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国的时候,孟建一直认为,官场是个颠倒黑白的地方,有的人缄口不言独善其身,有的人为求自保构陷他人。
良心和道义,都要扔到茅坑里,虚头巴脑,勾心斗角才是生活的常态,否则被人吃掉是早晚的事!孟建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但汉室的朝廷,却跟他认知中的官场不太一样。官员属吏,每个人都来去匆匆,脚步疾快,没有寒暄,没有掣肘,有的只是按“章”办事。
每个人只要把自己分内的差事干好即可,甚至连上司的脸色都不用看。孟建就瞧见了好几个被下属气的跺脚,又无可奈何的官员。
所有问题,全部形成文字,经办人签字画押,最后统一封存,责任划分的异常明白。据杨仪介绍,这是刘禅的主意,为了就不希望有扯皮、推诿的情况发生,从而耽误政事。
而相对于处理公务,汉廷也更注重臣工们的生活。公署中有食堂,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饭可吃。不分等级,不论年纪,人人都排队打取。夜里还有提神的茶,架在外面的火上,供人取用。
食堂的侧面,还有可以沐浴的汤池,供当值的臣工们沐浴。若是病了,还有当值的御医把脉,开药!没有家的官员,还有专门为他们开辟的坊间居住。
在汉室为官,你可以标新立异,也可以桀骜不驯,甚至不必担心被上官苛待,因为御史台有专门受理此事的部门。
但有一条,却是他们必须具备的,你得有一颗敢当砖石的心,必须把手头的事做好,不求无可挑剔,但不能出错。毕竟,他们手中的笔,一高一低,关系朝廷的判断。
与蒋琬、杨仪打了一份饭,坐在宽大的食堂中,孟建竟然没发现一个对他好奇的?难道这么个陌生人,突然出现在朝廷的中枢,不奇怪吗?
蒋琬淡淡一笑,给他解释了一下,尚书省周围还有五部、大都督府、御史台、宗正寺等衙署,常驻官员两千六百余人。每天还有不少各地入京述职的官员,及各地驻军擢升的将领。
不要说是跟着他俩来的,就算是自己一个人来,只需在门外出示身份文牒或令牌即可。攀关系,找门路,议论是非,在汉室的朝廷中是没用的,一切都得靠自己干。
拿司徒廖立来说,他主管刑狱,凡是汉境内的案件,他都必须亲自过一遍,但凡有不明确的地方,都会要求刑部重审。非五次审查,不得报御批签红。
各地郡、县的官员、差役,总是要把犯人、证人押解入京。在这里吃一顿公餐,也是非常正常的。这里出现生面孔,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丞相吩咐了,带孟建四处转转,甚至可以去刑部看看审案。汉室与曹魏不同,一切都以实际出发,注重效率,环境也相对简单,适合不善交际的人。
魏吴二国不少少言寡语的读书人,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陛下说了,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士人。
是吗?孟建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腮帮子,刘禅揍他的时候,可没见出来如此礼贤下士。
“我听说,各郡、县还设有官学,不仅可以读书,还能挣一分口粮?”
蒋琬点了点的,这的确是真的。建兴四年起,朝廷就设立了官学,中央还扩充了国子学。八到十五岁的孩子,都可以免费入学,食宿由官学负责。
十五岁以后,他们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国子学,也可以直接参加科考。当然,这不是强制的,全靠自愿,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仕途。
陛下说了,有教无类,朝廷取士不该有士庶之分,官员的好坏也与出身无关。只要愿意为朝廷做事,愿意为百姓做实事,即便能力差一点,也可以酌情的栽培,经验丰富了,自然就称职了。
这几年,从官学出来的学子,要么通过考试成为官员、国子生,要么被各郡、县聘为书吏,最不济的投军也是备受重视,根本就供不应求。
年初的时候,朝廷在雍、凉二州推行,虽然时间短,但也挑出了不少聪颖的孩子。礼部还专门请旨,为他们的家免除了一年的赋税。
陛下说,用吏的态度要改变,不能跟没头苍蝇一样乱找,或者举孝廉这种已经落后的制度中选择,应该是大批量的培养,然后择优录用,这才是科举制的根本。
抿了一口水,蒋琬笑道:“怎么样,公威兄,跟魏国不一样吧!”
的确不同,不仅是官制、学制,甚至连土地、赋税、兵役制度也是截然不同。这些制度都是孟建闻所未闻的,完全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
汉廷也是靠着这些新的制度,一点点汲取实力,弥补国力上差距。变法就是一场豪赌,成了则国富民强,败了跟韩国一样的下场,申不害这个名字是历代君主都忌讳的。
秦奋六世余烈,吞天下而亡诸侯,这汉主的气魄比秦国的君主们都大,他这是要用一代人,就干完人家六代人的事。
杨仪纠正了他一点:“公威兄说错了,不是一代,而是两代人,我们就是要在入土前,廓清寰宇,致太平!”
陛下带头摒弃一切享乐,朝中公卿也以此效仿,耕种、战争、学习,成为了当前的主流,每一个人都不遗余力的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孟建入潼关后也该看到了,虽然在打仗,但春耕却没有耽误,地方官府会出资购买种子,雇佣劳力耕种,免去了出征将士的后顾之忧。引用上谕中的话就是:让士兵卸下包袱上战场。
杨仪相信,曹魏是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的。在争取民心,凝聚民力方面,陛下甩曹叡十条街不止。
至于,孟建纠结挨揍的事,在杨仪看来根本就不是事。了解陛下的人都知道,不怕陛下骂,他越骂就是越看重你。多少人想求孟建这份幸运,还求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