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28封

女儿一一:

之前讲到了西方建筑,同样,我们中国建筑也有深奥的学问。BJ大多是皇家建筑,讲究的是对称、等级。单是屋顶就有许多种,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故宫中轴线上的大殿一般是庑殿顶,有五条脊,次一等的是歇山顶,有九条脊,再往下的悬山顶、硬山顶,是BJ普通皇家建筑的常用款,攒尖顶的代表是天坛的祈年殿,就像一顶帽子,没有屋脊。

民间建筑,代表性的有BJ的四合院和江南的园林。BJ的四合院,周围一圈房子,也比较讲究等级,男女主人、子女的居住,都有相当的讲究。江南园林则不同,苏州园林特别有代表性,皆是依水而建,随心而作。不仔细品味,很难觉察到其中的深意。仅仅是借景一项,苏州拙政园借景北寺塔,无锡寄畅园借景龙光塔,杭州郭庄借景苏堤,都是神来之笔。恰好印证了那句话“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南方的建筑,由于河湖沟渠的缘故,很自然地组成了一个整体,每家每户,都如同是丝线串成的珍珠,少了一个,就失去了很多韵味,在江南的六大古镇,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虽然各有特色,但皆以水为灵魂。

北方则不然,你完全可以把四合院当成一个微缩的紫禁城,而不必考虑周围邻舍的状况。它不怎么受周围的影响,地块大了,就是两进三进的四合院,就是把一个四合院复制两三遍,无非是把口字形,变成了日或者是目,地块小了,那就一个院子,也是正房、东厢房、西厢房一样的齐全。看着很单调,更多地是人气。几代聚族而居,而不必分家的,大有人在。

上面讲的都是住有关的建筑,还有其他的,如从秦汉时就绵延万里的长城,江南三大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各有神态,我还未曾去过,但是读过相关的诗词文章,却是不少。写长城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写黄鹤楼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写岳阳楼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写滕王阁的“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中国古代不少的建筑,由于有了千古传颂的文章的烘托,变成了中华文化的基因,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尽管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建筑屡建屡毁,但后人总会依循着历史的足迹,在废墟上重新修建,为的就是这份文化基因的传承。

我想西方的建筑,应该也有同样的功效,当西方人提到雅典卫城、罗马万神殿时的骄傲神色、应该不会少于我们提起故宫、长城时的自豪,这想必就是文化的力量,也是建筑带给我们,除了遮风避日之外的另一重馈赠。

2024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