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设置三大部分,囊括了公众最关心的几乎所有核话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读,使读者对核不再陌生。第一部分,讲人们对核的担忧和害怕,生活中的核知识,用来解惑;第二部分,讲怎样防护核事故;第三部分,讲一些有趣的核故事,脑洞大开的设想。本书的各个章节,均为公众关心度较高、具有普遍性的核问题,针对这些话题,用通俗的笔法写出专业的解读,以期在更多的层面解答问题、向社会宣传核科普,让更多普通人知核、懂核,不再谈核色变。
人类第一次核爆炸,是1945年7月16日,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实验。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放“小男孩”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1945年8月9日10点58分,美国“胖子”原子弹被投放于日本长崎。1949年8月29日,苏联的核爆炸试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1952年10月3日,英国在海上试爆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60年2月13日,法国在西非撒哈拉大沙漠试爆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10月16日15时,在人迹罕见的罗布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98年5月11日下午3时45分,印度在西部拉贾斯坦邦地区成功地进行了三次地下核试验,13日,印度又在该地沙漠试验基地进行了两次地下核试验。2006年10月9日至2013年2月12日,朝鲜共进行了三次地下核试验。
人类第一座民用核电站,是苏联于1954年6月建成并首次向电网送电的奥布宁斯克核电厂。人类将核技术应用于医学成像诊断领域比较早,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研制成功的γ相机,而商业化的应用则要到20世纪70年代了。
为了让民众了解核事故的严重程度,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1990年制定了一个判定核事件等级的标准——国际核事故分级标准(INES),这个标准共分七级,最严重的就是七级,如果我们将这个标准开始使用的短短历史进行梳理,会发现作为特大事故的七级以上核事故实在不算少见。七级以上的核事故包括: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现属乌克兰)事故,国际核事故分级标准(INES)就是因为这个事故才制定的,然后是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两次特大事故仅仅间隔了25年。
核事故不论在什么时候发生,必然会有两个明显特征,就是事故爆发的突然性和事故影响的全球性。这样的事故必然会在一个我们完全毫无察觉的时间点突然出现在世界公众面前,让人们猝不及防,在全球发展进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它的灾害影响力也必然会波及全球。
核辐射有诸多特点,甚至比病毒更难防护,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核灾害事故,以我们现在对于核辐射的了解能够应付吗?需要用到哪些防护用具?等等,是否有很多问号,让我们一一来解答。
作者
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