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当代美国非裔小说的文学伦理学研究
- 方圆
- 7404字
- 2024-04-23 16:01:25
一、国外研究现状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非裔小说逐渐从美国文学的边缘跻身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也迈进了经典行列。“美国黑人文学不但与黑人族群的解放和发展相生相伴,而且以独特的方式承担起了黑人族裔文化身份探求、黑人族群身份建构、黑人文化传承、黑人政治权利主张的使命,从而使得黑人文学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和历史使命,成为黑人争取自由权利的利器之一。”[1]美国非裔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其对政治和艺术的双重追求承担起了黑人族群追求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使命,实现了对美国主流小说单一性的解构。
目前国外学术界对于美国非裔小说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学者们以多种文学批评方法来解读非裔小说中的经典作品,研究视角精彩纷呈,包括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身体政治等,对美国非裔小说中的创作思想、种族政治、性别政治、文化传统、黑人种族身份认同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诸多重要成果。
在当代非裔小说家中,理查德·赖特属于最早受到关注的作家。国外批评界对于赖特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理查德·赖特开启了40年代黑人抗议小说的传统,《土生子》式的抗议文学风靡美国,成为黑人文学中的里程碑。伯纳德·贝尔(Bernard W.Bell)说:“20世纪40年代,美国黑人文学界共出版了28部小说,其中近一半的小说带有《土生子》的影响痕迹,这标志着自然主义的胜利。”整个40年代前叶,对于《土生子》铺天盖地的赞誉迅速把赖特推上美国非裔文学泰斗级人物的神坛。而当时美国严峻的种族环境使得反抗成为“二战”后美国黑人生活的主旋律,也为抗议小说的风靡创造了条件。1949年和1951年,美国著名非裔作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先后发表文章《人人的抗议小说》(Everybody's Protest Novel)和《成千上万的人去了》(Many Thousands Gone)对赖特的《土生子》发起了猛烈抨击。鲍德温的文学“弑父”行为标志着赖特的黑人文学抗议思想开始遭到否定和摈弃。究其原因,它主要和当时美国文学创作环境的改变和赖特的流放法国有关。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状况有所改善,激进的左翼文学不再适合时代的需要,随着以拉尔夫·埃里森(Ralph Ellison)为代表的黑人现代主义作家的崛起,美国黑人小说的基本主题逐渐发生变化。
对当代美国非裔小说的早期研究以报刊书评和论文为主,研究成果散见于各大报刊。从研究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和政治视角,关注创作中的种族政治和社会意义。20世纪60年代末,批评界对于美国非裔小说的研究开始步入学术性的批评阶段,涌现出大量研究性专著。这和60年代的民权运动不无关系。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高涨,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族平等的权利运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美国非裔小说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重新得到了重视和评估。
1969年,爱德华·马戈利斯(Edward Margolies)编纂了第一部赖特研究专著《理查德·赖特的艺术》(The Art of Richard Wright,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69),对赖特的生平和作品做了介绍,虽然全书研究不够深入,但为之后的赖特研究奠定了基础。对鲍德温的研究也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6年,弗恩·埃克曼(Fern Eckman)出版了鲍德温研究专著《詹姆斯·鲍德温的激情历程》(The Furious Passage of James Baldwin.Evans&Company,1966)。拉尔夫·埃里森虽然在1953年就发表了《看不见的人》,但由于他的种族融合思想和当时种族抗议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所以他的作品最初并不受评论界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文化融合被接受度越来越高,评论界才开始关注到埃里森的文化批判观点。1974年,约翰·赫西编纂了《拉尔夫·埃里森:评论文集》(Ralph Ellison: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1974)。对莫里森的研究要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第一部莫里森研究专著《莫里森的世界:文学批评方法探索》(The World of Toni Morrison :Explorations in Literary Criticism,Kendall/Hunt Pub.Co.,1985)由贝希·W.琼斯(Bessie W.Jones)和奥德瑞·L.文森(Audrey L.Vinson)合著出版于1985年。艾丽斯·沃克在1983年凭借小说《紫颜色》获得普利策小说奖,也引发了批评界对她的关注。“艾丽斯·沃克的女性主义意识是学界关注的重点。”[2]20世纪70年代,玛雅·安吉洛在出版自传体小说《我知道笼中的鸟儿为何歌唱》之后,当时的文学研究期刊上出现了一些相关研究的文章。对她的研究专著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之后,出现了多部研究专著,主要集中于对她的自传六部曲的研究。比如多莉A.杰弗逊(Dolly A.McPherson)的《混乱中的秩序:玛雅·安吉洛的自传小说》(Order out of Chaos:The Autobiographical Works of Maya Angelou,Peter Lang Publishing,1990)、玛丽·简·勒普顿(Mary Jane Lupton)的《玛雅·安吉洛:批评指南》(Maya Angelou,A Critical Companion,Greenwood Press,1998)等,从女性成长、种族身份、自传书写等方面对她的自传体小说展开了研究。
这一时期的当代美国非裔小说研究和前一时期相比出现了专门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大致可以概括为:文化批评研究、传记研究、比较(影响)研究、艺术审美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和批评史研究、精神分析学研究等。
在文化批评研究方面,当代美国非裔小说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社会历史批评米克·图赫卡宁(Mikko Tuhkanen)在《美国之镜:心理分析,族裔批评理论和理查德·赖特》(The American Optic:Psychoanalysis,Critical Race Theory,and Richard Wright,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10)中试图将文化批评和拉康的凝视理论、后殖民主义批评结合起来解读赖特的小说文本。马格达莱纳·扎巴斯卡(Magdalena J.Zaborowska)的《詹姆斯·鲍德温的土耳其十年:流亡的异国情调》(James Baldwin's Turkish Decade:Exotics of Exile,Duke University Press,2009)将土耳其流亡岁月对鲍德温的影响和他的主要文学创作思想进行了总结。杰里·沃茨的专著《英雄主义和黑人知识分子拉尔夫·埃里森、政治与非裔美国知识分子的生活》(Heroism and Black Intellectuals:Ralph Ellison,Politics,and African American Intellectual Life,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4)对拉尔夫·埃里森的多元文化主义和种族融合思想进行了研究。
在女性主义研究上,芭芭拉·克里斯廷(Barbara Christian)的两部著作《黑人女性主义批评:黑人女作家视角》(Black Feminist Criticism:Perspective on Black Women Writers,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7)和《黑人女小说家:传统的发展,1892—1976》(Black Women Novelists:The Development of a Tradition,1892—1976,Greenwood Press,1980)、谢里尔·沃尔(Cheryl Wall)的《界限的担忧:黑人女作家、血统与文学传统》(Worrying the Line:Black Women Writers,Lineage,and Literary Tradition,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5)都是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关注非裔女性作家对女性生活体验的书写和对新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一些研究者们将美国非裔女作家们和美国主流作家或者其他少数族裔女作家们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关注共同的女性体验和族裔体验。比如伊莱恩·肖沃特(Elaine Showalter)的《姐妹的选择:美国女性写作的传统与变革》(Sister's Choice:Tradition and Change in American Women's Writ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鲍·彼得(Peter Powers)的《宗教回眸: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中的反抗、记忆与文化修正》(Recalling Religion:Resistance,Memory,and Cultural Revision in Ethnic Women's Literature,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2001),等等。
艺术审美研究方面,与早期的美国当代非裔小说研究只关注作品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意义不同,后期的研究对于小说中的叙事策略和艺术审美也进行了高度的肯定。尤金·米勒(Eugene E.Miller)的《土生子的声音:理查德·赖特的诗学》(Voice of a Native Son:The Poetics of Richard Wright, Lean Marketing Press,1990)从黑人美学的角度分析赖特对于黑人民俗、日本俳句、原型理论、超现实主义、威廉·赖希的心理学理论的借鉴和改造,显示出赖特对于文学创作形式创新的浓厚兴趣。马克·C.康纳(Marc C.Conner)所编著的《托妮·莫里森的美学思想:言说不能言说之事》(The Aesthetics of Toni Morrison:Speaking the Unspeakable,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00)对莫里森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传记研究方面,比较重要的有米歇尔·法布尔(Michel Fabre)的《理查德·赖特未尽的探索》(The Unfinished Quest of Richard Wright,William Morrow&Company,1973)、伊夫林·怀特(Evelyn White)的《艾丽斯·沃克其人其事》(Alice Walker:A Life,W.W.Norton&Company,Inc.,2004)、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的《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Chelsea House Publishers,2006)。拉尔夫·埃里森由于早期不受评论界重视,所以他的第一部传记《拉尔夫·埃里森:天才的问世》(Ralph Ellison:The Emergency of Genius)出版较晚,由劳伦斯·杰克逊(Laurence Jackson)在2002年出版。这些传记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作家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经历,有助于研究者和爱好者们更好地理解作家的作品。
在比较研究上,理查德·科斯特拉尼茨(Richard Kostelanetz)的《美国非裔小说中的政治:詹姆斯·韦尔登·约翰逊,W.E.B.杜波依斯,理查德·赖特和拉尔夫·埃里森》(Politics in the African-American Novel:James Weldon Johnson,W.E.B.Du Bois,Richard Wright,and Ralph Ellison,Greenwood Press,1991)分析比较了这四位优秀的美国非裔作家作品中的政治意义,从文学的角度诠释了当代美国历史。让—弗朗索瓦·古纳德(Jean-Francois Gounard)的《理查德·赖特和詹姆斯·鲍德温作品中的种族问题》(The Racial Problem in the Works of Richard Wright and James Baldwin,Greenwood Press,1992)则阐释了这两位作家在种族意识上对立而又互补的关系。詹姆斯·坎贝尔(James Campbell)的《理查德·赖特、詹姆斯·鲍德温、萨缪尔·贝克特和巴黎左岸的其他流放者》(Exiled in Paris:Richard Wright,James Baldwin,Samuel Beckett and Others on the Left Bank,Simon&Schuster,1995)关注这些作家的流放经历对他们创作的影响。罗瓦勒·金(Lovalerie King)的《詹姆斯·鲍德温与托尼·莫里森:比较批判与理论研究》(Essyas James Baldwin and Toni Morrison:Comparative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Essyas,Palgrave Macmillan,2009)将鲍德温和莫里森放在同一研究框架中对他们进行了对比。
还有一些专著是以研究论文集的形式出版的,比如莫林·海因德(Maurene J.Hind)的《理查德·赖特的〈黑孩子〉读者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Richard Wright's Black Boy,Enslow Publishers,2009)、南希·彼得森(Nancy Peterson)编纂的《托尼·莫里森:批判与理论方法》(Toni Morrison: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等。这些论文集整理了历年来对单个作家研究的成果,研究视角涉及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创伤书写、精神分析学、流散文学等。但这些论文大多数是针对作家某部小说的解读和论述,难免存在个案研究有余而整体关照不足的局限性。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文学研究整体的纵深发展,文学批评视角更加多元化,文学研究范式不断拓宽,当代美国非裔小说研究呈现出愈加欣欣向荣之势。“2009年美国出版了鲍德温研究专著五部……仅2011到2012年间,就有六部关于鲍德温的研究专著和论文集问世。”[3]它们对鲍德温的黑人民权思想、宗教思想和国外流亡经历都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对其他当代美国非裔作家的研究专著数量也快速增加,还出现了一些对美国非裔小说进行整体研究的著作,比如《哥伦比亚当代非裔美国人小说指南》(The Columbia Guide to Contemporary African American Ficti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1)等。
总之,国外对当代美国非裔小说的研究运用多种批评方法,研究视角精彩纷呈,对创作思想、主题、语言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诸多重要成果。但与此同时,研究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仍需不断地挖掘和阐释,目前国外还没有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当代美国非裔小说的范例,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阐释空间。
二、国内研究现状
王玉括教授在《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1933—1993》一文中提到,20世纪30年代,我国非裔美国文学中译介最多的是休斯的一些短诗和赖特的两部小说。由于赖特作品中的抗议色彩非常吻合国内三四十年代的社会政治环境,所以他属于国内较早受到关注的美国非裔作家。1940年赖特出版代表作《土生子》之后,《西书精华》当年第3期便有译介。1945年《黑孩子》出版后,《鲁东文艺》第二年初即刊载中译本。[4]《土生子》和《黑孩儿》分别在1983年(施咸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和1985年(程超凡译,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国内对詹姆士·鲍德温的介绍最早见于董鼎山发表于《读书》杂志上的《美国黑人作家的出版近况》(1981)一文。1984年,詹姆斯·鲍德温的《向苍天呼吁》有了中译本(霁虹、宏前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同年出版的还有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任绍曾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对当代非裔女性作家的译介则要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叶。1983年,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荣获普利策奖,开启了国内对艾丽斯·沃克的译介与研究,她的代表作《紫颜色》在1986年和1987年分别由陶洁和杨仁敬翻译出版。1988年,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1987)荣获普利策文学奖,进一步带来了美国非裔小说的译介热潮。王家湘在《外国文学》发表《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作品初探》,介绍了莫里森早期的四部小说。她的《所罗门之歌》(胡允桓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和《秀拉》(胡允桓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版。1993年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对于美国非裔小学的关注呈井喷式发展,不仅研究对象扩大,而且研究内容增加,研究主题深入,研究视角与方法多样,研究成果丰富。[5]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译介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一些研究类文章,比如杨仁敬的《美国黑人文学的新突破——评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1期)、陈剑锋的《看不见的人唱布鲁斯》(《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2期)、朱安兴的《〈杀影子的人〉——一种族和欲念的悲剧》(《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等等,这个时候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主要关注作品中的种族政治。
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种族政治仍然受到学界重视的基础上,对当代美国非裔小说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所突破,涉及主题研究、语言特征研究、人物心理分析、比较研究、现代主义特征研究、伦理观研究、文化批评研究等多种批评视角。2004年,在聂珍钊教授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之后,国内的学者们开始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解读美国非裔小说文本。他们关注非裔美国人在离散文化冲击下遭遇的伦理困境(韩秀,2017);结合美国性别文化传统对黑人男性气概特性展开伦理分析(隋红升,2014);展示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伦理机制与黑白混血儿女性的伦理选择和伦理诉求之间的悖论(吴琳,2016);通过莫里森小说中女主人公重构自我主体意识的行为来反思传统西方女性气质(隋红升,2017)。学者们对当代美国非裔小说中的伦理主题和伦理叙事进行了多维度的梳理,包括母性伦理、家庭伦理、生态伦理、父子伦理等。李芳在《〈宠儿〉中的母性伦理思想》(《外国文学》2018年第1期)中提出,《宠儿》中黑人母亲的杀婴行为凸显了母亲作为伦理主体的能动性和伦理困境。易立君在《论〈宠儿〉的伦理诉求与建构》(《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中分析了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中黑奴家庭伦理缺失的惨状及其伦理诉求,阐释了莫里森关于伦理构建的主张,那就是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被奴役的历史是构建家庭伦理环境和社区伦理环境的前提。钟京伟和李汝成在《痛苦·抗争·超越:〈向苍天呼吁〉的父子伦理建构》(《外国语文》2018年第2期)中分析了《向苍天呼吁》中的父子伦理关系,认为约翰与加布里埃尔的父子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渴望得到父亲认可—厌恶父亲—理解原谅父亲。韩秀的《游走于黑白文化间的“文化孤儿”——〈柏油娃娃〉中吉丁的伦理困境》(《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3期)选取了莫里森作品中研究者们较少涉及的《柏油娃娃》,探讨了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吉丁是如何在白人以及欧洲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沦为游走于黑白文化之间的“文化孤儿”的。李怡的《呼与和:论〈黑男孩〉中的伦理关系》(《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3期)对白人家长制伦理体系的欺骗性以及黑人父母在黑人家庭伦理关系中的失职进行了剖析。
目前已经出版的当代美国非裔小说研究专著已经有几十部,其中有部分是对美国非裔小说的整体研究,比如王家湘的专著《黑色火焰——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较全面地介绍了20世纪美国重要的黑人小说家的人物生平和文学贡献,梳理了当代美国非裔小说的发展历程。罗虹的《当代非裔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对当代非裔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其独特的民族心理构成、传统文化、创作主题、艺术手法和审美特征,并对其生成语境、学理渊源及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发展的内外因素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骆洪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涵盖了美国非裔文学史、美国非裔文学作品评述和美国非裔文学批评,是一部较为全面的综合性研究著作。林元富的《戏仿与改写:当代非裔美国涉奴题材小说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年)以后现代戏仿理论为观照,对当代涉奴题材小说的历史传承关系和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后种族”时代如何审视和书写复杂的当代“黑人性”。庞好农和刘敏杰的《非裔美国小说艺术研究》(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是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非裔美国小说艺术特色的专著,把对艺术技巧的研究上升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哲理层面,为非裔美国文学艺术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证的支持。至于单个作家的研究专著就更多,其中托尼·莫里森的研究专著最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在这些专著中,有几部主要采用了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李怡的《布鲁斯化的伦理书写:理查德·赖特作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建立在作者博士论文《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中的理查德·赖特小说研究》的基础上,从非裔美国传统的布鲁斯音乐文化和黑人生存伦理间的关系入手,围绕着“流变的布鲁斯与黑人生存伦理”以及“赖特布鲁斯化的伦理书写”这两个中心论题展开论述。李怡将理查德·赖特不同时期的四部小说《土生子》《黑孩子》《局外人》和《父亲的法则》视为一个动态的作品体系,将这些小说的主人公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男性主体群进行研究,以此来辨析黑人生活的伦理环境以及他们身处的伦理关系如何影响他们的伦理选择。专著通过比较理查德·赖特小说体系与布鲁斯音乐主题呈现的相似性,分析其中隐含的伦理价值观念,阐明了赖特在其小说中历时地勾勒出了黑人男性从男孩—男人—父亲的伦理身份的转型,实则是对布鲁斯传统的继承与对黑人生存伦理的书写。
修树新的《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从生存伦理、性爱伦理、家庭伦理和人际伦理四个方面分析了莫里森的小说文本,探讨了黑人女性身份反抗的政治意义,以及从人性伦理到文化伦理的演变过程。作者认为莫里森的文化伦理观的价值内核是“高度张扬自我之下的与他人的和谐”。
钟京伟的《詹姆斯·鲍德温作品中的伦理困境卮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年)以鲍德温的小说《向苍天呼吁》《乔瓦尼的房间》《另一个国家》为文本细读的对象,通过梳理鲍德温的创作脉络,深刻剖析鲍德温前三部小说中的父子伦理、两性伦理、婚姻伦理、性爱伦理等伦理学内涵,对其伦理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作者认为,鲍德温超越赖特式的抗议小说模式,打破非裔文学作品中关于同性之爱描写的禁忌,就种族、家庭和两性话题进行了重构。
目前学界在美国非裔小说的伦理研究上多是对单个作家的文本研究,且多集中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上,缺乏对美国非裔作家群的整体关照。当代美国非裔小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仍需不断地挖掘和阐释,当代美国非裔小说中阐述的伦理观需要系统性的梳理研究,这也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阐释空间。
注释
[1]王卓:《边缘地带的先锋:美国族裔文学语境中的美国非裔文学》,《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第6期,第16—25页。
[2]谭惠娟、罗良功:《美国非裔作家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513页。
[3]谭惠娟、罗良功:《美国非裔作家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257页。
[4]参见王玉括:《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1933—1993》,《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74—79页。
[5]参见王玉括:《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1994—2011》,《外语研究(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