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高句丽

陈朝还派遣了使者,前往高句丽,吐厥等地,去高句丽的使者现在应该是到了。

高句丽现在在位的君主是平原王。

平原王,姓高氏,名阳成,中国史书作高汤,陈文帝曾授予平原王,宁东将军之位。

长安城中,平原王高汤躺在病榻之上,王太子高元将陈人使者孔亮引到病榻之侧。

孔亮见状,伏地便哭,高汤父子傻眼了,这陈人使者好似不太正常。

高元连忙问道:“天使,这是何故?”

孔亮也不起身,用手擦拭着眼泪哽咽道。

“将军神似家父,家父病重时就如将军一般卧于床榻,今日见得将军,便想到了家父,实是思念过甚,才会如此失态”。

躺在病榻之上的高汤闻言,感动不已,也不装病了,起身下床与高元一同将孔亮扶起,不禁感叹道:

“久闻中国之人至孝,今日得见才知如是,当真是感人至深啊”。

高元只得频频点头,这话明显是对自己说的。

高汤如今已然年迈,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最是触景伤情的时候,这陈人使者的行为当真是让他感动不已。

孔亮被扶起之后,挽着高汤的手,直呼:“像,实在是太像了,若非将军远隔重洋,我当真以为是家父在世,将军若是……”。

高元见状大惊,这人莫非是来抢爹的?,于是连忙拉开孔亮,“天使还是先说明来意,余者以后再议”。

三人坐下,高元命人摆上酒宴,说道:

“今日乃是私下会面,使者有话直言便是”。。

孔亮闻言,向高汤,高元二人恭敬行礼,便说道:“实不相瞒,隋人残暴,欲亡吾国,吾主遣吾远渡重洋,只为向将军求援”。

高汤连忙问道。“战事如何?”。

高句丽与南朝关系颇佳,入陈朝贡的次数远朝隋朝,北齐北周等国,事实上他们一直在向东北扩张,,早在北魏时他们就帮助北燕对抗北魏,然后北周时又支持高宝宁反周,反隋,其一直与南朝交好,贯彻性的执行了远交近攻的战略。

孔亮诚恳回答道:“不甚乐观,好在我等已经稳住局势了”。

高元问道:“隋主与我等关系颇佳,我等为何要帮助与你”。

隋朝与高句丽其实关系一般,但是隋朝对高句丽其实尚好,开皇元年时他们就派遣使入隋朝贡,杨坚一高兴,就授平原王大将军、辽东郡王之位。

此言差矣,“隋主吝啬,野心勃勃,其篡位后对前朝诸王几乎是赶尽杀绝,此般国主,怎会容忍我等苟活。

我等本就唇齿相依,倘若陈亡,高句丽亦是华夏邦国,隋人必攻尔等”。

高汤深以为然,他曾经援助过高保宁对抗隋朝,现在做贼心虚,所以在得知隋人伐陈后,他当即治兵积谷,为据守之策,足可见他的恐慌。

高元问道:“两国远隔万里,我等如何才能救贵国”。

“如今隋人大军在南,贵国只需出兵辽东,攻打营州,隋人必会恐慌,吾国就能保全了”。

“使者,营州太远,毗邻突厥,我国中兵少,难以远征”。

“将军可派使者北联突厥,我听闻突厥都蓝可汗与隋人有隙,还可以让突厥西联吐谷浑,我等四国伐隋,隋人还能如何抵挡?。

届时四分天下,河北山东之地尽归高句丽所有,关中归突厥,蜀中归吐谷浑,我陈国再据江南,岂不美哉?”。

高汤,高元二人听闻此言,直呼过瘾。

孔亮趁热打铁道:“高句丽本是高阳之后,本就拥有华夏之种,帝胄之血,我观如今之高句丽,拥兵40余万,兵甲足备,物资丰余,丝毫不弱于我陈国,早就应当重返中原,复兴华夏了”。

高汤连忙问道:“此话当真?我等当真是高阳之血,帝胄之后?”。

孔亮指着一旁铜柱上的浮雕:“此为何物?”。

二人齐齐看去,答道:“太阳!”

“非也”。

“那是什么?”。

孔亮高声喊道:“此为高阳!,尔等先祖本就是高阳贵血,只是久居蛮夷,忘了而已,这铜柱,足以证明你们体内依然流着高阳之血,那怕是忘了,但你们心中仍有执念,不要怀疑,你们就是高阳贵胄!”。

父子二人热血沸腾,原来如此,原来我们是帝王之后,难怪难怪……。

“为表诚意,我主愿自称南帝,奉将军为东帝,共兴义举,荡平中原”。

高汤闻言,又是一惊连忙问道:

“此话当真?”。

“绝无虚言,我国书就在馆舍之中,待明日,便正式拜谒东方皇帝陛下”。

孔亮这次来其实带的是有印的空白文书,他的目标就是联合四方势力一同对付隋朝,,大陈都快完了,别说东帝了,只要能救陈国,玉皇大帝都行。

次日,孔亮正式上国书,奉平原王高汤为高句丽皇帝,与陈国约为兄弟,共同伐隋。

事实上高句丽属于东夷中的高夷,按照中国史书来将讲的是皇帝后裔。

《史记》: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这是《史记》对舜祖先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昌意是舜的祖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昌意的父母是谁?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嫘祖今河南西平县人,嫘祖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这还是《史记》的记载,大概意思就是黄帝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少昊),可以知道舜的祖先是黄帝。

《孟子》又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呜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

从《孟子》中可知舜是东夷人结合以上两条记载我们完全可以知道东夷人是黄帝的子孙。

所以高句丽是高阳之后,没有半点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