也没能遇到一个有缘的弟子,道家思想也未能得到推广,但他还是笑而视之。

等到时间结束时,他就骑一青牛向西而去。在出西关时,有一推崇老子之人恳请他留下些文字以供有缘人习之,老子也就顺水推舟的留下了约五千字的到家学说,即为后人称为“道德经”。然后骑青牛西行归隐,再无踪迹。

而“道德经”也正式老子要传给凡人的修道之法。

(三)孔子言传身教

到孔子时,他就是按部就班地投生在了凡世,并且游说在诸侯各国推行自己的“仁政”学说。传给世人“仁,义,礼,智,信”的思想。

孔子用自己的言行告知世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希望后人能虚心向学,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实惠及到了后人。

可孔子在向诸侯各国君主们宣讲用:仁政“治国时,却并未得到重用。以至我们也没能看到一个若用”仁政“治国的话将是一种何种景象矣!

百年后,孔子回归须弥世界,见到老子时拱手行礼:“多谢师叔教诲,现在我终于明白“顺其自然”的真义了,以至茅塞顿开,修的道果。

(四)鬼谷子收徒

在楚国境内,有一处山谷常年云雾弥漫,凡是靠近之人很容易迷路,往往转一圈后又回到原处,就说是遇到了鬼打墙,于是就把这处山谷称之为鬼谷了。

突然有一天,有一道童打扮之人在各国宣讲“楚国鬼谷的鬼谷子要在凡世收徒,并传授经典绝学。凡有志者在某日前可去鬼谷考核,过期不候。”

于是一些胆子较大,想要拜师学艺的有志青年们便结伴前去鬼谷考核,结果之通过了九人。

其他人没过的人领着小礼物离去之后,道童就带着通过的这九人沿着小路走到了那处迷雾前,他抬手打出口诀,口中念念有词,几息过后,就见眼前出现一个门型光幕,接着那九人在道童的带领下陆续走了进去。

众人皆是一惊,原来这雾里别有洞天呀!鸟语花香,青山翠竹,竹屋依山而建,溪水清澈,溪边一垂钓青年,身着白衣,悠然自得。

道童走至近前道:“师尊,弟子按照吩咐带回九人,请师尊示下。”

青年放下钓竿,站起来转身向前两步,道童站在其身后,听青年道:“吾乃道家真人鬼谷子,尔等既能通过考核,应皆是心志坚定之人。山中无岁月,望尔等能学以致用,悟出自己的道。”

九人齐声道:“谨遵师尊教诲”。

随后道童带着九人来到山前竹屋旁,每个竹屋门上皆有不同的字牌:艺,医,金,木,兵,谨,天,地,悟。

道童告之:“除”悟“门要得到师尊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其余八门师弟们皆可随意选择学习,每间屋内最多可同时容二人进入,也可随意换之。每逢十日晨时起,师尊会在溪边解惑讲课,每人单独半个时辰,望诸位师弟准时参加。至于饭食,最右边是厨房,食材齐全,你们轮流烧饭,自行安排既可“。

之后这九人就此开始了在鬼谷的求学生涯。本皆是凡世优秀人杰,故皆是废寝忘食的研究学问,每间屋子里皆有百本书籍,由浅至深,让他们爱不释手。“

一开始他们几天换一间竹屋,想要多学知识,可是只能略知皮毛,不能精进。之后就选择自己最喜之课开始研究。

而每次鬼谷子解惑讲课时,都是分开进行的,故而都不知其他八人进度如何,只知自己而已。

春来冬去,不知觉间九年时光匆匆而逝。九入的面貌智有了岁月的痕迹。

而师尊还是青年模样,道童还是道童

一天,又是讲课时,鬼各子道:“尔等在谷中学习之久可有想出谷探宗者?

九人中只有二三人认为自己学了这么久,总要去一展抱负,才不负自己的光阴虚度。原来这几人皆是兵法权谋研究之人。

于是鬼谷子就让道童送其出谷了,只是出谷呀不曾带走任何文字书籍。

而后鬼谷子对剩下之人言道:“你们通过了此次考研,可进入”悟“门去感悟自己的大道了。”

之后道童化作一只仙鹤载着鬼谷子离去。

等师尊离去后,这几人才去那“悟”门内感悟自己的大道。后来他们不仅把自己所学传到了凡世,也都不同程度地领悟了自己的道,之后也向西而去。

(五)三书预言有谁悟之

随着凡世的进程,天界和冥界在诸神按部就班的执行中度过。而凡间能修道悟道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道家又换了种方式来惊醒世人,于是就留下了三部预言之书:

诸葛亮《马前课》

袁天罡《推背图》

刘伯温《金陵塔碑文》

虽然这三部预言晦涩难懂,还被当权者隐藏起来,但还是会为有缘者带来醒世感悟,得缘中悟道修行。

只是道家讲无为,故其都在山中隐居,世人少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