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造船人选
- 大明:我与那些奇奇怪怪的植物
- 老香樟
- 2032字
- 2023-10-31 09:05:39
朱绍华又提起造船之事。他在族会时也提过此事,从后世来的经验告诉他,在海上一艘好船是多么的重要。
大明现在的造船水平其实是走了下坡路的,远不如永乐年间下西洋时的水平。
这也亏得大明的忠臣把造船资料销毁的一干二净。
宁波一地更是少有能建造远洋巨船的工匠,即便是漳州的那些造船大匠,擅长的也多是福船。
而福船的水密隔舱结构,虽然大大增强了船只的生存能力,但也决定了它舱内没有全贯通的甲板层,不利于安装火炮,所以福船大多是在首层甲板上安置,即便有些大型福船设置了双层炮甲板,但安装数量极为有限。
这是非常不利于海战的。
比如说,下雨了怎么办?
跟对方另约个时间?
所以,朱绍华想要的是西方的大帆船。
相较于福船的硬帆,西方帆船的风帆系统极为繁琐,即便造出来,没有合适的人手也开不起来,所以朱绍华打算先用中式硬帆应急,但帆面是可以先换成帆布的。
另外朱绍华还记得很多十八十九世纪才出现的帆船样式,甚至有些二十世纪后的帆船设计元素。
但这些都得先造出成熟可用的帆船之后,才有时间慢慢尝试。
据说郑芝龙在料罗湾海战中缴获过几艘葡萄园人的大帆船,还找船匠拆解仿造。
这可能是大明境内最好的能了解大帆船的机会了。
朱绍华让族中去打听的,就是这批人的消息,可惜至今同样没有什么眉目。
朱秉礼听了,思索道:“咱家船上倒是有个懂造船的,也见识过夷人大船的,可惜他没有真正建造过。”
别说只是见识过,就是拿到全套图纸,没有足够的经验,也不敢说就能造出合格的船来。就像后世的汽车工业,同样的配件,同样的流程,不同的工人组装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过,这已经让朱绍华大喜过望了,这起码是从零到一个的突破,后面的,用资源堆也能堆出来。
“真的?那可太好了!三叔,人在哪儿?”
看着朱绍华雀跃的样子,朱秉礼笑道:“一块回来的,下午我把他们安置到公屋那边住了,明天我带来见你。”
朱家的船上大多数都是村中子弟,但也有一小部分例外。
当年曾祖爷出海闯荡时结交了一些有过命交情的兄弟,这些人的后人中,也有些一直跟在朱家船上讨生活。
朱家在村中建了一些公屋,就是用来给这些人暂住的。
几人又商量了一些后续的事情和家中的情况,主要是说与朱秉礼知晓,也听听他的意见。
第二天,朱绍华见到了三叔带来的蔡金山,二十四五岁的年纪,皮肤黝黑,肩背宽广,看起来更像是码头上的力工。
蔡金山昨天也在村里听说了仙人收徒的事情,这会见到正主,颇有几分好奇和敬畏。
朱绍华笑道:“蔡大哥,快请坐。昨天听三叔说你懂造船,恰巧我也想造一艘大船的,这才找你来请教。”
蔡金山连连摆手道:“朱少爷,可当不起请教二字。我就是以前做学徒的时候,跟着师傅拆解过夷人的大船。可惜后来师傅出了意外,没能真正建造一艘。”
这可真是意外收获,没想到蔡金山不仅懂造船,还拆解过大帆船,这是不是就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朱绍华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前段时间也画了一些大帆船的图纸,一会拿来给蔡大哥看一下。蔡大哥再按照自己的印象,把拆解的那艘船的图纸画出来比较一下。我让族里招一批有经验的船匠交给你带,以后你就负责仿造这夷人大船如何?”
朱绍华所画的图纸,也只是根据前世网上看的资料画了个大样,然后又根据网上斗键得来的知识,反向推导出一些数据和要求,也都一股脑标了上去,最后又加上了一个船鼻艏的设计。
蔡金山吓了一跳,以为朱绍华没听明白,重复道:“朱少爷,我只是跟着师傅拆解过,可没有真正建造过。”
朱绍华摆手道:“不要紧,见识过就好,可以试着来嘛!多造几艘试试看,早晚能造出来。”
蔡金山更是哑口无言,造一艘大船要多少银子?还多造几艘试试看?朱家这么阔了?
朱绍华明白蔡金山担忧什么,也不点破。再次问道:“蔡大哥,你来负责造船,肯定不能让你吃亏,工钱让三叔跟你商议。但我能做主的是,大船造成后,拿出五百两作为整个团队的奖励,你拿六成,怎么样?”
蔡金山眼睛一下子瞪大,呼吸都粗了几分,心里盘算着:三百两!三百两!得多少年能赚出来?
随即拍着胸脯道:“朱少爷放心,我一定把夷人的大船造出来!”
剩下的事情自有老爹跟族人去处理,朱绍华心安理得的当了甩手掌柜。
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训练营完工了。
刚刚换上新军装的学员们还有些兴奋,好奇的打量着身上有些怪模怪样的衣服。
朱绍华看着眼前歪歪扭扭站成三队的学员,面露微笑。
对于这些未来班底,朱绍华寄予厚望的。护卫队的身体素质可以通过【晨曦之露】快速解决,但纪律性、军事素养、以及更重要的精神意志,却是需要慢慢磨练的。
新兵训练走起!
整整十天时间,白天进行队列训练,晚上一个学习军规条例,让这些从小在田野间长大的学员们苦叫连天。
训练营实行封闭训练,高高的围墙隔绝内外,除了每天进出送餐的人,接触不到任何外界信息。
每天严谨的作息,严格的条例要求,越来越整齐的队列,已经让他们一举一动都有了几分军人模样,同吃同睡的集体生活,也让他们彼此间愈发熟悉和默契。
这个过程也是朱绍华给他们调理身体的过程。
这个年代的普通百姓,营养不良是普遍现象,不调理好身体,怎么能进行高强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