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其成全解黄帝内经·素问(中册)
- 张其成
- 2字
- 2023-12-19 11:50:43
卷八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这一篇主要讨论了如何保全性命形体,论述了人与天地的关系:人生于天地之气,人的气血虚实变化与天地阴阳变化相对应;说明了针刺的五大法则和用针的方法以及疾病虚实的治疗方法。
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是谓坏腑,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
【语译】
黄帝问道:天在上覆盖着,地在下载负着,世间万物完全具备,没有什么比人更为宝贵。人秉受天地之气而生,顺应四季阴阳变化的规律而成长。无论是君王还是百姓,都希望可以保全自己的身体健康。但是身体生病,没有人能及时察觉病情,致使病邪在体内停留蔓延,日益深入,附着于骨髓。我内心暗自忧虑。我想用针刺的方法来祛除病人的疾病,应该怎么做啊?岐伯回答说:盐的味道是咸的,盐咸这个特性可以使器皿渗水;琴弦断绝之时,发出的声音嘶哑刺耳;树木陈腐,树叶就会飘零凋落。人的病情深重,发出的声音如同呃逆之声。人出现类似的情况,说明脏腑精气败坏,用药物已经无法治疗,用针刺也无法取效。这种情况下,病人皮肤肌肉已经损伤败坏,体内血气交争而使肤色晦暗发黑。
【解读】
本篇名《宝命全形论》,这里的“宝”和“全”都是动词,“宝”是珍惜的意思,“全”是保全的意思,“宝命全形”就是说珍惜性命、保全形体。姚止庵说,“命者人所宝,形者命所倚,欲宝其命,必全其形”。中医本来就是治病救人的,所以本篇所叙述的,都是教人珍惜性命、保全形体的方法。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按照《易经》的说法,乾为天,坤为地。《易传·系辞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在上是尊贵的,地在下是卑微的,天地乾坤也就确定下来了,这就是古人对天地自然秩序的描述。这句话也含有对宇宙结构的描述,有盖天说的成分,但主要是强调“气”的作用,因而又含有宣夜说的思想。天地之间,人是最为尊贵的,王冰说:“天以德流,地以气化,德气相合,而乃生焉。”天地阴阳之气相合,万物才得以生化,所以人是由天地之气生成的。黄帝的询问体现了以人为贵的思想,最典型的就是“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这一句。以人为贵,即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中国自古就有人本思想的传统,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本文是《黄帝内经》中人本思想的代表,即重视人的生命,保全人的性命。“天地之间,人为贵”,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人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没有意义。
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这里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在关于人的本原和生成问题上,《黄帝内经》吸收了《周易》《庄子》有关人的生成的思想,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生命的基本条件,生命是天地四时阴阳两气相感的产物,是自然界物质变化的结果。天地阴阳二气不仅产生了万物,还产生了人,即人是由天地之气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黄帝内经》的意象思维方式主要是取象类比,即“援物比类”。《周易》以天地、日月为法象,以四时有序递迁为天地变化通泰的昭示,成为比类法则的示范,《黄帝内经》据此确立了“宇宙大天地—人体小天地”的类比模式,提出了“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生命功能结构模型。
接下来岐伯连用三个比喻来回答黄帝的问题:罐子中的盐、琴瑟的弦断、树叶的枯萎,这些都是自然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明了内在的疾病一定会通过外在的症状表现出来。这里的“坏腑”,是指脏器败坏,但张介宾认为,这里的“坏腑”是指中腑,也就是脾胃,“中腑既坏……不为早治,故无济也”。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脾胃一旦败坏,那么无论是服用汤药,还是针刺治疗,都无法治愈了。这是因为没有给予早期治疗,疾病日久加重,损伤后天之本,以至于气血交争,皮绝形伤,病入膏肓。现在人们讲究养生之道,以求宝命全形,这里就提醒我们,疾病发生之初,刚刚出现症状时,我们就应该及时关注,给予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本节主要讲述了人是天地阴阳两气相感的产物,是自然界物质变化的结果,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一切都是相通的,因此人体内在疾病的变化也和自然界的现象一样,会通过外在的症状表现出来,医者在诊断治病时,就可以根据这些症状来判断不同的病情。
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语译】
黄帝问:我为病人的痛苦而感伤,内心因此感到迷茫疑惑、惶恐不安。治疗疾病,若不得当,反而会加重他们的病情,我又不能以身替代。百姓听说后,会认为我残忍暴虐。对此我该怎么办呢?岐伯回答:人的形体出生在地上,人的生命悬系于天,天地之气感应和合,才产生了人。人如果能顺应四季阴阳的变化,那么天地的阳气阴精就能养育人类;能够通晓万物变化规律的人,可称之为“天之子”。自然界有阴阳之分,人有左右手足共十二处大关节;自然界有寒暑的变化,人体有虚实的消长。能够效法天地阴阳变化的人,就不会违背四季变化的规律;通晓十二经脉原理的人,即使是圣人智者也不能超越;能够洞察八节之风的变动、对五行生克了然于心,又能够通晓人体虚实变化道理的人,就能具有独立的见解和行动,即使是病人极细微的呼吸、吟叹之声也能感知,即使是如秋毫般细微的东西也能历历在目。
【解读】
在本节中,岐伯说明了人与天地在虚实阴阳等方面的相互关系。黄帝作为当时的统治者,具有深厚的仁爱之心,向岐伯询问疾病的应对之法。这里岐伯的回答体现了《黄帝内经》中非常重要的天人相应的思想,以及对“天”“人”的认识。“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地阴阳之气相合生成了人,从本体论层面说明“气”是人的总体来源,这与西方的神创论不同。混沌始开,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沉为地,天赋予人生命,地给予人形体,形成天、地、人三才。《周易·系辞下》言:“《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圣人作《易》时之所以立天、地、人三才之道,乃是为了顺从人的本性与自然现象的必然性,最终使人能够与自然规律相一致,这与《黄帝内经》中天人相应的观点是完全符合的。“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这里提出了“天子”的概念,张介宾说,“知周万物,则能参天地,赞化育,以寿国寿民,是谓天之子也”,即天子是掌握天地自然规律、利益众生的人,这不同于我们以往对天子的认识:封建社会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只要掌握天地规律,明白自然秩序,大公无私,心怀天下,人人皆可为天子。
接下来岐伯详细讲述了天人是如何相应的。天人相应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天人相似,二是天人相动,三是天人相通。
“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十二节,指人身十二处大关节,包括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股、膝、踝关节,一说指人体十二经脉。杨上善的观点符合第一种说法:“天有十二时,分为阴阳,子午之左为阳,子午之右为阴,人之左手足六大节为阳,右手足六大节为阴,此为一合也。”十二时与人体的手足相应,这里主要体现了天人相似,人体与天地万物的形态结构相类似。自然界寒暑的变化是天地阴阳之气消长导致的,《周易》用十二辟卦,也叫十二消息卦,形象地解释了这一变化。十二辟卦包括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姤卦、遁卦、否卦、观卦、剥卦、坤卦,如图所示,上面一排阳气逐渐上升,到了乾卦阳气最足,这时阴气就开始上升了,下面一排是阴气越来越足了。
一年十二个月,按阴历来说从十一月开始一阳来复,从冬至那天,阳历12月22日,阳气开始复苏。所以复卦是阴历十一月,临卦是阴历十二月,阳气上升,正月就是泰卦。有个词叫三阳开泰,并不是羊年才是三阳开泰,而是所有年的春节都是三阳开泰。大壮是阴历二月,夬卦是阴历三月,乾卦是阴历四月,这时阳气最足。一过乾卦,阴气开始复苏,阴历五月是姤卦,六月遁卦、七月否卦、八月观卦、九月剥卦、十月坤卦,这完全符合这十二个月阴阳之气变化的情况。前六个卦是阳气越来越多,阳气上升。养生最重要的就是养阳气,人衰老就是阳气慢慢减弱的过程,最后没有阳气时,人也就不行了。当阳气上升时,阴气就减少;当阴气上升时,阳气就减少。这就是消息,消就是消退,息就是增长、生长,消息的意思就是消长,也就是说阳消阴息、阴消阳息。
十二消息卦
天人相动是指人体生理功能的节律随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改变。“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如果人能通晓天地阴阳的变化,就能顺应四时养生。杨上善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故能知天地阴阳变化,理与四时合契,此一能也”,人与天之间存在着随应而动和制天而用的统一关系。《黄帝内经》也认为人体生理功能变化的节律与天地自然四时变化的节律一致,人体生理功能随着自然界年、季、月、日、时的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
天人相通指人与天的规律相通。“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八动”指八风的变动,“五胜”指五行的生克,对自然界的八风变动、五行生克了然于心的人,能够通察万物,无所不知。由自然之道而察人体之病,由此可见,人体与自然界的具体运动规律相通。
《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思想强调自然的运动变化对人的生理、病理机能产生制约作用,这一观点为科学发展所证实,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是不同的。董仲舒认为,天不仅能影响人,人亦能影响天,天人感应的中介是气,这样气就具有了神秘的性质,天被人格化,最终陷入神学目的论中。《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论不承认人能影响天,不将天意志化,而是把天看成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其天人相应思想是建立在气论自然观的基础上的。人类作为气所化生的万物中的一部分,其运动变化的规律与天地自然是一致的。因此天能够影响人,而人并不能影响天。
本节是《黄帝内经》对人作为医学主体的能动性的最精彩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黄帝内经》认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有条件的,人只有“应四时”,天地才能“为之父母”;人只有“知万物”,才能“谓之天子”。这些描述也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思想,讲述了人与天地如何相应。人如果能通晓并顺应天地阴阳之道,就能够超凡入圣,被称为天子。
帝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语译】
黄帝问:人出生就有形体,形体的生成与生命活动离不开阴阳的变化。天地阴阳之气和合,在地域上分为九州,在时令上分为四季,月份有小大的不同,白昼有长短的不同,万物并存在世上,它们的阴阳变化不可能一一估量,根据细微的声音来判断人体的虚实,请问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岐伯回答:木受金克就折伐,火受水克就熄灭,土受木克就穿透,金受火克就缺损,水受土克就绝流,万物都是这样,不可穷尽。用针灸治病有五个原则当公布于天下,黎民百姓都只知道吃饱肚子,没有人了解这些道理。第一是调养精神,第二是懂得养生,第三是辨识药物的真伪,第四是掌握制作针具的大小尺寸,第五是懂得脏腑气血的诊断。这五个原则确立之后,运用时还应当根据需要有所先后。当今的医生运用针刺方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这些都是一般的医生都知晓的道理。如果能够效法天地阴阳消长的规律,随机应变地运用各种治法,那么取得的疗效就如同声音带来的回响、像追随着身体的影子一样迅捷明显。医道并不神秘,只要掌握其中的规律,针法就能自如地运用。
【解读】
本节讲述了针刺的宝命全形之法,这里的问答非常有趣,黄帝问病因,并没有局限于人体,而是涉及阴阳、天地、九野、四时、月份、日子、万物,而岐伯的回答也不是直接讲述治病的方法,而是先论述了五行相克的道理,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道理,并由此引出针灸的五个原则。《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内的五行(即五脏)与自然界的五行(四季变化)的运动规律是一致的,从功能上讲,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这一思想后来成为中医学的核心,中医学家就是以此为根据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指导养生治疗的。
“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这不仅是针灸五法,也是宝命全形的五法。
第一是“治神”,即调养心神、使其专一。杨上善认为:“魂神意魄志,以神为主,故皆名神。欲为针者,先须理神也。”人有五志,其中最重要的是神,所以把五志统称为神,想要针刺治疗时,也应该先梳理心神。《灵兰秘典论》里说“主明则下安”,心神安定清明,则五志都能够安定,医者针刺时也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是“养身”,即养护身体。大家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六淫的侵袭、形体劳逸、外伤等,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舍,形与神的高度统一是生命体的主要特征,健康的心理必然与生理同步,因此中医学历来重视形与神的结合调养,所以说“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从《黄帝内经》起,中医学就推崇恬淡虚无的精神境界,追求平和安详的情绪状态,“谭而不治,是为正治”,养神以安形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原则。
第三是“知毒药为真”,即辨识药物的真正功效。姚止庵详细说明了治病时对针药的选择:“病可速取者针为便,病宜缓治者药为安。但知之不真,则宜正宜从,未免与病相左耳。”急病以针灸为主,可以快速达到疗效,慢病以药物为主,可以安定病情,但如果不知道药物的真正功效,就不能正确治疗疾病,甚至添病害人。
第四是“制砭石小大”,即掌握制作针具的大小尺寸。上古时候没有冶铸技术,人们用砭石为针,根据人体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病情的需要制作不同的尺寸,直到九针的产生,才开始代替砭石治疗。
第五是“知腑脏血气之诊”,即懂得诊断脏腑气血的虚实。张介宾认为:“不知腑脏,则阴阳表里不明,不知血气,则经络虚实不辨,皆不足以言针。”治病就是调理身体的阴阳,腑为阳,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人体不离阴阳,只有阴阳中和,才能身体健康。
“五法俱立,各有所先”,即五种方法各有所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先后,灵活应用,不拘泥于顺序。
在《黄帝内经》看来,一切疾病的发生最终都是气运动失常的结果。“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这就是说,在充分了解发病原因的基础上,取法天地准则,施以适当治疗,就能收到“影响”之效,鬼神是不起作用的。要效法天地准则,根据天地阴阳之气调和人体气血虚实,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这样在治疗上就能达到“独来独往”的自由境界。在这里,《黄帝内经》充分吸收了老子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道才是天下的主宰,而不是鬼神。
本节先讲述了针刺的原理,并确立了针刺的五个法则,强调一个医生只明白虚实补泻是不够的,必须效法天地阴阳消长的规律,随机应变地运用五种法则,这样才能提高疗效,治病救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治神”是第一位的,无论治病还是养生,都要遵循这个法则。
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语译】
黄帝说:希望听你讲一讲针刺的方法。岐伯说:大凡针刺的根本原则,首先必须安定神志、集中精神,五脏的虚实已经确定,三部九候脉象的变化已经完全掌握,然后才能进针。尽管周围众目睽睽却视而不见,众口喧闹却听而不闻。外表的症状需要与内在的病机相符合,不能把外表的症候作为诊断的首要依据,要体验玩味人体经脉气血循环往来的运行情况,才能给病人施用针刺疗法。病人有虚证、有实证,对于五种虚证的病人不可以用近速的泻法针刺,对于五种实证的病人不可以用远迟的补法针刺。到了应当进针的时候,应迅速下针,刻不容缓。运针手法要专一,针具要光洁。上下匀称,静心观察进针后气至的情况以及经气的变化。针刺得气后的细微变化是玄妙渺茫的,不能明见其具体形态。手下可以感觉到经气的往来反应,当经气气至时,就像群鸟一样集合;经气盛大的时候,手下感觉好像稷一样繁茂。通常医生只感觉到经气往来如鸟在飞翔,却不知道它的形迹。气未至时,留针有如张弓待发,气应时起针犹如拨机发箭。
【解读】
本节讲述用针之道,详细讲解了针刺方法,包括针刺前的准备、针刺的时机、病情的把握、针刺时得气的感觉。前文已经提及要以人为本,这里又强调医生需要先安定自己的心神,排除外物干扰,定五脏之脉,备九候之诊,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详细的诊断,病情的虚实了然于心后,才能进针施以治疗,应机决策,毫厘不差。“五虚”,指五脏精气不足的五种虚证,即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五实”,指邪气阻闭五脏所致的五种实证,即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治疗时,要手持针而心不乱营,针明净而中病得所,此持针之要道。然而针下的气血是不可见的,岐伯就用比喻来形容经气往来的感觉。杨上善解释为凤凰的鸣叫,并以凤鸣之声比喻针刺之妙:“乌乌稷稷,凤凰雄雌声也。凤凰群杂而飞,雄雌相和,不见其杂……譬善用针者,妙见针下气之虚实,了然不乱也。”好的医者应当心中有数,通过针下经气的运行来判断气血虚实,行针之时,必须掌握病机,无失其宜。
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语译】
黄帝说:如何针刺虚证?如何针刺实证?岐伯说:针刺虚证要等到经气实时才出针,针刺实证要等到经气虚时才出针。经气已到来,当谨慎运针,不失时机。针刺的程度或深或浅,全在于医生根据病情灵活掌握;针刺的穴位有远有近,而留针候气的道理是一致的。医生在针刺时如同面临深渊,又如手握虎符,精神不能被外界事物扰乱。
【解读】
本节讲到了疾病的虚实应该如何治疗。中医治病讲究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杨上善认为虚病的人应该“补之须实”,实病的人应该“泻之须虚”,针刺经气到来时,要慎重把握,无失时机,进针的深浅、取穴的远近,全在医生的心领神会,全靠医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汪昂在《医方集解·序》中说:“运用之妙,在于一心。”这句话道出了针刺不可名状的玄妙和神秘,同时也说明,针刺取气要靠医生尽心尽意的体会和感悟。郭玉说:“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得气的感觉真真切切又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描述。施针时,应并心一志,小心翼翼,好像面对深渊,手握虎符,全神贯注,左右无视。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病人以性命相托,医生怎能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细致入微地诊治呢?
本篇主要论述如何宝命全形,先讲到了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由天地之气相合而生,天人相应。天地有四时更替,寒暑交叠,阴阳消长,对应于人则有虚实的变化,人们应该顺应天地阴阳之道来休养生息。人们可以通过针刺的方法来宝命全形。“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这既是针刺的五大法则,也是养生的要则。用针时则要专心致志,集中精神,达到对外界的声色不闻不见的程度,对于疾病的治疗,则要把握气的虚实,有针对性地进行针刺。这些内容无论是在治病方面,还是在日常的养生保健方面,都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