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以前在一个国有的磷肥厂上班,我想这磷肥厂大概是红火过的。厂里有一片很大很大的员工住宅区,小时候的我,好像几个小时都绕不完。住宅区里设有卫生院、办公院等等,甚至还有电影院!不过我记事后没几年,电影院便沦为堆放肥料的仓库了。住宅区内还有一所子弟小学,磷肥厂员工的孩子们,大多都在这里读书。
学校有一个标准的足球场,旁边是合并在一起的两个篮球场,被一条半米不到的水渠直直分隔开。篮球场旁边的围墙角落,有一扇锈迹斑斑的小铁栅门,门后是一深一浅两个游泳池。泳池里贴的全是白色的方块瓷砖,上面爬满了青苔。从我入学时,那扇铁栅门就没有打开过。
入学报道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报告册,说是回家填好了,开学再交回去,好像当时在我们那儿,每个小学生都有一本。报告册的封皮红得发亮,衬得中间三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我从未见到过这么精致的本子。
翻开册子,里面有整整齐齐十数张表格。前几页是家庭成员的各种信息,后面则是一到六年级每个学期的记录表,大概是一些学期成绩、表现评价、教师寄语之类的东西。领了册子回家,我便让爸爸妈妈填写完成,留待开学上交。
开学那天,我同幼儿园起就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阿豪一起出发去学校。他家住五楼,我家住二楼。每天一听见他下楼时独有的节奏,我便背起书包开门等他。
即将踏入小学生活,我们各有各的新鲜,各有各的想象。忽然聊起了新领的报告册,便互相交换瞧了起来。看了报告册,我们才知晓了对方父母的全名,毕竟平时打招呼,也只会用到姓加上称呼。除了姓名,表格上还有生日、民族、籍贯等等信息,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可以有那么多标签。
我忽然发现了一些异样:在文化程度那一栏,我的爸爸妈妈是初中、小学,阿豪的爸爸妈妈是高中、中专。还有一个职业栏,我的爸爸是工人,妈妈是务农(好像当时没有正式工作的都填务农),阿豪的爸爸妈妈则都是“干部”。那时的我,大概已经对“工人”、“务农”、“干部”之类的词有一定理解了,于是阿豪在我的心里,也悄悄的有了变化,只是或许我并未察觉吧。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不过我心中悄然萌生的芽儿,并没有太多的影响,大概因为是小孩子,玩开心就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