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小解陈国制和岭南的开发

自从称帝后,陈叔慎就没睡过一个好觉,目前的南陈,啥都缺,缺兵,缺粮,缺钱,缺官员,陈叔慎将陈正理留在湘州,又调陈方庆去担任江州刺史驻守南康。有了两个陈室宗亲驻守边境总归是要好的多,但是两条防线需要大量人员,资金维持。目前的南陈朝廷,国家虽小,屁事不少。

一者,要重新梳理一套驿站系统,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正所谓有路的地方才有朝廷,没路的地方不是山贼就是造反,陈叔慎安排邓义,陈伯去处理了。

二者,废郡立州,这条法令几乎没有人反对,因为这样会有更多的官员空缺,个个大族都会往这里面塞人,最大的冯氏直接往陈朝的官府里塞了56个县主薄,31个县令,3个州刺史,,可谓是大陈第一官宦士家。

三者,进行人口普查,这一项直接关乎于财政,这事在谘议院吵的不可开交,地主豪强的底子就是那些私兵部曲,以及依附他们的人口,南陈是他们支持建立的所以绝对不能直接一概视之,除非打起来,目前使用的是第4套方案,南陈直接把人分成两种,一种是民户,一种是领户,陈朝对领户税收只有民户1/3,称之为赕税,地方大族不得再无故增加领户数量,数量基标是以赤明元年统计结果为准,也就是说如果后期还要继续增加领户数量,只能是自然生长数量了。

四者,官制和选官制改革,官制上使用三省九部,直接废除清浊官之分,选官则直接废除原来的举荐制,直接使用恩荫和科举两套并用,领户科举就会自动转为民户。

五者,议会制,现在的议会无疑是牛逼plus的,拥有的权力并不少,包括修改现法

监督实施,

制定国家机构人员配属,

选举提名各部尚书。

审查和批准国库财政和和支出预算。

改变或者撤销咨议院执事。

批准州县和建制,

决定通商关隘的设立及其制度。

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还有土地,税收等等一系列的制度的监督和管理,不夸张的说除了最终决策权和三台省人选,他们拥有其他大部分权力,如果哪天把皇上嘎了…………他们将会拥有更多权力。

陈朝的制度一开始就是为了拉拢世家大族土豪洞主,跟屁民没有半毛钱关系。

事实上有一些制度是过于先进了,完全不是当前生产力下可以使用的,比如人口三年一查,科举一年两办,就以当前的生产力根本不可能完成,单一个纸张问题就足以劝退大部分平民之家,更别说低的可怕的识字率,有理由相信往后的时间里大部分的科举依然是大族子弟的娱乐场。

陈朝的制度一开始就是为了拉拢而拉拢,而且很多制度过于超前,严重违背了当前的社会生产力,这也导致了部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谢基在与陈术制定这一系列国政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些问题,陈术的回答是政策需要这样走,但目前可以使用现行的,也就是原有政策,但一定要靠近制定的制度。这也是陈术明明知道科举没有屁用,但陈术依旧在推动这一政策的重要原因,或许这也是隋唐两代不断推动科举的原因。

所以陈术要做的就是提高生产力,造更多的纸,炼更多的铁,修更好的房子,造更大的船,制造更好的装备。

地域和地域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巨大的,岭南政策基本是如此,湘州的政策是大有不同的,首先就是湘州可以更好的控制豪强洞主武装,并且湘州南部地区,没有领户,没有领户,这是为了扩充兵员做准备,如果说岭南的制度是为了拉拢支持,那么湘州的制度就是为了全员备战,不管是均田还是编户,还有就是湘州江州议员数量可以达到咨议院4/10,剩下的6/10也并不都是豪强洞主,这极大的制约了岭南土豪们,在岭南民户数量也不少,只是相对于领民数量来说会偏少。

岭南的开发程度。

大部分的人会觉得岭南的开发程度会很低,但事实上岭南的开发程度的确低,相对而言红三角的开发程度是一直比珠三角的开发程度高过一个级,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交趾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属交州。户九万二千四百四十,口七十四万六千二百三十七。县十:羸,有羞官。安定,苟屚,麋泠,都尉治。曲易,此带,稽徐,西于,龙编,朱崖”。

当时红三角的人口数量就已经到了七万四,而同一时期的南海郡,人口只有9万多。

同样是汉书记载:“南海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属交州。户万九千六百一十三,口九万四千二百五十三。有圃羞官。县六:番禺,尉佗都。有盐官。博罗,中宿,有洭浦官。龙川,四公,揭阳,莽曰南海亭”。

到东汉时期,交州七郡的人口数量至少突破200万,东汉郡国没有对交趾郡人口的记载,只是说“交趾郡武帝置。即安阳王国。雒阳南万一千里。十二城”。但是当时南海郡的人口就已经从9万突破到了25万,但是到了唐贞观年间,编户人口就只有100多万了,那么人口去那了?难不成岭南天天打仗,人都打没了?

赋税问题:岭南的问题不在于人口的多少,而是一个治理的过程,一者岭南隔绝中原,地处偏僻,远在中原的朝庭更本没办法有效管理,二者,古代赋税运输成本远高于赋税本身,就算朝庭只收10斤稻子,但是想要把这十斤稻子运输到中原那可能就需要上千斤稻子了,然后发现这十斤稻子居然发霉了……

相比之下不如收一些铜锣铜鼓,珊瑚玳瑁来的划算,至少这些东西它不会发霉。

对比中原王朝,其实江南王朝想要收取赋税要容易的多,但是尽管如此,江南王朝对岭南的赋税要求也并不是粮食之类的,而是金银,工匠,训象之类的。

唐朝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点,岭南的赋税直接由扬州代收,再由扬州转运至洛阳。

而现在的南陈朝就不回面对如此困难的转运问题,不管是韶州还是湘州,都可以通过水路之达。税收可以直接通过水路转运。

为了转运交州粮草,陈叔慎还特意安排黄偲到广州担任刺史,由海路转运入珠江,进而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