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聆听”的技术

文章的出品质量与素材的质量是成正比的,材料找得好,文章自然好。然而偏偏就是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现在连很多吃写作这碗饭的人都没搞明白。火急火燎地取材完毕,在撰写阶段牵强附会地试图把文章写得有意思些,这有可能吗?唯有在找素材的时候,能产生“啊啊啊,这个真的有意思!”“这个绝对要让大家知道!”的情绪,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可能值得一读。在琢磨“要写什么”之前,应该先花大力气去搞明白“要听什么”。自己想从眼前这个人身上获得什么内容?鉴于取材会极大地左右文章的最终质量,在这个环节就该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让取材过程变得轻松愉悦的三大诀窍

为了让自己在取材时不至于太无聊,我曾经做过几种尝试,第一种就是“探讨人生模式”。既然是探讨人生嘛,那即便交谈的内容和取材主题毫不相干也无所谓。要是你的主题定为“创新发明”,那不妨聊聊“出来单干的第一年,你打算怎样赚钱?有什么具体想法吗?”于是对方状态渐入佳境,面对“如果从事这份工作会怎么样”的问题,也会回答得相对认真一些。从结果来看,无论聊得多么天马行空,最终总能回到设定的取材主题上。

早前我有幸采访RIZAP公司[3]的濑户健社长。由于新冠疫情影响,日本国内的经济形势有所下滑,我便单刀直入地问道:“现在的经营环境应该不太理想吧?连我自己在这个时期都会有些心情低落,您认为该怎样去应对这种情况?”对方遂回答:“世间万物总是总有起伏,某处有凹陷,某处亦必有高腾;影子也永远藏匿在光明的背后。请务必去主动捕捉积极的一面!”听闻此言,感动不已。

第二种方式则是“询问对时事新闻的看法”。我在采访担任ZOZO品牌[4]宣传一职的田端信太郎时,恰逢“吉本兴业内斗事件”[5]传得满城风雨。所以在访谈的开头,我就多提了一嘴:“您对于吉本社长召开的见面会有何看法?”对方突然聊兴大发:“你可算问对人了!”结果最后像“公司究竟是什么”这个原定于采访大纲上的内容,也能兜兜转转地联系起来了。

至于为什么要去问田端先生对于吉本兴业见面会的看法,与其说是因为采访,倒不如说是出自我个人的好奇心。这种问题不仅能够打开话匣子,而且每当论及人生探讨或时事评论这类题材时,对方往往会变得更加真诚,采访自然变成一桩乐事。

有些同行心思缜密得很,往往会提前列出采访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提问。不过,若是以“好,那我们进行下一个提问”的心态去推进采访的话,对方的回答也会变得相当无趣,更别提炒热气氛了。采访现场的对话氛围相当重要!只管随机应变即可。

最后一种,是在提问时加入“换作是我,就会这样想……”的话术。

好比要采访某家老字号的经营者时,我曾这么问:“由于我是一个人出来单干,所以很多事情都能自己定夺。但我要是成了某家传统企业的第几代掌门人,那压力得有多大啊!我想知道,继承了历史如此悠久的事业,您的感受如何?”

在提问中夹杂“要是我的话会这么想……”或者“我若站在你的立场……”这类要素是很关键的。这种问法妙就妙在,无论对于采访者还是受访者而言,本质上讲的都是“自己的事情”。如此一来,对方就会有更大概率向你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与其说是取材,我更愿意将这个过程称之为“向自己感兴趣的人了解情况”。保持这份弥足珍贵的提问欲望乃重中之重!摒弃“要写些什么”的心血来潮,而是脚踏实地地从“要问谁什么问题”开始吧。

万能提问:“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再让我来介绍一种聆听他人叙述的技巧吧。说来也简单,那就是问及对方“过去、现在、将来”的种种。想写奶奶的故事?那就该与奶奶唠嗑:“奶奶,您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哪怕是问公司社长相同的问题,类似于“您是如何一路走来的”,说不定能捕捉到极为生猛的逸闻。如果进展顺利,话题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走向“您现在在从事什么呢?”“这份工作如何?”这些纯粹的目前境况。但可以肯定的是,谈论过往故事必然易于炒热气氛。再乘胜追击!“您接下来有何打算?”“您的梦想是什么?”等与未来相关的内容,甚至有可能打听到令人意外的信息。另外,“那是什么时候的事”能够有效地提升对话深度。好比这种情况:

“我挺喜欢爬山的。”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我从小就喜欢。家父可是登山专家呢!”

“我阅读量特别大。”

“哎,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兴趣的?”

“大概是小学那会儿吧……大家都在玩躲避球,就我一个人在一旁看书。”

“哎呀,我也差不多。”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属于魔法般的语句。它不仅能自然地引出过往的故事,而且有极大可能搜集到更有吸引力的故事,窥探到访谈对象的深刻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