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意见不一

这是探子收集的情报,世人都再说他江东乘人之危就罢了,可偷袭合肥十万人却还反被杀的狼狈逃窜。

都在拿孙权与刘修对比。

结果自然是他一万个不如人家。

“嘭…”

这里没有其他人,都是下人,孙权没有顾虑,尽情的发泄着自己心中的愤慨。

良久之后,孙权发泄完了,府衙内一片狼藉。

孙权瘫坐在台阶上,双目无神,他难不成真的只是靠着父兄的余荫?

这时候孙权不禁怀疑起自己。

可明明自己才是最委屈,最冤枉的人啊,父兄留下的烂摊子都是他在处理,将一盘散沙的江东凝聚在一起,打造成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地盘。

可这一切在外人看来,这却都是父兄的功劳。

毋庸置疑,历史上早期的孙权只要不亲自上战场,指挥战争,那么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君王了。

当然仅限早期的孙权。

可现在随着雾影司的舆论加持下,此时的孙权与历史上的孙权渐行渐远了。

只能说无论什么时候,舆论都是一件大杀器。

这个时候就是离间孙权与周瑜的最好时机。

毕竟为了这个计划,刘修可是从出使江东就已经勾思差不多了。

不然也不会有临行前给的那个锦囊了。

只要孙权亲征,周瑜必然就会起作用,来定胜负,让孙权切身体会周瑜在军中的地位与影响,那么以孙权的性格定然不会不防备周瑜。

这颗隔阂的种子既然种下了,那么它迟早会生根发芽的。

就在此时,周泰前来禀报鲁肃和大都督来了。只是看着满地狼藉,有些不知所措。

周泰前几日逍遥津之战,负伤虽多但都不致命,最后晕厥也只是过于劳累加上失血过多导致。

进过几天的修养好了不少。

毕竟周泰可是狠人,建安二年,孙权与周泰守宣城遇到山贼围城,情况危急时刻,周泰奋勇而上,最终身体受伤十二处。

所以周泰便被孙权一直带在身边护卫左右。

“嗯,知道了,带他们去议事堂,吾等等就到。”孙权淡声道。

“诺。”

不一会,坐于席间的周瑜,鲁肃,见孙权到来,皆起身拜见。

礼毕,孙权请他们入座。

“什么?这都能让曹操给跑了?”孙权瞪大眼睛,不可置信道。

于是鲁肃便把他遇到的,听到的一一道来。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没有继续进攻寿春,因为南阳战场败的太快了!

快到那刘修蠢到答应决战,而后令人震惊的赢了,一天时间打的曹军退出南阳。

这么一来,他们对于攻不攻击寿春产生的分歧。

所以他们在等鲁肃消息。

曹操如若真的死了,那么曹军定然会和刘修不死不休,那么他们便可继续攻击寿春。

他们江东再次的话也能联合曹军,背刺荆州。

因为划分荆州对于江东来说也十分诱人。

所以曹操死对于江东来说无论如何都只有大大的利益,没有任何不利。

可如今看来,却是事与愿违。

听完之后,周瑜面生怒气道:“我们响应那刘修,没想到他竟然派关羽去堵曹操后路,这不是明摆着放曹操吗?”

周瑜愤愤的将酒杯一掷。

鲁肃仿佛早有预料道:“那刘修与诸葛亮,还有那徐庶都是精于算计之人,岂能这点门道都看不出。”

“看来那刘修就是有意为之,放走曹操。”孙权冷声道。

周瑜只觉得心中要气炸了,这么好的机会,竟然浪费了。

“他们岂止是有意为之,这样那曹军反而会欠刘修一个人情,这就代表着之后曹操会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江东。”

说到这里,周瑜不悦的盯着鲁肃道:“子敬,当初你为何要拂袖而去,直接咬着不松口,让那刘修做抉择,要是替关羽受罪自杀了,那岂不是更好了。”

“你难道不知道他们一个唱戏一个打鼓吗?就是想让你离开。”

鲁肃却淡声道:“我自然知道,可既然有人唱戏不得有人看戏嘛。”

“再说了,我虽然心善良,但却不是糊涂了。”

只是有时候不糊涂,你得装的糊涂。

“要知道那曹操虽然战败,可他却没死,更是拥有北方诸郡,其北方的军备,田亩,子民,依旧毫发无损。”

鲁肃长呼一口气,道:“从如今天下大势来看,那曹操依旧时天下一等一的诸侯。”

“所以,公瑾,有时候我不得不装傻,我们孙刘两家,哪一方倒下另一方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以后得日子可能还得联合经荆州一起抗曹。”

“那关羽给了曹操一道恩典,那我们也给刘备一道恩典,这次就不计较了。”

“此乃求存取胜之道。”

鲁肃从大战略方针来看,这是没错的。

周瑜却还是不甘心,特别是听到还要和荆州合作,冷哼一声。

气的当场离去。

“公瑾…”

鲁肃喊了一声,起身就欲去追,孙权摆手让他稍安勿躁。

“子敬,无需如此,吾赞同你的做法。”孙权难得一见鲁肃和周瑜意见不一。

“先不说那曹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是如今大汉天下,依旧心存汉室的百姓不在少数,百年大虫死而不僵。”

孙权顿了顿,认真道:“所以,现在绝不是跟荆州翻脸的时候。”

鲁肃见孙权支持自己,直接单膝跪地,抱拳劝谏道:“主公,不仅是现在,未来的二十年最起码是不能和荆州军闹翻,否则只会便宜了曹操。”

孙权缓缓站起身,绕过案牍将跪下地上鲁肃扶了起来,情真意切道:“子敬,吾记住了。”

这一次合肥之战,他孙权颜面扫地,更是被天下人嘲讽。

如今看来这寿春却是无论如何也要试试了。

如果能尽取淮南之地,自然就能堵住天下人悠悠众口。

历史其实很简单。

人们只会记住胜利者。

不论他孙权在合肥如何惨败,又是如何偷袭不成,十年后,二十年后,失败者都会像烟灰一般,随风而逝。

而他只要做成功者,成功的拿下合肥,寿春甚至是整个天下。

毕竟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

他孙权有这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