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植物学
1920—1929年

爱迪生正在收集植物标本,1927年前后

爱迪生在73岁担任美国海军顾问委员会主席时,正试图去理解一种与牛顿理论体系完全不同的新知识体系。这个新体系的思想对于年迈的爱迪生来说过于抽象,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他曾写道:“我的悲伤在技术科学领域。”他需要用双手触碰、感受物体,看到灯丝的光芒,闻到碳酸的味道,几乎失聪却仍要尽力听到音乐的“分子震荡”。

他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应用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和欧姆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这些他所理解的定律。但是现在,爱迪生学习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可能只能尽可能地减缓他自己的粒子的熵增(根据开尔文勋爵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是所有系统的命运)。近期的日食说服了他,同时也说服了被他嘲笑为“自以为是兄弟会”的学院派科学家们,广义相对论是有根据的,尽管该理论不能表明他在1878年所做的日全食观测与他随后完善的白炽灯发明之间有任何关联。

爱迪生阅读罗伯特·劳森翻译的广义相对论的原始文本,第11页后的内容就难倒了他。他在手稿的页边空白处潦草地写道:“爱因斯坦和其他所有数学家一样,向外行解释问题时连个大概都讲不清楚。”他转而求助于一篇对此进行解释说明的文章——乔治斯·德博特扎特的《爱因斯坦相对论:概览问题本质》,并在笔记本上潦草地写下了31页要点。

万有引力是终极粒子通过固定的物质聚集体时的速度迟滞造成的。终极粒子充满整个空间,向各个方向前进……

此前40年,他至少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想象到灯泡中加热的碳丝向周围空间发射出热电子而“蒸发”,这是一种后来被称为“爱迪生效应”的现象。这可能是他在电化学领域寻找“新力量”的最大努力了。当时他的同行对他的发现不屑一顾,但后来他知道,即使没有被认可,他也比海因里希·赫兹早8年发现了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不能通过空间,但能通过与终极粒子结合的物质……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所有物质都是由同样的材料构成的。

爱迪生曾嘲讽一位科幻小说作家的观点,说他自己身体的原子可以和一朵玫瑰的原子进行交换。爱迪生指出,爱因斯坦设想宇宙中拥有共同轴的粒子会聚成坚固的“环”,而其他粒子则保持空灵状态[1],因此就有了太阳系的“原始环”和行星际的虚无。

我们现在有一种物质,它是具有极性的,能够产生我们所说的磁和电。

当然,宗教信徒们会断言,把粒子聚集在一起的是上帝的意志。和爱因斯坦一样,爱迪生愿意相信一种由恒星的秩序和美丽表现出来的“至高无上的智慧”,也不愿为这种智慧贴标签,“我不能把这种东西想象成一种精神”。他在形而上学领域所能接受的极限,是把人类的亚细胞粒子想象成“无限小的个体,个体本身就是生命的一个单位”。

这些单位以小队(或者以我更偏爱的说法——集群)为单位工作,而且……会永生。可以这么说,当我们“与世长辞”的时候,这些成群的单位就像一群蜜蜂前往其他地方,以其他形式或在其他环境中继续发挥作用。如果组成一个人的记忆的生命单位在个体死后还能聚合在一起,那么这些记忆集群是否有可能在肉体消亡后保留我们所说的个性?

因此,爱迪生在一个多世纪前就预见到了集群智能和DNA(脱氧核糖核酸)遗传理论,他放弃了理解相对论,转而继续研究他更钟情的有形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