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产业文化

产业文化贯穿于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始终,关注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内驱作用刘小龙.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3):86-91.。提及“产业文化”,业界和学界常常将其视为一个理所当然的概念进行直接引用,而忽略了对其概念的梳理和厘清,为其提供具体的理论支撑和经验支持,存在概念内涵不一致和含义模糊等问题。本书从内涵和外延的角度,对产业文化进行分析。

1.2.3.1 产业文化的内涵

产业文化可以概念化为有形的产业文化、无形的产业文化和工业生产的产业文化。有形的产业文化包括工业景观和建筑,它们构成了某一地区的工业遗产,通常是保护对象;无形的产业文化包括专业知识、态度、价值观、传统以及工厂以外的相互关联的社会因素;工业生产的产业文化包括制度化的常规和生产模式。这种三位一体的工业文化(有形—无形—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受地域限制,但在时间上是动态的。

产业文化的内涵,可以从社会学、人类学、制度理论三个视角进行分析。

(1)社会学视角的工人阶级文化。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实践社会学中强调了一种阶级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不同职业体系中的个人也拥有不同的经济和文化资本,并大致区分了主导阶级(工业家、高管)、工人阶级(体力劳动者、农民)、重叠阶级(小企业主、教师和其他人)。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形成了文化实践和偏好,以象征他们内部的社会相似性和与其他阶级的差异性。

(2)人类学视角的制造文化。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主题下,产业(技术)与文化的辩证关系开始流行。认知人类学家研究了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特定文化条件下,制造业中的认知和心理能力如何发展,重点是文化在传统工艺中的作用,或所谓的潜在技能或隐性知识。一些产业制造文化可以将潜在的知识转化为新的创造动力和实用技能。

(3)制度理论视角的工业文化。制度是社会中的基本规则,包括法律法规、惯例习惯、价值观念等。文化常与规范、传统和社会习俗相捆绑,作为非正式或“软”制度的一部分,与正式制度共同构建具体的制度环境。这一视角下的产业文化更关注制度如何影响社会技术变革,或将非正式制度视为新的发展路径。工业文化被理解为制度环境的一部分,可以调动资源并激励企业家创新或改造现有制度,从而巩固了地区的社会资本、加深了企业信任。

1.2.3.2 产业文化的外延

产业文化是一种动态现象,在这种现象中,过去和现在的工业生产被嵌入物理环境、社会结构、认知能力和制度中,可以影响产业的未来发展。产业文化的外延,可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认识:

(1)物质方面,侧重工业遗产、建筑、基础设施和特定类型的工业景观。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工业遗产被视为品牌振兴的工具,处于文化结构的物质层级。

(2)价值观、偏好和身份认同,与工业生产中涉及的社会阶层有关。它们与日常经验相连,工人们分享的生活方式超越了工场或工厂,超越了家庭和组织,构成了一个集体身份。源自工厂组织的常规价值观往往包括团结、平等主义和父权制,即使在工厂关闭后也能持续存在(残余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精神层级。

(3)隐性知识和技能。它们作为社会文化动态,在工人群体中非正式地共享和传递。它们可能是工艺、制造知识,本土方言,或一种思维方式。它们处于文化结构的行动层级。

(4)规范、规则和习惯,由过去的产业活动而产生。它们强化了日常规范和习惯在时间上成为制度性的嵌入,并使人们抵制改变。它们处于文化结构的制度层级。

(5)产业记忆的经历和故事,从进化的角度认识产业文化的时间维度。在考虑未来选择和形成新的发展路径时,旧的产业活动共享经验和记忆对行动者产生影响。它们处于文化结构的精神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