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小乔
- 三国:家父刘表,请刘皇叔赴死
- 轻词流雾
- 2091字
- 2024-05-02 10:17:03
刘修不动声色道:“元直,如今北方皆被曹操所控,颍川亦在其中,你可还有家眷?不如接来襄阳,以免受到牵连。”
徐庶躬身感谢刘修的关心,“多谢主公,但是他老人家年事已高,难经跋涉风霜之苦,吾已经安排妥当,无需挂怀。”
刘修却是笑着摇了摇头,徐庶至今还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却不知道有个老六可是对他知根知底的。
这个隐患不解决,徐庶很有可能又走上历史的老路。
其实在新野之战时,他就已经二队人员前去将老母亲带回来了,不过一直不好开口,毕竟徐庶没有开口。
但如今明显威胁到曹操了,徐庶应该也能想通。
“元直,你是否知晓程昱?”
徐庶不明刘修之意,只道:“自然认识,乃曹操帐下谋士。”
“善,那你可知那程昱对你了如指掌,包括你的一切事迹…”刘修没有开玩笑,用严肃的声音说道。
“什么?”
徐庶瞪大眼睛,震惊不已,他不是不相信刘修,而是那程昱为什么会知道?
“没什么好奇怪的,曹操很早便开始发布召贤令了,天下有名之人都有调查,而你与水镜先生这等名士相交莫逆,查过你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主公,我这就去接回母亲。”徐庶慌了,如果让曹操知晓,自己的母亲定不会安全。
“元直,莫慌,天下不止是他曹孟德有情报组织,我这些年也早有布置,估计现在已经带着令母在路上了。”刘修自信道。
徐庶怔怔的看着面前这个谈笑风生的男子,他感觉到了陌生。
主公到底还有多少秘密……
徐庶恭恭敬敬的拜倒在地,真切道:“庶,多谢主公,感激不尽。”
刘修将其扶起,一切尽在不言中。
襄阳城。
蒯家府院中。
蒯良坐在梧桐树下,望着光秃的枝干上抽出的点点萌芽,蒯越站在一旁等候他的答复。
许久之后,蒯良才轻叹一声,缓缓道:“刘修韬光养晦,一鸣惊人,又有关张、徐庶等辅佐,更胜乃父。”
“我蒯氏先祖周旋于乱世之间,设谋齐王定三分天下,鼎足之计,今孙曹各据一方。”
“没想到出来个刘修搅动风云,打乱了我等早已制定的计划,现在的刘修真的有问鼎天下之势了。”
蒯越双目微凛,赞同道:“兄长所言极是。”
兄弟二人默契点头,刘修的雄起已经势不可挡,从今之后,唯有和他绑在一起,成王败寇,全在此一举。
这一次他们彻底站队刘修了,永远都是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来的香。
荆州,桂阳郡。
此刻,一处府宅内。
张怿,刘度,赵范等数人齐聚,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兴奋之色,曹操联系他们了,他们在刘修掌控荆州诛杀蔡氏一族后,整日惶惶度日。
生怕哪一天,刘修就来找他们麻烦,毕竟他们与蔡瑁之间的合作太多了。
现在北方雄主,天下第一诸侯找上自己,给他们立功的机会,他们自是要把握住。
“诸位,曹丞相已经答应会发兵牵制刘修主力于南阳,而且江东那边也同时行动,兵分三路。”
“只需要我们揭竿而起,江东,丞相会同时出手,只待我们事成,三面夹击定叫那刘修死无葬身之地。”
赵范面露迫切,看着众人,激情澎湃的说道。
另外几人面面相觑,虽听闻消息很振奋,但风险同样不小。
“赵太守,荆州尚有数万大军驻守,更是有刘磐亲自镇守,若是反叛的事走漏了风声,吾等难有活路。”
刘度抿了抿嘴,有点担忧。
张怿点点头,表示迟疑道:“我们得兵马虽多,但你也知道没有战斗力可言,甚至连土匪都多有不如,我担心我们顶不住。”
不怪几人有贼心没贼胆,主要是刘修在襄阳,南阳的战绩太猛了。
还有刘磐早年镇守长沙,剿匪无数,更是攻灭张羡的主力,他的威名在荆南可不是开玩笑的。
“诸位多虑了,曹丞相此番大军压境,刘修多路告急,而我们只要响应,动摇荆州军心。”
“只要刘磐敢动手,率部平定,那我们就赢了,因为曹丞相已经在襄阳城中联络不少世家。”
赵范见几人还是犹豫不决,便接着道:“刘磐坚守襄阳,那我们就大有作为,若是出城,那襄阳不保。”
赵范有自信,有理由相信,荆州局面很快就会发展到刘修掌控不了的局面。
“这…”
几人有所思虑,按照赵范所说,有着曹操,江东一起入局,而且多有部署,听起来的确成功几率很大。
赵范在加一把火,温和笑道:“而且曹丞相志在天下,不会像刘修那样屠灭世家,荆州到时候还是我等有话语权。”
“好,赵太守如此说了,我等奉陪。”几人相视一眼,当即决定道。
“诸位,既然已经决定,当立刻集结兵马,做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长沙的举措,并且当高调响应曹丞相。”
赵范轻笑,铿锵道。
“自然!”几人点头,面露郑重。
“甚好,只等曹丞相一声令下,我等便可张榜全境,做出攻取长沙的态势,让荆州人心惶惶吧!”
当即,刘度、张怿二人应下,约定齐齐响应曹操。
而江东这边,也收到了消息。
此时东吴各处山贼,已被平复,大江中更是有船七千余只,势力雄厚。
不过对于统领水路大军的大统领,孙权一直犹豫不决。
而今曹操想要伐荆州,此等复仇良机实不想错过。
而夏口的作用更不用多说,黄祖他必伐之,至于之后的曹军…
孙权眼神一凝,神情冷冽,似已有了决断,吩咐道:
“来人,传周瑜见吾。”
“诺!”
而此时潘阳湖上,微风浮动。
一叶小舟泛于湖面。
碧水蓝天,一个女子做于船头。
一张小桌,一把古琴。
只见她身着紫色锦衣裙,浑身上下没有一丝珠宝点缀,更是未施粉黛,可她坐在那里,随意拢起的青丝随风而起,扰乱耳稍。
此时的她仿佛天生就有一种温柔淡雅的气质,用国色天香形容不为过。
她的真实姓名无从得知,已在历史的长河中飘散,但她的小名,后人无人不知。
名曰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