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甲白袍龙胆枪,忠勇扶汉世无双”。
说到白袍将,就不得不提到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赵云啦。赵云,字子龙,古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公园164年—229年,享年65岁。
自幼习武,传闻早年师从童渊,习得绝技“百鸟朝凤抢”,之后又自研创出“盘蛇七探”。
起初在袁绍麾下任职,初平二年(191年),因袁绍与公孙瓒矛盾激化,袁绍管辖下的常山郡其内诸将不满袁绍,共同商议后推举由赵云率领义军去投奔公孙瓒。乱世之中,云欲求明主,却通过观察发现“白马将军”公孙瓒行事作风不合自己心中的“明君”形象,逐渐失望,后与“皇叔”刘备结识,互相留下了好印象。之后赵云兄长逝世,云向公孙瓒辞行,回乡服丧。建安五年(200年),云在邺城与刘备相遇并相认,感其为贤主,遂投身于刘备麾下,开始了全新的征程。
建安十三年(208年),荆州之主刘表逝世。同年,北方雄主曹操抓住战机,派遣大军南下,攻略荆州,荆州新主刘琮(刘表嫡长子)乞降,献上印绶,被“曹丞相”曹操安置于许都。刘备措手不及,只好率军民一路南撤(逃),后在曹军追击中不得以率轻骑先行逃亡。
赵云在且战且退途中失去与刘备等人的联系,后来得知了甘夫人的消息,想要前去救援,一路冲杀之后却只救出了尚在襁褓之中的幼主刘禅。
此时周围到处都是曹军,云无奈只能一边护着少主,一边寻找机会冲杀突围出去,不曾想被曹纯麾下游荡的虎豹骑发现,由于要保护少主施展不开,加上对方兵力过多,不久便被曹军步兵,骑兵层层困住,深陷重围。
危难之际,曹操看到赵云如此勇猛,虽然杀了己方许多兵将却并不生气,反而起了爱才之心,想要生擒进而收服他。于是便说道:“我原本以为吕布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有人比他还勇猛,这是谁的部将?”于是便于知情人士向其汇报,曹操听闻后下令不许放箭。这既显现出了曹操对赵云的欣赏,也从侧面体现出了赵云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
赵云最终在曹军战阵之中“七进七出”,杀出了一条血路,救回了幼主,自己也逃出生天,其后返回刘备麾下,后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之后在刘备之妻,孙权之妹孙尚香返回江东之时,与张飞拦截,再次救出了少主刘禅,挽救了其被带回江东成为人质的命运,称为别“赵云截江救阿斗”,与“单骑救主”并称为“两扶幼主”。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汉水之战”爆发了。次年黄忠于定军山击败斩杀曹军大将,“神行将军”夏侯渊,曹操闻言大怒,决定率军亲征。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军先运大军粮草于北山下,老将黄忠认为战机不可失,于是领军袭粮,不想却被伏击。其许久未返,云疑其被伏,率领数十骑前去查探情况,结果遭遇了曹军的先锋部队。虽然赵云勇猛无比,其率领的数十骑也训练有素,然曹军人数过多,云不得已,只能撤退。
撤回军营之后,沔阳长张翼欲闭门拒守,而交战撤退后的赵云知晓敌方军队人数过多,己方势弱,且己方大军情况尚不明朗,战又不敌,撤又不明,于是赵云利用对方主帅多疑的性格,示敌以弱,下令大开栅门,然后令刘军偃旗息鼓。
曹军到来,见此情形皆不敢妄动,曹操疑云在营盘内设有伏兵,思谋之际,忽然听闻对方营内鼓声不绝。原是赵云见敌军不敢轻举妄动,便下令打响战鼓,一时之间鼓声震天,又下令刘备军放箭,东风吹,战鼓擂,漫天飞箭如雨下,曹军为之惊骇,军心不稳,自相蹂践,坠入汉水溺亡者不知凡几,数不胜数,曹操见状,无奈下令撤军。
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情况,被赞叹说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此战过后,军中号称赵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221年),赵云进谏劝阻刘备东征江东,谏言道:“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备不喜,不听谏言,并留赵云都督江州。
武章二年(222年),“猇亭之战”爆发,刘备大败,赵云进军永安以卫先主刘备,令吴军退却。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率领的北伐军因“街亭之败”退却,赵云亲自断后于箕合,大大减少了斜谷道这一路军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诸葛亮惊讶并大为赞赏。
建兴七年(229年),将星陨落,一代名将赵云落幕,有的说是死于北伐途中,有的……具体不详,葬与四川大邑,后来追谥“顺平候”。
其后被历代武将视为榜样,其忠义的精神广为流传,河北正定修有赵云庙,四川大邑子龙庙,顺平候赵云墓,成都和平街,子龙塘,俗称“子龙洗马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