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的寿律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荀子


从生命学意义上说,人作为类是抽象的、无限的,可以说是“不死的”。但是,人作为生命个体则是具体的、有限的,即有生有死的。就个体来说,人生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人生的一切活动又都是在生和死这两点限定的时间内展开的。因此,我们的叙述就可以采取一种人们最容易明白也最好认同的逻辑程序——从人生的寿律讲到人生的不朽。其大思路是:描述从自然生命、社会生活到精神境界的辩证发展,揭示人生的演进和提升过程,以便从整体和过程上自觉地把握人生。按照这样的思路,开章要讲的就是人生的寿律。“寿律”这个词是我杜撰的,其意思是:生命运动的规律。它所讲的是人的生命律动状态,其中包括生命的寿数,人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节律和效率。


一、生命的寿数

(一)人的自然寿数

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首先呈现的是一个自然生命过程。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生。生命过程的标志就是一定的时间,即寿数。寿数,按照生命的自然时间称做“年”,按照人生的寿数就称做“岁”。

动物有动物的寿数,人有人的寿数。一般研究认为,哺乳动物的寿数大约是其生长期的5倍至7倍。例如,老鼠的生长期为2个月至4个月,寿数是1年至2年;狗的生长期为2年,寿数是10年至14年;马的生长期为5年,寿数是30年至40年;猿的生长期为12年,寿数是50年左右。此外,有的爬行类动物如龟的寿命,可达百年以上,甚至可生存到200年。[1]

那么人的寿数是多少呢?从人类史上看,由远及近的平均年龄呈现为上升趋势。在日本学者和过一郎所著的《健康寿命》一书中,有一个人类进化与寿命的历史概率统计表,很能说明这种趋势。

有生命的物种都有生长期,人类的生长期比一般动物的生长期长。科学家根据对人体细胞分裂次数和分裂周期的分析,发现人类的生长期为20至25年,按照细胞分裂次数乘以分裂周期计算,人的自然寿数应为100至175岁,一般不应少于120岁。在理想条件下,人寿天年至极可达250岁。中国东汉哲学家王充曾提出“百岁之寿为人年之正数”的看法,还记载了传说的老子活到200岁。18世纪瑞士生理学家哈雷,认为人类寿命至极可达200年,与王充不谋而合。这些说法虽无严格的科学证明,但认为人的寿命之“正数”要比实际的寿命长,则与现代科学的推测是一致的。

然而,人生的实际寿数远不是这样。据说,我国夏商时代人的平均寿数只有18岁;秦汉时代人的平均寿数只有20岁;唐代人的平均寿数是27岁;宋代人的平均寿数是30岁;清代人的平均寿数是33岁。据新华社记者肖春飞报道,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古代人一般高寿在60岁左右,上70岁的人不多,所以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不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人寿平均数增长加快。1957年全国人均寿数为57岁;1981年全国人均寿命为67.77岁;1988年全国人均寿数增至68岁。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全国人均寿命为70.06岁。据2002年3月28日《北京晚报》报道,我国2001年人均寿命已达到71.8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70岁的标准,中国已经属于长寿国家。

外国的人寿情况也类似。欧洲中世纪人寿平均只有29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平均寿数为40岁;1952年平均寿数上升到68.5岁;到20世纪70年代,有的国家和地区人寿平均已达到70岁以上。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4年统计资料报道,[2]英国人平均寿数为75.7岁,法国人平均寿数是76.4岁,挪威人平均寿数是77.1岁,荷兰人平均寿数是77.2岁,瑞典人平均寿数是77.4岁。亚洲国家和地区平均寿数差别比较大,印度人平均寿数在50岁上下,而日本人平均寿数已达78.6岁,保持着“世界第一长寿”国家的地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岁数最大的老寿星阿里·马塔尔·本·古赖尔终年136岁,他留下103个孙子和重孙子。据说,阿塞拜疆的莱里克小山村有数十位百岁以上的老寿星,其中有一位人类有史以来寿命最长的人,名叫希拉利·穆斯列莫夫,享年168岁。据世界银行1999年世界发展指标年报报道,当时平均寿命最短的国家是塞拉利昂,仅有37岁。

自古以来,学者、郎中、科学家都注意研究人的寿命,寻求长生不老之源和长寿之方。19世纪流行一种“活力说”,认为活力就是生命本身,它是在人的生命体上所观察到的所有运动现象的总和。还有一种“不老泉说”,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决定于他生命中的“不老泉”。现代科学和医学提出了“基因说”,认为人类寿命长短的根本在于基因、细胞和激素。不过,一般说来,人的寿数与人的生命构成、人种素质、遗传因素、心理状态、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据说,那位活了136岁的阿拉伯老人平常喜欢散步,只吃鹌鹑和面包,不吸烟,一辈子只看过一次医生。日本人均寿命居世界第一,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死亡率下降,特别是脑溢血死亡者减少。日本厚生劳动省认为,日本人寿命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良好的防病、治病医疗条件,以及以吃鱼和蔬菜为主的营养摄入。也有人说,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绿色广告,不断向人们展示宁静怡人的乡野绿色景象;二是公共场所安静文雅,令人安神舒心;三是善于适时打盹,小憩片刻以消除疲劳。这种说法颇带幽默,但作为一种适宜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养生方式,肯定是有助于日本人长寿的重要条件。不过,就生活条件来说也不尽然,如前面说的阿塞拜疆那个长寿村的老人,生活条件并不好,村民生活穷困,医疗技术落后,体力劳动很重,只是食物新鲜,山水清洁,空气清爽。可以说,新鲜的食物、清秀的山水、清爽的空气有益于人的长寿。

科学家们认为,人类衰老、活不到自然寿命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一是人的呼吸方式的改变,用肺呼吸,使大部分肺叶细胞长期闲置不用,失去活性,肺活量变小。二是人的运动姿势的改变,用两足直立行走,虽然是一大进步,但直立姿势缩小了全身运动系统的活动幅度,使脊柱负荷过重,导致大脑极易缺血、缺氧,心脏的适应能力减退并易发生疾病。三是人的消化功能的萎缩,使咀嚼能力下降,吞噬能力丧失,容易发生致命的代谢病。四是人的循环功能的改变,生活的日益舒适,使血管的锻炼减少,以至于全身微血管逐渐壅塞硬化,再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使人类的心脑血管容易发生硬化。五是人的神经系统高度发达,心理活动复杂,情绪变化多端,也成为导致疾病和短寿的重要原因。当然,单就人活不到自然寿命而言,还有各种天灾人祸,给人带来很多造成死亡的偶然因素,也降低了一些地区的人口平均寿数。

诸多原因概括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生命进化之必然;二是生活际遇之偶然。两者都只能尽量减少,但却不可能完全克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完善化,人寿增长的秘密终归可以揭开,人生的寿数也可望按照科学的理想有更大的增长。近些年来,抗衰老研究的发展,使科学家们相信现在的一些中年人有可能活到150岁,或活更长的时间。这就是说,人类有理由树立长寿观念,改变“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旧观念,以力争健康长寿。


(二)生命的消费

不过,人的平均寿数再增长,人生的寿数也还是很有限的。有限,就是有生有死。人之生死,是物之生灭的特殊形态。物质的存在是无生无灭的,但物质的具体存在形态即物体,则是有生有灭的。人也是物质存在的特殊形态。虽然人的生死有不同于物体生灭的变化规律,但人和物体都不能永生不灭则是相同的。所谓“万寿无疆”,只是人的情感和愿望的表达,哲学、科学和人类的经验都证明万寿无疆是不可能的。按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人们往往在存在着的时候习惯于自己的存在,乃至将存在看做自己的本性,总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待死亡,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会长生不老。其实,这只是一种人类恋生的心理反映。

人的寿数是以时间为标志的,一定的寿数意味着一定的时间。如果以80岁为例计算人生时间,我们便可以大略地(不计闰年)列出下列计算式:

80×365=29200(日);

29200×24=700800(时);

700800×60=42048000(分);

42048000×60=2522880000(秒)。

这就是说,人的一生如果活到80岁,大约就是29200日,转化成小时就是700800时,核成分就是42048000分,核成秒就是2522880000秒。

尊敬的读者,我不知道您今年是多大岁数。我想您一定会理解上面所做这个计算的用意,不妨也算一算,从80岁中减去您现在的岁数,看看还剩多少岁。然后再核成日、分、秒,看看您所能有的生命时间是多少。请不要介意,我例举了80岁,限定了80岁为上限,而没有说百岁或150岁,似乎保守了些。不过这只是一种假设,且已高于目前我国的人寿平均值。假设的上限太高,比如150岁或200岁,您也许会觉得自己可能拥有的寿数还长着呢,不用着急去设计人生,也不用努力去拼搏。所以,还是按照80岁计算吧,这样也许能够使您增强紧迫感。经过计算之后,你一定会想到这样的问题:我将怎样利用我所能拥有的有限时间?任何一个严肃对待自己的人生的人,都不能不认真地考虑这个自然生命的事实。

除去对生失去欲念之人,没有谁会抱怨人的寿数太长了。人们都想多活几年,希望长命百岁,更希望活到百岁以上。人生在世虽然不是为长寿而活着,而是要干一番事业,活得幸福而有价值,但是从人生要完成的事业和生活幸福来说,健康长寿毕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算起来,人生在世的时间屈指可数,照诗人的形容只是“弹指一挥间”。人生的童年,还没有能够弄懂人生是什么就匆匆过去了。最后的十年,虽然懂得了人生但却失去了享受人生的活力。在这两段中间的岁月,去掉1/3的睡眠时间,再去掉1/3的娱乐、家务、闲谈、来往以及看病、养病的消磨,还能剩下多少真正可以用于干点事业的时间呢?美国人吉米·道南和约翰·麦克斯威尔在合写的《成功的策略》一书中说,一个活到72岁的美国人一生的时间是这样消费的:睡觉用去21年,工作用去14年,个人卫生用去7年,吃饭用去6年,旅行用去6年,排队用去5年,学习用去4年,开会用去3年,打电话用去2年,找东西用去1年,其他用去3年。按照这样的时间安排,真正能够工作的时间还不到人生时间的五分之一。我们不必计较是否每个美国人都是这样,其中各项内容所用时间是多是少,这不过是一种说明问题的方式,具体到个人肯定不一样,但大体上只用1/5的时间去工作,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注意的。

这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科学地、勤奋地、吝啬地利用人生时间,可以说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古诗有言“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是说人生犹如飘忽的寄宿,没有金石样的长寿。还有诗说“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3]奄、忽同义,是说人生一世,像飘尘一样须臾即逝。这类诗句都是喻言人生短促、生命可贵的名句。有一首自由诗写道:“当我还是婴儿,只会哭声哇哇,时间好像在慢慢地爬。当我是个孩子,整天嬉笑不止,时间迈开前进的步伐。在我长大成人之后,时间变成奔腾的骏马。当我老得皱纹满额,时间成了飞逝的流霞。”[4]有一位诗人说:“别老缠住我,问我现在是什么时间,我不知道。就在你问我的这时候,——时间悄悄地溜走了。”这是诗,也是哲理。它告诉人们,时间不常驻,人生时间有限,而且在很快地流逝。

人生时间有限,这不只是由于人的寿命短暂、有限这种绝对的限制,还是由于人世繁杂,事业艰巨,使人生时间相对加快、缩短。时间就是生命。有识之士应该力求把有限的时间,充分用于有益的事业,以延长生命。马克思说:“在一切节约中,时间的节约是最重要的。”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生命就是由时间构成的。”鲁迅说:“浪费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尼采的话更令人震惊:“我们眼看着我们短暂的生命时间一刻一刻地过去,恐怕会急得发疯的。”当然,对于世界最富有的美国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来说,他的个人年收入可达510亿美元,每秒钟的资产就增加475美元,他会毫不犹豫地耸耸肩说:“时间就是我的金钱。”

其实,说时间重要,并不是说人在生活中时时都要想着时间。那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对于长寿来说,倒不如忘掉时间。忘掉生日就是长寿,忘掉疾病就是健康,忘掉痛苦就不痛苦,忘掉烦恼就没烦恼。


(三)人生须惜时

时间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也是生命限定的标志。时间之河以无情的、规则的洪流向前奔腾,永不复返。由此,我们应当从中得到什么样的人生启示呢?启示当然可以有很多,但有一条最起码的人生启示是:人生须惜时,人生醒悟应从惜时起。

人生醒悟应从惜时起,首先就要树立一个观念:人生在世只能活一次,不可能活两次。要把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如劲松一棵,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顽强地生活。人在有限的一生中,任何时候也没有两个机会是同样的。当你踌躇不定的时候,它已经离你而去;当你错过时机的时候,它绝对不再回来让你补救。

可是,人的通病常常是懒惰和怯懦。有许多时候,时间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事业,而我们则因惰性和怯懦,不能及时地、勇敢地抓住时机,成就事业,或者成就甚少,甚至一无所成。人的一生宛如一支燃着的蜡烛,若不珍惜它的发光时间,时间将会瞬息把它化为乌有。

勤奋而明智的人能够时时提醒自己:我只能活一次,时不我待,机不再来,从而时时珍惜时光,不失时机地去做人生所能够做、所应当做的事业,以至于不放过拼搏、冒险的机会。他们相信:要把时间操纵在自己手里,就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珍惜生命,充分把握命运的人,才有权享受人生,品评人生的滋味,而不会蒙受平庸、空虚和愧疚的苦恼。人生苦短,寸金寸光阴,应不为无聊而劳神,不为享乐而乱心,勤奋地工作,健康地生活,创造充实的人生。这样就能心安理得,无憾地度过一生。


二、现在和将来

(一)何谓“现在”

人生是在时间中进展的。一个人只要掌握了时间,就可以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服从一定的计划,把自己的一生做一番总体的运筹和设计。

人生在时间中流动,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过去的岁月已经过去,不能再复返,将来的岁月也还没有到来,我们能够享受的只是现在。要把握人生,设计人生,关键在于把握现在。

可是,什么是“现在”呢?平常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说“现在就是现在呗”。然而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来说,回答就不能这样简单。事实上,回答这个问题曾经使许多哲人绞尽脑汁。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一书中专门讨论了“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他认为,时间就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是“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所谓“现在”,就在时间计数的前和后之中,是时间从前到后的一个环节。他强调必须把时间与运动联系起来理解,认为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时间本身就是一种运动,是运动的属性。因此,时间总是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之分,总是一个时刻接着一个时刻不断地继续下去。“现在”就是过去和将来两者之间的中项,它既连接着过去和将来,同时又是过去和将来的界限;它既是终点,又是起点,永远处于开始和终结之中。所以,我们不能说“现在是时间”,而只能说“现在属于时间”,属于时间里的不可分的东西。[5]这话听起来不太好懂,可仔细想来也还平实。说“现在”,只能说它是过去和将来之间的时间,不能说它“是”哪一段时间,因为一说它“是”哪一段时间,就是给它做了“一段时间”的规定,那就必定还有前后和中间。“现在”存在于过去和将来之间,存在于时间的前后之间,但又不能把它同前后隔离开,抽取出来,所以只能说它“属于”时间。几百年后,就有人试图这样做出解释。

公元4世纪至5世纪,古罗马的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一书中,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推论:假设人生百年,那么一百年能否全部是“现在”?当然不能全部都是“现在”。如果当前是第一年,那么第一年属于“现在”,其余九十九年都属于将来;如果当前是第二年,那么第一年已成为过去,第二年则属于“现在”,其余都属于将来。一百年中不论把哪一年当做“现在”,在这一年以前的便属于过去,在这一年以后的便属于将来。一百年不能同时都是“现在”,那么当前的一年是否都是“现在”呢?也不是。一年有十二个月,如果当前是二月,那么一月已成为过去,二月以后的时间就属于将来。如此推论下去,即当前的一个月也不都是“现在”,只有当下的一天属于“现在”,其余的或属于过去,或属于将来。其实,当下的一天也不能都是“现在”,因为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只有当下的一小时属于“现在”,其余或属于过去或属于将来。当下的一小时又分为六十分,一分又分为六十秒,秒还可再分。每一秒都是由连续不停的“暂时”构成的。当你说当下的“此时”为“现在”时,此时已经过去,时间永无停驻。可以说,飞驰而去的是过去,尚未到来的是将来。“现在”是什么呢?按照奥古斯丁的推论:“现在”没有长度,不能有瞬息延伸,一有延伸便成为过去和将来。因此,我们不能说时间的长短,只能说时间曾经是长的或曾经是短的。

如果奥古斯丁的推论到此打住,那就同亚里士多德的思考一致,而且是对亚里士多德的“现在”观的很好的注解。奥古斯丁有时也强调时间就是“现在”,将来和过去都不存在。如果硬要划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话,他认为只能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他说: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划分,“只存在于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6]如果不掺杂神学的成分,不否定时间的客观性,这个结论还是深刻的。因为,在自然界中,时间总是“来也飞去”,并没有现在、将来和过去这些维度的区别,只有在人的主观表象中,在人的记忆中,在人的恐惧、依恋和期望中,这些时间的维度才是必不可少的。时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就是空间,空间和时间是不能分离的。谁要说我们有空间也有时间,就如同说我们有两只手一样,辩证法就要惩罚他。

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按照理念论的哲学体系,把时间看做“理念存在的方式”;但是他又说“正是现实事物本身的历程构成时间”,这可以说是在唯心主义形式里面包含的唯物主义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深化了对“现在”的辩证思考。他从否定的方面提示出时间的辩证性,认为时间就是“理念自为地设定起来的否定性”,就是“那种存在的时候不存在,不存在的时候存在的存在”,即“持续不断的自我扬弃的存在”。[7]黑格尔同亚里士多德一样,把时间同运动联系起来,把时间看做一种变易,即产生和消失的过程。因此,在他看来,“现在”只是不断产生和消失着的时间的点,是存在和运动的中介,是从有到无和从无到有的否定环节。一旦“现在”作为否定的环节转化为过去,空间就成为时间。任何事物都是在时间里存在和发展的,正是现实事物本身的历程构成了时间。因此一切事物和生命,都是有时间性的,即包含着否定性,服从于变易,其“现在”只是暂时的。

19世纪俄国哲学家赫尔岑在现实主义观点上,坚持了黑格尔对时间的辩证思考。不过,与黑格尔强调“现在”的否定性不同,他比较注重“现在”的肯定方面。在他看来,在时间的运动中,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尚未来到,存在的只有“现在”。事物的发展和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现在”接着一个“现在”,逝去的只是无数个“现在”,时间就是所有“现在”的集合。只有“现在”是实实在在的、最有潜力的。当然,赫尔岑肯定“现在”的实在性,并不意味着过去和将来都是虚无。在他看来,“现在”只是过去的发展,在“现在”之中又包含着将来。过去就保存在“现在”之中,并在“现在”中得到实现,而将来就是从现在发展出来的理想的“现在”。因此,他的信念是:“真正的东西是不会死亡的。”

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论述得既简明,又深刻的,还有中国现代思想家李大钊。他在1918年4月写的一篇短文《今》中指出,世界上最可贵的就是“现在”。为什么说“现在”最可贵呢?因为宇宙大化,时刻流转,最易失去的就是“现在”。当你刚说着“现在”的时候,“现在”就已经成为过去。他认为,强调时间只有过去和将来而并无“现在”,虽然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但对于人生来说,莫如肯定过去和将来都是“现在”。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现实世界,所有的过去都成就于“现在”之中,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也必然发展出充实的将来。“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这就是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道理。这就是‘今’最可宝贵的道理。”[8]


(二)今昔与未来

哲学家们对“现在”是什么的思考和论证,并不是无谓的概念游戏,而是要从这种思考中得出指导现实人生的结论。我如此冗长地叙述几位哲学家的时间观、现在观,用意在于说明:不同的现在观,所得出的人生哲学结论也是不同的。人生观与时间观、现在观是密切相关的。

按照奥古斯丁的基督教神学“现在观”,人生的现在实际上是不真实的、不可望的,只有未来才是唯一真实的、可期望的。一切易变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只有不变的上帝和天国才是永恒的。因此,人生的过程,就应当抱着永生的期望,通过内省不断地追求永恒的天国,发现上帝,皈依上帝。这种“现在观”所得出的人生结论,显然是非现实的、虚幻的,甚至是消极的,它使人生的追求归于一个永远达不到的目的,而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现实的人生。

黑格尔的“现在观”,虽然从其理念论的出发点来说是唯心主义的,但它却包含着现实的辩证思考,得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结论。既然生命就是时间,生命的本质就是否定或扬弃,那么人生就应当是不断弃旧图新、永远进取的过程。死只是个体的完成,是个体作为个体所能为社会、历史进行的最高劳动的结果。按照他的说法,“那仅仅直接的个体的生命的死亡就是精神的前进”。因此,人生就应当是以乐观的态度不断奋斗的过程,只有在弃旧图新的奋斗中,才能真正体现人生的本质和价值。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现在观”提供了一个现实的生长原则,那么,赫尔岑的“现在观”就是在吸取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振亚里士多德的生长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强调人生应该重视现实,立足于现实,以创造未来。真正的人生并不要求过去为现在作证,而是向着理想的未来,积极地推动现实走向未来。他号召人们,要用积极的行动去“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完成个人对世界所肩负的使命。李大钊的“现在论”,正是立足于20世纪初中国面临大革命的现实,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所得出的结论。因此,他特别批评了当时的“厌今”思潮和盲目“乐今”思潮,鼓励人们不要厌今徒往,梦想将来,而耗误现在的努力;也不要盲目乐观,看不到变革现实的艰难使命,而与厌今者殊途同归,放弃现在的努力。

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人能使自己生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这一点,使人不但能认识自己的人生,而且能够自觉地把握人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要清醒地把握人生,设计人生,就必须科学地理解人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的生命总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中表现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者纠结关联,相互关照激励:过去是现在的根据,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有什么样的过去也会影响现在;将来是现在的发展,又是现在的目的和向导,理想的将来产生于充实的现在;珍惜过去,相信将来,就会更加热爱现在,努力把握现在;现在只有与过去和将来相联系才有意义,脱离过去和将来的现在,也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动力和价值;现在包含着过去、预示着将来,只有不忘过去、奋力于现在,才能争得更好的将来。总之,过去和将来都是在时间中运动着的现在。明智的人生既要重视过去和将来,更要重视现在,全力地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


(三)既识即行

把握现在,就是按照科学的、理想的设计目标,积极地生活,并通过现在的努力确定将来的面貌。只有把握好人生的现在,才能把握好人生的将来。不能把握现在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不能创造未来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失去了现在,就等于失去了整个人生。人生不能有两次,抓住现在,就赢得了人生。不要总是沉溺于对过去的留恋,也不要老是生活在对将来的幻想之中。与其留恋或悔恨过去,幻想将来,不如倾心于现在,奋发努力,只争朝夕,去创造更加充实的未来。

中国汉代大儒徐干作《中论》,对此曾有至言:“人之过在于哀死,而不在于爱生;在于悔往,而不在于怀来;喜语乎已然,好争乎遂事;堕于今日,而懈于后旬。如斯以及于老。故野人之事不胜其悔,君子之悔不胜其事。”[9]他说得很对,人的过错和失误不在于热爱现在、理想将来,而在于老是悔恨过去、哀伤死去的东西;不在于关注现在的事,而在于喜谈过去,好争往事,而又贻误、堕落于现在和将来。这正是庸人和君子的区别。明代儒者文嘉写过一首打油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始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诗句浅显,意蕴深刻。人生应立足今日,用好今日。今日不做,更待何时?一句“努力请从今日始”,可谓人生至言。

近代日本著名伦理学家丸山敏雄,在他的《人类幸福之路》一书中提出了17条箴言,其中第一条就是“今日最美好”,意思是说,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宝贵的良机。他说“人生乃是每个今天的连续”,“今天是光明辉煌,充满希望而唯一的良辰吉日,今天不做,何时良机再来?错过今天的人就是错过一辈子的人”,“时间即金钱,然而,金钱失去可得回,时光却一去不再来”。因此,他提出“即行”的道德要求。即行,即觉而行之,就是一旦发现和认识到某事要做、应该做,就坚定愉快地立即去做,不要错过良辰吉日,失去做事的时机。他的这些话也是人生的忠告、成事的至理。

得时难,失时易。立足现在,努力请从今日始,这应当是人生成功的基本、处事立身的原则。坚持这个原则,我们才能有充实的今天、美好的明天。当然,在每一个具体的行为活动中,还须注意现在与过去、将来的联系和复杂状态,使现在的立足和努力更明智、更坚实、更有成功的把握。


三、物理和心理

(一)时间的两重性

生命以时间为标志,生命存在的方式就是时间。生命时间是通过生命主体体现的,因此它表现为物理的方面和心理的方面,即所谓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

从时间对于人的生命来说,所谓物理时间,就是与人的生理肌体的运动、发展相联系的时间。这种时间是客观的、绝对的,只具有一向性。它的空间形态的存在,就是包括人体在内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心理时间则相反,它是与人的心理、精神活动相联系的,因而是主观的、相对的,具有多向性。它的存在形态,就是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如何对待这两种不同的时间,对驾驭人生的寿律至关重要。

有一种生命哲学,反对把时间看做客观的、绝对的、一向性的物理时间,反对用物理时间来度量人生。19世纪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人生哲学,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代表。他认为物理时间扭曲了时间的本性和人的本性,使绵延不绝、充满活力的人生,分割成无数“僵化的小片断”,给“人生之流”设置了牢笼,套上了锁链,从而使人的心理空间化,使人的活的生命僵化、机械化。显然,他的这些言论是批评当时流行的机械论的。这种机械论忽视人作为主体的主动作用,束缚了人们对人生的积极思考。

按照柏格森的理论,人的心理活动没有空间,“人生之流”在这里没有长、宽、高,因为人的心理、情绪、感受、思想等精神活动,是没有体积的。如果按照物理时间,把人生过程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再划成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碎片,那就会把生命僵化,使人生成为依附于物理时间的僵硬躯体,而失去主动性和活力。在这里,他看到了如果单纯从物理时间上看人的生命过程,就会仅仅把人生看做物体的运动,而忽视人的精神特征和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因此,要把人生当做人生看,就必须把人生看做有精神支配的主体的能动的活动,必须注意人生的主观的、内在的心理时间。柏格森的这些观点,针对当时流行于欧洲的机械论,是有积极意义的。

柏格森认为,心理时间具有多向性、非直线性,因此人可以在心理时间中主动把握人生的整体和全过程,而不再局限于或被束缚于物理时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不至于被年、月、日、时、分、秒把人生撕成碎片。从心理时间上把握人生,就能够使人生更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具有常新不衰的内容和乐观态度,从而体现出人和人生的自由。在他看来,人生一旦冲破物理时间的枷锁,就是心理时间的解放,也就是人的精神生命的解放。

柏格森的这些思想,也反映出从中世纪教会统治的僵化生活方式下解放出来的近代欧洲人普遍的自由要求。近现代工商业的飞速发展加快了生活节奏,大大提高了时间流逝的主观价值体认,强化了个人的生命时间感。个人更加自觉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从而意识到应该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获得自我实现。这种时间感的增强,在一定意义上也提高了个人的自由度。人们可以掌握物理时间,同时也可以驾驭心理时间,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来加快或延缓人生时间,创造人生的价值,摆脱封建蒙昧主义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享受人生的乐趣和幸福。这是近代欧洲发达国家一般人生哲学的趋势,也是柏格森人生哲学的特殊贡献。不过,他过分强调了心理时间,否认物理时间的客观性、决定性,从而把人生看做是绝对自由的,这就使他的心理时间论陷入又一个片面的极端,成为一种心理决定论。


(二)大脑活动的瞬间

我们肯定柏格森反对把人生时间打成碎片的思想,是肯定他反对机械论,反对教会僵化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否定时间的客观划分。实际上,人的大脑比任何其他器官都更加有赖于时间划分的精确掌握。现代科学证明,只有对时间控制精确到千分之一秒,神经脉冲才能在大脑中合成图像、思维,并实现记忆。在一般情况下,大脑总是把时间分割成30/1000秒的片断,在这个界于过去和未来的时间的一瞬间进行活动。当两次刺激间隔达不到30/1000秒时,人便不能分辨先后,也分不清过去和将来。所以,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体的。如果我们离开这个30/1000秒的间隔,我们就进入时间的抽象。人类已经用了千万年的时间,也已习惯了抽象化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爱因斯坦所说的“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划分,不过意味着一种顽固的错觉”。在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是统一的。

人生不仅有时间,而且也有空间。人生的空间就是人体的空间存在及其社会实践活动。否定人生的空间性,就是否定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的实在性和物质性。同样,否定时间的客观性,也就是否定了人及其实践活动的空间性和实践性。这无异于否定人生的实在性。应当看到人生时间的连续性,注重人生的现在,但不能否定人生过去的真实性,也不能否定人生将来的可预见性;否定了物理时间,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心理时间,否定了人生。因为时间不是别的,只是物质运动的方式。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时间,不能离开人的物质运动和人的实践活动。

但是,在肯定物理时间的决定性的前提下,充分肯定心理时间,重视心理时间,对于人生又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人不是物,人生有自己的特性,在时间上也有与其他一切物和生物不同的特性。其他一切物和生物,都只能受物理时间支配,不能产生心理时间,更不能利用心理时间,其寿律只服从于物理运动的规律,服从生物的生长期和细胞分裂法则。唯有人有理性,能产生心理时间,利用心理时间,因而能够主动地调节物理时间,使其按照自己的需要发生作用。

人的心理时间作为主观化了的物理时间,具有非一向性、可逆性和离散性;可以被人加以主观的利用,使之倒转、交叉、重叠、错位;可以任意剪裁、分割、拼合、颠倒。这就是说,心理时间是与人的精神活动相联系的,因此它可以从人的内在心理上对人生发生直接的影响。人通过对心理时间的认识和利用,表现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对客观的物理时间发生反作用,从而使人成为生命的主人。

这个道理,中国古人早就有所洞见。东汉魏伯阳作《周易参同契》,借周易爻象的变化,探索人体内的奥秘,研究怎样同衰老、死亡做斗争,以延长人的生命。[10]人体的内在元气极其精微,可以体察,但难以精确把握和用语言表达。因此他借《周易》卜筮中比较精微的策数概念,用数学的方式,描述出人体内在的元气变化运行规律,有诗曰:“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他肯定了五行随天地运行而分化,这是客观的,不由人为的。但是,他从人体元气运行中却发现了特殊的生命时间,即所谓“丹”。

丹,在这里是指“内丹”,不是指金银铜铁锡等元素,而是指人身体内部的精气,按照现代科学可以译做“能量流”。所谓“修丹”,就是通过一定程序的特殊锻炼,体察和掌握人身体内部“能量流”的产生和变化运行轨迹,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周易参同契》浅解者王沐诗云:“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灭;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这些话的意思都是说,时间不只是顺流的,还有逆流的;不仅是要顺从的,还是可逆反的;人体“能量流”产生和运行的时间不是死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活的、相对的、有条件的,可以随着人的锻炼程序和体内机能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种内在的时间,是任何外在的机械计时仪器所不能测准的。它要根据人体内的元气(能量流)运行周期来判断。这种时间不是一个顺流之波,而是有正反逆顺的。道家的这种思想虽然不科学,但在人体生理学和心理学上,也有一些道理,也是打破时间机械论的一种探索。这种思想后来被演义为道教的教义,再被演变为所谓“炼丹术”“成仙术”“祛病术”“长生术”等等。其实,道家、方士所说的那个能量流,不过是个体的复杂生理活动机制,也与个体的心理活动相联系,再怎么灵活、长久也不能使人成仙。如果我们从心理活动上去占据这个能量流,那么,这里就包含着一定的积极意义,那就是人发挥能动性,主动去把握人生的心理时间。

当然,《周易参同契》所描述的时间,还不完全是心理时间,只是一种相对时间,但它包含着心理时间的可逆性意义,可以让人在日常生活中灵活把握时间,在世俗中进入理想境界,在有限生命中进入无限。


(三)生命的延长

人的生命是有意识的、自觉的、主动的。就是说,人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同自己的生命区别开来,驾驭自然生命的必然性。动物则是和它的生命直接同一的。动物不能自觉地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它的自然生命活动本身。人有“分身术”,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活动,并能用自己的意志控制自己的生命活动。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能在自然必然性规定的限度内去争取生命的延长。

人的生命延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时间延长,利用科学手段抑制疾病、强化生命源,从而延长生命寿数。首先是物质生活条件。要有适合的生活环境,要有适当的营养条件,要有公共卫生的改进,还要有抗生素药物的供应,等等;没有这些条件,延长人的寿命是不可能的。其次,是精神愉悦、乐观。据美国哈佛大学老年病专家马杰里·西尔弗的研究报告说,百岁老人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并没有共同点,有些人素食,有些人吃肉,有些人好运动,有些人不做任何运动,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控制紧张情绪,情绪稳定乐观。可见,乐观者长寿也是人生的经验。

再一种是心理时间延长。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人生体验:在同一段物理时间中活动的人,由于心理时间的差异,会产生很不相同的人生心态。有人生活愉快、幸福、心宽、乐观,会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有人生活不幸、忧愁、心烦、悲观,常常会感到日子过得太慢。所谓“欢愉惜日短,愁苦嫌夜长”,就是这种心理时间感受的描写。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存在心理时间上的差异:工作紧张,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创作任务,就会感到时间特别快;而在悠闲、无所事事时,又会感到时间过得太慢。成就欲强烈的人,往往感到时间紧迫、短促,因而行动积极、乐观;成就欲低弱者,往往感到时间松弛、空旷,行止出神、呆滞,以无聊和闲逛打发时间。所以,注意心理时间的认识和利用,对于时间的把握和人生态度的形塑是很重要的。

从人的长寿规律性来看,人的物理存在固然遵循物理规律,但人的特点是在物理之中有精神心理作用。讲物质生活体验,长寿的人可以说各个人不同,各地域不同,各民族不同,各个时代也不同。即使一家子女,也是一母生八般,各个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有精神的、心理的作用。对人生来说,重要的是掌握心理时间,延长人的生命,丰富人生的内容。有句俗话:“忘记生日才能长寿。”这是说,忘掉生命的时间性,就能成为无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压迫感的人,就能无忧无虑地把身心放在事业上,使有限的人生和无限的事业同生长。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关于忘记生日才能长寿还有这样一则传闻,说是1963年12月26日,毛泽东70岁时,工作人员要给他祝寿,他对工作人员说:“你知道做一次寿,这个寿星就长一岁,其实就是少了一岁,不如让它偷偷地走过去,到了八九十岁时,自己还没有发觉,这多好啊!”让“寿星”偷偷地走过去,就是忘掉生日。不整天念及寿数,就可以放心地干事业,岂不更能使人生充实、愉悦而有价值吗?按照这个道理,可以说,延长生命不是顺时序的,而是倒时序的。如果确定年轻时代为心理时间的常态,那么向着年轻时代努力,老人可以永葆青春,充满活力地发挥老年的余热;少年可以早熟,较早地步入有为的人生时期。无论老人年轻还是少年早熟,两者都是生命的延长。经验证明,积极地利用心理时间,人就会有驾驭人生的主动权,常葆生命的活力。

当然,还可以说有第三种生命延长方式,即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做出更多的成绩,为社会和人类多作贡献。这就是后面要讲的提高生命效率问题。


四、节律和效率

(一)生命的节律

人生要能立足现在,创造将来,就要实实在在地把握现在。要切实地把握现在,就有必要掌握生命的节律,提高人生的效率。所谓生命的节律,并不只是指生理变化的节律,也包括在生理活动规律基础上发生的生活节律。按照中国古代《周易参同契》的探索,人体内的能量流是有节律的,在不同的时间,流注于不同的方位,具有生物钟的功能。古代方士们把人体看做一个小宇宙,而把能量流在体内运行一个周期作为一个时间度量单位,然后再细分,分到极细微时,其运转是无形的,因此只能用象征性比喻和符号加以表示。如借四季和月亮盈缺变化,来比喻人体内能量流运行的周期,称为“小周天”。这就是说,《周易参同契》所说的时间观念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时间观念不同。《周易参同契》以“能量流”在人体内运转一个周期,作为一个时间度量的大单位,然后再将它细分为若干小的度量单位。我们平常的时间观念,是根据客观物质世界的运行,再把它变成钟表的刻度来判断确定的,而《周易参同契》则是根据人自身所体察到的能量流运行的周期来判断确定时间的。

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人体内细胞的分型、血液的成分和凝血的时间、眼内的压力、肾上腺素的分泌、直肠的温度、尿液的温度等,都有周期性变化。与此相联系,大脑的功能也有与此相联系的变化规律:有时你会觉得精力充沛,情绪饱满,思维敏捷;有时你又会觉得疲惫不堪,情绪低沉,或喜怒无常,这就是所谓生物钟的节律在起作用。据最新研究表明,人体内部生物钟的运行具有精确的时间周期,其长度为24小时11分钟。这一研究结果虽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相差40多分钟,但它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老年人睡眠时间减少。

苏联生理学家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列出人体一天24小时内生物钟的变化和表现如下:

1时:大多数人进入浅睡易醒阶段,对痛特别敏感。

2时:除肝外,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极慢。

3时: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这时血压降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减少。

4时:脑部供血量减少,不少人在这个时辰死亡。

5时:肾不分泌。人已经历了几个睡眠阶段。此时起床,很快就会精神饱满。

6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7时: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强。

8时:肝内的有毒物质全部排尽,此时绝对不要喝酒。

9时:精神的活力提高,心脏开足马力工作。

10时:精力充沛,是最好的工作时间。

11时:心脏照样努力工作,人体不易感到疲劳。

12时:全身“总动员”阶段,最好不要马上吃午饭,可以推迟到13时。

13时:肝脏休息,最佳工作时间即将过去,感到疲倦。

14时:一天中的第二个最低点,反应迟钝。

15时:人体器官最为敏感,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16时:血液中糖分增加,但很快就会下降。

17时:工作效率更高,运动员的训练可以加倍。

18时:痛感下降,希望增加活动量。

19时:血压增高,精神最不稳定。

20时: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

21时:神经活动正常,记忆力增强。

22时:血液内充满白血球,体温下降。

23时:人体准备休息,继续做恢复细胞的工作。

24时:一般是适宜就寝的时间。

以上所列主要是生理变化的节律,但它是人生节律的基础。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人的生命节奏是很微妙的,它左右着人的身体、感知和情绪,调节着人生活力的产生和发挥。这种节奏是有规则地重复出现的。这就是人的生命节律,也可以看做人生节律。


(二)节律的周期

所谓人生节律,就是人生存和发展的调节机制。它驱动着人生的节奏,表现为人的体力、心理和精神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德国医生威廉·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乐曼·沃博达,经过长期临床实验,研究了人生的节律现象。他们发现,人的体力强弱变化周期为23天,心理情绪高低转化周期为28天。另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特·泰尔其尔,对人的智商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人的智力兴衰周期为33天。在人生节律从高潮转向低潮时,中间有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时间一般在两三天,称为“临界期”。人生节律处于高潮期,体力强、情绪好、智商高;处于低潮期时,则体力弱、情绪差、智商低。人们只要仔细体验就会发现,在工作过一定时间以后,往往会出现不能再继续坚持下去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出现,就提示着生活节律到了“临界期”;其表现就是力不从心、情绪不稳定、精神懈怠、智力迟钝、行动犹疑等。这时如果继续从事某项要求比较严格的复杂工作,就容易发生失误,造成事故。如果不及时注意节制,调整生活,往往会造成身体损伤,甚至遭到意外横祸。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意植物神经系统(VNS)的病变,而忽视生活节律的作用,出现节律临界期就以为是植物神经紊乱,因而生活常处于盲目状态。有时人们依赖“自然调节”,累了就休息,不累就一直干;精神不佳就走走转转,精神好时就不顾一切,忘乎所以。这样虽然也能维持人生的运转节律,但总不是那么自觉地、科学地支配和调节人生。

满足于一般经验的管理工作者或思想工作者,通常也不做这种科学研究,不注意按照人生节律进行对人的管理和指导,沿袭一套世代相传的经验方法。待到被管理者出了事故,就直接处理结果,而不去寻求产生结果的原因,分析生活节律上的问题;或者要追究原因就认定是事故者的思想觉悟问题,责之以“玩忽职守”“不负责任”“麻痹大意”等等,而对深层次的原因和生命运行的规律则不加考虑。有些管理人员在指导工作时,往往不了解下层人员的现有状态,只按工作要求安排任务,结果造成“临界期事故”。出了事故,在指挥者方面只以为是下层工作者不负责任,在工作者方面则有苦难言,因而挫伤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正常关系。特别是有些先进分子,在一种“小车不倒只管推”的观念指导下,往往不顾人生节律,拼命工作,以致弓弦太紧,终至弦断人倒,对个人和事业都是损失。

因此,注意掌握人生节律,不仅是领导者的责任,而且也是每个人的义务。所谓自制、自律,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掌握生活节律。这也应该是个人道德或私德的内容之一。

那么,怎样把握人生节律的周期呢?这里介绍一个陈氏计算公式[11]。这个计算式分为三步:

第一步,计算生命总天数,即从出生到计算当天的生活天数。其公式是:生命总天数=365×周岁+周岁/4±今年的生日到计算当天的天数。[12]

第二步,分别用33、28、23去除总天数,得出三个余数。

第三步,对比余数,得出这一天在三个周期中的位置,即智商、情绪、体力处于高潮期或低潮期。如果余数超过周期平均数的半数,就是进入低潮期。

人的生命力是有节奏地运动的。发现这种节奏,并找到适当的计算公式,对人生节律的量的把握,具有一定价值。不过使用这种方法,还需要与其他认识方法相结合。单以这种方法指导人生行为,安排生活,也会陷入机械化、简单化,平常人的生活也很难做到。《周易参同契》也看到“小周天”的节律不是死的、不变的、无条件的,而是活的、可变的、有条件的,是随着锻炼程序和人身内部机能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也就是说,人生节律的量和变化规律,不是任何外在的计量仪器和刻板公式所能测准的。如果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方法,注意到人的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还是可以使用的。比如,人的经历、思想水平、修养境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很大,这种差别对人生节律具有重要影响。有人长期超时、超负荷地工作,精神仍然十分旺盛,效率很高;有的人则三天两头休息,打不起精神,并非完全是身体有病,而是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坚强的毅力。这种情况就不是单用节律计算公式所能把握的。

据科学家的研究,人脑活动的最佳时间是在夜间。因为人脑每分钟可接受6000万个信息单位,其中2400万个来自视觉,300万个来自触觉,600万个来自听、嗅、味觉。人在夜间闭目思考的时候,几乎可以完全避免来自各方面的2400万个信息单位对大脑的干扰,此时听觉、味觉、视觉的信息干扰几乎等于零,这就有利于大脑功能的发挥。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尤其要注意把握大脑功能有效发挥的最佳时间,以保持旺盛的精神和工作的高效率。

把握人生节律,对于人生行为的自我调节,对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解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实现社会优化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临界期或低潮期,尽量避免承担高难度的工作,防止事故,有意识地将难度大、要求高的工作,放到节律高潮期去进行,以便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和安全。在智力高潮时,争取处理比较复杂的、费脑力的研究课题,在低潮期尽量避免从事比较复杂的、费脑力的研究。在高潮期尽量回避人事纠纷的处理,把问题放到冷静的低潮期去解决,进行“冷处理”。这些都是自觉掌握和利用人生节律的有益经验。

掌握人生节律,体现着一个人定时定量控制人生活动的能力,也就是体现着节约时间和运用时间的能力。只有按照科学的节律调节生活,克服自然调节的盲目性,才能使人生在一个主旋律之下,谱出和谐优美的乐章。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生的一切活动和价值,都体现在人生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中。人们之间的差别不在于他们拥有的时间多少,而在于如何利用时间,这是使人生科学化的前提。这里只说“从一定意义上”,就是强调不能忽视更为根本的思想觉悟和品德修养,只有有很高的觉悟和品德修养,才能廓然无累,优化人生,达到沉浮自如,命运自主。


(三)人生的效率

人生的节律是和人生的效率密切联系的。效率是现代化社会生活节奏的表现或结果。讲究效率,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前提,也是人生进步的保证。

在古代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不把时间看做物质的、客观的、与生命同一的东西,而是注重生活中人为的节奏性、重复性和稳定性。人们虽然是按照自然的节奏、四季更替、日月升沉来安排生活,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和时间的同一性。直到有了钟表以后,才把人生同时间的运转联系起来,并自觉、自主地调节生活的节律。

现代社会生活,工业社会,信息时代,显示了快速、紧张的节奏,加强了人们的生活效率感,以至产生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样的口号。这种注重人生效率的精神,如马克斯·韦伯所说,它不单是那种到处可见的商业上的精明,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精神气质。这是在科学技术、市场经济、生活方式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个人自我意识和主体性增强的结果,也是集体和个人相互激励、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时代,效率观念已经上升到科学生活观的突出地位。改革开放初期,广州、深圳一带的人有一种说法,说特区人之“特”,就在于“少些废话,多些行动;少些客套,多些实务;少些依赖,多些自强;少些吞吞吐吐,多些痛快淋漓”。这里所说的“少些”“多些”,就表明他们对现代生活效率观做出了积极的选择,要务实,要行动,要自强,要痛快淋漓地生活;不要在客套、依赖和无用的废话中打发日子。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特区的这个“特”,已经在全国逐渐普及,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这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性进步。

效率就是金钱,不仅从商业的眼光看是如此,从其他工作角度看也是如此,应当重视效率的价值。时间的价值、人生效率的价值,甚至用金钱都不足以表示。当然,有人把上述口号变成这样一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金钱就是生命。”把金钱变成人生目的和“命根子”,让“钻钱眼”玷污尊贵的人生,这是对人生的莫大亵渎。有人改了一首诗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二者皆可抛”。这里用“金钱”二字代替了“自由”二字,两字之差,人生境界却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是财迷庸徒的人生哲学。当然,此处不是说金钱不重要,也不是说努力挣钱不光彩,而是说不应以钱为命,把赚钱当做人生的目的,当做人生的根本。这正如人生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一样,不能把人变成物的奴隶,变成挣钱的机器。

这里是强调人生的效率。特区人在开放的大潮中,为时代的海啸震醒,因而改变了传统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创造出新速度、新成就,正在于他们把握了人生时间的高效率。“时间就是金钱”这个口号,意味着时间的价值、人生的效率,与庸夫俗子的生命哲学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有人说,中国这个民族有哲理眼光,但比较缺乏效率。这话不无根据,虽说更适合于旧时代的中国,但现在也还不能说高效率的工作生活已成为普遍,因此这句话仍然应为我们深思明鉴,借以自警。

节律和效率是与人的生活条件相联系的。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内容不同,生活效率也往往不相同。而人们的生活效率高低,又深刻地表现着他的生活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一个落后的、管理混乱的单位工作,人们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生活的效率必然很低。在一个闭塞的农村小镇从事学术研究,资料缺乏,杂事干扰,自然效率不高。当然从事农村实地调查研究,又当别论。

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依此而论,一个人的生活效率如果仅为当时人生效率标准的50%,那么他即使活上100岁,实际也只相当于活50岁。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效率为200%,那么他即使活了30岁,也相当于活60岁。如果一个人能达到生活目标的60%,他就是生活中的胜利者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生命如果是很充实的话,它是长久的。当精神把生命应有的美给了它,使它本身具有能力,则生命就是很充实的了。死气沉沉地活八十年是为了什么呢?这不是在生活,而是苟延残喘……应当以事业而不应当以寿数来衡量人的一生。”17世纪,法国有一位年轻人布莱士·帕斯卡,只活了39岁,但他是那个时代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作家。他是几何学中帕斯卡定理的创立者,是数学概率论的奠基人,是流体力学和静力学的奠基人。他最早发明了自动进位的加减法计算装置,制作了水银气压计、水压机等。他是哲学中直觉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录》一书成为近代哲学思想的源泉之一。试想,他的一生效率相当于多少高寿之年呢?可以说,胜过百岁。法国一位活到122岁零164天的老寿星珍妮·卡尔门特是世界著名画家梵·高的同龄人,梵·高只活了37岁,但他创作的800幅油画和700多幅素描,给人类艺术殿堂增添了无价之宝,对现代绘画的发展影响极大。他的一生是宝贵、光彩的一生。当然,珍妮·卡尔门特以长寿载入史册,也给人类做了可贵的贡献。

有一篇科幻小说,写的是两位医德高尚的中医大夫,在关于人应该活多久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张大夫希望人能长生不老,王大夫则主张人只要健康生活,充满活力,百岁亦足。两人各不相让,坚持己见,最后只好各自探索有助于人生的奇药良方。几十年后,张大夫研制出一种“长生不老丹”,王大夫研制出一种“轻身祛病散”。两种药同时上市,人们根据两种药性和各自的心理要求做选择,绝大多数人选用了“长生不老丹”,只有10%的人选用了“轻身祛病散”。服药后,各自发挥了功效。服祛病散者,果然病害清除,个个健康有活力,人人皆大欢喜。服不老丹者果然也得到长寿,可是他们发现自己行止缓慢,步履维艰,一步要走十几秒钟,一顿饭要费时两周。如此下去,即使活一万年也只相当于服药前的30岁。看看人家服祛病散的人们,矫健轻捷,强壮有力,效率日益增高,一年顶十年。于是服不老丹者悔不当初,只想长生不老而没想到人生效率,原想延长生命得到幸福,结果丢掉了生命效率,得到的却是苦恼和厌烦。

效率等于创造价值与其活动时间之比。人生是在有限的时间中运动的,只有提高人生效率,才能得到更有价值的人生。现代日本学者桑名一央提出一个奇怪的等式:一天=25小时。[13]他以这个等式为题写了一本书,鼓励人们延长自己的生命,其办法、其秘诀,就是提高人生的效率。[14]

人生的内容很广,效率测定的范围也很大。不同的生活内容,要用不同的效率测定。如读书的效率,要看单位时间内掌握的知识量和理解的程度。工作的效率,要看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任务和所创造的价值。学习、工作,或事倍功半,或事半功倍,关键在效率。人生效率,就是看各项生活效率之和,即在一生中所创造的价值与一生时间之比。科学地测定人生效率,就是从总体上计划人生,创造人生。

测定人生效率,首先要有明智的头脑。从哲学上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人生是为着一定的目标,按着一定的生活节律和规矩进行的复杂运动。活动内容有主次、先后。只有分清生活目标的主次、先后,把握矛盾的主导方面,才能掌握人生的主旋律,先后有序地实现目标。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矣”,《中庸》里讲的这个道理用于人生,就是教人掌握提高人生效率之道。从生活经验上说,一个人在特定时期的生活职责、任务是什么,就应当以什么为主安排生活程序。例如,在学校读书期间,学习是主要任务,就要集中精力抓学习,而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经商、恋爱、下棋、跳舞等。在企业工作时,工作职责是主要的,就要把精力集中用于搞好工作,而不能把家务、会友、交际等事作为主要的。要克服生活中的随意性、随机性、盲目性,增强计划性、规范性、自觉性,这是提高人生效率应有的理性和素质。

其次,要善于安排行动。就具体生活行为来说,可以把当日、当周的生活内容划分为两部分,以主项目为生活效率的计算根据,安排行动,计算效率。每日、每周定量完成任务。要尽量培养这样的气质:有一件事没有完成就心里不安;有一日无所事事,就想尽办法加以补偿。应该有“当日事当日做”“能做之事立即做”的作风和习惯;说干就干,不偷闲,不拖沓,尤其不能对公事和别人的事拖拖拉拉。有句话说,“站在起跑线上,犹豫等于失败”。生活也类似赛跑,投入生活就是站到了起跑线上,尤其是在竞争的时代,不能当机立断,立即去做,并且坚持成功,就必定是生活的落伍者。生活就是竞走,不停步,要进步;坚持日日新、月月新,不断有所成就,有所创造。当然,对辅助性的次要的生活项目,也要给予适当的注意,按时完成。不要因为事小就不去及时完成,小事积压多了也会变成难以背负的大包袱。忽视次要项目、小项目的完成,也会影响主要项目、大项目的完成,同样也会降低生活效率。这里要学会一个老方法,就是“弹钢琴”,既抓住主要的,又照顾次要的,把主次、先后、轻重协调起来。

再次,要抓紧有效时间,不要浪费时间。时间不抓是浪费,抓得不紧也是浪费。人们掌握时间和利用时间的权利是相等的,但生活的效率却是不等的。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在高效率的生活之中,应该包含节约时间的要求。时间的浪费并非都是由于外加因素的干扰,如不必要的会议,意料不到的来访,偶然的事故,代办人不得力等等。这些因素固然会使人浪费一些时间,但浪费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自己生活的无效率或低效率。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不要抱怨人生短暂吧!我们生命越短促,我们的时间越少,我们就越发会有时间的;因为时间的缺乏,使我们加倍努力,使我们专心致志于必需的东西、重大的东西,教导我们沉着、有进取心、机智、果决。通常所谓的时间不足乃是没有足够的愿望、力量、机警来打破自己日常的因循惯例。”[15]费尔巴哈的忠告,正是劝告人们要通过提高生活效率延长或增加生命时间,不要一味地抱怨人生时间短促。

有人说,大多数人由于生活无效率浪费了50%的时间,这话至少可以使人警惕时间的浪费。有的专家提出三条避免浪费时间的秘诀:1.不要做浪费时间又徒劳无益的事;2.做事先易后难,不要因先难而贻误下面的工作;3.掌握几件做事的技巧。还有人提出一些原则,如善于掌握必要的信息,确立必要的目标,坚持不懈的行动,重视偶然因素的影响,善于同他人协作,集中精力于重点工作,有尽可能周到的计划,对成功的未来抱有信心等等。这些都是保证时间、提高效率的重要经验,应当认真汲取。

掌握生活效率,不是机械的、程式化的。这就像作画写文章一样,有法又无定法。各种生活内容的效率,不同人的生活效率,不可能也不应该拘于死法,套用一种程式。一切要看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同样的环境条件,废寝忘食地工作与懒懒散散地工作,两者的效率计量是不能同样对待的。环境好,如果不去积极地利用,也不会有效率;环境虽然不好,但由于主观努力,充分利用时间,也会达到高效率,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生活效率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思维效率、决策效率、体力效率、手段效率、创造效率、劳动效率、学习效率、休息效率等等。每个人生活效率的差异,除了工作、劳动之外,还有各种文化、娱乐和家务活动。人生活动的内容是丰富的、多绪的、变易的,但又是有规可循、有律可依的。现代社会已经形成快速化的形态,节奏快、竞争性强,只有不断提高生活效率,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个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是否会有效地利用时间。时间虽然不能增添一个人的生命寿数,但是珍惜光阴、提高效率,却能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留下更多的光彩足迹。


[1]参看[俄]麦奇尼可夫:《长生论》,佘小宋译,商务印书馆1940年。该书是作者所著《人的性质》一书的续篇,其中详尽地讨论了人类寿命问题,用大量的科学考察资料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对人类老年衰老的原因、死亡的原因、人类寿命能否延长等问题,做了科学的和哲学的回答。

[2]《数字与事实》,《光明日报》1994年2月6日。

[3](南宋)何汶:《竹庄诗话》卷二。

[4]转引自陈红春:《人生价值的要素》,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第14页。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72页。

[6][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43—244页。按照奥古斯丁的理解,将来和过去并不存在。因此他不同意把时间划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三类,主张时间三类的划分只是: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将来的现在。这样,他就可以说时间的划分只在人心中,别处找不到。

[7][德]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7页。

[8]《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94页。

[9](东汉)徐干:《中论·修本第三》。

[10]周士一、潘启明:《周易参同契新探》,湖南教育出版社1981年。

[11]参见陈红春:《人生价值的要素》,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该书中有公式计算举例。

[12]若计算的这一天在当年生日之前,则第三项为减法。

[13][日]桑名一央:《一天=25小时》,融直、柳君编译,红旗出版社1988年。

[14]天文学家推算:45亿年前,地球上一天是4小时;15亿年后,即距今30亿年前时,一天18小时;距今5.7亿年前时,一天21小时;目前,一天23.95小时,一年为365.26天。据此推算,再过2亿年后,一天便是30小时。

[15]《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第235—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