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教子

长安-汉宫-宣室

刘璿站在御案前,一本满是疑惑的问道:“父皇,伯父说无论黑夜还有多久,太阳总会出来的。”

“儿臣瞧了好多天好像日出的时辰都差不多,伯父为什么觉得黑夜太长呢!”

嗯,这个问题提的好,既涉及天象四时,又暗合兴亡之道。刘禅放下笔,拍了拍龙椅,示意刘璿做上来。

首先,日升日落的时间,并不一成不变的,每天都有极为细小的变化,总得来说就是春夏日时长,秋冬日落早。

这也就是为什么,刘璿酉时用晚膳,春夏天还亮,秋冬却夜已来。这是自然变化的规律,是不为人能改变的。

而陈留王要教的他,除了日夜时长的自然之理外,便是兴亡之理。国家兴亡的原因,有很多,有君王之过,也有臣工之责,甚至也有天灾水患等原因。

但在刘禅看来,相比于我们无力的天象,国家的兴亡,力挽狂澜,倒是有志者事竟成。

华夏的历史之所以薪火相传至今,便是每当国家面临危机,大厦将倾之时,总有特定的人物站出来,运用他们的智慧,拯救国家的命运,成为救时之人,并改变历史的进程。

商鞅变法,始皇帝一统华夏,武帝横扫匈奴,宣帝将强汉推至最巅峰,光武帝二造大汉等等。

帝王将相,面对国家尊严统一的问题,即便障碍重重,也从不会退让。在救时的过程中,不计个人得失,为争取国家独立不遗余力。

“朕在你这般年纪时,觉得挺容易的。不是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嘛!”

“是啊!看着别人做都容易,自己坐在这里,就没那么简单了。”

“那时候,朕总是觉得你皇祖戎马一生,所以脾气暴躁,纵然是做了帝王,也改不了这个毛病。”

“可等朕自己坐在这里了才发现,这把龙椅,谁坐谁暴躁。”

没当皇帝时,刘禅觉得做天子,能力最重要,因为只有天子雄才大略,如始皇武帝那般,才能推动国家步入新的轨道,一步步走向强大。

做了天子后,他才能明白,当天子的,耐心是第一位的。有些事,生气也得受着,还不能发火,因为这江山是终归是你一家一姓,臣工们有时也很难办。

很多天子之所以会成为昏君,就是因为他们熬不住,要靠声色犬马,纵情享乐来麻痹自己。没人愿意做无道昏君,天天被人骂,没人愿意。

而天子的能不能一颗平常心,能够坦然的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是这个国家是否会黑夜长短的关键。刘协教他的,就是不要走自己的老路,将来做一位有为的盛世之君。

“就想父皇一样吗?”

刘禅摇了摇头,历代帝王传位,第一标准是子类其父。帝王也是人,当父亲的,有哪个不希望儿子像自己。

但对刘璿,他却不会如此。刘禅这半生如履薄冰,每一步走的都是小心翼翼,可谓机关算计,不敢有丝毫差错。在三造大汉的路上,艰难前行。

他希望刘璿能用自己学会判断,自己领会他的帝王之道,知晓自己的责任。刘禅和刘协只是引导,至于他将来选择做什么样的帝王,是他自己的权力,毕竟刘禅不能陪他一辈子。

“您也要像母后一样,躺进皇陵吗?”

“是的,人都会有那么一天,父皇和你母后如此,你也一样。”

虽然不愿意让小小的娃儿就面对死亡,但不经历怎能长大。帝王,注定是孤独的,很多帝王都是一个人走到最后。

而帝王的功业,也就是刘协所说的阳光,将永远照耀这片土地,千百年后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帝王既是活在当下,也是活在历史中。

一统天下,必然在他这一代结束,为了这个目标,刘禅也在不遗余力的筹划。

等他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就轮到刘璿粉墨登场了,如此书写大汉的篇章,全看他的心意。

“到那时候,朕会把这枚玉玺,换成传国玉玺交给你。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璿儿,你要明白,天生就是为了做帝王而来的。”

把案前的地图摊开,刘禅把他的小手按在上面,让刘璿好好摸一摸,这些都将是他的土地,他会成为这片土地唯一的主宰。

帝王者,辨其上下,树之君臣,所以抚育黎元,钧陶庶类,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皇天眷命。

人主之体,如山岳焉,高峻而不动;如日月焉,贞明而普照。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归往。宽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断。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人。

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游幸无度,田猎不时。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竭,人力竭则农桑废焉。

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珠玉珍玩,黼黻絺绤。如此则赋敛重,赋敛重则人财匮,人财匮则饥寒之患生焉。

乱世之君,极其骄奢,恣其嗜欲。土木衣缇绣,而人裋褐不全;犬马厌刍豢,而人糟糠不足。故人神怨愤,上下乖离,佚乐未终,倾危已至。此骄奢之忌也。

“璿儿,你记住,做帝王!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自醒!只要你能时时自省,你的国家被黑暗笼罩的时间就越短。”

“其次是去谗!谗佞之徒,国之蟊贼也。争荣华于旦夕,竞势利于市朝。”

这些人,谄谀之姿,恶忠贤之在己上;奸邪之志,怨富贵之不我先。朋党相持,无深而不入;比周相习,无高而不升。

令色巧言,以亲于上;先意承旨,以悦于君。朝有千臣,昭公去国而方悟;弓无九石,宣王终身而不知。

至于,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赏罚,显罚以威之,明赏以化之。威立则恶者惧,化行则善者劝。适己而妨于道,不加禄焉;逆己而便于国,不施刑焉。

如此,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这也是他,今日驳了言官改封刘永为蜀王的奏疏,赏晋李严为蜀国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