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3年的秋季,辛家栋刚刚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当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时候,我真心为他感到高兴,关于他的故事,作为老同学的我也亲身体验了一部分,而其余的部分,是他本人的口述。我把他的故事整理起来,记录我们逝去的时光。
回想十一年前,一切如梦似幻。那是2012年秋季,本科毕业后,辛家栋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异乡求学之路。喜悦的心情伴随着绿皮火车的的哐哐声,一路从淮河源头跨过长江,来到了扬子江畔的一座城市。经过一夜和一个上午和旅程,下午火车终于到站了。出车站时,九月份的阳光依然刺眼,照在手臂上依然感觉辣辣的。而两天前的北方,阳光早已柔和了很多。
出站后,环顾了一下车站广场,第一感觉就是小小的,门口有几个抢客拉客的中年妇女在因为琐事争吵,抑或只是她们日常的闲聊罢了。稍远一点,有一排桌子,做了四个年轻的学生,两男两女,穿着蓝色的校园文化衫,散发着青春朝气。一个年轻的男孩快步上前接过辛家栋(未来便于叙述,下文改用第一人称叙述,将辛家栋简称为我)的行李,问道,是来(入学)报道的吗?我点头说是。他又问道:“东区还是西区?”我当时有点迷糊,心想不记得学校有东区和西区呀?思索片刻,我说:“好像是校本部吧。”说完“校本部”,接我行李的男生尴尬地笑了,另一个一起接我的男生也笑了,说道,“哦,原来你是汇大的,不是我们汇科大的,我送你过去。”他俩抬着我的行李箱,往一边走了二十多步,来到了汇大的车上,看到“汇大”两个字,我确信这就是迎新的校车。我谢过接我的两位汇科大的男生,和汇大的迎新学长确认后,上了开往汇大的车。上车后,汇大的学长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当地的美食、美景和河鲜,迎新的车沿着江畔缓缓驶向学校,窗外的江南小城,是和北方截然不同的风景。
其实,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汇市了。四月份来复试的时候,已经来过一次了。因为考研失利,从南京的大学调剂到了汇大。在汇大,经历了复试笔试和面试后,顺利被录取为土木学院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当时开心极了。还依然记得,当时考研初试成绩是345分,加上原来本科学校也不错,和汇大接近的档次,因此在选导师时还是具有较大的自主权的。复试过后,很快收到了拟录取通知。我和一起来复试的铁哥们同学还在校园边上转了转,顺便步行去看了看长江。感觉自己也是词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一份子,开心极了。回到本科母校后,粗略地浏览了汇大土木学院的硕导情况,看到汇大土木学院院长具有很多头衔,主持很多国家基金,肃然起敬。虽然看到该院长没有读过本科,第一学历只是一个两年制大专,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反而产生了更尊敬的感觉。于是,给该院长法律一封邮件,表达了想投入其门下读研的愿望。发完邮件后,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吃晚饭了。晚饭回来后,就接到了该院长的电话,电话里问了几个简单的毕业论文的问题,然后就说“欢迎加入我们课题组”,我当时开心极了,觉得虽然南大落榜,但来到汇大有缘跟着院长做研究也算是一定的弥补吧。挂断电话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女友和爸妈。这封邮件和这通电话为我未来十一年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