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内阁会议
- 清平乐:从刘娥驾崩开始
- 我就爱吃水果喽
- 2310字
- 2024-02-21 19:57:05
上午虽然给官员们放了假,但赵祯仍要继续工作,内阁有票拟之权,可票拟的前提是得有奏札。
他得先把奏札浏览一遍,然后挑出一些拿不准的,或比较重要的奏札,送去内阁票拟。
奏札一定要先送到皇帝面前,然后再送去内阁,顺序不能乱。
内阁大学士,说白了就是给皇帝出谋划策的幕僚,皇帝可用也可不用,全看他自己的考量。
‘平章事’的差遣带有最终决策权和最终执行权,‘参知政事’的差遣亦带有决策权和执行权。
但在赵祯最新颁布的诏书中,中书门下没有设置‘平章事’和‘参知政事’,而是独创了一个‘权知中书门下事’的差遣,由晏殊担任。
知事的意思就是做事,做事之人不必参与决策,只需领会上级意图,然后安排人手去执行就可以了,有异议可以提,但在上级没批准之前,还是要先按原计划实施。
赵祯看了几本奏札后,突然,神色阴沉了起来,他将手中的奏札看了两遍,然后合上,语气低沉的叫来任守忠:“任供奉,去叫内阁辅臣入宫,朕有事要议。”
“回官家,三位阁老此时均在内阁,正在指挥内侍们搬运整理阁内典籍。”
赵祯闻言有些惊讶:“那正好,朕直接过去。”说完,拿起手上这本奏札,起身赶往内阁。
……
内阁会议的主持者为赵祯,参与会议者有三人,分别是首辅吕夷简、次辅张耆和大学士李谘。
赵祯坐在主位,左手边按顺序是吕夷简和李谘,右手边是张耆。
赵祯把奏札传了下去,开口说道:
“王伟仁,赌棍,十六岁时因父母不给钱,于是趁夜里父母熟睡杀害双亲,将家中财产全部卷走,在县城赌档输光全部身家后,落草为寇。”
“此人心狠手辣,又颇有心机手段,短短三年时间,便坐上了山寨头目的位置。”
“此人专门劫掠过路旅人,人数超过五人一律放行,而人数低于五人则难逃魔爪。”
“据其同伙交代,此人尤好虐杀十四岁以下幼女,而十四岁以上者,则皆被山寨中的其他人所虐杀。”
“当地巡检带队攻破匪寨后,此人主动投降,因此没有被当场格杀,被关入县牢后,知县判其死刑,移送京师开封府狱。”
“大理寺已经派人复审过,维持死刑判决。审刑院对案件进行了复核,也认可大理寺的复审结果。如今送到了朕的御书案上,等待最后的勾决。”
赵祯一边讲,三位阁臣一边相互传阅奏札。
“张阁老判刑部事,你先说说看法,你认为此人该不该死?”赵祯优先问向张耆。
张耆看过奏札后,神情平稳,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对于他这种戎马半生之人而言,死亡见多了,杀千刀的更是常见,没什么稀奇。
“回官家,臣以为,此人杀害双亲,触犯十恶之四‘恶逆’之罪,罪不可赦,该判死刑斩立决。”
赵祯点头。
吕夷简看着传回赵祯手中的奏札,想了想,开口道:“臣以为,此人单是恶逆一条,便该判处斩立决,但其兼之虐杀幼女、劫掠旅客,遭遇其毒手之人不知凡几,斩立决恐怕不足以抵其罪,臣觉得,该处以非刑之正,凌迟之刑。以慰死者,以儆效尤。”
赵祯满意的看向吕夷简,很认可他的回答。
李谘想了想开口说道:“臣对判处此人死刑无异议,只是臣觉得,凌迟之刑是否太过酷烈,我朝施政素来宽仁,如此非刑,臣恐流言蜚语有损官家声誉。”
赵祯皱了皱眉,听他这意思,似乎是觉得这个人不该死?
李谘继续说道:“臣觉得,不如让他流三千里去服苦役?如此对其而言,可谓生不如死,同样可以告慰死者。”
赵祯点了点头,开口道:“朕觉得,对于这般犯下十恶不赦之罪者,死刑是必不可免的,这一点三位阁老都同意。”
三人点头。
赵祯继续道:“我朝以‘杖、笞、徒、流、死’五刑为正刑,此外还有‘腰斩、车裂、凌迟’等非刑之正。”
“张阁老觉得此人十恶不赦,非死不可;吕阁老觉得此人应该判处非刑之正,凌迟处死;李阁老觉得凌迟太过于酷烈,最好让其生不如死。”
赵祯总结了一下后说道:“朕觉得三位阁老说的都有道理,让他一死了之,太轻了,以凌迟之刑处死,确实有碍观瞻,但朕又觉得流三千里加苦役,有些不够。”
“朕有意下诏,剥夺王伟仁生而为人的权利,押入太医院,命太医用其身躯试药,若能试出造福百姓的救生之药,也可稍抵其罪,三位阁老意下如何?”
三人相互看了看,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些许惊讶,赵祯静静的等待着三人的答复。
首辅吕夷简优先开口:“官家此法处理新颖,臣未曾料到,只是以活人试药,是否……有伤天和?”
赵祯手指轻叩桌面,一一列举着王伟仁的罪过:“杀害亲生父母,劫掠沿途旅客,凌辱虐杀幼女。这三条,哪一条不伤天和?”
“死在此獠手下的良人何其多也,便是偿命,他一条命如何抵得了千百条命?留着他的命,用他的躯体为生者做些有用的事,难道不是仁政?至少他还能活着试药,而那些惨死在他手中的人,可是连命都没有了。”
三人各自沉思了片刻,张耆优先拿出一张黄票,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签字就代表着同意,事后赵祯发布圣旨,他便不可再反驳。
紧接着,李谘也在黄票上签下名字,他也认同了。
最后就剩吕夷简,看着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吕夷简开口说道:“官家,臣有几点建议,还请官家同意,否则臣宁可不签字。”
“吕阁老请说。”赵祯好奇他会建议些什么。
“第一,诏书要发两份,一份诏书公布王伟仁的罪行,对外宣称凌迟处死,只是行刑地点在太医院,且由太医主刀。另一份诏书只颁给太医院判等少数人,试药一事,必须三缄其口,不可声张。”
赵祯点头道:“可。”
“第二,若此事不慎走漏风声,则必须将王伟仁凌迟,做实诏书内容,且试药一事到此为止,以后不得再行。”
赵祯点了点头,这事也好办,只要别让事情败露就行,在太医院单独设置试药房,四面垒砌高墙,只让少数人入内即可。
“这两件事朕都答应,吕阁老可还有其他建议?”
吕夷简见赵祯答应的这么痛快,也就不再坚持,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黄纸上签下了三位阁老的名字后递给赵祯。
赵祯将黄纸贴在奏札空白处,骑缝用朱笔画了个可字,然后递给张耆。
“张阁老,这份诏书由你来起草,朕加盖玺印。”
张耆接过御札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