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值了,都是他

说完主持人弯腰退去,在她的身后,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徐徐走来,最终站在讲座台后。

掌声连绵不断。

这里之所以聚集了这么多媒体,就是因为在此之前听说了这位董总设计师的到来。

其实很多人,比如京上大学本校的学生和一些老师是不知道的。

所以当听到有这人物后他们内心都微微震撼。

面对大家的掌声,董承爵不缓不急,把话筒架好后他双手张开撑着桌面,嘴巴靠近话筒说:

“呃……各位领导,老师,同学,还有我们的来宾们大家早上好。”

“和刚刚主持人说的那样,我是专门负责航天监控通讯这一块的,啊,我希望大家都放轻松些,不用那么严肃,毕竟在座的很多都是学生。”

“学生是朝气蓬勃的,是活泼浪漫的,是勇于创新的,如果一直用严肃的语气这会显得不够贴切。所以,你们就当我是大你们很多届的学长好了。”

“不过在此之前呢,”董承爵顿了一下,“先说一下我为什么会选择闭幕式后来个讲座,原因很简单,我并不想过多耽误同学们的时间。”

“我不希望京上大学为了我一个讲座而去重新集结学生和老师们,明白吧。”

“…回归到主题,”董承爵收回一只手,这只手握住嘴前这支话筒:

“首先恭喜这次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圆满结束,恭喜我们的北河大学团队拿到了此次最高冠军奖,高教社杯。”

“刚才啊,我坐在后台观察的时候发现了,当主持人说出这一名单的时候台下发出了很多不解、疑惑、惊讶或者质疑的声音,为什么?”

“来,你告诉我为什么。”

董承爵随意指向台下一位学生,但很显然这学生没那胆量,一脸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样子。

董承爵就放弃了,自己说:“这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作品好就会荣获最高奖,这没什么好惊讶的,毕竟事后还会进行作品展示,你们可以知道这其中的差距。”

“不过这时候就可能有人会问了,这不是还有个专家面试吗?专家面试时间越长代表机会越大!”

董承爵模仿学生的语气,自己笑了起来:“其实我不知道这是从哪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的,根本没这个说法,这只是你们脑海的一种自我弥补。”

董承爵眼睛扫过大家:“我是成了这次比赛的突临面试专家,我面试一向会有属于我自己的一套逻辑。”

“说到这个我就不得不提一下这面试是怎么面试的了。”

“其实很简单,我对于每个代表团面试的问题都一样,只有我给他们的时间限制不一样。”

“而这个时间,我是根据作品数据优异来决定的,也就是说,我的面试只是最后的加分项,并不会影响获奖最初评定的结果。”

这话出来,台下很多人就明白了什么。

也就是面试之前结果基本已经确定,这专家面试是一个过场,或者只是专家的一个喜好。

董承爵缓口气,继续:“不过啊,通过这次面试我也发现了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

“我一共问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1、你认为什么是航天?

2、航天和航天研究者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什么?

3、航天的前景是什么?和俄罗斯相比,和美国人相比,甚至和整个欧洲相比,我国的航天事业又有何不同?”

“你们猜,这三方代表团进入我面试房间后都是怎么回答的?”

董承爵目光再扫一遍台下众多人,最后又随即点了一名学生:“来,就是你,你起来尝试回答一下这三个问题。”

这是一位年轻女孩,看样子应该是大三的,被点中的刹那整个人都是懵的。

她哪知道还要回答问题啊,要知道的话就不应该坐前排。

虽是这么想,但女孩还是颤颤巍巍站了起来。

这时旁边的媒体就立马把摄像头对准她,女孩也就尝试回答道:

“我觉得,航天是…是……嗯,就是很多科研人员聚集在一起做航天事业科技,比如火箭发射,卫星,呃,探月和卫星导航什么的,然后……”

“然后再仔细说一下这火箭发射是怎么样的,卫星是怎么样的,探月,探月是怎么个探法的一大堆是吧?”

董承爵打断,并用手示意女孩先坐下来:“好,停,你先坐下。”

大三女孩坐下,董承爵就看向大家:“所以大家都看到了吧,这是一个人被临时喊起来时的正常思维,一边想一边尝试说。”

“没有具体方向总结,没有直击我问题的要害,而是跟我说了一大堆关于航天科技零零散散的东西。”

“我记得当初面试时就有一个代表团这样跟我一直说了15分钟,我和京上大学的校长,以及于文辛教授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他回答,殊不知他已经超过了我给他的最大限度时间。”

“这里我就不提是哪个代表团了,也不是批评的意思,而是,我想让你们听听一个比较规范的回答是怎么样的。”

董承爵忽然看向下方的李闲:“来,李闲,起来把你当时在面试房说的话重复一遍。”

韦鹏斌:???

覃探:???

这一刻,所有摄像头和视线都聚集在李闲身上。

吓了李闲旁边的韦鹏斌和覃探一跳。

李闲则平淡起身,回答说:“航天是指人类利用航天器探索和利用太空的活动。”

“航天和航天研究者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技术能力、身体素质……”

李闲一字不落的完全重复一遍,每句话都带着目的直击要害。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人被突然临时喊起来时直接说出来的。

至此,黄炳千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

他发现作品赢不了李闲,连面对临时反应和知识储备甚至沟通技巧都无法相比。

李闲的逻辑思维已经远远超过他。

“好,一字不差。”

李闲回答完后,董承爵就示意李闲坐下,最后说:“实不相瞒,我比较喜欢李闲这个回答。”

“还有啊,我这个人一直有个喜好,当我针对于某一事物或者想了解某一个人时,我就会尽可能的去寻找一切有关于他的信息。”

“就在昨晚,我在SCI论文期刊上看到了两篇有意思的论文。”

“一篇是《大数据时代下基于人工智能的统计决策模型研究》,另外一篇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统计模型构建与优化》,你们猜,这是谁写的?”

不等其他人回复,董承爵就笑着说:“没错,都是出自于我们李闲之手。要知道,李闲如今也不过是北河大学的一名大一学生。”

“大一就连续发表了两篇SCI论文和拿下今年的高教社杯奖以及CMC竞赛国一奖,厉不厉害?”

此话一出,现场包括一些老师和媒体在内脸色都是一变。

盯着李闲的瞳孔微微放大。

“值了啊,原来是这么个牛人……”

一时间,黄炳千放开了,他怎么也不知道李闲还是这么个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