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故事法——沟通七模型之训练型

通过学习,翻转人生

工具▶▶训练型

目的▶▶快速帮你架构教学内容,成为教育培训高手

身为企业讲师,教学备课是一件很恼人的事情,自从我用了 “训练型”模型备课,不仅速度加快许多,也符合授课的程序。

如上图所示,其大纲为设问激励技术启动

·设问:试着去问学员一些实际问题,开启他们的兴趣,并拉近与学员的距离。

例如:你觉得做简报,最头痛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激励:告诉学员上完这门课的好处,或是举一些实际发生的例子,让他们愿意把心思专注在课程上面。

·技术:传承技术是培训最重要的步骤,而其授课,又可分为理论、案例、实作、点评。

·启动:培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上课感动,下课不动。所以让学员课后动起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般是指派作业,但主管必须以身作则,带头使用,才有办法导入工作并产生绩效。

案例▶▶陈老师职场五力培训备课

一谈到备课,每当我感到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做起时,就会拿出训练的模型走一遍,迅速帮自己稳定下来。举个我在做职场五力培训备课的例子:

我:请问各位同学,你们对目前的待遇满意吗?对于你们目前的工作还能胜任吗?

学员:待遇当然不满意,也无法胜任工作,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开不完的会。

我:那你们想不想像陈老师一样,存点钱提早退休呢?今天老师就把过去在职场失败及成功翻转的学习过程,跟各位分享好不好?我做得到,你们一定也做得到!只要你们好好地把老师讲的东西放到脑子里面就可以了。

学员:好啊,非常期待。

我: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练习这职场五力的黄金模块。今天介绍的每个模块,老师会先讲理论、案例,接下来要各位进行实操,然后大家一起来点评。这样好吗?

我: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课后有个作业请各位配合,将来希望各位能顺利导入工作,创造绩效!

陈老师即战心法补帖▶▶

培训当下有三个重点:让他愿意、让他参与、让他专注。

让他愿意

想让学员乖乖听你上课,就要在激励这一环做足工夫,尤其是以自己或周围的人当例子,效果更好。

让他参与

在教授技术这个流程中,会需要用到授课技巧,而授课技巧分为理论、案例、实操、点评四个步骤,每个步骤又各有其对应招式:

(1)理论:课堂讲授法、视听教学法。

(2)案例:个案分析法。

(3)实操:自我练习法、伙伴对练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教具演练法、体验实境法、游戏学习法、竞赛刺激法。

(4)点评:关键反馈法。

授课十二招

我将整个授课技巧整理成 “授课十二招”,并把其优点和挑战做成上面一张简表,提供各位参考。

其中最值得探讨的,就是实操八招。这是授课最需要注意的部分,要视学员(人)、课程 (事)、时间 (时)、场地 (地)、教具 (物),选择合适的实操方式。

所有的授课技巧,都是为了让学员更加专注,有效吸收。当你看到有些企业或对象,在进行静态学习时,他们专注地听讲、做笔记,或甚至当场在背诵,此时只要给予正面相关的操作即可,例如 “给各位3分钟,谁能背下流程,老师当场送他一本书”之类的。要灵活操作,不要流于形式。

让他专注

一般来说,人的专注力顶多30分钟,该如何持续吸引学员注意呢?方法就是保持换档,以下分别说明:

问答转换:〔问〕出问题,引发好奇;〔答〕开始动脑,自身相关。

收放转换:〔收〕讲师端——理论——案例;〔放〕学员端——实作——分享——休息。

左右转换:〔左脑〕理性,说逻辑;〔右脑〕感性,说故事。

培训效果可运用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满意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成果评估。

满意评估

受训人员对培训项目的印象如何,包括对讲师和培训科目、设施、方法、内容、个人收获多少等方面的看法。

做法:在培训结束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受训人员对于培训项目的效果反馈,评估内容包括讲师的个人风格、培训内容、符合期待、授课方式、场地设备等等,作为将来改进的参考。通常要获得高满意度并不难,我有过多次满分的纪录。

学习评估

测量受训人员对原理、技术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做法:可采用笔试、实地操作和工作模拟等方法来考查。每个企业对这部分有不同看法,要看人事愿不愿意启动这个测验,有时受训人员不太愿意接受检验,一般我会用问答有奖的方式取代。

行为评估

培训结束后,在一段时间内,由受训人员的上级、同事、下属或者客户,观察他们的行为在培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技术。

做法:要求受训人员缴回课后作业,并由讲师或主管给予反馈,或对其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一般我会提供相关模型,以便课后进行作业练习及企业导入,甚至启动回训做企业导入协助,但这部分关系到企业主管们的决心,很多企业说培训没有用,其实关键是大都没有导入培训技术。

成果评估

判断培训是否能为企业的经营成果带来具体而直接的效果,例如:营业绩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员工离职率、生产合格率。

做法:行为评估须由导入来运作,而绩效评估便须由追踪来运作。经由一段时间的导入运用后,受训人员或主管必须去追踪是否有展现成果,这部分就是培训的最高境界了,须由企业主管、人事、讲师一起合作,才有办法达到。