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哥面馆前,老板泡好了一壶红茶,听着秋秋阅读,坐在店门口,晒着太阳悠哉悠哉,听听书喝喝茶。
进店的学生纷纷跟老板打着招呼,有的说老板喝茶呀,有的说老板吃茶呀,有的说老板品茶呀,还有的说老板品茗呀!
老板娘一听,喝个茶怎么有这么多的说法,于是问同学们怎么回事啊?
同学们一听,赶紧就把老板拖了进来,一边喝茶一边聊聊中国茶文化和历史。
老板说呀,茶最初的起源就是直接吃茶叶。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
那时候,人们吃东西加工水平不成熟,经常生吞活剥后直接吃,有什么吃什么,因此经常得病。神农为了解除人间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观测这些植物食用后的变化,并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
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时,发现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像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他把这种绿叶称为“查”叶,以后人们又把“查”叫成“茶”。
老祖宗们又发现了茶叶具有解毒提神的同时,还有解渴去口臭的功效,便直接吃生茶叶。
有同学说,对呀以前不会刷牙,又没口香糖,嚼几片茶叶当口香糖吃多好,现在就有茶香牙膏,茶香口香糖等,就是因为喜欢茶香味呀。
有同学说,可是直接生吃茶叶好苦呀。
马上有同学说,喝咖啡也一样呀,有人就喜欢这苦味儿,何况茶叶还是先苦后甜呢?
老板点点头说表示就是这个理,又接着说道:后来为保存方便,所以人们在大太阳天把鲜嫩的茶叶,晾晒在阳光下慢慢晒干,这样就方便贮藏了,随时可以用于干吃与治疗疾病。
而且发现茶叶没有涩味了,所以就有了晒茶。与现在的绿茶与炒茶有点类似了。
后来又发现茶叶可当配菜或配料吃,可以去油腻,增香味,先苦后甜生津液等功效。
所以就有牧民的奶茶,藏族的酥油茶,山区的打油茶,南方的擂茶,尤其是好吃的茶叶蛋等。
有同学说,现在牧区还是一样喜欢用茶砖,因为茶叶压缩成茶砖后携带方便,游牧转场时更方便,煮奶茶时再切开茶砖。
藏族因为:“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
所以将酥油茶作为“一日不可或缺”的生存必需品。
藏族不产茶叶,内地马又少。所以唐代以来就以内地的茶叶与藏族的马匹进行交换。
历史上称之为“茶马互市”,或“茶马贸易”。
伴随主要以茶叶交换马的贸易,而开通以马帮为主的商道,被称为“茶马古道”。
内地以前很少用茶砖,因为茶砖就是为贸易方便,所以使劲压缩的产品。
内地直接将茶叶,花生,芝麻等擂呀磨呀后加水后喝茶,就是擂茶。还有的加油,加炒米,花生,芝麻,油等,煮成油茶当饭吃。
老板点点头说:所以呢,茶叶刚开始阶段主要作用就是吃,始终都是扮演药材,配料,配菜的角色。
真正喝茶,品茶形成中国的茶文化呀,就要说到唐朝了。
唐朝人先将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用好水煮沸,再将茶水倒入茶杯中饮用,这就是煮茶法了。
茶叶的好坏终于成为了主角,用水也很讲究了,然后就是专用茶具,最后怎么喝都成了讲究,所以就有了茶经,形成了茶道了。
有同学乐呵呵说,就是别大口牛饮了,别加奶,加花生,加芝麻,加油了,加蛋等,慢慢品尝一杯茶叶水了。
老板也笑嘻嘻说,通俗讲就是这样了,锅改壶,碗改杯,啥都别加了,直接品尝纯正的茶叶水,就是中国茶文化质的飞跃了。
话说,有一年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游玩,来到龙井村附近,便到狮子峰下胡公庙休息。
于是庙里的和尚端上当地的名茶,又安排几个乡女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树前采茶,以示皇帝体察民情。
乾隆皇帝看见后,果然心中大乐,也跟着乡女们学着采茶。
没采多久,又听说太后生病了,皇帝便随手将采到的一把茶叶往口袋里一放,便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几天过后茶叶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也散发出来了。太后闻到后便问皇帝是什么东西这么香,皇帝才发现原来是自己采的茶叶。
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朴鼻,太后喝了一口后,顿时感觉全身舒服多了。
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也。”
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于是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的新茶,专门进贡太后。
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游客中有不少还会专程去探访一番,拍照留念。
怎么泡茶才更好喝呢?于是人们又研究出配套的蒸,煮,泡茶各种办法。
怎么喝茶才有意境呢?于是人们又制作加工茶壶,茶杯,茶盘,茶勺,茶刀等各种工具,增加收藏与仪式感。
随着中国茶文化进一步发展,开始糅合了佛、儒、道诸派的思想。
所以饮茶活动过程中,又形成了更多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书、茶故事、茶具、茶艺等等,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茶道,最重要的是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都要美出意境来。
茶史中主要讲究,茶之妙有三:一色、二香、三味。
听到这里好多同学表示,我们平时喝茶只要做到三妙,色香味俱全就可以了。
搞茶道呢,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都要美出意境的话,光那原木茶桌都要好几万,甚至几十万。一两好茶比黄金还贵。还有呀一把好茶壶根本不够,那是好多好多把。
话说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
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
从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的树瘿壶、六瓣圆囊壶,到季汉生创意设计、曹安祥制作的同时能泡两种茶水的紫砂鸳鸯茶器—中华龙壶,再到佛门紫砂艺术家延芫制作的—法乳壶,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在壶的欣赏性上下足功夫。
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紫砂壶才弥足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气息,这就增加了紫砂壶高贵不俗的雅韵。
老板娘笑嘻嘻说道,所以要好好学习,努力赚钱,多配几把紫砂壶。钱要多得要象马总一样,才会对钱没兴趣了,因为人家的钱就是一串数字罢了。
老板摸了摸鼻子说,关键人家那一串数字的位数大呀,去掉几千万,好象没变什么,咱们去掉几万块,有时候直接变成二三位数了。
一个同学咳咳的说,我的去掉几千块,直接象按计算器一样归零,归零,归零。
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谁不是月月如此?
老板笑完又说道:吃茶呢,主要是加入其他食物填饱肚子为主。喝茶呢,主要是解渴为主。品茶呢,主要是有钱有格局。
咱们老百姓吃吃喝喝就得了!主要去品味茶之妙有三:一色、二香、三味。
所以茶叶主要分绿茶与红茶。
那么喝绿茶讲究的是“鲜绿”,绿茶是一种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叶,通常都是现摘现炒。
追求保留茶叶的天然味道。所以加工的主要过程,就是杀青和干燥,防止产生茶红素,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保留茶叶中所含的营养物质。
绿茶性凉,因为没有进行发酵的缘故,所以绿茶喝起来口味会淡一点,但是滋味却很鲜爽,适合在炎热的天气喝。
喝红茶讲究的是“红艳”,红茶正好和绿茶相反,红茶是全发酵茶类,不经过高温杀青,而是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等过程,茶叶中的酶会与茶多酚、果胶等物质充分反应,从而产生较多的茶红素。
茶红素在红茶汤的味道,色泽,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茶红素约占总颜色的35%,也在成品茶的褐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红茶性温,有暖胃驱寒的作用,也可以助消化,激发人们的食欲,我们常喝的奶茶就是用红茶做的,而且红茶可以泡很多次,味道更香更浓些。
绿茶泡泡就行了,主要看鲜绿成色。红茶煮蒸后茶红素增多,香味和口味更浓一点,主要看红艳成色。
2022年11月29日时,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39项传统制茶技艺和5项相关习俗。
老板最后说,我们平时多喝喝茶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传承,享受茶之妙有三,色,香,味。
至于高端的茶道茶艺茶文化,有钱后可以去享受享受其中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