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和董言以烦顾祥参加完殿试后,完全放松下来。
这一次他们不敢再去酒楼买醉畅谈,而是在北京城内四处游玩,不知不觉间,挨到了金殿传胪之日。
在此期间,内阁首辅李东阳及几个大学士充当殿试考官正忙于阅卷。
听有试卷这一次不用誊抄,依然采用糊名制度。
在监临官的监督下,由文吏们集体糊名后,放入几个极大的木箱内,再分别送到众考官的手中进行阅卷。
李东阳谢迁杨廷和王守仁等十位阅卷官各自端坐在书案后,一人近三十份试卷,开始一一仔细观看。
此次阅卷不再黜落,只分名次高低,便没有了那么大的压力。
且众贡士的文章都写的极为不错,是以众阅卷官抱着十分欣赏的态度观看众多试卷,有时还可以发出赞赏的言语。
他们各自在自己认为极好的试卷上方用朱笔画个圆圈,稍逊者的试卷上方画尖,最次者点直,还要注上拟批,再各自盖上自己的官印。
然后放在一起,进行轮换批阅,每份试卷上都要仔细阅读,再根据各自的阅读爱好,或画圈,或画尖,或点直。
只要有考官在某份试卷上产生过极大的争议,比如十个考官有七人画圈,另外三人点直,就必须十人进行蹉商争议,最后绐予这份试卷最公平的结论。
不过极少产生过这种特殊情况,除非是事涉派系之争,才会出现这种罕见情况。
孙山的那份试卷凭借着一手上佳书法,及不俗的文章,一共获得五个圆圈及五个画尖。
虽谈不上算是尖顶的文章,也名列前二十名以内,算是个极为不错的成绩,有机会呈递到正德皇帝的御前作最终评定名次。
谢迁和李东阳都在这份试卷上画了圆圈,而杨廷和则在此试卷上画尖。
这让一直与杨廷和有些政见不同的谢迁有些气恼,伸手揭去糊名,很快便抛掷于书案上。
看到众人一齐投来询问之色,谢迁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是那小子的试卷,我真瞎了眼,竟然给他画圈,早知道是他,老夫直接给个点直,真是气死我了。”
看到谢迁伸手欲将那份试卷投掷到三甲试卷中,李东阳连忙伸手制止住他,并将试卷放入前二十名试卷之中。
“咱们不能如此对待此子,若吾等行此龌龊之事,岂不是愧疚终生,何苦呢?再说也不完全是他的错,只是机缘巧合之下,误打误撞入各方派系之争。”
谢迁的脸色微微一红,拱手向李东阳施礼致歉后,便坐在椅子上不再言语。
李东阳身为内阁首辅,负有将选好的上佳试卷呈递于皇帝御览的职责,便手捧着揭开糊名的前二十份试卷走向乾清宫。
正德皇帝极为仔细的阅读完前二十份试卷,并在众考官一致认同的前三名试卷中定下一甲名次。
然后在其余试卷中挑选出前九名,哈哈一笑说道:“李爱卿,这九份试卷是名列二甲,你看一下是否有所不妥之处?”
李东阳微微一愕之后,立刻躬身下拜恭敬回应:“微臣不敢擅行越矩之举,陛下所行皆是皇恩浩荡之赐,又有谁人敢发不恭言论?”
正德皇帝好似听到了极大的喜事一样哈哈大笑起来,并主动站起身搀扶起李东阳,不过眼神中却微露一丝了然于心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