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写这本书,正值我人生变动最大的时候。

过了25岁,青春的门帘突然就被掀开了,门后接踵而至的“鬼怪”客人,打得我猝不及防:亲戚的催婚、望尘莫及的房价、职业发展的瓶颈,以及要考虑是否在北京坚持下去这个现实问题。

前不久母亲身体出了一些问题,去医院做了活检,我们全家提心吊胆等待结果。

她是在老家呼和浩特做的检查,由于工作缘故,我没能陪在她身边。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虚弱声音,毫不夸张地说,我第一次体会到“心如刀绞”,痛苦过后陷入巨大的空虚和无力感。人活着,来世上走这一遭到底为了什么呢?

生病以后,我妈还总是反过来安慰我:你忙你的,好好写书。

和天下所有朴素的母亲一样,她对我的要求不过是健康、快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又和许多传统母亲略有不同。

她允许我胡思乱想、放纵我的离经叛道,在我选择“裸辞”做自由职业后会说“你有你自己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她的爱,是一种放权和无条件信任——尽管去折腾、去感受、去体验,是她教会我的生存之道。

如果人生有道,那这条“道”也只能每个人自己摸索。

于我而言,我从未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但我想或多或少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发起“和100个陌生人吃饭”这个活动。

最初,是因为我这个“吃货”,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想要通过美食这个纽带,将人、食物、空间三者联接到一起,和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有趣的年轻人进行对话。

作为体验型作者,我只有一颗心、一个身体,没有办法从真正意义上去体验不同滋味的人生,而这种特殊形式下的采访,总有一种“偷走”别人一段人生的奇妙感。

后来随着报名的人越来越多,我逐渐意识到,原来我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寻自己的答案。

这本书的定义很微妙,它不是小说,也不是人物传记,它更像是一本青春启示录。

裸辞后回到家乡的独立摄影师、神秘的占星师、脱口秀演员、剧本杀老板、动物饲养员、自媒体博主、95后插画师、在世界各地工作的数字游民女博士、一个人开着小破车自驾游的旅行家,还有30多岁开始正视自我的“女网红”,这些人,都是一些极爱折腾的年轻人。

这个时代,可能90%的人都在过着同一种生活,而我想要去探寻那剩下的10%。

他们的故事或许不够“成功”和“戏剧化”,但足够真实。

他们和我们一样,面对这个高压的世界,会迷茫、会焦虑、会不知所措,想逃离、想放弃,又无处可躲。

但他们与我们最大的区别是,他们选择诚实面对自己的不安与欲望,敏感地捕捉到内心深处释放出的信号,且敢于做出改变,不断寻找生命新的可能性。

 

人生就像螺蛳粉,品尝过,才知道自己是会爱上,还是厌恶。

体验派人生,就是只有体验过了,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愿意来参与这个活动的人,某种程度上,都递给我一把钥匙,允许我走进他们的世界,所以,我会好好珍惜这一次推开门的机会。

两年来,陆陆续续报名参加的人超过500人,机缘巧合之下真正吃饭的有40多人,他们有着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成长背景,可能是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同事、同学,但在某个角落,仅回归到“一个人”的存在而言,他们都有着闪闪发光的那面。

对于这本书我给四星,对于我采访的这些人我给满星。

原谅我稚嫩、粗浅的文字无法还原他们鲜活的人生,只能竭尽所能地带来一些片段。

书中聊了许多当下年轻人都关心的话题:亲密关系、原生家庭、搞副业、如何成为一名“斜杠”青年、到底要不要逃离北上广……那些爱与困惑,都如出一辙。

看惯了互联网上五彩斑斓、一夜暴富的神话,希望这本书,能够还原90后、95后真实的生活状态。

因为真实是有力量的。

其实在写作过程当中,我想过要不要再深挖一些劲爆的点,要不要再找一些标新立异的人物来采访。

每每这时,我会回想到记录这些故事的初心,就是希望大家通过这本书可以“隔空与书中的人物交个朋友”,当你的生活有疑惑、有难题时,他们的出现,恰好可以给你一些什么参考,但绝不是答案。

也没有任何一本书、一个人可以提供答案。

 

米兰·昆德拉在《庆祝无意中》写道:“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

我深有同感。

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深度,明明我们连生活的地平面都还没摸到。

写序言的这天早上,我来到银河SOHO楼下的一家星巴克,点了杯热巧,打开电脑继续修改稿件,完善我的使命。

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星期五。

窗外人来人往,年轻的上班族朝气蓬勃地走在阳光下。

我们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你永远不知道别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的。

青春不过一场自以为是的蒙太奇。

但,每一朵后浪都终究有自己滚烫的方向。

人最珍贵的是时间,希望看完这本书的你,可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