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
- 软科研究院编著
- 2554字
- 2023-08-07 17:28:15
前言
中国医药类大学的前世今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截至2019年,全球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3.3岁,而在半个多世纪前,这个数字是47岁。肉眼可见的生命数字剧变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医学的发展。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十四大学科门类中,医学是独特的存在。它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研究对象是人类,是直面人类生命的学科。所谓“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自古以来,医者须熟练掌握精湛的医术,以仁爱之心悬壶济世,才担得起护佑生命的使命与职责。
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论经脉,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李时珍《本草纲目》,再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优势尽展;从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到维萨里解剖学的创立、哈维血液循环的发现,再到药物学与治疗学的飞跃、器官移植与人造器官的转变、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无论中国传统医学还是西方现代医学,医学在人类的求生本能和延续其他生命的希望中初步萌芽,又在无数先驱的野蛮探索中走向系统、精密,成为众多知识体系中最具专业性与规范性的学科之一。
而源远流长的医学教育,正是医学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便开办医学,设“太医博士”“太医助教”之制;唐朝“太医署”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最早由政府设立的医学校出现;元、明、清三代医学分科进一步细化,世医制度不断加强。在西方,公元9世纪,意大利萨勒诺医学校扬名于世;16世纪,公开的人体解剖教学课堂在欧洲多所大学出现,促使医学教育向前迈出一大步;17世纪中叶,荷兰莱顿大学开始实行临床教学,临床思维传至欧洲各处;19世纪,护士教学在南丁格尔的努力下逐渐受到重视。
19世纪以后,西方医学教育逐步被引入中国,外国教会在各地陆续办起医院、招收学徒、创办学校。1866年,美国教会在广州创办了博济医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西医学府;1894年,清政府批准建立北洋医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高等院校;1903年,北京京师大学堂内增设医学实业馆,1904年改称医学馆。它们分别是现在的中山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
在这之后,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医学院校,我国极负盛名的医学界翘楚——“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中同济”便在此时诞生。1903年,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的前身山东共合医道学堂落成;190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协和医学堂成立;1907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前身德文医学堂成立;19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前身华西协合大学正式开学;1914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在长沙正式开课。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医学教育走上了规范化、统一化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确立了医学教育的基本体制,为医学教育的顺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以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医学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一方面,开办医学教育的院校数量在不断增加。据统计,1998年~2012年间,我国举办医学教育的普通高校由189所增至590所。截至2023年2月,39所原“985工程”建设高校中,已有35所高校以医学院、医学部、医学中心、医学研究院等形式设立了属于自己的医学教育版块。
另一方面,我国医药类院校整体实力不断提升。2017年公布的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9所医药类高校入选;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7所新晋“双一流”高校中便有2所为医药类高校——南京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医药类高校在“国家队”中再添2席。
参考最新发布的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3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我国医药类高校的整体排名成绩喜人,共有12所医药类大学进入软科总榜百强(全国参考排名)。其中,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入列总榜前50,位居医药类前4。哈尔滨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分别位至医药类第5至第12名,入列总榜百强。
从高考择校的角度,医药类院校长期以来都是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大热门之一。究其原因,对于大多数考生与家长而言,“医学”二字,往往已经代表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广阔的发展前景、稳定的工作环境以及近乎无法逾越的行业壁垒。2019年以来,医药类人才缺口持续扩大,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不只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等热门专业,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等相对冷门的专业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伴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加码与高校学科的建设热潮,成为高考择校时的优先选项。此外,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可逆转、人们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等时代必然,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医药类院校的报考热度将会不断攀升。
在此背景下,我们以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数据为基础,推出《2023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一书,从排名结果出发,为读者介绍我国医药类高校的基本情况,并就读者关注的医药类高等教育阶段热点问题展开讨论。《2023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直观呈现2023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结果,并给出中国医药类大学全国参考排名,也包括2023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的排名方法;第二部分为在2023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前50的大学介绍,为方便考生择校参阅,我们提供了这些大学的简介、优势专业展示、满意度调查结果等极具参考价值的关键信息;第三部分是医药教育热点聚焦,以读者普遍关心但了解不足的“基础医学强基计划”“国家免费医学生”“临床医学学制”“医师资格证”“规培制度”等与医药类教育相关的热点话题为切入点,引导读者对医药类高等教育形成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知。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自2015年发布以来,以专业、客观、透明的优势赢得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已经成为学生、家长、政府和公众最为信赖和最具参考价值的排名之一。本书通过对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结果的全面展示,让读者有机会认识到那些在各个方面表现突出的中国医药类大学,为学生、家长以及其他读者鉴别挑选大学提供细致和丰富的参考。书中所呈现的内容尚有许多未尽之处,我们真诚欢迎广大读者和专业人士向我们反馈建议和意见,帮助我们不断提升本书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