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前文)
苏常心里是惧怕楚国的。
楚国和吴国比邻而居,不过要论国家实力,楚国远远胜于吴国。更重要的是,那楚国王室历来都非常蛮横。想当初周武王伐纣成功,天下大定之后分封天下,将爵位分为六种,分别为:王、公、候、伯、子、男。楚国国王本来分封的爵位是子爵,楚王觉得爵位太低,想提高自己的爵位,但是周天子不允许,国王熊渠竟然在宫中大怒:“我芈氏先祖,原本是天子的老师,称王有何不可?于是干脆摆脱天子,自封为王,和天子同一级别。正是在楚国的带领下,吴国也自封为王。
这还不够,他们还有更蛮横的,如今的楚王熊通,此前曾突然决定攻打邻居随国。楚国士兵兵临城下,随国派人申辩:“随国无罪,怎能随意征伐。”楚国使臣却不以为然,反驳道:“我楚国是蛮夷,想伐就伐。”以蛮夷自居的诸侯,在天下诸侯国中,楚国是唯一一个。
楚王为何敢于如此蛮横,无非还是因为国力强盛民多地广,楚军威武无敌而已。以前周天子强大,这些诸侯还不敢太造次,而到了幽王姬宫湦时代,周幽王为了博取褒姒一小,竟然烽火戏诸侯,导致诸侯对周天子的信任严重下滑,此后,他还为了褒姒,想要除掉申太后,申太后的父亲申侯反叛,并暗中联合犬戎一起起事。在这关键时刻,诸侯却因为上次被幽王戏弄,没人发兵救主。戎人追杀幽王到骊山脚下,将一代美妃褒姒俘虏,带着周朝的财物回到了戎地。周天子因此被逼得国都从镐京,迁去了洛阳,旧国都于是被掠一空,威严尽失,周天子的权威自然不能像以前那么强大,于是,强一些的诸侯国们无人约束,更是飞扬跋扈,弱小的诸侯除了任人宰割,便是屈辱逢迎。
周天子东迁国都道洛阳,表面上的确挽救了周室,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犬戎消退了,各个诸侯却迅速坐大,王权也无可奈何地衰落了下去。天下无序,强者为王。礼乐崩坏,人心弥乱。楚国这样一个虎狼之国的大王,如今向吴国索取宝剑,吴王左右为难。
给它吧,无异于羊入虎口,注定了再难要回;不给吧,又怕得罪这个强邻,让他们有了前来伐吴的借口。楚王的淫威天下皆知,武王姬禽处心里也很清楚。
姬禽处不知如何决断,愁容满面。
见吴王所谈的,并非自己暗中扔掉公孙家的孩子,苏常心中舒了一口气,他暗中思考良久,开口说道:“启禀王上,微臣听人说过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楚国是野蛮人,不可开罪。”
姬禽处道:“你的意思是把剑给那楚王老儿?”
苏常往前凑了几步,道:“微臣并非此意,微臣觉着,如果王上把干将剑给了楚王,他届时如果不还,损失一把宝剑是小,吴国颜面受损才是大。诸侯会说,吴国惧怕楚国。那往后,我们吴国还如何在诸侯间自处,还请大王三思。”
吴王姬禽处开门见山地问:“你是说,这剑给不得?”
苏常一贯圆滑,做事习惯左右逢源模棱两可。见吴王如此询问,他一时也捉摸不准,脸都憋青了。吴王却不管他,而是再次问道:“苏常,你就干脆一点,你告诉寡人,这宝剑给得给不得?别啰嗦那么多。”
苏常被吴王逼到墙角,硬着头皮回答:“但听大王指示。”
吴王姬禽处得此答案,有些不悦,说:“你这个老滑头。不过你的意思寡人明白了,你和寡人想到一块去了,这干将剑,寡人舍不得,实在舍不得啊。”
苏常附和道:“微臣也替王上舍不得。”
吴王姬禽处不耐烦地说:“所以,你得帮寡人想办法,再说了,这个祸,也是你给寡人惹下的。”
苏常这会儿却好像一下子想到了什么,说:“王上其实也不用多虑。”
吴王姬禽处斜着眼睛看苏常,为他的变化感到吃惊,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苏常靠近吴王几步,说:“吴国和楚国两大诸侯国一向和睦,早些年,先王还曾和楚王立有盟誓,绝不兵戎相见。微臣还听说,吴楚两位诸侯大王,曾经在吴楚之交的边界上,立了一个石鼎,发誓双方的军队,谁也不能越过石鼎,否则,天地不饶,天下共诛之。”
吴王姬禽处的眼神立刻活络起来,他看着苏常,笑了,说:“你这么一说,寡人想起来了,有这么回事。苏常,幸亏你提醒寡人,要不然,寡人早就忘了这一茬。”
那还是三十多年前。其时,吴楚两国还算和睦,楚国虽然蛮横粗暴,不过欺辱的都是小国,对吴国还算客气。突然一天,吴楚边境的钟离发现了一只麒麟,全身雪白,就像晴朗天空的云朵一样,没有一点一杂色;红色眼珠,如同玛瑙一般晶莹剔透。说来也奇怪,发现麒麟的是楚国一位猎人,而发现的地点却在吴国地面,两国为此争吵不休,最终兵戎相见。楚王熊通蛮横,自持国力雄厚,而且历来有扩张之心,于是首先派遣大军而至,想要教训吴国,几万楚军就像乌云一样随风而至。
当时的吴王还不是姬禽处,乃是姬禽处的父亲夷吾。夷吾是吴国一代明君,眼看强大楚军来袭,也不惧怕,在吴军大将公孙甲的辅佐之下,率领几万吴军也杀将了过去。吴楚大军对阵,吴弱楚强,可是一番厮杀下来,吴国却占据了上风,让楚王十分恼火。后来还是两国共同的邻居越国害怕战火烧到他们越国境内,以和事老的身份出面说和。吴楚两个诸侯国正好打得精疲力尽,顺水推舟,也就是握手言和了,并在边界立下石鼎,以示诚意。至于那只麒麟,早就不知所踪,没人再关心,成了一个传说。
那时候,如今的吴王姬禽处,还只有五岁。
底姬禽处对此没有印象,小时候却听很多人说过。
眼看吴王姬禽处高兴,苏常也跟着高兴,脸上堆出了笑,说:“王上想起来就好,既然有那石鼎在,楚王也必然会有所顾忌。楚人虽然很是蛮横,却把信用看得很重。”
吴王姬禽处捻着胡须道:“你这么一说,寡人用不着害怕了,楚王老儿总不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一把剑,连脸面都不要了吧。楚国强大,更要讲究一个信义。”
苏常连忙跟着说:“微臣也是这么想的。”
次日,吴王姬禽处的使臣前往楚国使馆,告诉楚王特使:“烦请贵使禀告楚王,他老人家被人给蒙蔽了,我王近日并未获得什么宝剑,一切都是传言,不足为凭,还请楚王莫要信以为真。”
楚国特使冷笑一声,道:“贵使的话,我一定禀告我王。”
吴王使臣正要离去,楚国特使却在他身后高声说道:“还请留步。”
“贵使有何吩咐?”吴王使臣驻足。
“我也想贵使禀告吴王,做人莫要太吝啬,和一把宝剑相比,大好河山更加珍贵,这个账,别的诸侯国不会算,你们吴国人应该会算。”楚国特使盛气凌人,毫不客气。
吴王使臣脸色变得难看,勉强回话说:“这笔账,吴国人当然会算,贵使用不着操心。”
楚国特使面色狡诈,扬天大笑。
后来,吴国使臣将这段话禀告吴王,吴王气得脸都青了,结果却只在自己宫里一阵发泄,不敢去找楚国特使麻烦。
吴楚边境上的石鼎就算能防止楚国大军,却不能防止楚国人的傲慢。
(未完待续,后续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