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浅谈西游

昨日略说关公千古之义,基于《三国演义》所记;

今日说说《西游记》唐僧之原型,玄奘法师。

嘿嘿~,没想到吧。

玄奘法师,可不姓唐,也不是李世民的御弟。

内情如何,诸位且随我一观。

玄奘法师,俗名陈祎。

曾祖陈钦为后魏时上党太守,祖父更是以优异的学识出仕北齐,父亲的学问亦为时人所景仰。

时值隋末,正是群雄并起,竞相征伐的混乱之世。玄奘法师的父亲陈慧,辞官归乡,托病不出,隐居了起来。

奘师从小便颇具慧根,知书识礼,非正见之书不看。

奘师的二哥陈素,于洛阳净土寺,先行出家,法号长捷。

奘师十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他便跟随二哥一起住在净土寺,在寺中修习佛经。

十三岁时,隋炀帝下诏在洛阳招考,剃度十四人出家为僧。

(自佛法东来,佛门度化百姓无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要遁入佛门,佛门与皇室的人口相争越来越严重。于是后世便出现通过考试者,才有和尚证。才算是合法的佛门弟子。)

此时奘师因其年幼,不能参加考试,被阻拦在考场之外。

负责度僧的大理寺官员,郑善果,发现了这个奇怪的小孩。便问他是谁家的孩子,为什么在此徘徊。

奘师自报家门后,便告诉大理寺官员,我想出家,但是我学习佛法时间还短,功力尚浅,还没资格参与考试。

大理寺卿追问他,你为什么想出家啊?

当时很多世人是因为不堪战乱,才兴起遁入空门之念。

奘师不然:我要继承如来的意志,大兴佛教。

诸位,有没有似曾相识?

前些时日有说到,王阳明十二岁,立志做圣人。

读圣贤书,若不愿为圣贤之人,我要这满腹经纶何用;

做父母官,若不愿为生民请命,我要这通天官位何用?

今日之奘师,十三岁,立志继如来之意志,大兴佛教。

参禅礼佛,若不愿为成佛之人,我参那漫天佛法何用;

遁入空门,若不愿为弘法之人,我度那无边苦海何用?

大理寺卿听了很是惊讶,如此稚童,竟有弘法之志向,此子若不早夭,日后成就定当非凡。于是便破例,为其剃度出家。

奘师出家以后,依然在净土寺修行。所习经文,讲过就不再忘记。名声很快便传遍洛阳城。

十七岁时,唐太祖李渊攻占长安,隋朝没落。

奘师与二哥商议,洛阳礼仪近失,不久之后,战火便蔓延到这里。我们不能在这里等死,还是早做打算,尽快离开这里为上。听说李渊在长安很受百姓爱戴,或许咱们可以去那里。

可惜这会儿李氏父子正忙着争权夺势,四处用兵,诺大的长安城里,没有一个讲习。奘师本意是来此继续修习佛法,见到此时的长安,未免心生失望之意。

于是奘师又对哥哥说,这里没有佛法,我们不能留在这里虚度光阴。不如咱们入蜀吧,到那里去寻访名师。

长捷法师也觉得弟弟所言甚是,于是两兄弟离开长安,经子午谷入汉川,一路向着成都进发。

此后数年,奘师先是入蜀遍访名师学法,再入世度人讲经弘法。当奘师再次回到长安的时候,天下已然大定。众僧侣纷纷行至长安城,长安成了此时佛门子弟聚集的中心。

然而每位法师对佛法的见解,各不相同,与佛经原意大相径庭。到底谁是谁非,难以分别。于是奘师心生寻法之念。

佛教发源于天竺,西天号称佛国,要想知道正法如何,只有亲自走一遭,方可解疑。不知正法,又如何能够弘法?

定下主意,奘师就联合数位僧人,一起上书表奏皇帝,请求圣上准许自己西行求法。

可惜奘师不是唐三藏,朝廷不曾批准。众人只好作罢。

但奘师是何人?我之志向在弘法,弘正法;佛法岂是你朝廷说否决便否决的?

即便孤身一人又如何,即便此去身死道消又如何?

一念在前,我身稍后;能阻我者,其惟天殃。

贞观三年,奘师二十八岁,开始动身,西去取经。

没有朝廷的支持,随行的只有一个秦州的僧人,于长安游学事毕,欲要回归故里。方才顺路与奘师一起西行而去。

在凉州时,停留月余,为众人讲经说法。而当时凉州时通往西域的一处聚集地,在奘师讲经的时候。奘师欲西行取经的消息,便通过往来的商旅在西域诸国之间,流传开来。

当时李唐江山未稳,凉州边境地带常常遭遇西突厥的侵犯。所以朝廷封锁边境,不准百姓私自越境。

而奘师,不是唐三藏,他没有通关文牒。凉州都督李大亮,不可能放人过境,反而执意逼其回京。

奘师自是不肯,幸得慧威法师相助,才得以偷渡出关。此后昼伏夜出,走了十几天,才到瓜州地带。(今甘肃境内)

再往前走就是玉门关,奘师没有通关文牒,正常途径是出不了玉门关的,就算出了玉门关,关外还有五座烽火台,间隔百里,中间尽是一片荒漠。过了五处烽火台,再穿过八百里流沙地带,才能到达伊吾国境内。(今XJ哈密)

前路堪忧,好死不死的,朝廷的抓捕文书来了。没等来通关文牒,李唐皇室反而命令沿途各个州县严加抓捕,务必将其缉拿遣送回京。

幸得当地州史李昌,是个崇信佛法之人。被奘师的毅力所折服,愿放奘师西去。

然而即便这样,前方五座烽火台,如同天堑一样,拦在前方。

就在奘师徘徊此地,进退不得之时。某日,忽来一胡人,进行礼佛,并请求奘师为其受戒。奘师为他授了五戒后,胡人欢喜而去,并许诺,带奘师穿过五座烽火台。

可喜的是,奘师停滞凉州许久,终于可以再次动身西去;

可惜的是,胡人出发不久,就后悔了。到后来,又成了奘师一人一马,孤独前行。

五百里烽火荒漠,八百里碛西流沙。

一人一马一天涯,无忧无水无牵挂。

眼前是沙,天地交际处,还是沙;我为求法而来,万般苦难又有何惧,无水又如何?

宁向荒沙寻白骨,不叫赤足向后游。

但得朝夕法如是,不枉此心问佛求。

最为艰难的时候,奘师无水五日五夜,注意,不是五天五夜没有喝水。是没喝水的同时,脚步不停,横穿八百里流沙之地。

你以为最难的是没水喝?难的是没水喝还不能停,难的是头顶还要顶着一轮烈日。难的是孤身一人,相伴的仅有一匹瘦弱的枣红马。

哪有什么师徒四人一马,相伴而行。

皇天不负有心人,奘师一人一马九死一生,终是横穿了五百里荒漠和八百里流沙,此行走到了伊吾境内。

之前有说到,奘师西去求法的消息,在西域早已流传开来。

所以奘师一入伊吾,伊吾就热闹了起来。伊吾王更是亲自拜见,请奘师入宫说法。

当时西域有个高昌国(今XJ吐鲁番),其国王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听闻奘师已到伊吾,便派遣重臣去伊吾迎接奘师。

本来西行路线是经伊吾,往西北走,高昌国并不在路线上。但高昌国王太热情了,盛情难却。无奈之下,只好改道高昌国。

在高昌国弘法十几日,奘师向高昌国王此行,意欲西去。

高昌国王不愿放人离去,期望奘师留下,在其国家弘法教化子民。自己也可日日聆听佛之正法。

奘师当然不愿留在此处,我本不欲来此,是见你一片诚心,方才转道而来。怎么来前好好地,我出不去了?

大王的好意,贫僧心领了,只是我此次西行,本就是想去西天寻求正法。现在正法还未求得,反倒居于高昌国,于正法未得,又如何弘扬正法?还请大王收回成命。

高昌国王并不死心:若我硬要留法师在此呢?

国王若强留贫僧,贫僧倒也无可奈何。但贵国也只能留下我那区区白骨一副,至于我寻求正法之心,是留不住的。

奘师因前路被阻,整日端坐,滴水不进,绝食以告。

到了第四天,奘师已经生命垂危,气若游丝。

高昌国王心生愧疚,只好屈服,向奘师曲首谢罪,并同意放人西去。惟请法师早进斋食,莫再损了身子。

于是二人在佛前起誓,结为兄弟。并承诺待奘师取得正法归来时,定要回高昌国传道弘法。

如此,奘师在高昌国又逗留月旬,为此地众生讲法。

当奘师再次在高昌国出发时,高昌国王剃度了四个沙弥侍奉奘师,又备足马匹钱财等物资。所赠钱财足够奘师路上来回二十年之用。

同时还给西域二十四国,每个国家都送礼,并附赠书信:

玄奘法师是吾弟,今欲前往婆罗门求法,路过贵国。请各位国王怜悯法师,给兄弟我个面子,送他出境。

如此,奘师成了高昌国王的御弟,并有了通关文牒。西行路上,既有众人相随,又有高昌国王的铺路。于是奘师一路西行,游历诸国,遍访高僧与佛之遗迹。历时多年,一路上备尝艰辛,终是抵达佛教圣地,天竺。

奘师从天竺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余部,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太宗皇帝亲自为他的译经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奘师是第一个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完整地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何为正法?所谓正法,是奘师取回来的诸多经文?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万般妙法也好,一音所说也罢,得正见者,即为正法。

我所见:

奘师立志弘法,便于弘法一路固执而行,管他前方是什么,能阻我者,其惟天殃?天尚只能殃我身,我之意志,无物可阻。

夫子亦言:择其善者而固执之,夭寿不二。

以上皆我只见,亦非我之见;

——末法时代后生文柒参上

——时甲辰年丁卯月辛卯日

202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