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亲携萝儿入学堂 巧梳辫子拜先生

话说萝儿,小小年纪,勤持家务,善带弟弟,持孝父母,令左右邻舍无不夸赞。然而,年已八岁,再也不能不入学堂了。虽是女孩,也须识得字,断得文,算得账,将来出阁到婆家也不致受人欺负。于是,秦晋公花氏夫妇便送将萝儿学堂而去。

称着学堂,实则几间木板房。每间不过五十四五平方米,可容纳四十来个孩童蒙学。共八间,起于解放初兴学校那阵。建立于一小山丘北侧,依丘伴田,南边正面两间,中隔堂屋。东西边侧面各三间,东三间是四五六年级各一间,西三间是一二三年级各一间。中间宽敞地坝安了一幅木制篮球板,便是全部运动场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孩童较多,村小也有少至一百五六,多至二百四五。凤凰岭下的这所凤凰村小学,由于地处云娥山北端,地势偏僻,交通不便,远地孩童不便来此。所入学者,大多本村及附近周围几个山村的孩子。故此,人数尚不算多,刚好百五十来人。尽管如此,也热闹异常。打逛声,练操声,唱歌声,读书声,讲课声,声声入耳,也给沉寂的山村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凤凰村小学,有七个教师,一个主任。七个教师中,有三个代课,两个民办,两个公办。主任教师自然是位德高望重四十岁左右的本村民办教师。三个代课教师和那两位民办教师也本村及团邻村的。只有两位公办教师是这两年分配出来的中师生。

任一年级的是位五十岁开外的宿儒先生,也姓秦,是位旧学秀才,颇通旧学,古文、诗对尤好,尤其是有一手好毛笔字。按族谱,是国字辈的,比晋字辈高一辈,按辈份,萝儿应称声叔公。听说,这位先生方正博学严厉。留有一把灰白灰白的胡须,讲起课来,一挫一挫的,很有板眼。当然,戒尺也是有一把的,只是很少用。

秦晋公花氏夫妇送萝儿进的这个班,就是这位秦老先生所教的班,事实上一年级也只有这一个班。

见面那天,萝儿穿了件干净整齐的小豌豆花布制作的衣服,扎了根一丝不乱的小辫子。花氏为梳这辫子很是下了番功夫。萝儿自幼发多发黑,要拢得顺溜可不容易。梳完,编好,用了根红头绳扎紧了。还特意在萝儿额右上角撇了枚绿色的蝴蝶夾,将刘海贴得服服贴贴的。整理清爽顺溜了,便背了个自家一花布缝成的小书包,装了支一头带有橡皮头擦子的铅笔,一个旧本子,到学堂去。

见面时,父亲携了萝儿的手前来秦老先生面前谦恭地说:“二叔,这就是侄孙女儿秦萝,这就交给您老人家了,请多关照,不听话,只管打,我和她娘绝不找您麻烦!”然后,扯了萝儿上前说:“这就是你秦叔公,现在要叫秦老师了。他可是远近闻名博学的先生。以后好心跟叔公学!叫秦老师好!”

“秦老师好!秦叔公好!”萝儿甜甜地喊道,声音像鹂鸟一样好听。

秦老先生赶忙回道:“秦萝好!萝儿好!”言罢,竟同秦晋公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翘了母指,一边夸道:“萝儿好生乖巧,好生聪慧,好生礼貌!!可以打包票的,长大必是贵人!!”

然后,携了萝儿的手,走进了西侧最末一间教室。

不一会儿,教室里传来秦老先生抑扬顿挫的朗诵声:“我爱北京,我爱天安门,我爱五星红旗……”

就这样,萝儿终于成了一名小学生。这已是上世纪的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