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这样说话孩子很受伤

“妈妈,陪我玩会儿吧。”

“好啊,玩什么呢?”

“玩动物园游戏。妈妈,你选一个自己要扮演的动物吧。”

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把动物公仔摆了一地,让我从中选择一个。

“妈妈要当老虎。”

儿子把老虎公仔交给我,然后去摆放其他公仔。他把蛇放在篮子里,鳄鱼放在沙发上,大象放在书柜里。孩子摆放公仔的时候,我在叠衣服。

“妈妈,快来陪我玩啊。”

“哦,马上,把这件衣服叠好就来。”

“一会儿再叠也行啊。就一会儿再叠吧。刚刚不是答应了陪我玩动物园游戏嘛。”

“好,好,知道了,马上就来。”

嘴上说着知道了,可我一直没有放下手里的衣服。

“不是说玩动物园游戏吗,怎么还在叠衣服?”

“玩动物园游戏只说话就可以啊。叠衣服用手,妈妈可以一边陪你玩游戏,一边叠衣服!你好,我是老虎,是这个动物园的大王。”

“不对!我不是说过这个动物园的大王是眼镜蛇嘛!不是老虎!!!”

“啊,是哦,对不起,妈妈忘记了。”

虽然答应了陪孩子玩,我却有些心不在焉。我一边说着话,陪孩子玩动物园游戏,一边继续叠着衣服。叠好的毛巾、衬衫、内衣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一件、两件,衣服越来越多,摇摇欲坠。于是,我再次请求儿子的谅解。

“稍等妈妈一会儿好吗?妈妈放好这些衣服后马上回来。”

实际上,家务活等孩子去学校之后再干也可以,只是我觉得陪他玩动物园游戏非常无聊。孩子说的那些关于动物的话题,我一点都不感兴趣。老虎也好,眼镜蛇也罢,都不是我所关心的,所以我才装出一副陪孩子玩的样子,手上却忙个不停。

我把毛巾和衣服放好,回来之后却发现儿子一脸失望地在整理玩具。他噘着嘴、斜着眼看我。我做完了自己想做的事,孩子却已经失去了继续玩游戏的兴致。

我真心感到抱歉……


作为一名儿童教育书籍的作者,我经常写这方面的书,做相关演讲,但在现实生活中,我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其他妈妈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会耐心地跟孩子交谈,但有时也会敷衍地回答孩子的问题;我会对孩子循循善诱,但也经常对孩子唠唠叨叨说个不停;我会陪着孩子一起欢笑,但有时也会发火,口不择言伤害孩子,之后又感到后悔。面对孩子,虽然我想一直温柔以待,但很多时候事情并不能如我所愿。特别是当孩子不专心做作业的时候,我总会冷着脸催促他。

“别东张西望。”

(明明我陪孩子玩的时候也总分神)

“既然在做作业,那就专心一点。”

(明明我陪孩子玩的时候也在忙其他事)

“光坐那有什么用?你哪怕能集中注意力5分钟也好啊!”

(明明我也不曾抽出5分钟时间,全心全意陪孩子玩……)

正如妈妈会觉得陪孩子玩游戏很无聊而心不在焉一样,孩子也会因为学习太无聊而走神。然而,我只想到要矫正孩子散漫的学习态度,根本没有察觉自己对孩子说话的态度也很散漫。我没能意识到,我对待孩子的态度、对孩子说的话,都是有问题的。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担心,并非都能表现为爱的话语。相反,更多的时候,父母心情急切,说出的话会伤害孩子。这是因为,父母并不擅长选择合适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父母也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修正。

于是,我在冷静地思考过后,决定把对孩子说的话记录下来,以此来回顾自己之前的说话习惯。

“快点做。”(指示)

“作业做了吗?”(确认)

“别哭了。”(禁止)

“东西用完后要放回原处。”(命令)

回顾自己说的话,我发现我的话语库中充斥着指示、确认、禁止、命令等性质的话语。我也意识到,那些小时候曾经让我受到伤害的话,现在也正在被我反复传达给我的孩子。我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我陷入苦恼,开始思索我该怎样做才能在跟孩子说话时避开这些误区。

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有一些话语明显能够更温柔、更好地表达我内心真正的想法。我像寻宝一样,历尽千辛万苦发现的那些话语,大多是认可的话语、赞同的话语、慈爱的话语,是那些我没听过但是想听到的话语,是那些我没对孩子说过但是想对孩子说的话语。

总的来说,那是“尊重的话语”——尊重孩子,同时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请大家回想一下:今天对孩子说了哪些话?说话的语气如何?对孩子说话的时候,有没有冷嘲热讽、情绪消极?是否带着命令、指示性的口吻?

没有哪个妈妈对孩子说话的时候,能够不犯任何错误,表现得绝对完美。而且,父母说出的伤害孩子的话中,一般都包含着一些潜意识上的错误,这些错误大部分都会反复出现。我写这本书,正是为了向父母们客观描述我们在无意识中形成的错误的说话习惯,进而提出一些改正方案,供大家参考。

同样的意思,父母的表达方式不同,孩子的感受就会不同,表现也会不一样。希望《妈妈的说话练习》能够让更多的父母反思自己对孩子说话的方式,并下定决心有所改进。

而且,我也希望父母们的话语库中充满认可的话语、赞同的话语、慈爱的话语,这样父母才能随时随地对孩子说出正能量的话。通过这类“尊重的话语”,父母可以准确地向孩子传达自己的爱,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会越来越亲密。

刚开始,每个父母都会经历挫折。但是,只要父母开始尝试改变,不断地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表达,就会慢慢养成尊重孩子的习惯。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妈妈的说话练习》正是为了帮助父母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而创作的。

希望天下父母都能自然流畅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与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愿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尹智映

写在初秋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