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科学数据出版态势分析报告(2016—2020)
- 周园春等
- 838字
- 2024-03-22 20:25:13
1.2 科学数据出版模式
对科学数据出版模式的划分因视角不同而各存差异,较为主流的划分方式为独立数据出版、论文关联数据出版和数据论文出版。
独立数据出版模式是将数据作为独立的对象提交、存储至各类开放存取的数据发布服务平台,包括各类数据存储库(通用/领域/机构)、数据中心、数据服务网站等,并依托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的发布服务。不同学科领域或科研机构有不同的数据存储库,比较知名的包括GenBank、The Cambridge Structural Database、PANGAEA等。常见的通用型存储平台包括Dryad、Figshare、Zenodo、Science Data Bank(ScienceDB)等。
论文关联数据出版模式是将数据作为传统出版物特别是学术论文的补充和关联内容进行出版。该模式主要由期刊出版商通过制定数据共享政策,从数据提交、数据审查、数据存储、数据服务、数据权益管理等方面对作为论文附件的数据出版加以控制和规范,以实现论文和数据的关联出版,其中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度较大的包括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等的数据政策。在这种模式下,数据可以由期刊进行存储,也可以通过专门的第三方数据存储库进行存储[10]。
数据论文出版模式是将数据生产者按照一定科学规范形成的观察、实验、计算分析等原始数据或集成数据库(集)通过专门的数据论文进行描述,以促进数据的可发现、可获取、可理解和再利用。在该模式下,通过数据论文将科学数据作为一种学术成果进行出版,具体包括发表在专门数据期刊的数据论文和发表在综合性期刊的数据论文。数据论文是按照学术出版标准、以结构化且可读的形式描述一个或一组特定数据集的元数据文档。作为可引用的期刊出版物,数据论文不仅揭示了数据的内容、价值、功用等关键信息,还能为数据作者、出版商带来相应的学术认可与声誉,同时在广泛传播过程中进一步引起学术界对科学数据的关注。完整的数据论文出版包括数据类型、发布时间、共享规范、作者声誉、同行评审、错误纠正等核心要素。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期刊专注于科学数据出版,如Data in Brief、Scientific Data、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以及国内的《中国科学数据》《全球变化数据学报》等[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