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篇

【题解】

《计篇》,又称《始计》。这一篇是全书的纲领,主要讲的是战争的指导性原则、纲领和全盘计划。在这一篇中,孙子提出了战争以及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论述了战争中自保全胜对于整个国家的意义,并通过对战略运筹和主观指导能力的分析,初步而总括性地提出了临机应变等各种所谓“诡道”。孙子还在这一篇中提出了“庙算”的重要概念,所谓“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分析各种可能性和利弊,估算战事胜负的概率,并为战争做出尽量全面的准备和制订作战计划。《孙子兵法》中的“五事”、“七计”、“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著名的军事原则,都是在这一篇中提出的。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孙子:即春秋时期吴国的名将孙武。“孙”为姓。“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 ②兵:原意为“兵器”。这里指“战争”。 ③国之大事:关系到一国生死存亡的大事情。④地:对于“死生之地”的“地”字,前人的注解中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地”即为“场所”,这里指“战场”。另一种观点认为,这里的“地”应为值得重视的事情。结合上一句“国之大事”和下一句“存亡之道”,后一见解应更可取。⑤道:原意为“道路”,这里应为“规律”、“通则”。 ⑥察:考察,研究,详审。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军民的生死,决定着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仔细研究、慎重对待的。

【战例】

淝水之战

南北朝时期,苻坚在王猛的辅佐下,使前秦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先后灭了前燕、前凉和代,夺得巴蜀,进入西域,一举统一北方。但是,虽然王猛生前苻坚对他言听计从,可是王猛一死,苻坚狂妄自大、一意孤行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他把王猛临死前留下的不要进攻东晋的忠告抛在了脑后。苻坚把东晋当作唯一的敌人,决定非把它消灭不可。王猛死后不到三年,苻坚就派十几万大军,分兵几路进攻东晋的襄阳,花了将近一年时间,终于把襄阳攻了下来。接着,他又派兵十几万从襄阳东进,攻打淮南,东晋兵将在谢石、谢玄率领下,把秦兵打得一败涂地。

虽然遭到了沉重打击,但苻坚并没有放弃进攻东晋的打算。公元382年10月,他认为已经准备成熟,就下决心大举进攻东晋。苻坚问文武大臣:“各地的势力现在基本上都被我们平定了。只剩下了东南的晋国不肯降服于我们。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九十七万精兵,我打算亲自带领去灭掉晋国,大家认为如何?”大臣权舆说:“晋国虽然不如我们强大,但是他们的皇帝还没犯什么大错,手下还有像谢安、桓冲那样有才能的文武大臣,目前他们国内团结一心。咱们要灭亡东晋,现在恐怕不是时候。”石越也说:“晋国有长江作为天险,再加上老百姓斗志旺盛,我们恐怕难以取胜。”其他大臣也附和着他们,纷纷对攻晋的计划提出反对。

苻坚却认为并不像大臣认为的那样,他大声说:“长江天险算得了什么,我们有百万大军,大家把手里的马鞭子一起投到长江里,就可以把长江的水堵塞。他们还能拿什么来做屏障。”见大家意见不统一,他最后厌烦地说:“你们都走吧,这件事还是让我自己来决断。”

大臣们走后,只剩下苻坚和他的弟弟苻融还留在殿上。苻坚对苻融说:“自古以来决定国家大计的,总是只能靠一两个人。今天大家议论纷纷难以讨论出个结果来。这件事还是由我们两个人来决定吧。”苻融说:“依我看来,现在攻打晋国的确有许多困难。再加上我军连年征讨,兵士们已经疲惫不堪,不想再出去远征。今天这些反对攻打晋国的,都是为陛下您考虑,他们都是您的忠臣,希望您能采纳他们的意见。”

苻坚没想到自己的弟弟也会反对他,生气地说:“不要再说这种丧气话了,我有精兵百万,堆积如山的兵器、粮草,要打下小小的晋国如同探囊取物,怎么会有不能取胜的道理。”苻融见哥哥如此一意孤行,苦苦劝告他说:“现在攻打晋国,不但没有必胜的希望,而且陛下一旦离开长安远征,京城里那些鲜卑人、羌人、羯人就可能起来叛乱,到时候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打那以后,还有不少大臣劝苻坚不要攻晋。苻坚一概不理睬。有一次,京兆尹慕容垂进宫求见。苻坚要慕容垂谈谈他的看法。慕容垂说:“强国吃掉弱国,大国并吞小国,这是自然的道理。像陛下这样英明的君王,手下有雄师百万,满朝是良将谋士,要灭掉小小晋国,不在话下。陛下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就是,何必去征求许多人的意见呢。”

不但大臣们反对苻坚出兵,他的家人也劝告他要慎重从事。他的妃子张夫人听到朝廷内外很多人不赞成攻打晋国,就寻找机会好言劝阻他。苻坚不但不听,反而不耐烦地说:“打仗不是你们女人管的事。”苻坚最宠爱的小儿子苻铣,也劝苻坚说:“皇叔(指苻融)是最忠于陛下的,陛下为什么不听他的话?”苻坚冷冷地说:“国家大事,你们小孩子不要乱插嘴。”苻坚决心已定,不顾内外一致反对,决定出兵进攻东晋。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离开长安,一路浩浩荡荡向南进发。过了一个月,苻坚率领的主力部队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并一举攻破寿阳。

东晋大军由谢石、谢玄指挥,虽然兵力远远少于前秦,但非常精干。谢石、谢玄首先派北府兵的名将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人,对苻坚派出进攻洛涧的秦军发起突然袭击。北府兵强渡洛涧,个个勇猛非凡,秦军大败,秦将梁成也被晋军杀了。洛涧大捷大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谢玄亲自指挥大军,乘胜直逼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东岸,把人马驻扎在八公山边,和驻扎在寿阳的秦军主力形成隔岸对峙之势。

谢玄派人给苻坚送去一封信,要求秦军能把阵地稍稍往后撤一点,腾出一块地方,让晋军渡过淝水,以便双方决战。苻坚没看透晋军的计划,答应后撤。谢石、谢玄一得到回信,迅速整好人马,准备渡河进攻。

约定渡河的时刻到来,苻坚一声令下,苻融开始指挥秦军后撤。他们万万没有料到,秦兵早就厌恶了战争,再加上由于害怕晋军,一听到后撤的命令,马上后退,顿时失去了秩序。谢玄率领八千多骑兵,趁势迅速渡过淝水,向秦军发动猛攻。这时候,晋军在秦军中的内应在阵后叫喊起来:“秦兵败了!秦兵败了!”后面的兵士不知道前面的情况,看到前面的秦军往后奔跑,也转过身跟着逃命。苻坚再也控制不住秩序了,只好骑上一匹马拼命逃走。秦军大败。

经过这场失败,强大的前秦元气大伤。苻坚逃到洛阳,收拾残兵败将,清点人马,军中只剩下了十几万人。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趁机背叛了前秦,分别建立了后燕和后秦,苻坚本人也被姚苌所杀。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注释】

①经:衡量,量度,筹划。五事:即下文所说:“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②校:衡量,比较。计:筹划,计虑,考虑。 ③索:探索,探究。情:敌我双方的情势。④道:原意为道路,这里引申为政治主张,即政治清明之意,即下文所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⑤天:天时,即下文所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⑥地:地利,即下文所说:“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⑦将:军事将领,即下文所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⑧法:法令,法制,即下文所说:“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译文】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双方五个最重要的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和比较,来探究和解释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是否清明,二是天时是否适当,三是地利是否有利,四是将领是否称职,五是法制是否完备。

【战例】

周武王灭商

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无道,而在西方的周却慢慢强大起来,逐渐对商形成了威胁。

周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部落。商朝后期,由于受戎、狄等少数民族的威逼,周族首领古公亶父率族人从陕甘一带他们世代生活的地区迁居到歧山脚下的周原,为了借助商王朝的力量对付威胁自己的少数民族国家鬼方而做了商的属国。经过季历和文王两代,周把与他们敌对的小国和部落一一打败,终于称霸西戎。周文王的时候,他又率领族人迁居到丰(今陕西丰水西岸),继续发展壮大,成为威胁商的一支强大力量,双方发生了多次冲突。文王晚年,周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并造成了对商王朝的包围之势。

文王死后,周武王即位。武王即位的第二年,他一面派间谍到殷都搜集情报,一面在孟津大会诸侯,举行军事演习。派去殷都的人回来报告说,纣王荒淫残暴,并且宠信任用了一些奸臣,国中百姓都对之十分怨恨。前来会盟的八百诸侯都认为“纣可伐矣”,想要武王带头伐纣。武王却没有听从大家的意见,说“汝未知天命”,带领军队回去了。其实,深通韬略的武王并非笃信天命,“天命”只不过是他的借口,而是他觉得伐纣时机尚未成熟。这次孟津大会的目的仅仅是“以观诸侯集否”(《史记·齐太公世家》),即会合诸侯是为了试探自己的号召灵不灵,伐纣准备是否充足。况且,商王朝此时仍有相当实力,所以必须要再等待一段时间。又过两年,商纣王暴虐专制变本加厉,在内杀死了比干,囚禁了箕子,闹得众叛亲离;对外穷兵黩武,集中全力征伐东夷。伐纣的时机成熟了。大约在公元前1066年,武王在孟津集合起兵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西南各少数民族,不顾出征前卜龟兆不吉利,也不顾伯夷、叔齐等人的阻拦,毅然传令东进,终于在牧野一战灭亡了商朝。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注释】

①令:使,让。民:普通老百姓。上:君上,这里指诸侯国国君。同意:意志统一。意:意志,意愿。 ②故:所以。 ③不畏危:据吴九龙等《孙子校释》考证,此“不畏危”应为“不诡”。“‘不诡’:各本皆作‘不畏危’,孙校本又改作‘民不畏危’。按:作‘畏危’虽于义可通,殆非原文。查汉简本作‘弗诡’,无‘畏’字。曹操与李筌等各家注亦只注‘危’字,云:‘危者,危疑也’,杜佑注亦云:‘佹者,疑也’,不释‘畏’字。孟氏注虽注‘畏’字,然又云:‘一作人不疑’,‘一作人不危’。而《长短经·道德》与《御览》卷二七○引文则有‘畏’字。是故书本无‘畏’字,六朝之后始生歧义。俞樾《诸子平议·补录》云:‘曹公注曰:危者,危疑也,不释畏字,其所据本无畏字也。民不危,即民不疑,曹注得之。孟氏注曰:一作人不疑,文异而义同也。《吕氏春秋·明理篇》曰:以相危,高诱训危为疑。盖古有此训,后人但知有危亡之义,妄加畏字于危字之上,失之矣。’按:俞说有理,当从汉简本、曹注去‘畏’字。汉简本作‘弗诡’,《通典》卷一四八又作‘不佹’。孙校本谓‘佹’乃‘字之误’。按:‘佹’、‘诡’声义并同,皆读guǐ,乖违、疑贰之意,故非字误。”

【译文】

所谓“道”,就是要让普通老百姓的意愿和国君一致,如果这样,他们就能够为国君而生,为国君而死,而不会怀有二心。

【战例】

曹操稳固后方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在曹操统治的地区发生了严重的疾病,老百姓大批死亡,以致垦田面积减少,国库收入锐减。这个时候,曹操采取的措施并不是增加捐税以保证自己和军队的开支,而是下令开仓赈济灾民。曹操说:“去年冬天发生了瘟疫,老百姓损失很大,军队忙于边事,垦田的数量也有所减少,我心里非常焦虑。”于是他决定,对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进行救济,并适当减免百姓赋税。曹操赈济穷困的扶助政策,对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它不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对人民的体恤和关怀,更重要的是稳固了后方,获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对于北方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支持作用。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注释】

①阴阳:这里指昼夜、阴晴等不同的天气变化。 ②寒暑:这里指寒冷、酷暑等气温变化。 ③时制:这里指春夏秋冬等季节的更替。

【译文】

所谓“天”,就是指天气的变化、气温的改变和季节的更替。

【战例】

赤壁之战

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曾经产生了领兵渡江南下逃避的想法,这时候在当阳遇到了从东吴而来的鲁肃,经过商量,他们打算联合起来,共抗曹兵。于是,刘备暂且在夏口屯扎下来,并派遣诸葛亮到东吴去拜见孙权,商讨联合的事宜,孙权决定命周瑜及程普等与刘备一起并力迎击曹操,两军相遇于赤壁。当时,由于曹操率领的军众多是北方人,水土不服,很多人都生了病,战斗力大大减弱。因此,初一交战,曹操便不得不引兵败退,退到江北驻扎下来。周瑜等率东吴的军马驻扎在长江南岸。

周瑜的部将黄盖献计说:“现在敌军人多我军人少,难以与他们持久对峙,只能设法速战速决。曹操的军队将船舰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的办法来击败他们。”周瑜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黄盖就找来数十艘大船,里面装满干草等引火之物,并在其中浇上油脂,四周用帷幕围裹起来,上面树立起牙旗。一切准备停当之后,黄盖派人送信给曹操,表示想投降曹军。双方约定了纳降的日期。

约定的时间到了,黄盖又预备了数十艘轻快的小船,分别系在大船的后面,然后浩浩荡荡地向曹操的船队出发了。此时,曹操营中的将士都听说了东吴大将黄盖要来归顺的消息。大家都很兴奋,纷纷走到船头,延颈观望,迎接前来投降的黄盖。等快接近曹操的船队时,黄盖突然命令解开小船,并把装满柴草的大船一起点燃。当时江面上正刮着大风,曹操的战船一下子就被引燃了。大火烧到岸上,曹军岸上的营寨也着起火来。顷刻之间,大火映红了天空,曹军人马被烧死溺死的不计其数。遭此大败,曹操只得引军退保南郡。

关于当时的情形,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说:至战日,黄盖先取轻利小船十艘,装满干草枯柴,其中灌以鱼油,用红色的帷幔覆盖起来,并在船上竖起了旌旗龙幡等旗帜。当时东南风很猛烈,黄盖把十艘引火船放在前面,到了江中的时候挂起帆。黄盖一面举起火种,一面命令众兵向曹营齐声大叫:‘我们投降来了!’曹操军中的将士纷纷出营观望。离曹军舰只大约只有二里之遥的时候,黄盖命令十只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只如箭,顷刻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寨。周瑜等率轻锐随后杀来,擂鼓大进,北军大败,曹操退走。

可见,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之所以能大获全胜,大败数倍于己的曹军,除了连环计等一系列计谋的高超运用之外,还巧妙地利用天时,借东南风起的有利时机用火攻取胜。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注释】

①远近:指作战区域的距离的远近。 ②险易:指作战区域地势的险要与平坦。 ③广狭:指作战区域的广阔与狭窄。④死生:指作战区域的地形条件是否有利于攻守进退。

【译文】

所谓“地”,就是指作战区域的地势高低、距离远近、地形的险要与平坦、广阔与狭窄以及是否有利于攻守进退等。

【战例】

慕容超不守险阻

公元409年,爆发了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燕都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著名战争。这年正月,南燕皇帝慕容超嫌宫廷乐师不够,欲用兵向东晋掠取。二月,慕容超挑起战端,进击东晋的宿豫(今江苏宿迁东南),掠走百姓二千五百余人。刘裕为抗击南燕,于四月自建康(今南京)率舟师溯淮水入泗水。五月,进抵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留船舰、辎重,改由陆路进至琅邪(今山东临沂北)。为了防备南燕以奇兵断其后,所过之处皆筑城垒,留兵防守。

慕容超召集群臣于节阳殿商议抗拒晋军,征虏将军公孙五楼说:“东晋兵轻捷果敢,优势是马上投入战斗,刚开始的时候会很勇猛锐利,不能和他们正面交锋。这时我们应当据守大岘,让他们无法前进,旷日持久,他们的锐气自然就会消亡。我们可以从容地挑选两千精锐骑兵,沿着海边向南,截断他们的粮道。然后命令段晖率兖州之军,沿山东下,腹背打击,这是上策。命令各地守军,各自依靠险阻防守,计算各种储备,除必需的之外统统烧掉,田里的庄稼全部铲光,让敌人失去物资供应的来源。坚壁清野,等待他们内乱,这是中策。放敌人进入大岘,出城迎战,这是下策。”慕容超却认为:“京都富庶,户口众多,无法立刻入驻防守。青苗遍野,也不能一时完全铲除。如果让我铲除庄稼入城防守,仅仅是为了保全性命,这是我做不到的。如今我们占据五个州的强大地盘,凭借着坚固的屏障,战车万乘,铁马万群,即使让他们过大岘,来到平地之上,我们慢慢地用精兵铁骑践踏他们,也可以将他们消灭。”他没有采纳公孙五楼的建议。贺赖卢也苦苦劝谏慕容超,可他还是不听,于是贺赖卢退下来悄悄地对公孙五楼说:“皇上不用我们的计谋,灭亡指日可待了!”

慕容镇也劝告慕容超要考虑自己的优势和地形地势条件,说:“如果像陛下您所打算的,我们必须在平原的地方用骑兵作战才有优势,因此应当出大岘迎战。如果没有能够打胜仗,才可以考虑退守。不应当纵敌进入大岘,自己给自己制造窘迫。想当年成安君不守卫井陉关,终于被韩信所败;诸葛瞻不据守束马之险,终于被邓艾所擒。我认为天时不如地利,据守大岘阻挡敌人前进,这是上策。”慕容超还是不听。慕容镇无奈地对同僚说:“皇上既不能铲除庄稼保守险阻,又不肯迁移人口躲避敌寇,酷似刘璋啊!今年国家灭亡,我必死无疑,你们这些中华之士,恐怕要像南方的越人一样被文身了。”这话传到慕容超耳朵里,慕容超将他关进了监狱。

刘裕没有想到慕容超会轻易地让自己平安越过大岘山,进入南燕境内,惊喜万分。他看到眼前广阔的田野和一片片成熟的庄稼,兴奋地对将士们说:“兵已过险,因粮灭虏,就在此举了。”有这么多的粮食长在田地里,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了,何愁不灭南燕呢?东晋将士大受鼓舞。慕容超命公孙五楼、贺赖卢、段晖等人率步骑五万人,出屯临朐(今山东临朐)。自督步骑四万,作为后应。刘裕的十万大军进抵临朐与南燕军队展开决战。南燕军战败,慕容超仓皇地从临朐城逃到广固城。刘裕大军包围了广固城,由于能就地取粮,无后顾之忧,他们大胆采用围而不攻的消耗策略,将广固城围困达八个月之久。晋军由于粮草辎重充足,军心稳固,士气旺盛,而慕容超因为长时间被围困而士气低落,民心思变,终于城破被杀。南燕最终为刘裕所灭。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注释】

①智:指将领聪明智慧。 ②信:指将领赏罚有信。③仁:指将领爱护下属。 ④勇:指将领勇敢刚毅。⑤严:指将领法令严明。曹操曰:“将宜五德备也。”李筌曰:“此五者,为将之德,故师有丈人之称也。”

【译文】

所谓“将”,就是指将领具有聪明智慧、赏罚有信、爱护下属、勇敢刚毅、法令严明等素质。

【战例】

齐桓公任用管仲

中国兵家历来重视将领的作用,要求任人唯贤,不拘一格,选拔良将。我国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君主,都与慧眼识才有关。“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的成功可以说与不计前嫌任用管仲息息相关。

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生有三个儿子:长子诸,次子纠,幼子小白。僖公委派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委派鲍叔牙辅佐保护公子小白。僖公死后,因诸最大,继承国君的位置,是为齐襄公。襄公昏庸无道,终于招致内乱。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君。于是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奔到莒国避难;管仲、召忽则事奉公子纠逃到鲁国。后来,公孙无知被渠丘大夫所杀。一系列的政变使齐国出现了没有国君的局面。鲁国要立公子纠为君,于是派人护送他回国,并派管仲封锁莒国通向齐国的道路。管仲箭射公子小白,但只射中了带钩。小白装死,幸免于难,并星夜赶回齐国。鲁国以为小白已死,路上磨磨蹭蹭,结果还是公子小白抢先回国,登上君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马上发兵伐鲁,鲁军大败。接着,齐国要挟鲁国,要鲁国把公子纠杀掉,并把管仲和召忽抓起来,送回齐国治罪。鲁国迫于压力,杀了公子纠,召忽自刎而死,殉了公子纠。管仲被押回到齐国。齐桓公攻打鲁国的时候,本意是要把管仲抓回来杀掉。经过功臣鲍叔牙一番苦谏,齐桓公终于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弃一箭之私仇,任管仲为国相,并尊称之为仲父,从此拉开了称霸诸侯大业的帷幕。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注释】

①曲制:曹操注曰:“曲制者,部曲、旗帜、金鼓之制也。”李筌曰:“曲,部曲也。制,节度也。”杨炳安《〈孙子〉会笺》中说:“‘曲制’:汉简及其他各本皆如此,各家亦皆以部曲之制为解,唯俞樾谓‘曲’乃‘典’之误,并以《国语·周语》‘瞽献典’明道本作‘瞽献曲’为例,谓‘是曲与典形近易混’之证。于鬯《香草续校书》之说,与此略同,并谓曹操以部曲之制释孙子之文为‘不然’。按:用兵言‘典’,古固有之。《左传》宣公十二年士会论楚军‘能用典矣’,《潜夫论·劝将》亦有‘典兵之吏’,故俞说有理。汉简作‘曲制’,《管子·七法》亦有‘曲制时举’之说。故两存之。‘典’:法。‘典制’:即指军中之法令制度。‘曲’:指部曲。‘曲制’:曹注谓‘部曲、幡帜、金鼓之制’。而部曲之制,春秋时无,战国以后始见于史籍。”曲制,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等制度。 ②官道:曹操注曰:“官者,百官之分也。道者,粮路也。”李筌注曰:“官,爵赏也。道,路也。”所谓“官道”,就是指军队中将士、官吏的职责划分和统辖管理等制度。③主用:曹操注曰:“主用者,主军费用也。”李筌注曰:“主,掌也。用者,军资用也。”所谓“主用”,就是指军事开支和军事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

【译文】

所谓“法”,就是军队的组织编制、职责统辖、物资供应等制度。

【战例】

孙武吴宫教战

唐代诗人林藻有一首题为《吴宫教战》的诗:

强吴矜霸略,讲武在深宫。尽出娇娥辈,先观上将风。

挥戈罗袖卷,擐甲汗装红。轻笑分旗下,含羞入队中。

鼓停行未整,刑举令方崇。自可威邻国,何劳骋战功。

这首诗反映的是孙子吴宫教战小试勒兵的故事,吴宫教战虽然只是一场演习,但初步反映了孙子对“分数”和“形名”的重视。

据《史记》的记载,孙子齐国人,因为精通兵法受到吴王阖庐的接见。阖庐问他:“您的兵书十三篇我都看过了,可不可以在我这里先试着指挥军队让我看看呢?”孙子回答说:“当然可以。”阖庐说:“那可以用女子来试验吗?”孙子虽然多少感到些意外,但还是爽快地回答说:“可以。”

于是,阖庐把宫中的美女叫出来,共约一百八十人。孙子把她们分为两队,让吴王阖庐最宠爱的两位侍妾分别担任两队的队长,给每位美女都发了一支戟作为兵器。然后,孙子命令她们说:“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脊背在什么地方吗?”宫女们回答说:“知道。”孙子接着说:“我说向前的时候,你们就一起看心口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左的时候,你们就一起看左手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右的时候,你们就一起看右手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后的时候,你们就一起看脊背所对的方向。”宫女们回答道:“是。”号令宣布完毕后,孙子又命摆好斧钺等刑具,随后又把已经宣布过的号令重复地交代清楚,直到每个人都明白无误。

演练开始了,孙子击鼓发令,让宫女们向右,她们全都哈哈大笑,没有按照他的命令去做。孙子见此情景,一本正经地说:“看来纪律还不清楚,号令也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他又把军令重复地交代清楚,然后再次击鼓发令,让她们向左,妇人们又都像前一次一样大笑不止。孙子“大怒,两目忽张,声如骇虎,发上冲冠,项旁绝缨”(《吴越春秋》),严肃地说:“纪律弄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现在既然讲得清清楚楚了,却不遵照号令行事,那就是军官和士兵的过错了。”接着,他问执法官:“战场上不服从军令者该当何罪?”“斩首!”执法官回答。于是,他就令人杀左、右两队的队长。

这时,吴王正在台上观看,见孙子将要杀自己的两位爱妾,大吃一惊,急忙派使臣传达命令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我要没了这两个侍妾,吃起东西来也不香甜,希望你手下留情,不要杀她们吧。”孙子回答说:“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然后,他又按顺序任用两队第二人为队长,再次击鼓发令,这次,宫女们不论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倒、站起,都完全符合号令、纪律的要求,做得分毫不差,再没有人敢出声了。孙子见演练熟练,就派使臣向吴王报告说:“队伍已经操练整齐,大王可以下台来验察了,任凭大王怎样使用她们,即使叫她们赴汤蹈火也办得到啊。”从此,吴王阖庐知道孙子果真善于用兵,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

孙子顷刻之间将一群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宫女演练成步调一致、舍生忘死的战士,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他所凭借的,无非就是他在兵法中一再强调的组织制度和金鼓号令。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注释】

①莫不:不能不。闻:知道,了解。 ②知:与上文“闻”意思相近,深刻了解,掌握。

【译文】

对于这五个方面,将领都必须知道。真正掌握的人就能取得胜利,不能深刻了解的就不能取得胜利。

【战例】

诸葛亮隆中之对

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能够对各种情形做出恰当的分析,诸葛亮的隆中之对,可以为这一兵法中的精髓提供一个有利的证明。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地的割据军阀连年混战,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日后取代汉王朝做准备。刘备素来就有大志,无奈事业一直不顺利,很久也没有建立起一支像样的武装,没有开辟一块可以立足的根据地。因此,他迫切地需要寻找一批有才能的人与自己一起发展,扭转被动不利的局面。

后来,刘备在荆州刘表处寄居的时候,根据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得知诸葛亮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请诸葛亮出来辅佐自己。

诸葛亮并不是荆州本地人,他的老家在琅琊郡阳都县,少年丧父,他的叔父就带着他来到荆州投奔刘表。后来,叔父也死了,诸葛亮就在襄阳以西的隆中定居下来,一面自种自吃,一面读书。等到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已经是学问渊博、见识丰富了。虽然他一直住在隆中的草庐里,却时刻关心着天下大事,分析各路诸侯的实力和前途,思考平定天下的方法。他常常把自己比做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乐毅,希望能够遇到齐桓公、燕昭王一样的明主,成就一番大事业。但是,在遇到有能力和能用人的明主之前,他宁愿隐居在隆中,过着他恬淡的生活。

刘备第一次去拜访的时候,扑了个空,原来是诸葛亮得知刘备要来,故意避开了。于是刘备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刘备第三次来的时候,他就在自己的草庐中接待了刘备。

经过一席谈话,刘备对诸葛亮的能力和才华非常赞赏。于是,他直截了当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他说:“如今汉室衰落,大权旁落在奸臣手里。我很想挽回这个局面,无奈自己能力太差,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特意来请先生指教。”

通过观察,诸葛亮对刘备也已有所了解,因此他就推心置腹地与刘备谈起了自己对天下大事的认识。他说:“经过官渡一战,曹操战胜了袁绍,现在拥有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无人能凭武力与他争锋。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历时三代了,现在已经站稳了脚跟,百姓都归附他了,再加上江东地势险要,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这样,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随后,诸葛亮指出,如果刘备想建立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只有拿下荆州和益州。他向刘备分析了荆州和益州的形势。他说,荆州处于南北要冲,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做事优柔寡断,这块地方迟早会落入他人之手;益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可是它现在的主人刘璋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又不会用人,肯定也守不住这块地方。

最后,诸葛亮说:“如果将军您能占领荆、益两州,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群策群力,积蓄力量,一旦有机会,就可以派人从荆州、益州两路发兵,讨伐曹操。到那时,有谁不箪食壶浆地欢迎将军呢。如果这样,就可以成就功业,恢复汉室了。”

刘备听他分析得头头是道,非常佩服,说:“听了先生的话,真是使我茅塞顿开啊!我一定听从您的意见,现在就请您和我一起下山大展宏图吧!”

诸葛亮也没有推辞,就跟着刘备到新野去了。从此以后,诸葛亮辅佐刘备,一步步地实现了自己的计划,造就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也三分天下有其一,不但不用被人追得东躲西藏了,而且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注释】

①孰:谁,哪一方。 ②天地孰得:即哪一方能得到天时地利。 ③行:认真执行。 ④练:训练有素。 ⑤明:严明,公正无私。 ⑥此:指以上所说的“七计”。

【译文】

所以,通过各种情况的比较,来推断战争的情势:哪方的君主政治清明、有道德智能?哪方的将领有军事素质和才能?哪方占有天时和地利?哪方的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方的士兵强健物资充足?哪方的士兵训练有素?哪方的赏罚公正严明?通过对以上几种形势的分析,我就能够知道谁胜谁负了。

【战例】

冯奉世平羌

对于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来说,战争的走势完全可以通过对双方力量的对比预测出来,并可根据事前的分析判断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公元前42年,陇西的羌人叛乱,汉元帝同大臣们商讨平叛的大计,右将军冯奉世主动请缨前去征讨。汉元帝很高兴,就问他需要多少兵力。冯奉世认真分析了羌军的情况后,对汉元帝说:“需要六万人马,一个月内解决问题!”但是朝中的一些大臣认为,由于国家连年饥荒,发兵太多开支过大,国家负担起来会很吃力,用一万人去屯守就足够了。因此汉元帝只给了冯奉世一万两千人马,让他带任立和韩昌以屯田为名,率军向陇西进发。

冯奉世到达陇西后,命令任立为右军,驻扎在白石,韩昌为前军,驻扎在临洮,自己带领中军,驻扎在首阳以西。汉军与羌人打了两仗,结果都因寡不敌众,被羌人打败。

冯奉世无奈,只好向朝廷上书,请求增派三万六千人来增援。汉元帝接到奏报后,知道羌人难对付,立即增兵六万余人,前去支援冯奉世。10月,大队人马进抵陇西。11月,汉军出击,羌军大败,溃散逃跑。

冯奉世对敌人的情况有深刻的了解,他先分析了羌军的情况,估计叛军有三万人,根据作战的一般规律和汉军的情况,提出用兵六万一月之内就能平息叛乱。但由于兵力不够,他在初战受挫后,又上书请求增援,才大获全胜。如果像朝中的一些大臣一样,不了解对方的实力,而是仅仅根据自己当时的情况盲目预测事情发展的结果和走向,并以此制定对策,遭到失败也是必然的。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注释】

①将:周亨祥《孙子全译》中说:“将:一说,读qiāng,通常视为助动词,实为语气副词,含假设语气。明赵本学《孙子书校解引类》云:‘将字一作如字。’此即谓‘将’犹‘如’也。作如字就是实在的假设连词。这一说,无论‘将’字词性归属如何,均认为此句为孙子激吴王之词,‘吾’指孙子,下文‘去’、‘留’皆为孙子言之。此说首于陈皞、梅尧臣等。梅尧臣曰:‘武以十三篇干吴王阖闾。故首篇以此辞动之。谓王将听吾计而用战必胜,我当留此也。王将不听我计而用战必败,我当去此也。’而戚继光《大学经解》谓‘将’乃‘将兵之将’,读jiàng,‘去’‘留’乃以国君对将言之。杨炳安《〈孙子〉会笺》云:‘此二说皆可通。’以《新注》为代表的流行本注时并列二说,译则多取前说。按,虽‘二说皆可通’,细审上下文意,当以前说为善。至于孟氏曰:‘将,裨将也。’失之。”听:听从,采纳。计:指谋略,计谋,军事思想。 ②用之:周亨祥《孙子全译》论证说:“用之:亦有二说,一为‘用兵’,‘用战’,‘之’为语气词,二为‘任用’,即‘任用我领兵’,‘任用我作战’,‘之’为第一人称代词,二说皆可通,以第二说为善,下句‘用之’准此。留之:我就留下。之,语气词。下句‘去之’准此。‘去’、‘留’以孙子言之,顺。按,西周春秋时期,尤以春秋中前期以前为甚,非公卿大夫不可领兵,在朝为卿,在军为将,兵罢回朝为卿。战争胜败,不存在或不仅仅是‘去’、‘留’问题。春秋末,于形势所迫,偶用大族庶孽之有声望者,如田穰苴,然得胜罢兵后亦封为大司马。春秋时尚无‘职业’将军。孙武此时仅图谋一时的领兵之务,以作为进身之阶,故有‘去’、‘留’问题。此问题由孙武提出,无疑加重了孙武身价的砝码,正因为孙武非‘名正言顺’的将军,后又未闻有封侯为卿之事,当时人目之为‘吴王客’,《越绝书》所载‘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家’是也。此否可备一说,录以就正方家。” ③以:通“已”。④势:兵势,即《势篇》中所论之“势”。 ⑤佐:辅佐,辅助。外:曹操注曰:“常法之外也。”李筌也说:“佐其外者,常法之外也。” ⑥因:根据,依托,凭借。利: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制:从,遵从。权:权变,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对。

【译文】

如果能够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那我就留下来;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就一定会失败,那我就离开。听从我的筹划有利的计策,于是就创造一种势态,成为我方外部的辅佐条件。所谓“势”,就是根据掌握的有利于自己的条件,灵活应变,抓住战争的主动权。

【战例】

鲁人造势取邾师

公元前519年,邾国人筑完翼城之后,将要西归返回,从邾邑离姑出发,要经过鲁国的武城。公孙婼说:“恐怕鲁国人将要袭击我们呀。”想要绕过武城,沿着山往南走,从一条较迂回但安全的道路回去。徐、丘弱、茅地等人却说:“山道地势太低,如果遇上雨天,我们将无法出去,那就可能回不去了。”于是还是决定从离姑出发过武城。武城人得知邾国人将要经过时,就事先派兵堵住前路,把退路上的树木砍断备用,邾国的军队经过时,武城人将树推倒在路上断绝了邾国人的后路,邾师大败,徐、丘弱、茅地等人被擒。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注释】

①兵:军事行动。 ②诡:诡诈。 ③能:能够,有能力。示:装做,显现,表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给人看。④用:行事,行动。 ⑤利:指获利,利益。诱:指引诱。⑥乱:这里指敌人内部混乱。取:攻取,取得利益。 ⑦实:指敌人有实力。备:严加戒备。 ⑧强:敌人强大。避:避开锋芒,不正面接触。 ⑨怒:士气旺盛。挠:屈挠之意。《〈孙子〉会笺》中说:“‘怒而挠之’:‘怒’,指敌情,‘而’系转折连词,‘挠’指我方所应采取之策略原则……此句言敌若气势汹汹,逞怒而来,我则设法沮败其气焰,使之衰懈。曹注‘待其衰懈’,得之。” ⑩卑:卑怯,衰微。骄:怠慢,轻视。⑪佚:安逸,安闲。 ⑫亲:亲密。离:离间。 ⑬意:意料,猜测。 ⑭传:传言,泄露。曹操注曰:“传,犹泄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也。故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李筌注曰:“无备不意,攻之必胜,此兵之要,秘而不传也。”

【译文】

军事原则,就是诡诈之法。有能力开战而装做没有能力开战,要展开攻打而装做不打算攻打,打算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打算攻打远处又装做攻打近处。敌人贪图小利就用利益诱惑他上当,敌方混乱时就要抓住时机攻取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严加防备他,敌人实力强劲就要设法避开他,敌人士气旺盛就要设法使他屈挠,敌人自卑而谨慎就要使他骄傲自大,敌人休整充分就要使其劳累,敌人内部亲密团结就要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要攻打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意料到的时候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取得胜利的奥秘,是不可事先泄露出去让大家都知道的。

【战例】

秦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周赧王五十三年),秦军围攻韩国的上党(今山西沁河以东地区)。上党郡守冯亭抵挡不住秦军的进攻,就把上党献给赵国,想借赵国的力量抗击秦军,秦国于是调转矛头,引发了秦赵之间的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当时赵国的名将赵奢已经去世,国相蔺相如也已经年老病重,赵国就派老将廉颇带兵抵抗秦兵。廉颇虽然此时年事已高,但骁勇不减当年,无奈秦兵锐不可当,所以廉颇就采取了固壁不战的策略。秦军历时三年,久攻不下,于是就想出了离间赵国君臣关系的计谋。公元前260年,秦国派人到赵国的都城邯郸散布谣言,说秦国不怕廉颇,只怕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果然上当,决定派赵括为将,替回廉颇。其实,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而没有实战经验,蔺相如一听赵王要用赵括代替廉颇,大为震惊,连忙抱病赶去劝谏赵王。蔺相如说:大王您仅凭别人的传言就要派赵括为三军主帅,赵括虽然读过许多他父亲留传下来的兵书,但他没有实战经验,不知战场上的调度与变通,怎么可以委以这么重要的任务呢?就连赵括的母亲也上书阻止赵王。她说:赵括小时候就开始学习兵法,谈论战场上的事情,认为天下没有比他更高明的。即使他的父亲与他辩论,也往往不能难倒他,但他父亲赵奢却从来没有说过赵括学得好。他说,打仗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事情,赵括只不过眼高手低,随便说说而已。赵国如果不派赵括为将也就罢了,如果委任赵括为将,赵国一定葬送在赵括手里,所以千万不要派他为将。赵王还是不听。赵括取代廉颇之后,把原来的纪律都改了,将官也进行了更换。秦将白起听说后,设计断了赵括的粮道,并将赵军分隔为两半,前后不能照应。过了四十多天以后,赵军因为没有了吃的,士卒军心离散。赵括不得不派精锐士兵冲出去决一死战,结果大败,赵括自己也被射死,数十万赵军投降,全部被白起活埋。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

①庙算:指出征之前的筹划的预测。《〈孙子〉会笺》中说:“张注:‘古者兴师命将,必致斋于庙,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庙算’实乃战前之战略筹划。‘庙’:本指祖庙,后即用做朝廷之代称。‘庙算胜’:言战前于庙堂算计战争可能胜利。何以知道可能胜利?因‘得算多也’。故此‘得算’之‘算’乃指算筹,亦即指获胜之条件。《孙膑兵法·客主人分》:‘投算而战’,即指此。” ②算:胜利的条件,取胜的把握。 ③见:同“现”。

【译文】

战端未开就能预计到会取得胜利,是因为筹划周密,占据的胜利条件多;战端未开就能预计到不会胜利,是因为筹划不周密,占据的胜利条件少。筹划周密,取胜的条件充分,就能胜利;筹划不周密,取胜的条件不充分,就不能胜利,何况不作筹划,根本就没有胜利的条件呢?根据这些情况来观察,军事行动的胜败就显而易见了。

【战例】

范雎妙算入秦

战国时,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出使魏国,见到了当时正在魏国受迫害的范雎,经交谈王稽发现范雎是个难得的人才,决定把他带到秦国。当王稽偷偷地带着范雎一同乘车到了秦国的湖关时,远远看见从西边驰来一队车马。王稽说,“一定是丞相穰侯到东边各县巡视来了。”

范雎说:“我听说穰侯厌恶诸侯国的来客。如果他发现我,一定会羞辱和难为我,我得藏进车里去。”

一会儿,王稽的车队和穰侯的车队相遇了。一见面,穰侯先慰问了王稽一番,然后就站在车旁问:“关东一带发现什么情况了吗?”

王稽回答说:“没有。”

穰侯又问:“您这次回来,有没有带其他诸侯国的客人一起来?在我看来,带他们来一点好处也没有,只会扰乱国家而已。”

王稽说:“我哪敢这样做呢?”

穰侯离去后,范雎从车中出来,说:“穰侯是个聪明人,不过反应慢一些。刚才他怀疑车中有人,却没有想起来搜查,过后一定会后悔,还会派人回来寻找的,我下车先走吧。”

范雎走出去没有几里地,穰侯果然派骑兵回来搜查王稽的车子,骑兵回去报告说没查到人,他才放心离去。这样,范雎才得以和王稽一同潜到秦都咸阳,见到了秦昭王。

范雎通过过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将穰侯的行动掌握得一清二楚,然后采取了合理的应对策略,从而使自己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如果范雎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能不能到达秦国都很难说,更不用说帮助秦王一起成就霸业了。这说明,在与别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了解对方,是必要的前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