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录片与国家形象传播
- 陈一
- 1386字
- 2023-09-25 18:02:41
第四节 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一、本研究的理论取向
本研究的理论取向如下:一是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考察。纪录片不仅是一个媒介产品,更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因此考察纪录片中的国家形象,不能局限于影片内部,而应该分析影片、国家形象与时代特征之间的关系。例如,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纪录片中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是什么?如何整合、调适中国纪录片中从“革命”到“现代化”的国家形象?
二是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考察。以往的纪录片研究,往往有借鉴文学和电影研究的习惯。这种取向的不足是,缺乏对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的分析,对资本在文化生产中的作用不够重视。因此,我们将回答如下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的国家形象纪录片是如何生成的?纪录片话语的重构如何呈现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各种国外纪录片理论与流派与中国纪录片的生产和文化、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其背后的驱动机制是什么?
三是基于文化研究的考察。文化研究的关注点是“意义”及其产生和变化。我们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为何中国人制作的纪录片中的春节与西方纪录片中的春节不一样?如何解读主流影像和民间影像中不同的国家形象?中国纪录片如何进一步打破国际上对中国认识的“他者”话语?中国纪录片的传播如何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二、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在方法上,本研究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并与田野调查成果相互照应。通过分析纪录片的内容呈现与表现手法,本研究以重大历史阶段和重要纪录片文本为坐标,探讨纪录片在呈现国家形象上的特点,分析中国形象中的典型元素、意义生成和风格生成。文献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就本研究而言,笔者将梳理有关国内外纪录片文献,发现其中的对话与碰撞;收集政策与产业的种种资料,发现其中的盲点与缝隙。本研究也选取重要的纪录片制作播出机构进行个案研究,将对部分有代表性的纪录片工作者、政策制定者进行深度访谈,以期获得第一手资料。笔者对当代著名纪录片人陈汉元、高峰、陈晓卿、时间、周兵等人和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也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美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纪录片发展历程。
三、本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力图实现以下几点目标:一是对历史的还原,做到对文献、影片和理论的再解读。只有还原历史,我们才能正确面向未来。对于一些重要的纪录片研究文献和纪录片文本,要进行历史还原的工作,考察同一文本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结构方式和文类特征上的变化,辨析不同文化力量在文本内的冲突或磨合,即在“语境化”和“去语境化”的双重层面,将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展现出来。
二是对传统的辩证,细绎纪录片中的“传统”与“文化”。当下纪录片中对待传统有几种不当的态度,要么是“纪念碑式”的,要么是“废墟式”的,要么是“景点式”的,只有将传统与文化放置在鲜活的脉络之中,才能使之凸显出意义,才能让传统展现出中国独特的国家形象与民族精神。
三是对美学的深化,将媒介社会学、影像史和传播政治经济学等视角相融合。纪录片的生产是一种文化生产,我们强调从媒介社会学、影像史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探寻纪录片发展繁荣的路径,意在把握纪录片如何游移于市场、意识形态、专业主义之间,以及纪录片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社会力量和文化秩序的制约,并在这个基础上建构“中国形象”的新坐标和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