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名家名言
- 青鸟
- (比)莫里斯·梅特林克
- 2625字
- 2023-08-04 17:51:23
北京音乐台有一个节目叫“古典也流行”,那么,流行的古典,无论音乐还是文学作品,都是活着的名著。梅特林克的《青鸟》,就是这类仍然活着的文学名著。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是比利时作家、诗人和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授奖辞中赞赏“他多方面的文学活动,尤其是他的著作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幻想等特色。这些作品有时以童话的形式显示出一种深邃的灵感,同时又以一种奇妙的手法打动读者的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
梅特林克生于比利时根特的一个世家,就读于有“比利时法语作家摇篮”美誉的圣特-巴勃教会中学,后来又到巴黎修法律,并加入律师公会。回国后虽为挂牌律师,却“不务正业”,写起诗歌和戏剧。1889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暖房》、第一部剧作《马莱娜公主》,立即引起法国作家兼文艺批评家奥克塔夫·米尔博的注意。他在《费加罗报》上撰文,盛赞这位不知名的剧作家“为我们创作了一部当今最有才气、最不同凡响、也最朴实的作品……堪与莎士比亚最优秀的剧本匹敌……”
前辈的肯定和赞誉,给这个初露锋芒的青年剧作家以极大的鼓舞,为他进入法国文坛铺平了道路。这之后数年间,梅特林克又创作出七种剧本,最出色的要数《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896年,梅特林克干脆移居法国,直接融入象征主义运动。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象征派诗歌、印象派绘画和音乐在法国蓬勃兴起,使法国成为欧洲文化的中心。然而,法国戏剧创作却严重滞后,舞台上充斥着蹩脚的命题戏剧,即平庸的自然主义戏剧的变种;戏剧界盼望出现新人,让堕落的舞台艺术获得新生。于是,梅特林克应时而生,他从局外的比利时根特来到巴黎,带来清丽哀婉、美妙动人而富有寓意的剧作,犹如原野上刮来一阵清风,一扫舞台的污秽之气,让观众耳目一新,为之一振。
随着魏尔伦、兰波等一批象征派诗人在文坛活跃,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也逐渐为人所了解和认同。我国老一代学者梁宗岱先生这样界定象征主义艺术:
所谓象征是藉有形寓无形,藉有限表无限,藉刹那抓住永恒,使我们只有梦中或出神底瞬间瞥见的遥遥的宇宙变成近在咫尺的现实世界,正如一个蓓蕾蕴蓄着炫熳芳菲的春信,一片落叶预奏那弥天漫地的秋声一样。所以它所赋形的,蕴藏的,不是兴味索然的抽象观念,而是丰富、复杂、深邃、真实的灵境。
梅特林克就是把这样的象征主义艺术搬上舞台,用充满诗意、充满幻想的剧作取代那些庸俗再现生活的作品,大大推动了戏剧艺术的革新与发展,理所当然成为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
不过,梅特林克在世纪末所创作的戏剧,都浸染了世纪末的悲观主义和颓废情调的色彩。他的戏剧创作表达了他从哲理层面上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辨,即世界是荒谬而不可知的,而命运不可抗拒,往往通过强大的恶势力控制乃至夺走善良而年轻的生命。在《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中,主人公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都是青春、善良、纯洁、美和真爱的化身,但是在恶势力面前都懦弱无力,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剧本自始至终都充满警示与悬念。
此外,舞台布景的设计也如梦如幻,再加上夸张的音响与灯光效果,总有弦外之音的台词,游移闪烁的对白,这一切给舞台制造出一种神秘而虚幻的气氛,让观众在不祥的预感中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心。因此,有人说他的戏剧是“忧伤的象征主义”。
二十世纪的曙光,也照进了梅特林克的哲学思想,他的戏剧随之明朗和乐观起来。童话剧《阿里亚娜与蓝胡子》(1901年)中,主人公一反软弱怯懦的常态,勇敢地同恶魔斗争,并且战而胜之。同时也留下种种悬疑:为什么阿里亚娜不处死恶魔蓝胡子,为民除害呢?被解救出来的五名女子,又为什么不愿跟随阿里亚娜去追求自由、光明和幸福呢?
追求光明、幸福和欢乐,如果说在《阿里亚娜与蓝胡子》中,表现得还很模糊、还很渺茫的话,那么在梦幻剧《青鸟》(1908年)中,就明确而具体得多了。
樵夫的儿子蒂蒂儿和女儿米蒂儿,在圣诞节的前夜进入梦乡,离开自家的茅屋,到了老妖婆的宫殿,受她之托,为她病重的孙子寻找青鸟。小兄妹俩用魔钻召来了面包、糖、火、水、狗、猫等的灵魂,由光明带领,走遍了记忆国、黑夜王宫、凶险的森林、墓园、幸福园、未来王国,历尽千难万险,青鸟却得而复失。蒂蒂儿伤心地说:“我没抓到青鸟啊!记忆国的鸟完全变黑了;未来王国的鸟完全变红了;黑夜的鸟全死了;森林里的我没有捉到……那些青鸟,变颜色的变颜色,死的死,飞的飞……”光明则回答:“……现在该信了,青鸟是不存在的,再不就是,一旦把青鸟放进笼子里,它就变颜色了……”
然而,他们寻找青鸟(幸福)的行程,也并不是一无所获。小兄妹俩梦游之后,到第十二场醒来,场上仍是第一场的布景。可是,原来的茅屋,原来家中的一切,似乎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给人以清新、欢快和幸福的感觉;就连自己的爸爸妈妈,现在看见也倍感亲热,他们甚至发现笼子里的那只斑鸠也变成了青鸟。其实用不着跋山涉水,青鸟就在身边。蒂蒂儿还痛快地把鸟送给了邻居老奶奶,而她孙女一见这只鸟病就好了,还亲自来表示感谢。孩子们的憬悟,给这个世界增添了多少希望。
六幕梦幻剧《青鸟》,一幕幕奇妙的情节和场景、巧妙的人物安排,以及人物之间的对白,处处充满玄机,句句深有寓意。譬如到了幸福园,那里正摆着不散的筵席。最肥胖的幸福是富翁幸福,他的女婿肚子像个大鸭梨,则是产业主幸福;一对孪生兄弟,不渴还喝幸福和不饿还吃幸福;还有一无所知幸福、无所事事幸福等等。他们一个个身体滚圆,红光满面,身穿绫罗绸缎,满头金银珠宝,在粗俗的乐曲声中享受着美酒佳肴。蒂蒂儿一行人寻访青鸟,来到幸福园,光明却告诫蒂蒂儿,不可吃那香甜糕点:“它们会摧毁你的意志。”有趣的是当蒂蒂儿问起青鸟时,肥胖幸福回答说:“从前别人对我提起过。据我所知,它是不能当下酒菜的。不管怎么说,在我们餐桌上的菜中还从来没有见过。”更有意思的是,蒂蒂儿的随从都被美食吸引过去,眼看局面失控了。他听从光明的提示,赶紧扭动魔钻。于是,肥胖幸福们的锦绣华服、桂冠和可笑的面具全部脱落,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露出了真面目:丑陋,干瘪,赤裸裸,一副可怜相,纷纷逃向隔壁的痛苦洞穴去了。
值此文化工业时代,很难再见到这样意蕴深远,纯以童真童趣悦人并育人的作品了。这出梦幻剧终场时,斑鸠从小姑娘手中挣脱飞走,蒂蒂儿就走到台前对着观众说:“如果有哪位找到那只鸟,请把鸟还给我们好吗?为了我们今后的幸福,我们需要青鸟。”同样,我也要对儿童剧的编导们说:“如果有哪位看到《青鸟》,请将它搬上舞台好吗?为了我们今后的幸福,我们需要《青鸟》。”
李玉民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