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纵横:中国地理大势鸟瞰

1 三级地势阶梯+海洋国土

中国宏观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为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见图1-3)。

图1-3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由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祁连山、六盘山、邛崃山、横断山环绕。从地质力学看,该阶梯之隆起是因印度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撞击而成,与之连成一体的帕米尔高原(史称葱岭)也同样是造山运动的产物。该板块地势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高山冰川覆盖,积雪终年难化,号称世界第三极。高原上主要以高寒草甸草原为主,对全球气候,特别是亚洲气候产生重大影响。该板块是亚洲主要河流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阿姆河、锡尔河、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等),号称“亚洲水塔”。只有山间河谷台地、河漫滩地带,空气稍微稠密、气温偏高,适宜耕作处,才适合人类生存。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山脉之一,其西、南方向,高度陡降,进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形成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人口稠密。

在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围合区域之外,地势陡降至海拔1000~2000米,进入地势第二级阶梯,其东部边缘自北而南由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巫山、雪峰山等构成。西部由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主要地貌形态构成。

从第二级阶梯向东,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后,地势多降至海拔500米以下(当然不排除个别高山高于此数,如泰山、衡山),是中国的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要构成,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闽浙丘陵、南岭,直到海南岛的山地、丘陵。

从中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向南,自然延伸到海洋中的海洋国土,可以看成第四级阶梯,它也是我国庄严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之前不重视海洋领土(与海上交通工具落后有关),以致近代列强从海登陆,侵占东南沿海,丧权辱国。全球化时代,第四级的海洋国土是我国维护海权利益和安全的前沿阵地,非常重要。

2 气候类型的多样性

与上述地势、海陆位置相关者,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东亚季风气候——春夏盛行东南风,风从海上、南方吹向陆地和北方;秋冬盛行偏北风,由陆地西北方向吹向东南方。因此,春夏温暖湿润多雨,秋冬干旱寒冷少雨。在地势第三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大部呈现鲜明的纬度地带性规律:自南而北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各季风气候区又可分为2~3个亚型。如温带季风气候区,可分为四季分明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如华北平原、山东半岛);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和冬、夏为主,温差显著的寒温带季风气候区(东北平原、辽东半岛、小兴安岭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北方,内蒙古、甘肃北部、宁夏、新疆等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冷为特色)。

请注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在秦岭淮河一线(最早由近代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载于1924年《佛学地理学》),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年均0℃等温线基本重叠。该线以南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水稻,交通也逐步由车改为舟楫。该线以北,降水减少,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交通工具由牛车转变为马匹。历史上,每当气温上升,气候地带整体北移,该条线亦向北移动,那么从关中平原到山东半岛一线,气候就变得温暖湿润,虽然洪涝灾害频发,但在山间平原、河谷、山前冲积平原地带,百姓生活环境反而非常适宜。而当气候变冷,气候地带整体向东南移动,中北部干旱多发,单位粮食产量下降,时有饥馑发生。在西北内陆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格外敏感,一旦降水减少或者失时,牧草不长,牛羊瘦羸,甚至严寒冻死,则牧民向南流徙,寻找优良牧场和栖息地。如此不可避免地与农耕民族发生矛盾、兴起冲突(见第二章)。所以,从河西走廊向东沿长城东行至燕山北麓向东北大兴安岭西侧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农牧交错地带)始终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地震带”(见第八章)。

3 中国四大自然地理单元

根据地形、地势、气候、植被等,将中国地理空间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每单元细分为若干亚型(请参照第三~五章)。

其一,青藏高原。突出特点是高寒,空气稀薄,是亚洲主要河流的源头,号称“亚洲水塔”翟晨阳、杜德斌等:《基于合作与冲突视角的“亚洲水塔”周边国家地缘关系网络演化研究》,《地理研究》2021年第11期。。其周边由高山环绕,有江河与其相通,河流切割高山形成峡谷,水流湍急,蕴藏丰富水力资源。从东南部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顺地形爬升,在山前形成丰富降水。西南方向印度洋季风气流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爬升,产生丰沛降水,部分气流深入高原内部,以雨雪方式补充高原水汽。除河流谷地、局部低地气候温暖、空气浓度高外,绝大多数区域不适合人类生存。正因其“高”,难登攀超越,该地理单元并入中华大家庭时间较晚。

其二,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走向大体是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它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此线以西以北,降水越来越稀少,是半干旱区,降水不足以满足落叶乔木所需,只能满足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当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时,则是干旱区,草本植物也难以生长,进入荒漠区。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也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而在荒漠区以北,进入亚寒带和寒带,冻土和常年冻土带,蒸发量少,是寒带草原、森林草原地带,以针叶林为主。所以,在蒙古高原,有“漠南和漠北”之分。漠北虽然无沙漠,但异常寒冷,亦非适宜人类生存之地,游牧民族在此地只能暂留,牛、羊、马等牲畜难以越冬。这里是游牧文明的发育之地,由于他们逐水草而居,游徙不定,文明不易沉淀,更不易教育与传播,往往被历史视为蛮族。

其三,秦岭、淮河连线以北的温带季风气候区。主要包括地势第三级阶梯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淮平原、山东半岛等区域;第二级阶梯则包括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平原、黄土高原南部、河南大部分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和降水季节性差异明显。夏季风盛行时段,降水集中、雨量大、气温高,雨热同期,非常利于作物生长。冬季,气候干冷,降水量少。春、秋季,气温平均,温暖舒适。在该区域内,还存在着南北差异——东北平原,尤其是松嫩平原,冬天气候寒冷,夏季湿热,农作物一年一熟。华北平原、黄淮平原一年两熟,农作物产量增幅明显。这个区域的中间部分,长江以北、燕山以南、黄土高原、岷山以东的广大区域被视为“九州方域”,是中华文明的孕育与发展之地。东北地区虽然属于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但由于冬天寒冷漫长,一年一熟,是渔猎民族发展的渊薮,与九州之民风俗不同。

其四,东部热带、亚热带地理单元。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和南部沿海各省区,横跨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东临黄海、东海,南临南海。该区域气候属于亚热带和温带。月平均气温常年在0℃以上,温暖湿润,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日照充足,积温丰富。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降水丰沛,气温和降水季节性鲜明。北部巫山以西是四川盆地,以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雪峰山为界,以西是云贵高原,以东是东南丘陵。山地、丘陵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平原小而分散。大江大河有长江水系、珠江水系、淮河、钱塘江、闽江。主要有洪涝、台风和寒潮等气象灾害。在古代,由于土地卑湿、炎热,瘴疠瘟疫多发,并不适合人类生存。后来随着气候变化,人类逐渐开发与适应,保持相对和平发展的环境,唐中期以后,始超越北方,跃上中国历史的舞台。

四大地理单元之间构成相互竞争、冲荡又互补的地缘关系。例如,北方游牧、渔猎民族南迁进入中原地区,而中原之民被迫南迁进入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青藏高原内部与外部的民族相互激荡,最终走向融合。换句话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其背后的决定因素是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